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購買手續費進成本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購買手續費進成本

發布時間: 2021-06-04 04:47:24

① 為什麼債券投資時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不計入成本

對的呀,那幾類金融資產除「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計入費用(投資收益借方)外,其他幾類交易費用都計入資產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為債券時,「成本」這一明細科目計入的金額為債券面值,購買金額(包括交易費用)減去面值的金額計入「利息調整」。不管是哪個明細科目都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成本。「利息調整」科目里不僅包括交易費用,還包括溢折價。

② 購買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為什麼要計入成本

其實原則上講,取得所有資產的成本都包括所支付的全部與取得資產相關的必要對價。

為了買「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交易費用是必須支付的,所以,交易費用屬於「與取得資產相關的必要對價」的一部分,因此要計入成本。

而你可能馬上要質問我,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其他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買入時交易費用不計入成本。其實原理上應該進成本的,但是因為反正它的公允價值變動馬上都要在當期計入損益,所以是在取得時直接記損益,還是等年底重估的時候再記,對當年和以後年的報表都沒有區別,所以直接省掉這個麻煩,就在購買時直接計損益處理了。

③ 買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產生的手續費計入什麼科目

計入投資收益的借方
其實是抵減的差額
借:銀行存款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
投資收益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投資收益
交易費用
借:投資收益
貸:銀行存款
當初買時,不計入投資收益,是因為准備長期持有(不然就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了),若計入當期損益會造成本年利潤比往年減少,計入成本有一個分期攤銷的意思,因為年末會有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來調節其賬面價值
現在出售,計入當期損益,就算不計入當期損益,抵減出來的投資收益也是一樣的,不影響利潤.但確實是計入當期損益,也就是投資收益

④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稅費和手續費計入成本還是利息調整

對於可供出售債務工具,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對於可供出售權益工具,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⑤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交易費用進入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資的交易費用進入利息調整,為什麼不是都進成本或利息調

因為持有至到期投資只能有債權投資(因為股權投資回收金額不確定等因素,自己回去查書),債債券的話,「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這一科目必須是按債券面值來填。

⑥ 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支付了1.5萬交易費用,這個交易費用計入什麼科目還是利息調整嗎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計入初始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只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才計入投資收益,其他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都計入利息調整。

結轉存貨跌價准備時

借:存貨跌價准備

貸:主營業務成本

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其他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買入時交易費用不計入成本。

其實原理上應該進成本的,但是因為反正它的公允價值變動馬上都要在當期計入損益,所以是在取得時直接記損益,還是等年底重估的時候再記,對當年和以後年的報表都沒有區別,所以直接省掉,就在購買時直接計損益處理。

(6)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購買手續費進成本擴展閱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核算:

一、日常核算科目

本科目應當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類別或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有類似之處,但也有不同。具體而言:

⑴初始確認時,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應計入初始入賬金額;

⑵資產負債表日,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不是計入當期損益,而通常應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⑦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在購入股票時,交易費用為什麼計入成本

先說3
股票哪來的利息 :P

然後說2
相似,但是你的理解也不對
這么說吧,現行准則下,金融資產後續計量有兩個口徑:公允價值 和 攤余成本
交易性金融資產 和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資產負債表日都要以公允價值計量,沒錯

然後公允價值的<變動>,
交易性金融資產直接進利潤表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 通過其他綜合收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不在利潤表反應

最後說1
這個和交易習慣無關,和會計處理有關
比如 你100塊錢買的金融資產 另外付交易費用5元 期末公允價值120元
在交易性金融資產條件下
即便,注意是即便,交易費用進成本
當年利潤表上海市120-105=15元,
和交易費用直接進損益 沒區別

而如果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正常的處理 交易費用進成本
當年 利潤表上是0,所有者權益(投資重估儲備)15
而如果交易費用進利潤表
那麼當年就有5塊錢的損失,然後投資重估儲備是20
顯然不符合交易的實質。。。

⑧ 「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應計入資產成本」對不對

正確。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有類似之處,但也有不同。

具體而言:⑴初始確認時,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應計入初始入賬金額;⑵資產負債表日,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不是計入當期損益,而通常應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拓展資料: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available-for-sale securities,AFS securities)是指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持有至到期投資以外的其他的債權證券和權益證券。企業購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目的是獲取利息、股利或市價增值。

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也不會像對交易性金融資產那樣積極管理。如果企業打算在一年內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賣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那麼就應該將這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歸為短期投資;如果企業不打算在一年內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賣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那麼就應該將它們歸為長期投資。

⑨ 為什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計入成本

先說3
股票哪來的利息
:p
然後說2
相似,但是你的理解也不對
這么說吧,現行准則下,金融資產後續計量有兩個口徑:公允價值

攤余成本
交易性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資產負債表日都要以公允價值計量,沒錯
然後公允價值的<變動>,
交易性金融資產直接進利潤表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
通過其他綜合收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不在利潤表反應
最後說1
這個和交易習慣無關,和會計處理有關
比如
你100塊錢買的金融資產
另外付交易費用5元
期末公允價值120元
在交易性金融資產條件下
即便,注意是即便,交易費用進成本
當年利潤表上海市120-105=15元,
和交易費用直接進損益
沒區別
而如果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正常的處理
交易費用進成本
當年
利潤表上是0,所有者權益(投資重估儲備)15
而如果交易費用進利潤表
那麼當年就有5塊錢的損失,然後投資重估儲備是20
顯然不符合交易的實質。。。

⑩ 為什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計進成本,而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用投資收益來核算

您好!很高興能夠為您解答!

這個問題比較復雜,說起來有點多。
【背景】金融資產的計量一直存在著爭議,在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里,有主張變動入當期損益的,也有主張變動不入當期損益的。於是就定下了兩種科目及兩種處理方法——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補充一下: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也能核算持有至到期的債券。

那麼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交易費用計成本,這是常規做法,爭議不大,那麼關鍵就來看交易性金融資產,為什麼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要計成本呢?
由於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核算短期變現的金融資產,一般也就是為了把閑置的貨幣資金保值才會購買的,它也隨時會被換為貨幣資金,因此也被劃分為速動資產。
也就是說,交易性金融資產是隨時可能售出的,管理層需要確確實實地知道可以直接變現的金融資產價值是多少,這會影響到他們的決策,總不能把價值100萬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加上交易費用變成120萬來誤導管理層吧?在做財務報表分析時,我們不希望速動比率虛高,導致做出錯誤的決策吧?因此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初始交易費用不應該計入成本。不進成本進哪裡?由於金融資產類的收益最終影響「投資收益」科目,反正最後都要計入投資收益,乾脆一開始就直接計入好了。所以就有了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費用計入投資收益的做法。

這兩種不同的做法可以死背,也可以去理解,但追究原因的話,大體上就是這么個解釋。
希望能夠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