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在融資上存在哪些風險
一、按風險性質不同分類:
1、違約風險,
即不能按期歸還到期債務,導致企業信用受損甚至引起法律拆訟的可能性;
2、道德風險,
主要是指融資團隊在資金管理、資產管理、資本管理和融資過程中,由於企業團隊個人原因產生的使企業利益受損的可能性,如資金體外循環等;
3、機會風險,
指融資企業在融資決策及融資方案實施的過程中,因為選擇了一方案或機會,從而失去其他機會的可能性;
4、法律風險,
融資企業在融資方案設計及實施過程中,由於某些環節違規、造假或欺騙行為,導致觸犯刑律的可能性。
二、按風險產生的破壞力不同分類:
按風險的破壞力及波及面大小不同可以分為:
1、局部風險,
即對企業短期內或部分利益產生不利影響,如費用損失、信譽受損;
2、系統風險,
即影響到企業生存或使企業的發展方向產生重大變更,可持續發展到影響的可能性。
三、按融資工具不同分類:
這也是很常見的風險分類方式之一。每種融資工具的風險度和風險表現不同,包括:
1、中長期貸款,如利率風險;
2、外匯融資,如匯率風險;
3、短期資金拆借,如系統風險;
4、境外機構融資,如融資騙局。
四、按融資性質不同分類:
1、債權性融資風險;
2、權益類融資風險。
五、按資金流程的不同階段分類:
該種分類的方式,便於融資企業在融資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風險控制策略,按風險性質不同分類:
1、融資診斷與評估階段,如決策風險;
2、 尋找融資渠道階段,如融資騙局;
3、資金運用階段,如流動性風險;
4、資金歸還階段,如違約風險、訴訟風險。
❷ 我國財務造假原因的獨特性
(一)巨大的利益驅動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行為受到各種各樣的利益驅動,這是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內在動因。
1、申請上市﹑配股及避免股票被摘牌
根據《公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企業申請上市及配股都有嚴格的條件限制及較為嚴厲的政策約束。一些業績達不到要求的企業,不得不進行財務造假而獲得上市資格及配股要求。更嚴重的是,上市公司如果連續三年虧損,證監會將會暫停其股票交易並限期消除虧損,如果限期內未能消除,其股票將被摘牌,終止其在交易所的交易。出現虧損的上市公司為保留其上市主體資格寧願賬務處理上玩一些花樣,也不願意出現連續三年虧損而被判處「死刑」。
1997年2月,PT紅光主要負責人為了使公司股票能夠上市,在明知已處於虧損邊緣的情況下,決定調整賬務,虛增、虛報利潤,欺詐上市。上市半年後,公司居然出現近兩億的虧損。
2、擴大其融資能力
公司上市後可以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募集大量資金。曾經創造了中國股市績優神話的藍田股份1996年在上交所掛牌交易,一次上市融資就達2.4億元。利用國家政策對農業的大力扶持,公司上市剛滿1年再次獲得融資資格,共募集資金1.1億元。而在公司上市前九年的創業階段資產總額只有2.77億元,凈資產僅1.72億元。這只傳奇性的股票,背後隱藏著一個又一個的謊言與欺騙終於造成了轟動全國的」中國農業第一股」藍田股份造假事件。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為獲得信貸和商業信用,經營業績欠佳、財務狀況不健全的企業,難免要對其會計報表修飾打扮一番。
3、實現管理層的利益需求
上市公司管理層不僅擁有豐厚的經濟回報,而且都頭頂著耀眼的政治光環。沈陽黎明股份董事長王宏明就曾榮獲第二屆「中國十大女傑」稱號,多次被評為遼寧省勞動模範、沈陽市特等勞動模範,還曾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鄭百文公司董事長、法人代表李福乾的也相繼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企業家等一系列殊榮,並且被選為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4、其他相關利益主體的利益需求
一是當地政府的利益需求。上市公司大多是地方明星企業,對所在地經濟發展的有強勁推動力,其經營狀況往往涉及所在地區的利益、形象和政績,因而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曾被譽為中國「國企改革一面紅旗」的鄭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後紅極一時,進入了中國國內上市企業100強,成為當地企業界耀眼的改革新星和率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典型。河南省有關部門把它定為全省商業企業學習的榜樣。二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利益需求。部分會計師事務所為了在業內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參與了虛假會計信息的生成及傳播。如果銀廣夏事件中的審計會計師沒有參與作假,為其
1999、2000年度虛假的財務報表出具了無保留意見,廣大股民也不至於損失慘重,電視里那位一覺醒來五百萬從股市消失了的中年男子失聲痛哭的畫面,讓更多欲投身於股市的中國股民牢記一句話:股市有風險,入市要謹慎。
(二)低廉的造假成本
在我國資本市場上,會計造假收益很高,而會計造假成本卻很低,會計造假違規懲罰力度遠遠不夠。2002年8月
「瓊民源」從股市「最大黑馬」現形為「最大騙局」,股價全年漲幅高達1059%,「瓊民源」的控股股東民源海南公司與深圳有色金屬財務公司聯手,在這次操縱股市的違法行為中,兩家公司分別非法獲利6651萬元和6630萬元。在被指控製造虛假財務會計報告而受到查處後,「瓊民源」董事長馬玉和僅僅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而且這是我國適用法律規定的最高量刑。「瓊民源」終止上市後,在北京市政府和其他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持下,「瓊民源」保留了法律主體地位,通過換股,「瓊民源」股東成為中關村股東,並沒有真正退市,政府最終成為這一上市公司造假事件的買單者。目前我國《會計法》中對違反會計法規的單位最高經濟處罰是10萬元,對具體責任人的最高處罰是5萬元,遠遠低於預期的違法收益,處罰未傷筋骨。
(三)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准則制度不完善
在我國現行的會計准則中同一會計事項的處理存在著多種備選的會計方法,使得公司在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隨意性較大,客觀上為上市公司利潤操縱提供了一定的空間。
❸ 如何看待和理解財務上造假的問題呢
這是中國經濟制度的不完善,是經濟類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問題,這類問題會導致中國經濟的虛假繁榮,會埋下很大的經濟隱患
❹ 幫別人做假賬融資的後果
做假賬被稅務局發現,一般會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 情節嚴重的,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對會計做假賬有如下法律責任:
第二十五條 單位領導人、會計人員違反本法第二章關於會計核算的規定,情節嚴重的,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六條 單位領導人、會計人員和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故意毀滅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的,或者利用虛假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偷稅或者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的,由財政、審計、稅務機關或者其他有關主管部門依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負責處理,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會計人員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予以受理,或者對違法的收支不向單位領導人提出書面意見,或者對嚴重違法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的收支不向主管單位或者財政、審計、稅務機關報告,情節嚴重的,給予行政處分;給公私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 單位領導人接到會計人員按照本法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提出的書面意見,對違法的收支決定予以辦理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不作出處理決定,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行政處分;給公私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 單位領導人和其他人員對依照本法履行職責的會計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❺ 企業融資究竟會遇到哪些風險
一、按風險性質不同分類:
1、違約風險,即不能按期歸還到期債務,導致企業信用受損甚至引起法律拆訟的可能性;
2、道德風險,主要是指融資團隊在資金管理、資產管理、資本管理和融資過程中,由於企業團隊個人原因產生的使企業利益受損的可能性,如資金體外循環等;
3、機會風險,指融資企業在融資決策及融資方案實施的過程中,因為選擇了一方案或機會,從而失去其他機會的可能性;
4、法律風險,融資企業在融資方案設計及實施過程中,由於某些環節違規、造假或欺騙行為,導致觸犯刑律的可能性。
二、按風險產生的破壞力不同分類:
按風險的破壞力及波及面大小不同可以分為:
1、局部風險,即對企業短期內或部分利益產生不利影響,如費用損失、信譽受損;
2、系統風險,即影響到企業生存或使企業的發展方向產生重大變更,可持續發展到影響的可能性。
三、按融資工具不同分類:這也是很常見的風險分類方式之一。每種融資工具的風險度和風險表現不同,包括:
1、中長期貸款,如利率風險;
2、外匯融資,如匯率風險;
3、短期資金拆借,如系統風險;
4、境外機構融資,如融資騙局。
四、按融資性質不同分類:
1、債權性融資風險;
2、權益類融資風險。
五、按資金流程的不同階段分類:
該種分類的方式,便於融資企業在融資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風險控制策略,按風險性質不同分類:
1、融資診斷與評估階段,如決策風險;
2、 尋找融資渠道階段,如融資騙局;
3、資金運用階段,如流動性風險;
4、資金歸還階段,如違約風險、訴訟風險。
❻ 上市公司為什麼會在財報上造假
答:其造假的目的是為了上市的需要。一旦上市。業績變臉,就是造假的必然結果。再有上市後的造假,是為了再融資的需要。誰會為一家虧損的公司去投資?因此,公司會在業績上造假。
❼ 融資的公司風險很大嗎
1、違約風險,即不能按期歸還到期債務,導致企業信用受損甚至引起法律拆訟的可能性;
2、道德風險,主要是指融資團隊在資金管理、資產管理、資本管理和融資過程中,由於企業團隊個人原因產生的使企業利益受損的可能性,如資金體外循環等;
3、機會風險,指融資企業在融資決策及融資方案實施的過程中,因為選擇了一方案或機會,從而失去其他機會的可能性;
4、法律風險,融資企業在融資方案設計及實施過程中,由於某些環節違規、造假或欺騙行為,導致觸犯刑律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