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金融資產轉移的賬務處理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金融資產轉移的賬務處理

發布時間: 2021-06-03 09:50:09

⑴ 金融資產轉移終止確認和非終止確認的會計處理有什麼不同

怎麼可能沒有不同呢,簡單來講終止確認賬面各項目清零;非終止確認賬面各項目不動,收到的款項確認為負債。

⑵ 注冊會計師 會計科 金融資產轉移…這道題的會計處理是對的,為什麼是什麼意思

首先,過去經驗不會低於9300,說明如果收不回來,只收不回700,那麼700要先從甲公司扣除。按道理不能確認金融資產轉移,因為收不回來的700風險沒有轉移給乙公司,還在甲公司一方,所以不能確認轉移。為什麼說按道理呢,這個問題在業界也存在爭議,因為他畢竟是推測的,沒有根據,所以你不好說以後到底收不回來多少。如果這題算對,算資產轉移,那麼我解釋下分錄的意思:
銀行存款不用多說
繼續涉入資產,說白了就是你不能收回金額的最上限,題中所說10%,那就是10000*10%=1000
如果有差額利差的問題,那超額利差也要計入繼續涉入資產——超額賬戶(此題不涉及)
貸款也不用多說,賣了90%
繼續涉入負債,就是你不能收回金額的最上限+信用增級,信用增級的意思是我作為甲公司憑什麼收不回來錢先從我這扣,你不得給我點好處,信用增級就是好處。
如果有超額利差,超額利差也要計入信用增級。超額利差其實也是好處費,只是用利息的方式給你

⑶ 請問交易性金融資產處置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1、2006年1月1號公司購入A債券14.9萬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49000

貸:銀行存款149000

2、2006年6月7號A債券的公允價值(市場價)為14萬時: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9000 (149000-14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9000 (149000-14000)

3、2006年7月23號出售所持有的A債券售價為15萬時:

借:銀行存款150000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9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49000

投資收益 10000

借:投資收益 9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9000

(3)金融資產轉移的賬務處理擴展閱讀:

交易性金融資產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持有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包括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基金投資、權證投資等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衍生金融資產不在本科目核算。

企業(證券)的代理承銷證券,在本科目核算,也可以單獨設置「1331 代理承銷證券」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交易性金融資產的類別和品種,分別「成本」、「公允價值變動」進行明細核算。

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借記本科目(成本),按發生的交易費用,借記「投資收益」科目,對於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息,借記「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二)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債券利息,借記「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收到現金股利或利息時,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

(三)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高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借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科目;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成本,貸記本科目(成本),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貸記或借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 科目。同時,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借記或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

⑷ 金融資產的賬務處理

個人觀點:
第一類、 交易性金融資產
(一)企業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公允價值)
投資收益(發生的交易費用,手續費)
應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
應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貸:銀行存款等
(二)持有期間的股利或利息
借:應收股利
應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
(三)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價值變動
1.公允價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交易性金融資產變動損益
2.公允價值下降
借: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交易性金融資產變動損益
貸: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四) 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
借::銀行存款等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可以得到公允價值上升後賣出得到的差額)
投資收益(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同時: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交易性金融資產變動損益
貸:投資收益
或:
借:投資收益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交易性金融資產變動損益

第二、 持有至到期投資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計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面值)
應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也可能在貸方)
貸:銀行存款等(價格加交易費用)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後續計量
借:應收利息(分期付息債券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公式:期末攤余成本=起初攤余成本+投資收益(實際利息的收入)-應計利息(票面利息)
(三)持有至到期投資轉換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分類日公允價值)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四)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資
借:銀行存款等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投資收益(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第三類 、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一)企業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股票投資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公允價值與交易費用之和)
應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
貸:銀行存款等
2.債券投資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面值)
應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貸:銀行存款等
(二)資產負債表日計算利息
借:應收利息(分期付息債券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利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三)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價值變動
1.公允價值上升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公允價值下降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四)資產負債表日減值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從所有者權益中轉出原計入資本公積的累計損失金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五)減值損失轉回
1.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為債務工具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產減值損失
2.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為股票等權益工具投資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六)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分類日按其公允價值)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七)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借:銀行存款等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投資收益(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從所有者權益中轉出的公允價值累計變動額,也可能在借方)
貸:投資收益

⑸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處置怎麼做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 借:銀行存款
投資收益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 投資收益

投資收益在借方或者貸方,取決於處置資產是贏利還是虧損

同時,將原計入該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出,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或 借:投資收益
貸:投資收益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下面是例子:
例:某公司於2009年2月8日從證券市場上購買中水漁業公司的股票3000股,單股價格10元,另支付交易手續費及印花稅合計1000元,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

購入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30000
投資收益 1000
貸:銀行存款 31000

2.假設2009年6月30日09年度資產負債表日,中水漁業公司股票價格漲到每股13元,則該公司確認股票價格變動的分錄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9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9000

3:假設2009年8月8日,公司將持有的中水漁業公司的股票以現價每股15元全部拋售,分錄如下:
處置時:
借:銀行存款 45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30000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9000
投資收益 6000

同時,將原計入公允價值變動的部分轉出,計入處置當期投資收益分錄如下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9000
貸:投資收益 9000

⑹ 在財會工作中金融資產轉移的會計處理有哪

甲公司系一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上市公司,甲公司在編制2015年年度財務報告時,內審部門關注到一下有關金融工具業務的相關處理:
(1)2015年2月1日,甲公司將應收A公司的賬款出售給B商業銀行,取得銀行存款2300萬元。合同約定,在B銀行不能從A公司收到賬款時,不得向甲公司追償。該應收賬款是甲公司2015年1月1日向A公司出售原材料而取得的,金額為2340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終止確認了該項金融資產。
(2)2015年5月1日,甲公司將其一項金融資產出售給C公司,取得出售價款500萬元,同時與C公司簽訂協議,在約定期限結束時按照低於期限結束日公允價值10萬元的價格再將該金融資產回購,甲公司在處理時終止確認了該項金融資產。
(3)2015年6月1日,甲公司將持有的一項應收D公司債權出售給P公司,經協商出售價格為30萬元。同時簽訂了一份看漲期權合約,甲公司為期權持有人,甲公司有權在2015年12月31日(到期日)以35萬元的價格回購該應收賬款。甲公司判斷,該期權是重大的價內期權(即到期極可能行權)。甲公司終止確認了該項應收債權。
(4)2015年7月1日,甲公司將其信貸資產整體轉移給E信託機構,同時保證對E信託機構可能發生的信用損失進行全額補償,甲公司在轉移時終止確認了該金融資產。
(5)2015年8月1日,甲公司將其持有的一筆國債出售給F公司,售價為600萬元,年利率為3.5%。同時,甲公司與F公司簽訂了一項回購協議,3個月後由甲公司將該筆國債購回,回購價為606萬元。2015年11月1日,甲公司將該筆國債購回。甲公司出售該金融資產時,未終止確認該金融資產。
(6)2015年9月1日甲公司與G商業銀行簽訂一筆貸款轉讓協議,甲公司將該筆貸款90%的收益權轉讓給G銀行,該筆貸款公允價值為220萬元,賬面價值為200萬元。假定不存在其他服務性資產或負債,轉移部分貸款的相關債權債務關系由G銀行繼承,當借款人不能償還該筆貸款時,也不能向甲公司追索。甲公司終止確認了貸款的90%。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逐項分析、判斷甲公司對事項(1)至(6)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並分別簡要說明理由;如不正確,請分別說明正確的會計處理。
【答案與解析】
(1)事項(1)的會計處理正確。
理由:採用不附追索權方式出售應收賬款,與應收賬款所有權有關的風險與報酬已經轉移,應當終止確認相關的應收債權。
(2)事項(2)的會計處理正確。
理由:企業將金融資產出售,同時與買入方簽訂協議,在約定期限結束時按照低於期限結束日公允價值10萬元的價格將該金融資產回購的,與金融資產所有權有關的風險與報酬已經轉移,應當終止確認該金融資產。
(3)事項(3)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因為是重大價內期權,期權到期時甲公司極可能行權,即甲公司極可能回購該項應收賬款,故與應收賬款有關的風險、報酬並未轉移給P公司,甲公司不應終止確認該應收賬款。
(4)事項(4)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甲公司在將其信貸資產進行轉移的同時對買方可能發生的信用損失進行全額補償,這說明與該金融資產相關的風險並沒有全部轉移,所以甲公司不應終止確認該項金融資產。
(5)事項(5)的會計處理正確。
理由:由於此項出售屬於附回購協議的金融資產出售,回購價為固定價格,表明企業保留了金融資產所有權上幾乎所有風險和報酬,所以不應當終止確認相關金融資產。
(6)事項(6)的會計處理正確。
理由:由於甲公司將貸款的一定比例轉移給G銀行,並且轉移部分的風險和報酬不再由甲公司承擔,甲公司也不再對所轉移的貸款具有控制權,因此,符合金融資產轉移准則中規定的部分轉移的情形,也符合將所轉移部分終止確認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