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房地產業績對融資成本的敏感度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房地產業績對融資成本的敏感度

發布時間: 2021-06-03 06:51:09

Ⅰ 房地產項目融資的主體有哪些

每個房地產項目的開發,都是一個多方參與的過程。就房地產項目融資而言,主要有以下9個參與主體。 (1)項目發起人(Proiect Sponsors) 即商業房地產丌發商,是項目的實際投資者和真正主辦人,可以是單獨一家房地產丌發企業,也可由多個投資者組成聯合體。他們通常因為自身資金不足或不願承擔全部項目風險而選擇項目融資,在有限追索項目融資中,開發商除了擁有項目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權外,還需要以直接或間接擔保形式為項目公司提供一定的信用支持。因此,開發商是項目融資中的真正借款人。 (2)項目公司(Proiect Company) 即項目的直接主辦人。通常,由項目發起人出資,專門為該項目成立一個單一目的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項目公司,作為借款人對外融資,直接參與項目投資和項目管理,並直接承擔項目的債務責任和風險。開發商投入的資本金形成項目公司的權益,項目公司把項目I丌發風險與開發商的其他資產相隔離,實現貸款銀行對開發商的有限追索。在整個項目丌發經營過程中,項目公司作為法律和經濟上獨立的主體與各參與方發生經濟關系。項目公司也可以在經營期間轉型為商業管理公司,持有物業繼續經營。 (3)貸款銀行(Lending Bank) 貸款銀行,可以是單獨一家余融機構,也可以是多家金融機構的聯合體,這主要由貸款規模和項目風險等決定。在由多個金融機構聯合提供融資時,往往需要設立一個經理銀行(Manager),其他為參與銀行。項目公司更多的是與經理銀行進行接觸、談判,由經理銀行負責各參與銀行之間的協調工作。這樣大大降低了項目公司工作難度。 (4)產品購買者或設施使用者(Buyers or Users) 即項目房產的銷售對象。在房地產項目融資中,入駐零售商與開發商簽訂長期租賃合同,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項目的出租面積和租金收入,從而保證項目建成後能夠產生穩定的用於還貸的現金流,為貸款提供重要信用保證。零售商既可以作為項目發起人之一,成為項目公司股東,分享開發利潤:也可以只作為項目建成後的運營商,規避開發風險。 (5)工程承包商(Contractors) 通常,承包商通過與項目公司簽訂承包合同,負責商業地產項目的設計和建設工作,並承擔延期誤工和工程質量不合格的風險。承包商的資金情況、工程技術能力及經營紀錄,會影響貸款銀行對項目建設期風險的判斷。 (6)擔保受託方(Security Trustee) 由於貸款銀行主要以項目公司的資產及項目未來收益作為還款保證,因此為防止項目公司違約或轉移資產,貸款銀行一般都要求項目公司將其資產及收益賬戶交由一個具有信託資格的機構保管,這家機構被稱為擔保受託方。擔保受託方一般由境內商業銀行獨家或境內、外商業銀行聯合擔任。 (7)房地產項目管理公司 項目建設只是商業房地產開發投資的開始階段,最重要的是後期的經營管理。項目管理公司的專業水平和經營業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貸款銀行對項目經營期風險的判斷。 (8)項目融資顧問和法律、稅收顧問(Financial,Law or Tax Adviser) 項目融資是一項系統的專業工作,需要聘請專業顧問負責融資方案的設計、分析、比較和談判,幫助開發商實現有限追索和表外 融資,並充分利用稅務虧損降低資金成本,並能保證相關法律文件的嚴謹。 (9)其它 此外,項目融資的參與方還包括保險公司、有關政府機構等等,這些都會直接影響貸款銀行對項目建設期和經營期風險的評價。

Ⅱ 房地產企業融資成本占房價多大比重

土地成本基本在30%左右,建安成本30%,營銷成本+灰色成本10%-20%,利潤20%-30% 這是大體的狀況,,具體的個案的成本控制要看開發商自己的運作能力了。

Ⅲ 房地產企業如何融資

1、開發貸融資(最常見的,最容易的):即獲取土地、取得四證後向銀行申請開發貸融資,利率通常較低,略高於現行貸款利率20%;但開發貸往往監管較嚴,數量有限,挪用不方便;
2、在建工程抵押融資:原則上與開發貸不能同時獲取,但現在基本可操作;
3、企業債券融資:這種融資通常適用於上市公司,尤其在香港及國外較為常見,利息極低,企業信譽度越高,成本越低,是企業的首選,但需控制負債率;
4、股權融資:企業間的股權合作,資金方的股權投資,向股東募集資金,定向募集,公開募集(增發等)。現在用的比較多的假股增債,即基金公司以股權方式介入,但不參與管理,約定未來某一節點以約定的利息回購股份。
5、其他方式:理財方式,其實通過第三方募集資金,類似於抵押貸款
……

Ⅳ 房地產開發項目敏感性分析

房地產投資項目敏感性分析(一)

房地產投資項目評價中的敏感性分析是分析投資項目經濟效果的主要指標(如內部收益率、凈現值、投資回收期)對主要變動因素變化而發生變動的敏感程度。如果某變動因素變化幅度很小,但對項目經濟指標的影響很大,我們認為項目對該變數很敏感。在實際工作中,對經濟效果指標的敏感性影響大的因素,要嚴格加以控制和掌握。
一、敏感性分析步驟
敏感性分析一般按以下步驟進行:
1、確定影響因素
影響項目經濟效果的因素很多,我們必須抓住主要因素,對於房地產開發項目而言,主要敏感性因素有投資額、建設期、建築面積、租金、銷售價格等。
2、確定分析指標
作為敏感性分析的經濟指標一般要和我們項目經濟分析指標一致,常用的有利潤、利潤率、凈現值、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等。
3、計算各影響因素在可能的變動范圍內發生不同幅度變動所導致的項目經濟效果指標的變動效果,建立一一對應的關系,並用圖、表的形式表示出來
1、確定敏感因素,對方案的風險作出判斷
敏感性分析既可用於靜態分析,也可用於動態分析。
例:某公司准備開發一住宅,預計開發面積1萬平方米,開發固定成本120萬元,每平方米變動成本600元,預計售價1000元/㎡,銷售稅率5%,計算該項目的預期利潤並進行敏感性分析。
解:按盈虧平衡分析公式:P·X = C(F) + U·X + E(x)
該開發項目的預期利潤:E(x) = P·X·(1- 5%)- U·X - C(F)
= 1000×1×95%-1×600-120 = 230萬元
按題意,要對預期利潤進行敏感性分析,此時分析指標是預期利潤。在盈虧平衡分析中,計算預期利潤是假定其他參數都是確定的,但是實際上由於市場的變化,模型中的每個參數都會發生變化,使原來計算的預期利潤、盈虧平衡點失去可靠性,作為投資者希望事先知道哪個參數對預期利潤影響大、哪個參數影響小,通過對敏感因素的控制,從而使投資過程經常處於最有利的狀態下。
對盈虧平衡分析中的利潤指標進行敏感性分析,主要研究與分析有關參數發生多大變化會使盈利轉為虧損、各參數變化時對利潤變化的影響程度、各參數變動時如何調整銷售量以保證原有目標利潤的實現等。
1、有關參數發生多大變化可使盈利轉為虧損
單價、單方變動成本、銷售面積、固定成本等各因素的變化都會影響預期利潤的高低,並且當變化達到一定程度,就會使項目利潤消失,進入盈虧臨界狀態,使企業經營狀況發生質變。通過敏感性分析,可以提供能引起預期目標利潤發生質變時的各個參數變化的界限。
①單價的最小值
當開發利潤為0時,利用盈虧平衡公式可得
P×1×(1-5%)-600×1-120=0
P = 757.89元/㎡當售價降至757.89元,即單價降低24.2%,項目由盈利轉為盈虧平衡,如果進一步降低,則出現虧損。
②單方變動成本的最大值
單方變動成本上升會使項目利潤下降並逐漸趨近於0,此時的單方變動成本是該項目能忍受的最大值。
1000×1×(1-5%)-U×1-120=0
U = 830元/㎡單方變動成本上升到830元,即單方變動成本上升38.3%時,該項目利潤降至0。
③固定成本最大值
固定成本上升也會使項目利潤下降,並逐步趨於0
1000×1×(1-5%)-600×1- C(F)=0
C(F) = 350萬元,固定成本增至350萬元,即固定成本增加191.7%時,該項目利潤降為0。
④銷售建築面積的最小值
銷售面積的最小值,即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量為
銷售量= C(F)/[P(1-5%)-U]=1200000/[1000×(1-5%)-600]=3429㎡
說明如果銷售計劃只完成34.3%(3429/10000),則該項目的預期利潤降為0。
2、各參數變化對利潤變動的影響程度
各參數變化都會引起利潤的變動,但其影響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參數發生微小變化,就會使利潤發生很大的變化,說明利潤對這些參數的變化十分敏感,我們稱其為敏感因素,與此相反,有些參數發生變化後,利潤的變動並不大,反應較遲鈍,稱其為不敏感性因素。
反映敏感程度的指標是敏感系數,計算公式為
敏感系數 = 目標值變動百分比/參量值變動百分比
①單價的敏感程度
設單價增長20%,則P=1000×(1+20%)=1200元
按1200元計算,利潤=1200×(1-5%)×1-600×1-120=420萬元
利潤原為230萬元,其變動百分比=(420-230)/230=82.6%
單價的敏感系數=82.6/20=4.13
結果說明:單價對項目利潤的影響很大,從百分率來看,利潤是以4.13倍的速率隨單價變動。因此,提高單價是提高項目盈利最有效的手段,價格下跌也將是實現利潤的最大威脅,因為單價每降低1%,項目將失去4.13%的利潤。所以投資者必須格外對單價予以關注,不到萬不得以,不能輕言降價銷售。
②單方變動成本的敏感程度
設單方變動成本增長20%,則U = 600×(1+20%)=720元
按720元單方變動成本計算
利潤=1000×1×(1+5%)-720×1-120=110萬元
利潤原為230萬元,其變動百分比=(110-230)/230=-52.2%
單方變動成本的敏感系數=-52.2/20=-2.61
計算結果表明,單方變動成本對利潤的影響程度要比單價小,單方變動成本每上升1%,利潤將減少2.61%。雖然單方變動成本對利潤的影響程度較單價小,但敏感系數的絕對值大於1,說明單方變動成本的變化造成利潤更大的變化,仍屬於敏感因素。
③固定成本的敏感程度
設固定成本增長20%,則F(X)= 120×(1+20%)=144元
按此固定成本計算
利潤=1000×1×(1+5%)-600×1-144=206萬元
利潤原為230萬元,其變動百分比=(206-230)/230=-10.43%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數=-10.43/20=-0.52
計算結果表明,固定成本對利潤的影響程度很小,固定成本每增加1%,利潤將減少0.52%,敏感系數的絕對值小於1,屬於不敏感因素。
④銷售量的敏感程度
設銷售量增長20%,則X = 10000×(1+20%)=12000㎡
按12000㎡計算
利潤=1000×12000×(1+5%)-600×12000-1200000=300萬元
利潤原為230萬元,其變動百分比=(300-230)/230=30.43%
銷售量的敏感系數=30.43/20=1.52
通過上述計算,表明影響開發公司預期利潤的諸多因素中,最敏感的是單價,其次是單方變動成本,第三是銷售量,最後是固定成本。其中敏感系數為正值,表明它與利潤同向增減;敏感系數為負值,表明它與利潤反向增減。
敏感系數提供了各因素變動百分比和利潤變動百分比之間的比例,但不能直接顯示變化後利潤的值,為了彌補不足,可編制敏感分析表,列出各因素變動百分比及相應的利潤值。
單因素變動敏感分析表
利潤變動百分比因素
-20%
-10%
0
+10%
+20%
單 價40135230325420
單方變動成本350290230170110
固 定 成 本254242230218206
銷 售 量160195230265300
一般各因素變動百分比通常以±20%為范圍,便可以滿足實際需要,上表以10%為間隔,也可按需要改為5%為間隔。
列表法的缺點是不能連續表示變數之間的關系,為此又可以用敏感分析圖來表示。
圖中橫軸代表單方變動成本、固定成本、銷售量、單價等各因素變動百分比,縱軸代表利潤。以單方變動成本為例,根據原來的目標利潤點(0、230)和單方變動成本變化後的點(+20%、110),畫出單方變動成本線,這條直線反映單方變動成本不同變化水平時所對應的利潤值和利潤變動百分比。其它影響因素的直線畫法與此類似。這些直線與利潤線的夾角越小,對利潤的影響越大,說明對利潤的敏感程度越高。

Ⅳ 如何看待我國房地產企業融資的現狀

你好,房地產業是資金高度密集型的行業,開發投資規模大、周期性長、風險大、收益高等特點使得房地產業需要的資金大、集中,企業融資成功與否關繫到房地產項目能否順利進行甚至關系整個房地產企業的生存發展。而傳統的融資方式和渠道已經很難滿足如今房地產業快速發展的資金需要,使得房地產企業面臨著資金嚴重短缺,企業迫於資金壓力紛紛探求新的多元化融資渠道。如何拓寬房地產的融資渠道,使各方都能獲得較好的回報,成為房地產企業共同關心的問題。我國房地產業融資應該建立一個多層次的房地產融資體系以滿足融資多元化的需求。
望採納!

Ⅵ 房地產成本如何控制管理

成本采購系統可以對房地產企業項目的項目估算、項目預算、合同支付、竣工結算等進行項目成本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控,實現多角色、多場景、多維度智慧高效協同的智能信息化管理雲。滿惠科技成本采購雲,是一個功能強大、平台一體化的信息管理系統,具有以下亮點:
1、全域成本統籌,節省成本費用
建立事前預算、事中控制到事後分析的全域費用管控,實時掌控成本運營狀況,優化資源配置,實現企業內控到協同共贏。
2、智能成本核算,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記賬和精準數據核算,減輕財務人員高強度的審核、記賬工作,將被動工作轉化為主動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3、成本動態監管,降低運營風險
以動態成本監控為中心,實現當前動態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對比分析,智能化、系統化、數字化控制體系,讓企業支出可算、可控、可省。
4、數據高效互聯,支撐科學決策
與財務工作系統無縫集成,實現業務和財務數據的互聯互通,打通數據孤島,為財務決策提供實時、精準、有效的數據支撐。

Ⅶ 關於房地產融資難大家有什麼見解

關於樓主的問題,我談點拙見,希望對樓主有點幫助吧。
我從事房地產開發工作已經很多年了,也換了幾家公司,每家的公司的資金運作情況也不一樣,而且隨著國家對房地產資金控制的力度逐步加強,也增加了開發的前期投入成本,意在控制開發風險,提高開發品質,走規模化開發路線,特別是在一線城市,尤為突出。這樣無疑淘汰了起步較晚,資金不足的小型開發企業。回顧以前,開發一個項目,首先從征地開始,土地出讓金可以和政府商量,採用分期付款,而且條件允許還可以做BT協議(置換合同),那麼前期投入的土地出讓金極少,有的甚至不足10%,如資金還不夠的情況,可以向銀行申請項目貸款或在建項目抵押,在項目開工時期可以採用工程墊資或和建築商簽訂參建協議(以房置換工程款),和預收房款填補相關費用,在項目進入銷售中期資金基本可以平衡,後期基本就是利潤。很多小開發商就是以上面的這種模式起步的。
在談談現在,首先征地款9個月內必須交齊,工程開工,預算資金必須由銀行基本戶凍結50%,工程建設到一半才能申請預售許可,有的地方還採用預售資金專款專用,用於支付工程費用,等等。這樣的高壓政策,讓很多開發商喘不過氣,要麼減少同期項目開發量,要麼找合夥人分擔風險,資金共享。而且現在銀行已經停止做在建項目抵押,只有個別銀行還可以做項目開發貸款,但是利率調高很多,現在差不多已經到6.55%,2年的開發周期,就要套到12%的純利潤,如果銷售不暢,那麼成本還要提高。進入工程施工期,銷售資金不能入賬,中間資金投入會遇到很多困難,大把的預售房資金放在銀行,拿不出,還要被銀行吃貸款利息,確實是挺郁悶的事。
說說現在目前的一些開發商採用的融資方式吧。
項目征地期:1、與政府議標(只適合掛牌),談好條件(含社交投入,你懂的),土地出讓款一次性支付(渠道可以找民間擔保公司或者借款),在由政府以規劃補償或者根據外資企業參補條件,或者地方的其他名目,將之前交的土地款退回或者簽訂協議分期交土地款)。
2、工程承建總包採用內定招標、或者圍標,要求參建或工程串換,前期建設資金由承建商拿大頭,開發商承擔報建規費等營業性支出。
3、銷售期如資金託管,用於專款專用,則協商承建商開具安裝或者土建發票(暫不支付),套取託管的預售房資金。
4、其他嘛還有一些解決短期資金需求的方法,比如說:以自己公司人員的名義購房,套取銀行貸款資金(現在貸款政策比較嚴,條件苛刻,也比較難操作了);商業地產的可以採用產權式銷售,包租形式,固定回報,定價越高,融資資金越高,但是風險也相對更高。如果商業運營的順利,還可以賺取二次利潤。
其他還有很多,時間有限,下次有機會在談吧,希望對樓主有用。

Ⅷ 房地產項目的融資成本如何計算

融資成本主要是銀行借款
專項借款可直接資本化,計入開發間接費用。
非專項借款按支付工程款進度加權平均計算借款本金,加權本金*利息資本化,實際利息支出-資本化利息,計入費用

Ⅸ 誰知道房地產成本測算及經濟敏感性分析啥的怎麼做啊

成本測算有模型的,譬如開發管理費用是收入的2-3%,開發營銷費用是預計收入的2-3%,其他八大類或六大類成本就是按照項目的定位、產品的分級進行測算。
敏感性分析可以根據成本的變動對售價的敏感程度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