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持續增長率和內含增長率具體有什麼區別
內含增長率和可持續增長率都是指銷售增長率,都不發行新股。但是,內含增長率同時也不增加外部籌集的負債,而可持續增長率要增加外部負債。內含增長率是外部融資為零時的銷售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是不增發股票,保持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條件下的銷售增長率。兩者的不同點:
①內含增長率是外部融資為零時的銷售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是不增發股票,保持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不變條件下的銷售增長率。
②計算內含增長率時,不增加外部債務,但資產負債率會有所變化;而計算可持續增長率時,可以從外部增加債務,但資產負債率不變;
③可持續增長屬於平衡增長,即資產增長率=負債的增長率=股東權益增長率,而內含增長不屬於平衡增長。
2. 內含增長率的定義是什麼
銷售額增加引起的資金需求增長,有兩種途徑來滿足:
一是內部保留盈餘的增加;
二是外部融資(包括借款和股權融資,不包括負債的自然增長)。
如果不能或不打算從外部融資,則只能靠內部積累,從而限制了銷售的增長。此時的銷售增長率,稱為「內含增長率」。
這種方法是將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設為零,通過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的計算公式來計算內含增長率。
即:
0=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計劃銷售凈利率*[(1+增長率)/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
通過這個公式計算出的增長率就是內含增長率
1.預期增長率=內涵增長率,外部融資=0
2.預期增長率>內涵增長率,外部融資>0
3.預期增長率<內涵增長率,外部融資<0
參考資料:
1.《稅法》,2007注會教材,經濟科學出版社
2.《財務成本管理》,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
3. 內含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有什麼聯系、作用
內含增長率和可持續增長率都是指銷售增長率,都不發行新股。但是,內含增長率同時也不增加外部籌集的負債,而可持續增長率要增加外部負債。內含增長率是外部融資為零時的銷售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是不增發股票和不回購股票,保持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條件下的銷售增長率。兩者的不同點:
①內含增長率是外部融資為零時的銷售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是不增發股票和不回購股票,保持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不變條件下的銷售增長率。
②計算內含增長率時,不增加外部債務,但資產負債率會有所變化;而計算可持續增長率時,可以從外部增加債務,但資產負債率不變;
③可持續增長屬於平衡增長,即資產增長率=負債的增長率=股東權益增長率,而內含增長不屬於平衡增長。
4.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如何計算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是外部融資額占銷售增長額的比例。是指銷售額每增加一元需要追加的外部融資額。如果企業內部資金較少,需要外部融資,它就會大於零;否則,它就會小於零;如果不需要外部融資,它就等於零。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的計算公式: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外部融資額÷銷售增長額
外部融資占銷售增長比=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計劃銷售凈利率× [(1+增長率)/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
式中,A----基期末變動資產
B----基期末變動負債
S1----基期銷售額
P----計劃銷售凈利率
E----股利支付率
5. cpa財管內含增長率
內含增長率,就是外部融資額為0時的公司銷售增長率,銷售增長引起的資金需求增長,有兩種途徑滿足:
一是增加內部留存收益;
二是外部融資(包括借款和股權融資,但不包括經營負債的自然增長)。
如果不能或不打算從外部融資,則只能靠內部積累,這將限制銷售的增長。此時的銷售增長率稱為「內含增長率」。
計算公式:
1、即0=經營資產銷售百分比-經營負債銷售百分比-[(1+增長率)/增長率]*預計銷售凈利率*(1-預計股利支付率)
則內含增長率=(凈利潤/經營凈資產*留存利潤比率)/(1-凈利潤/經營凈資產*留存利潤比率)
2、 內含增長率 = ROA*b
ROA =總資產收益率或總資產凈利率
b =留存收益比率 = 1-股利發放率
6. 為什麼實際增長率低於內涵增長率時,表明不需要從外部融資,且有多餘資金,且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小於0
你在仔細學學財務預測那章節吧,當內含增長率大於實際增長率時有資金業余,當他們相等時,留存收益的增長正好等於凈經營性資產的增加,當內含增長率小於實際增長率時得從外部融資
7. 當企業的實際增長率低於本年的內含增長率時,企業不需要從外部籌資是對是錯,求解釋。
應該是正確的。
實際增長率低於內含增長率,說明實際增長率過低,這時候如果還從外部融資,會受到財務杠桿的反作用,是的實際增長率進一步降低(因為要償還借款利息)
8. 內含增長率的與可持續增長率
內含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的聯系:
(1)都是銷售增長率;
(2)都不發行新股,即都是通過留存收益增加權益資金。
內含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的區別:
(1)資本結構不同
可持續增長率的前提是維持目標資本結構即資本結構不變,即可從從外部增加債務,外部融資額不一定為零,但資產負債率不變;內含增長率是經營負債會自然增加,留存收益也增加,但兩者增加沒有必然規律,所以資產負債率可能下降、可能提高、可能不變。
(2)負債不同
可持續增長率可以從外部增加金融負債;內含增長率是外部融資為0。
(3)假設條件不同
可持續增長率要遵循5個假設條件(即銷售凈利率不變,總資產周轉次數不變,權益乘數不變,不增發新股);內含增長率遵循的是3個假設條件(即經營資產、經營負債與收入比不變,不增發新股,不從外部融資)。
9. 內含增長率的公式
內含增長率 = ROA*b
ROA =總資產收益率或總資產凈利率
b =留存收益比率 = 1-股利發放率
銷售額增加引起的資金需求增長,有三種途徑來滿足:
一是內部保留盈餘的增加;
二是外部融資(包括借款和股權融資,不包括負債的自然增長);
三是動用金融資產。
如果不能或不打算從外部融資,則只能靠內部積累,從而限制了銷售的增長。此時的銷售增長率,稱為「內含增長率」。
這種方法是將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設為零,通過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的計算公式來計算內含增長率。
即:
1.不存在可動用資產:
0=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計劃銷售凈利率*[(1+增長率)/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
2.存在可動用資產:
0=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可動用金融資產/(基期收入*銷售增長率)-計劃銷售凈利率*[(1+增長率)/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
通過這個公式計算出的增長率就是內含增長率
1.預期增長率=內涵增長率,外部融資=0
2.預期增長率>內涵增長率,外部融資>0(追加外部資金)
3.預期增長率<內涵增長率,外部融資<0(資金剩餘)
10. 財務中銷售增長率和外部融資是什麼關系
財務中銷售增長率和外部融資的關系:
(一)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
1.含義:每增加1元銷售收入需要追加的外部融資額。
2.計算公式:
公式推導:利用增加額法的公式兩邊均除以新增收入得到:
增加額法
預計需從外部增加的資金
=增加的銷售收入×經營資產銷售百分比-增加的銷售收入×經營負債銷售百分比-可以動用的金融資產-預計銷售額×計劃銷售凈利率×(1-股利支付率)
(1)若可動用金融資產為0: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經營資產銷售百分比-經營負債銷售百分比- [(1+銷售增長率)÷銷售增長率]×計劃銷售凈利率×(1-股利支付率)
(2)若存在可供動用金融資產:
外部融資額占銷售額增長的百分比=經營資產的銷售百分比-經營負債的銷售百分比-可供動用金融資產/(基期收入×銷售增長率)-[(1+銷售增長率)/銷售增長率] ×計劃銷售凈利率×(1-股利支付率)
3.運用:預計融資需求量
外部融資額
=外部融資額占銷售增長百分比×銷售增長額
(二)外部融資需求的敏感分析
1.計算依據:根據增加額的計算公式。
外部融資需求=增加的銷售收入×經營資產銷售百分比-增加的銷售收入×經營負債銷售百分比-可以動用的金融資產-預計銷售額×計劃銷售凈利率×(1-股利支付率)
2.外部融資需求的影響因素:
(1)經營資產占銷售收入的比(同向)
(2)經營負債占銷售收入的比(反向)
(3)銷售增長
(4)銷售凈利率(在股利支付率小於1的情況下,反向)
(5)股利支付率(在銷售凈利率大於0 的情況下,同向)
(6)可動用金融資產(反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