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寧德時代前期融資的虧了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寧德時代前期融資的虧了

發布時間: 2021-06-01 19:59:32

⑴ 寧德時代Q3盈利但無法扭虧 產能擴張和資產減值拖累

財經網汽車訊寧德時代發布第三季度財報。

10月27日晚間,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寧德時代」)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4.2億元,同比增長4.24%。

盡管第三季度凈利回正,但仍未扭轉上半年下滑業績。根據財報,寧德時代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5.22億元,同比下降4.06%;實現凈利潤33.57億元,同比下降3.10%。

寧德時代在上半年財報中解釋稱,營收下滑主要系宏觀經濟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沖擊、市場需求嚴重下滑,導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大幅下降,公司動力電池銷售收入減少。

2020年1月至9月期間,寧德時代資產減值損失為8.18億元,信用減值損失為1.96億元。第三季度報告期內,資產減值損失為4.79億元,信用減值損失為0.74億元。

東吳證券研報認為,寧德時代採取謹慎式會計原則,三季度收入利潤穩健,大額減值計提拖累增速,影響表觀利潤;第三季度寧德時代市場份額略微下滑,主要受特斯拉(LG配套)增長及比亞迪銷量恢復影響,預計第四季度寧德時代配套的鐵鋰版本特斯拉放量後,份額有望回升。

就大額減值計提與Q3財報表現,財經網汽車聯系寧德時代,但未果。

此外,財報還顯示,為「加大產能建設投資與戰略投資」,寧德時代前三季度因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85.8億元;為「新增產能增加投資」,寧德時代前三季度在建工程價值56.56億元,較去年年末增長183.3%,

今年2月,寧德時代發布公告,宣布擬通過非公開募股的形式籌集不超過200億元資金,用於寧德時代湖西鋰離子電池擴建項目、江蘇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四川時代動力電池項目等五個項目。上述項目建成後,寧德時代將新增超過97GWh的產能,約為當時產能的1.7倍。

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個季度,寧德時代通過籌資活動流入的現金為259.24億元。

在大筆融資、大舉擴大產能的同時,寧德時代裝機量被韓國LG化學反超,由全球第一跌至第二。

根據SNE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8月,LG化學的動力電池裝機量佔全球市場的15.9%,排名第一,寧德時代以15.5%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

8月單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為10.8GWh,寧德時代以2.8GWh的裝機量排名全球第一,佔全球市場總額的25.9%;LG化學則以2.4GWh的裝機量位列第二,佔全球裝機量的22.2%。

寧德時代與LG化學的競爭愈演愈烈。

日前,外媒報道稱,LG化學正計劃繼續擴大電池生產線,2020年末年產能預計達到100-120GWh,到2023年,年產能將升至260GWh。

東方證券研報預計,2025年寧德時代總產能將達到250GWh。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寧德時代起訴塔菲爾索賠1.2億,中國鋰電專利戰一觸即發

鋰電專利戰爭的戰火終於蔓延到了中國。

近日,全球最大動力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起訴塔菲爾專利侵權一案,由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

在國家專利局網站上,以寧德時代和防爆閥為關鍵詞能查到相關專利為144項。

3月17日,試駕報告就專利侵權一案詳情咨詢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對方稱,「由於訴訟案件還未進行公開審理,不方便透露。」

這是一宗被稱為國內首起的動力電池專利侵權案。

隨著中國鋰電市場競爭升級,鋰電專利將是企業角逐市場的核心武器,往後侵權案件或將越來越多。前幾年國外沸沸揚揚的鋰電專利案戰火,或將燒至中國。

正如三元鋰電池的所有生產都無法繞不開3M公司的專利,所有磷酸鐵鋰電池的生產都離不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古迪納夫的兩項核心專利。21世紀以來,圍繞古迪納夫、3M專利的戰爭,席捲了歐美日韓中,早已上升至國與國之間的較量層次。

如今,鋰電專利的戰爭終於蔓延至國內。

塔菲爾或許只是寧德時代「清理門戶」的一個開始,畢竟作為中國聚合物鋰電池的「黃埔軍校」,寧德時代為中國鋰電產業輸送了大量「技術團隊」。

截止目前,寧德時代仍是中國鋰電市場獨占鰲頭的巨無霸。

但隨著三星、LG、松下等日韓動力電池卷土重來;各大車企出身的電池企業逐漸紮根市場。

近日,比亞迪新能源產業供應鏈也徹底放開,國軒高科等國內企業的快速崛起,新一輪的鋰電市場洗牌已經悄然開始。寧德時代能否繼續獨占市場半壁江山,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從整個產業鏈來看,寧德時代尚不是專利數量最多的電池企業,由於業務廣泛,比亞迪涉及電池專利數量23159項,遙遙領先;國軒高科亦有3500項,均高於寧德時代的3055項專利。(數據來源:起點鋰電大數據)

隨著中國鋰電市場規范、產業競爭升級,利用專利打擊競爭對手,維護自身市場利益的手段將會越來越常見。新一輪動力電池巨頭爭霸時代開啟,中國鋰電專利戰一觸即發。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2020年2月14號寧德時代今天怎麼大跌了

這個就不太清楚了,這個要看他們的市場

⑷ 沖刺萬億元市值止步!寧德時代孫公司到底發生了什麼

沖擊萬億市值的鋰電龍頭寧德時代,遭遇了一段小波折:公司旗下孫公司湖南邦普生產車間發生爆炸起火,引發資本市場關注。

就孫公司爆炸事故,寧德時代今日下午做出了回應。

據澎湃新聞報道,寧德時代方面就上述事件回應稱,公司下屬公司子公司工廠發生火災事故,接到消息後第一時間責成湖南邦普做好現場的救援與事故處理工作。當晚火勢已撲滅,目前湖南邦普正全面配合相關部門進行事故原因的調查,並全力保障受傷人員的醫治。

寧德時代表示,公司已要求包括邦普在內的各單位嚴格落實安全責任,進行隱患排查,初步評估邦普工廠事故對公司生產經營業務影響有限。「在此公司也對事故產生的社會影響以及傷員和家屬深表歉意。

⑸ 寧德時代股價首現跌停,出了什麼事

寧德時代

近3個月股價沒有跌停,去年10月逼近跌停是因為前三季凈利減少7.47%

⑹ 2020開年先籌30億救急,寧德時代輸血背後的「危機」

2020年,不僅僅是二零年代的起點,還是一紀生肖年的起點,開年便著手融資,想必寧德時代也為新年蓄力,至於2020年新能源會如何發展?答案也愈發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寧德時代凈利潤4年首下滑,動力電池一哥寶座能否坐得穩

兩次選擇

1968年出生的曾毓群,早年學習的是船舶工程專業,後來南下廣東,就職於東莞一家電子工廠,1999年,他辭去企業高管職位,同上司等人一起聯合創辦新能源科技(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簡稱ATL)。

彼時,索尼、松下等廠商,在硬殼、圓柱形電池領域占據領先地位,後來者ATL選擇差異化路線,下注移動電子通信設備將成為市場主流,果斷主攻聚合物鋰電池,由於其尺寸靈活多變,更能適應移動設備的電池需求。

曾毓群和同事來到美國,購買貝爾實驗室的聚合物鋰電池的專利授權。獲得該授權的企業有數十家,所有購買者面臨同一個困境:貝爾實驗室配方製造的電池,在反復充放電後,電池會鼓氣變形。

ATL的厲害之處在於,經過數次實驗,團隊去除了配方中低沸點的化學物質,造出了不鼓氣的電池。在貝爾授權的企業中,ATL是唯一成功將該項技術產業化的公司,由此業界一舉成名。

2000年後,MP3、手機等移動電子設備迅速普及,曾毓群第一次踏上時代風口,到2002年,ATL內置鋰電池首次應用攜帶型DVD,成為一流代工廠,其後,應用於MP3、筆記本電腦、手機等品類,ATL也陸續進入到三星、蘋果、華為、OPPO等知名廠商的供應鏈。

曾毓群個人也非常努力,他在2002年至2006年期間,在職就讀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並獲博士學位,然而,他並未過多分享到創業的紅利。

創辦初期為融資,團隊出讓了大量股權,投資者美國凱雷、英國3i集團等後來退出,ATL在2005年為日企TDK株式會社收購,中國團隊成為經營者,曾毓群一度出任TDK高級副總裁等職。

2008年,曾毓群做了又一個決定,力主ATL成立動力電池團隊,主攻環保電動汽車電池。應和的另一位高管是黃世霖,他帶領團隊成功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主動均衡功能的動力電池管理系統(BMS),可用於公司的電動車及儲能項目。

201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方興未艾,受限於政策,100%外資的ATL無法進入動力電池行業,於是,曾毓群與黃世霖帶領團隊,從ATL獨立出去創辦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CATL),確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為兩大業務方向。無獨有偶,曾毓群與黃世霖同為寧德人。

CATL注冊資本2億元,ATL持有15%股權,後於2015年完全退出。ATL至今仍是一家領先的鋰離子電池生產者,累計出貨50億顆電芯。

寶馬的訂單

寶馬汽車是寧德時代的貴人。

2012年,寧德時代成立不久,寶馬公司看重創始團隊履歷,選擇與其合作。

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商業化的第一大項目,服務於華晨寶馬規劃中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及旗下的高壓電池項目。資料顯示,寶馬向寧德時代提供800多頁紙的動力電池生產標准,為幫助寧德時代製造符合要求的電池,華晨寶馬高級別的工程師常駐寧德,待了兩年多。

面向企業級客戶,標桿效應至關重要。有寶馬電池供應商的背書,寧德迅速打響業內的知名度,它也剛好踏入一個快速成長的行業。2012年,國務院對外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將推進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作為重點工作。

2014年,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元年,新能源汽車共生產7.8萬輛,銷售7.5萬輛,行業進入爆發式增長。

市場成長如此迅速,日韓動力電池企業紛紛摩拳擦掌,准備大舉進入。2015年,國家工信部推出動力電池企業「白名單」,日韓企業被攔在名單外,採用它們的電池無法享受補貼。這一政策,為寧德時代的迅速上量提供了時間窗口,營業收入由2014年的8.67億元,一舉躍升到次年的57.03億元。

動力電池的百家競逐,很快演變為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兩大頭部企業的對決,其中,比亞迪主推磷酸鐵鋰電池,寧德時代選擇磷酸鐵鋰與三元鋰電池兩條腿走路。

在國內市場,由於原材料資源豐富、應用成本低等特點,磷酸鐵鋰電池是純電動乘用車的主流選擇,只是,此種材質能量密度低,因此續航能力不足,且低溫衰退嚴重。

寧德時代則率先突破了三元鋰電池技術。

2014年,寧德時代與寶馬開展三元鋰電池的合作,公司內部項目代碼為「G38」,經過3個月鑽研,這項鋰電行業的創新成果誕生,為寧德時代帶來35項專利。相比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大、充電快等優勢,可支持長續航,抗低溫,然而,受到撞擊和高溫時起火點較低,要有非常強的安全保護措施。

雙方發展策略也不相同。受制於新能源汽車業務,在2016年,比亞迪總裁王傳福曾對外表示:「比亞迪的電池也暫時不會對外出售,我們要保持比亞迪在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

此外,寧德時代沒有向下游延展,並且廣泛採用「電池商+車企」的合資模式,由其出電芯技術,汽車企業主導裝配,這避免了與整車廠的利益沖突。比如,宇通客車一度連續3年位居寧德時代客戶榜首,它就是比亞迪客車競爭對手。相反,比亞迪一度拒絕向外出售其動力電池,也維持其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優勢,坐失市場份額。

2016年,政府恢復三元鋰電池客車申請新能源推薦目錄的資格,該類電池銷量迅速攀升,次年的動力電池出貨量中,三元鋰電池佔比高達45%。

2017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出貨量高達11.84GWh,同比增長50%,一舉超越比亞迪,電池裝機量位列世界第一,其收入規模則達到200億元。2018年6月在創業板上市,首日收盤市值逼近800億元,行業地位已不可動搖。

據寧德時代財報,2019 年實現銷量40.25 GWh,較上年增長90.04%,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高,且與多家車企深度綁定,締結戰略同盟的整車企業有寶馬、豐田、現代、戴姆勒、上汽、廣汽、吉利、東風、長安等。

⑻ 觀察|寧德時代股價大跌 市值蒸發1000億

受大股東減持等因素影響,中國動力電池領域獨角獸寧德時代股價大跌。

股東減持致股價大跌市值蒸發逾千億

昨天(3月16日),寧德時代股價大跌9.87%。

寧德時代2月10日曾達到最高市值3649億元,相比此次大跌,蒸發逾千億元,降幅達27.95%。據稱此次寧德時代股價大跌,源於一份減持計劃。

3月13日公告顯示,寧德時代股東招銀叄號和招銀動力計劃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4416.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2%)。根據公告當日寧德時代收盤價132.1元/股計,兩股東本次減持市值約58.35億元。

招銀叄號和招銀動力此次減持的股份是寧德時代上市前持有的股份。根據公告,招銀國際通過招銀叄號和招銀動力,共持有寧德時代1.43億股,持股比例為6.48%。

這也是寧德時代上市以來,首次遭遇股東減持。

至於減持的原因,公告稱是股東出於自身資金需求。

寧德時代曾於2月27日發布了2019年年度業績快報,數據顯示,數據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5.46億元,同比增長53.81%;營業利潤為55.30億元,同比增長32.68%;歸母凈利潤43.56億元,同比增長28.61%,扣非歸母凈利潤37.20億元,同比增長18.91%。

推出CTP電池技術

2019年9月,在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寧德時代宣布推出CTP電池技術。與之對標的則是比亞迪刀片電池。

CTP高集成動力電池開發平台(CellToPack),即電芯直接集成到電池包。

寧德時代稱,由於省去了電池模組組裝環節,較傳統電池包,CTP電池包體積利用率提高了15%-20%,電池包零部件數量減少40%,生產效率提升了50%,電池包能量密度提升了10%-15%,將大幅降低動力電池的製造成本。

目前,寧德時代已經取得超70項CTP核心專利,預計後期還將有更多的新技術應用在CTP電池包以保障產品安全。

今年2月3日寧德時代公告稱,擬與特斯拉簽署協議,將向特斯拉供應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供貨有效期限為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寧德時代大單跟產能擴張一道,極速向前。

綠擎點評:

亨利·戈培爾和漢弗里·戴維發明了燈泡,愛迪生將其推向了市場,全球受益。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奧斯汀分校約翰·古迪納夫、斯坦利·威廷漢和吉野彰三人,以表彰他們對鋰離子電池研發的卓越貢獻。寧德時代則將動力電池做到了全球第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寧德時代被超越,危機才剛剛開始嗎

在國內動力電池領域寧德時代無疑是龍頭老大,之所以寧德時代可以快速擴張,還是和國家的政策有關系,因此在第1波電動電池的紅利裡面,寧德時代是幾乎獨自包攬。不過隨著行業以及市場隨著時代的發展,寧德時代似乎慢慢有掉隊的趨勢了。



Lg之所以能夠把寧德時代從老大的位置上面改下來,還是得感謝歐洲那一邊,由於歐洲政府的補貼,以及電動車製造商的補貼,在這在這雙重補貼之下LG不僅利潤提高了,就連出貨量也是大幅提高,在動力電池領域的相關人士評論道,寧德時代這一邊的業績主要還是靠著國內,在國際市場上並沒有什麼業績。因此在上半年的時候,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以及需求量都在下滑。才導致寧德時代業績如此不穩定。不過寧德市場還是要注重國際市場,兩隻眼睛只盯著國內市場的話,當然很快就會被歷史的浪潮給淹沒。

⑽ 寧德時代被超越,它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之前,有一本《財富》雜志曾經公布了去年的財富全球未來50強榜單,來自美國的Workday蟬聯第一。而中國有16家企業上榜。阿里巴巴、騰訊公司、小米、順豐、融創都在榜單上,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國區排名第一的卻是一家來自中國三線城市福建寧德市的寧德時代,它打敗了眾多中國企業,成為了第一。可是,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今年寧德時代已經被其他企業超越了。

在之後的幾年時間里,寧德時代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因為比亞迪後來將專注點放在了新能源汽車上,所以才給寧德時代一個更上一層樓的發展機會。後來更是在國際上取代了松下公司,成為大眾汽車集團的供給商,並且超越了松下,擁有著超大的市場規模,成為全球第一。如今,寧德時代也在加速進行全球化發展,並且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一個世界級的中國電池新能源公司正在悄然誕生,未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能有中國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