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健身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健身教練看是「高大尚」的行業,現在各大健身房或者會所的老闆都是「融資」,教練的技術先放一邊,主要是業績,會不會銷售?只要你銷售業績夠用,管他媽你授課怎麼樣,都白費
2. 健身行業的市場前景有多大
收入增長推動健身需求擴大
收入提升是健身需求發展的首要前提。目前我國健身行業仍以年卡、季卡以及私教模式為主,健身會員每年的平均花費較高,其中一線城市健身年卡價格通常在3000元以上。健身消費需要有較高的收入作為支撐。數據顯示,當人均GDP高於7000美元時,民眾的動態精神需求會不斷豐富;以美元計價,2017年中國全年人均GDP為8836美元,同時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974元。隨著我國居民收入不斷提升,更多居民有望邁過「收入門檻」從而有實力進行健身消費。
2016年,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已超過4億人。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健身俱樂部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統計,從2017年7月起開始投放的10幾家健身倉項目中,數量並不多,但項目獲得融資的比例卻很高,佔到了80%。「超級猩猩」和「覓跑」為健身倉項目中融資總額最高的兩家,其中「超級猩猩」在去年12月獲得數億元C輪投資;近日,剛剛面世兩年的24小時智能健身品牌Liking
Fit公布了B、C兩輪融資,其B輪領投方為方和資本,同創偉業、中路資本、光速創投等跟投,金額為5000萬人民幣;C輪由光控眾盈領投,方和資本、光速資本跟投,共計3億人民幣。
我國健身會員的滲透率僅1.2%,但在體育產業大發展背景下,健身行業空間將打開。2016年7月,國家體育總局印發《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2014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超1.35億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64%。規劃提出到2020年體育產業規模超過3萬億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並推動競賽表演業、健身休閑業、場館服務業、體育中介業等八大重點行業發展。未來,居民健身意識進一步增強,經濟型用戶和健身愛好群體的規模將持續擴大,對健身服務及設備的需求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3. 校內健身房申報書如何融資
校內健身房申報書融資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
首先,您可以以通過向銀行申請貸款,可以短期內快速拿到資金
其次,可以發行企業債券,向社會進行融資。如果擔心負債率的問題,則可以發行股票,這也是向公眾集資的辦法,
最後,你也可以找投資人,用你的好項目打動他的錢。但是前提是,你需要有一份關於校內健康房申報書項目商業計劃書。
4. 自助健身倉覓跑獲天使輪融資 創始人系餓了么早期成員
健身
5. 支招年輕人:未來幾年健身行業發展最有前途
健身房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朝高端場館轉型為一大方向
傳統健身房產業 處在變革十字路口
一方面,健身房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即將突破千億規模;另一方面,整個行業正遭遇著的中年危機,60%以上傳統健身房經營困難,面臨虧損甚至倒閉。
「賺快錢」的時代已經過去,小而美的互聯網智能健身房、高端健身場館等新業態涌現。是因循守舊,還是擁抱變革?相信聰明的資本已經作出選擇。
扶持政策+風險投資推動 健身房市場迎來新一輪爆發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健身俱樂部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健身房市場規模約為僅700億元,隨著我國人民健身意識的進一步提升和健身房商業模式的進一步成熟,我國健身房市場預計仍將保持穩健發展,在健身俱樂部數量和會員人數迅猛增長的推動下,截止到2017年我國健身房市場規模達到了878億元。預計2018年我國健身房市場規模將達983億元。未來五年有望保持12%的年復合增長率,並且預測到了2020年我國健身房市場規模將達到1230億元。與即將爆發的市場相對應的,卻是整個行業正在遭遇著的中年危機,60%以上健身房經營困難,面臨虧損甚至倒閉。
2015-2020年我國健身房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互聯網智能健身房頗受歡迎
此類互聯網智能健身房的確較受歡迎。互聯網智能健身房因其創新運營模式,也引發了資本關注。據統計,近一年間,健身領域融資事件共26起,涉及融資金融14億,其中與互聯網智能健身房有關的融資數量有13起,佔比達50%。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此類創新模式盡管看似更適應市場需求,但佔比仍然較低。從細分品類來看,健身俱樂部和私教工作室依然占據最多的市場資源並且增長穩定,北上廣深有4225家健身俱樂部,私教工作室則高達9411家,而近兩年興起的互聯網智能健身房目前僅在一線城市布局,北上兩地不足400家,僅佔比4%。私教工作室由於開店成本小、運維壓力小,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但「快車道」帶來的同質化競爭,也導致私教工作室整體存活率普遍低於健身俱樂部。
向高端場館轉型
除了互聯網智能健身房,向高端場館轉型也是健身房轉型的一大方向,這以精品健身房為主。此類模式主要目標也是改善客戶體驗,銷售與教練實現角色分離,場館建立獨立的銷售團隊,教練只負責教學工作,薪酬體系變成底薪+課時費,不再與銷售抽成掛鉤,教練實現課程體系的標准化統一化。
中國健身市場將主要有四類模式
未來,中國健身市場將主要有四類模式:線上平台,精品健身、大型健身房以及中小健身房。
大型健身房必須向上或是向下延伸,否則利潤空間會受到壓力。線上和線下結合以及中小健身房快速發展將成為市場重要變數。此類產品始於二三線城市,該過程越快越是可以幫助精品健身房吸引更多人群來健身。但也正因為現在新業態健身房發展速度太快,也會令部分健身房逐漸被淘汰。
健身市場具有反人性和地域性極強兩個特點。這兩個特點決定了互聯網解決不了行業問題,所以必須遵循新時代規律去建立新模式。新模式的特點要遵循小而美、小而全以及低成本開店。新型健身房還可以藉助互聯網和物聯網方式,將管理難度降到最低,盡可能扁平化管理。另外,,縱觀全世界只有中國的健身房市場是年卡模式,而該模式將絕大部分有健身需求的人員擋在門外。健身房市場要發展就要打破年卡魔咒,必須以月卡、季卡等為基礎,降低對銷售的依賴性。
未來3-5年,中國健身人口滲透率依舊不會很高,再加之眼下資本寒冬,目前業內普遍認為轉型陣痛將持續。
6. 健身行業發展有前景嗎
最近幾年,隨著全民健身養生意識的加強,健身行業可謂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市民居住地周圍的健身房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可是這其中 ,不少健身房陷入經營困境,他們迫切需要找到一條適合健身房發展的持續穩定、高效智能的經營之路,以應對千變萬化的市場需求。
一、健身房需要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務及專業性的指導。
眾所周知,大部分健身房的收入來自會員卡銷售和私教,但是傳統健身房類型單一,易受影響,而且服務質量欠缺,很難產生連續消費。有部分經營者也已意識到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他們指出,健身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專業化。「雖然處在上升期,但健身行業的專業性還有不少欠缺,比如專業教練不足,課程體系單一,過分依賴私教等,這些都亟待改變。」
傳統型健身房,除了賣卡、賣私教,利潤來源相對單一,簡康運動採用智能手環連接整個場館硬體,簡餐、淋浴、操課扣費系統完善,增加盈利點。摒棄賣卡模式,採用儲值方式消費,降低了入會門檻,提高會員復購率。
二、健身房急需專業系統的管理,以增加健身房用戶的粘性。
健身房的發展隊伍越來越大,但是發展情況卻和發展速度成反比,究其原因健身房缺乏專業的管理意識,在越來越注重數量的同時忽略管理質量,導致健身房發展每況愈下,會員越來越少,閑置產品越來越多
「簡康運動」唯客戶體驗和品牌為重,樹立行業高度,塑造職業尊嚴感。滿足健身與休閑的需求,將場館打造成集健身與社交於一體的多元化平台,會員自主消費,自願續費,從根本上解決會員來健身房頻率少的問題。
在未來健身行業的發展前景是巨大的。隨著我們國家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生活質量的需求,現在健身房在全國各地廣泛崛起,但是想要在這個巨大的行業里分一杯羹還是需要正確的方法滴~
7. 未來24小時智能共享健身房前景好不好
健身房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朝高端場館轉型為一大方向
傳統健身房產業 處在變革十字路口
一方面,健身房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即將突破千億規模;另一方面,整個行業正遭遇著的中年危機,60%以上傳統健身房經營困難,面臨虧損甚至倒閉。
「賺快錢」的時代已經過去,小而美的互聯網智能健身房、高端健身場館等新業態涌現。是因循守舊,還是擁抱變革?相信聰明的資本已經作出選擇。
扶持政策+風險投資推動 健身房市場迎來新一輪爆發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健身俱樂部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健身房市場規模約為僅700億元,隨著我國人民健身意識的進一步提升和健身房商業模式的進一步成熟,我國健身房市場預計仍將保持穩健發展,在健身俱樂部數量和會員人數迅猛增長的推動下,截止到2017年我國健身房市場規模達到了878億元。預計2018年我國健身房市場規模將達983億元。未來五年有望保持12%的年復合增長率,並且預測到了2020年我國健身房市場規模將達到1230億元。與即將爆發的市場相對應的,卻是整個行業正在遭遇著的中年危機,60%以上健身房經營困難,面臨虧損甚至倒閉。
2015-2020年我國健身房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互聯網智能健身房頗受歡迎
此類互聯網智能健身房的確較受歡迎。互聯網智能健身房因其創新運營模式,也引發了資本關注。據統計,近一年間,健身領域融資事件共26起,涉及融資金融14億,其中與互聯網智能健身房有關的融資數量有13起,佔比達50%。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此類創新模式盡管看似更適應市場需求,但佔比仍然較低。從細分品類來看,健身俱樂部和私教工作室依然占據最多的市場資源並且增長穩定,北上廣深有4225家健身俱樂部,私教工作室則高達9411家,而近兩年興起的互聯網智能健身房目前僅在一線城市布局,北上兩地不足400家,僅佔比4%。私教工作室由於開店成本小、運維壓力小,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但「快車道」帶來的同質化競爭,也導致私教工作室整體存活率普遍低於健身俱樂部。
向高端場館轉型
除了互聯網智能健身房,向高端場館轉型也是健身房轉型的一大方向,這以精品健身房為主。此類模式主要目標也是改善客戶體驗,銷售與教練實現角色分離,場館建立獨立的銷售團隊,教練只負責教學工作,薪酬體系變成底薪+課時費,不再與銷售抽成掛鉤,教練實現課程體系的標准化統一化。
中國健身市場將主要有四類模式
未來,中國健身市場將主要有四類模式:線上平台,精品健身、大型健身房以及中小健身房。
大型健身房必須向上或是向下延伸,否則利潤空間會受到壓力。線上和線下結合以及中小健身房快速發展將成為市場重要變數。此類產品始於二三線城市,該過程越快越是可以幫助精品健身房吸引更多人群來健身。但也正因為現在新業態健身房發展速度太快,也會令部分健身房逐漸被淘汰。
健身市場具有反人性和地域性極強兩個特點。這兩個特點決定了互聯網解決不了行業問題,所以必須遵循新時代規律去建立新模式。新模式的特點要遵循小而美、小而全以及低成本開店。新型健身房還可以藉助互聯網和物聯網方式,將管理難度降到最低,盡可能扁平化管理。另外,,縱觀全世界只有中國的健身房市場是年卡模式,而該模式將絕大部分有健身需求的人員擋在門外。健身房市場要發展就要打破年卡魔咒,必須以月卡、季卡等為基礎,降低對銷售的依賴性。
未來3-5年,中國健身人口滲透率依舊不會很高,再加之眼下資本寒冬,目前業內普遍認為轉型陣痛將持續。
8. 健身房辦卡屬於融資
負債經營,算是融資的一種方式了
9. 一面7800元的國產健身鏡上市,這是新剛需還是智商稅
其實對於需要這種產品的人來說,應該就是剛需。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應該是智商稅。因為這種國產健身健,其實所有的功能在手機上都可以實現。這種新概念的健身器材,其實在國外已經流行了一段時間。有許多國外的博主進行過測試,最終得出來的結論是沒有什麼大的作用。甚至效果還比不上你自己手機中的健身軟體。因此我認為對於大多數的國人來說,一定是智商稅。
在近些年,我們國家提倡全民健身,因此催發出許多健身方面的公司。有專門從事健身器材的,也有從師網路教程。總之許多人在健身這一方面賺到了巨額的財富。而且國民對於健身的投入也是十分巨大。雖然花費了錢,但是也帶來了非常好的效果,國民的身體素質明顯增加。但是有的時候有些產品也變非很好。有的也只不過是想割韭菜而已。
健身鏡是什麼東西?
總的來說健身健就是一面鏡子。平時你將它放在家裡就可以當鏡子來用。如果說你想運動的時候,這個鏡子立馬就可以變成一個大的顯示屏,並且上面有特別多的健身課程,還有專門的健身教練帶你一起訓練。通過非常大的屏幕,你可以比較自己的動作,從而做出動作上的調整。所以說功能還是比較齊全。但是手機也能代替。
10. 國家對健身行業的態度怎麼樣
近幾年,在國家政策扶持的背景下,我國健身休閑業在供給端、消費端呈現「兩頭熱」局面。行業規模快速發展,但由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中國健身產業的滲透率還遠遠低於美國。從資本市場來看,互聯網智能健身房因其創新運營模式,也引發了資本關注,未來有望成為健身房的新一輪發展趨勢。
快速發展,產值年均增速30%以上
2014年,國務院頒布《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隨著一系列指導性文件相繼出台,健身休閑業在供給端、消費端呈現「兩頭熱」局面。
據國家體育總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至2017年底,我國體育健身休閑活動產值已達到581.3億元,同比增長57.7%。強勁的發展勢頭延續到2018年,預測2018年體育健身休閑活動產值達到785.6億元。
轉型升級,智能健身成趨勢
互聯網智能健身房因其創新運營模式,也引發了資本關注。2018年,在健身領域融資事件共41起中,其中與互聯網智能健身房有關的融資數量有15起,佔比達37%。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此類創新模式盡管看似更適應市場需求,但佔比仍然較低。從細分品類來看,健身俱樂部依然占據最多的市場資源並且增長穩定,北上廣深有4179家健身俱樂部,而近兩年興起的互聯網智能健身房目前僅在一線城市布局,北上兩地不足400家,僅佔比4%,未來有望成為健身房的新一輪發展趨勢。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健身俱樂部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