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馬雲創業的時候被哪些人拒絕過
拒絕得人有很多,舉幾個有名的例子:
1、馬化騰。誰能想到當年馬雲竟然找過他融資,更沒想到的是居然沒談成。據馬化騰說,當年馬雲找他時,他有機會去投15%。但是,他一方面並不看好馬雲的項目,另一方面覺得佔比太少想投50%。當然結果以失敗收場。
2、雷軍。馬雲當年被拒絕最慘的一次。當年馬雲找他融資時確實遭到他的拒絕,事後他還和周圍人說:「這人獐頭鼠目,滿嘴跑火車,是不是做傳銷的?說的項目這么大。怎麼看都覺得是個騙子!」
3、柳傳志。柳傳志後來說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資金確實是沒那麼充裕,需要省著點花。另外就是當時的眼光也確實沒那麼犀利,沒看這么長遠。
4、薛蠻子。周鴻禕曾稱他為「中國天使投資第一人」。然而就是投資行業的老炮,也有老馬失前蹄的時候。
5、馮侖。他是萬通控股董事長,當年馬雲找投資的時候,投了他的競爭對手ebay易趣,當時確實是易趣強,馬雲弱。
❷ 創業融資失敗了怎麼辦
籌資的過程對於創業者來講,實質上是推銷你的公司,推銷你的產品和你的夢想的過程。對於這一企業融資的過程,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融資失敗的原因不過以下6點:
1、目的、目標不明確。
創業者無法回答的首要問題---「你需要多少資金,你對自己公司的估值是多少?」。這時,創業者需要有證據支持其融資請求。我曾多次在天使投資會議上向創業者提出這個問題,他們通常茫然無措。
2、不了解融資流程和規則。
關鍵是創造與投資者雙贏的局面,應坦誠投資風險與回報,別耍花架子或走捷徑,說服投資者相信你,避免日後與股東產生法律糾紛創業企業融資失敗的六大原因創業企業融資失敗的六大原因。
3、依賴不可靠的業務人員。
聘用值得重用的人員才是成功的關鍵。吸引知名的顧問、律師和會計加入團隊,有助於潛在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創業者的理念、提升其誠信度。
4.、欠妥的資金來源
如果投資者認為創業者的項目與其投資能力不符,即使對創業者的點子感興趣也無濟於事。如果創業者需要融資的額度小於100萬美元,就不用浪費時間尋找風險投資者了。此外,在創業初期創業者自身利益還未與初創公司息息相關時,不應對專業投資者注資抱有太大期望。
5、未對資金來源進行盡職調查。
投資者對創業者進行盡職調查的同時,創業者也應對潛在投資者進行盡職調查,包括核查其近期的投資項目、投資時期、投資預期記錄以及進展情況
對此,不必感到驚奇或失望創業企業融資失敗的六大原因投資創業。
6、對未來沒有準備。
如果投資者對創業者的電梯間介紹或初步介紹比較滿意,會要求創業者提交正式的商業計劃書和財務預測。如果創業者不能盡快提供這些材料,不但會令投資者失去熱情,還會損害創業者的專業形象。同樣,在組建公司、選用業務骨乾和設置相關設施時,創業者也應提前做好准備。
❸ 創業者在融資中容易陷入的幾個誤區
創業者在融資中容易陷入的幾個誤區:
一是認為項目好就能融到資,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其實這是一種很幼稚的想法,事實上我們看到很多好項目拿不到錢、融不到資。因為項目的好壞,只不過是引起投資方關注的基礎,並不是其決定投資與否的唯一標准和依據。有一個好的項目,僅僅說明你擁有了一隻良種蛋,你是不是有能力將這只蛋孵出小雞,孵出小雞後你有沒有能力將小雞養大,繼而讓雞下出更多的蛋,再將這些蛋賣到市場,收回投資,獲取盈利,這才是投資者所關心的關鍵性問題。如果這些都沒有展示出來,即使你有再好的項目,也無法贏得投資者的青睞。
二是自我陶醉。
很多創業者在向投資者介紹項目時,把自己的項目說成天下第一,沒有風險,肯定賺錢,甚至很快就能收回投資,只要投了就有高額回報。這反而容易讓投資者對創業者的誠信產生懷疑,覺得創業者不能以一種客觀的態度評價和對待自己項目的市場情況,「虛」的成分多。
三是企業管理滯後。
很多創業企業,擁有很好市場前景的項目,但在管理上一塌糊塗,也容易使投資者失去投資信心。
四是急於求成。
很多創業者在與投資者接觸過程中,前期進展順利,但在關鍵時刻即雙方確定利益分成時,只注重己方利益,不遵守游戲規則,得寸進尺,步步緊逼,甚至不惜耍些小聰明來達到目的,結果反而會欲速則不達,容易將投資者嚇跑。
❹ 馬雲創業期間被人拒絕了多少次
馬雲:創業失敗4次,失聲痛哭
2次求職,因相貌「超丑」被拒
馬雲第一次高考落榜後的夢想是去酒店做服務員,也夢想做警察,統統因為外貌被拒絕。
搞「翻譯社」生意慘淡,靠賣襪子補貼
翻譯社是馬雲初次創業,當月營業額是200多塊錢,可光房租就要700元。馬雲為了支撐它,背著麻袋去義烏批發襪子來賣,還上門推銷商品,學生們也幫他四處發傳單做宣傳,受盡白眼。用這些錢養了翻譯社3年,才開始收支平衡。
第4次連續創業失敗,抱頭痛哭
阿里巴巴團隊曾在北京干過段政府項目,最後馬雲決定回杭州再次創業。在北京的14個月,也從沒帶團隊一起去遊玩。在京最後一天,他們決定去長城。晚上,在一個不知名的小飯店,天下著大雪,眾人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唱著《真心英雄》,眾人抱頭痛哭!
這也意味著馬雲30歲開始,連續第4次創業失敗。
❺ 為什麼王健林創業的時候被銀行拒絕55次
曾經王思聰問王健林咱家有多少錢,王健林回答:夠你花三輩子了都花不完。王思聰又問咱家錢銀行多少錢?王健林回答:下下三輩子都還不完
❻ 王健林創業的時候,官司打幾百次 ,被銀行拒絕幾十次,最後借高利貸是不是很慘
這個我覺得不能用慘來形容吧,當然我不知道他打官司的具體原因是什麼,貸款被拒的原因是什麼,不過如果一個人是有目標的,有理想的,那麼這只能說是暫時的失敗。
❼ 創業公司在第一次融資時如何確定自己應該融多少錢
第一次融資:別激動得找不著北
早期創業公司可以說根本就沒有什麼精確的「估值」方法,你和VC去討價還價看著辦吧。這樣吧,換個角度來看,先讓我們限定討論的邏輯假設:
1.萬事有一個起點;
2.錢是在時間過程中增值的(金融風暴暫且忽略不計);
3.我們吃飯是一口一口吃的,爬樓梯是一節一節地爬上去的,融資也是同樣的道理;
4.公司的規模等於公司創造收入(包括利潤)的能力;
5.賣方永遠希望以最高的價格出售;
6.買方(理論上)永遠希望以最低的價格購入(奢侈品牌除外);
創業者們心急火燎地尋找錢,就算你運氣好,一出門就撞上了一個肥頭大耳的VC,他問你需要多少錢,你急切地央求:「快快給我20萬吧……不對不對說錯嘴了,是200萬……不不不,又錯啦,還是給我2000萬吧。」
VC輕松地一笑又詭異地轉轉眼睛:「錢嘛,當然是沒問題的……不過你得告訴我,出這筆錢能買你公司的多少股份?你的公司到底值多少錢?」
如果這是你有生以來第一次找VC要錢,我猜這時的你,肯定就像第一次聽到一個女孩對你說「我愛你」那樣,會頃刻間面紅耳赤、不知所措。
創業者們,要是此時此刻的你一無所有、只有一個idea,請原諒我,我實在不知道如何幫助你找答案。
不過,假如換了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的話,我絕對不會連20萬和2000萬都搞不清楚……我會精確算計好我未來6到12個月內必不可少的資金,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
然後這樣地對他說:「如果你能給足我6到12個月的運營資金,我可以給你1/3的公司股份,這是我的底線,絕對不會超過;如果你能把我下半輩子的經營給全部包下來的話,你我肯定應該是法定的一半一半。」
討價還價:買方確認估值價格
早期創業的公司,尤其是還沒有成型的、沒有現金流的公司的估值,實在是很難確定出一道公式的。無論是創業者還是VC,可以看好未來的發展潛力,相互談判公司的估值和定價,應該客觀、理性、適可而止,不要寸步不讓,寸土必爭。
創業者最重要的任務,是要設法搞定「第一個機構投資人」來確認你公司的估值。因為專業的投資人通常不會莫名其妙地拍腦袋叫價砍價,他們會根據分析和判斷來對你的公司進行估值,其依據包括但並不限於:
1.你的公司目前和未來的盈利能力如何?
2.看看有沒有類似的公司被VC投資了,那些公司的估值大概在什麼范圍?
3.算算看如果根據計劃發展,你的公司多久後要進行下一輪融資,在那時候,我投入的錢,至少會有幾倍增值?
看出來了嗎?估值絕對不是空穴來風,拍拍腦袋就可以搞掂的。我們不妨再來分析一下,
1.盈利能力是硬道理,在你的盈利基礎上雙方討價還價討論倍數是件很簡單的事情;
2.和同類被投企業比較估值是危險的,因為一旦發現市場上還有你的競爭對手,大多數VC就會把自己已經伸了出來的頭又縮了回去,人們不是都說VC只投老大、老二的嗎?你要是老三的話,機會很小,即使有VC願意投老三,你的估值一定不會比老大高;
3.VC其實算計得最多的,並不是你的估值,那是你最關心的事情。VC心裡有他們自己的一本帳,那就是在下一輪投資人進來時,或者在自己投資退出的時候,他們現在投入的錢到底有沒有可能增值,如果有,到底可以增加幾倍?
別總想著「一口吃成個大胖子」
融資就像我們平時吃飯要買米,你知道自己創業辛苦胃口大,每天要吃一斤飯,預測自己至少要活70年,一輩子要消耗的大米等於25550斤。但是你不會把這70年要吃的米一次性買好,而是會每過兩個禮拜出去買一次,吃完了再買。實際一點吧,別老是白日做夢搞定你的「第一個機構投資人」。
初創的公司如果有了第一次機構投資人的「認價」,等於萬事有一個起點。而有了第一次估值以後,你公司再融資時就容易很多。
VC投資的游戲就是:在我投入資金以後,這公司就要增值,換句話來說,當下一個投資人進來時,他理所當然要花更高的價錢才能買到和我相同大小的股份。
公司成長需要不斷地引入更多的資金,所以會有一批又一批的VC願意一輪輪地把錢投入到你的公司里來。每經過一輪融資,股價就相應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早進來的VC的持股不斷增值,後來的VC不斷對公司重新溢價認價,公司的價值也就不斷地翻倍。
融資規模越大,風險越高,下一輪融資越難,因為投資者們需要不低於投資成本十倍回報的收益,早期的投資人甚至要求更高。有數據表明,投資人更願意為一兩億的收益投資,而不願意為四五億的收益去冒險,因此設置低一點兒的資金額度更容易完成融資。
假如你在估值2000萬美元時融資500萬美元但沒能成長進入到下一輪估值的話,你會陷入困境,因為風險投資人厭惡「流血融資」(down round,即下調估值)。這將嚴重破壞你與之前投資機構的合作關系,VC管理團隊可能會出於無奈接受下調估值但他們會因此喪失繼續幫忙的動力! 切記,切記!
❽ 創業融資數量多少的利弊是什麼
一、直接吸收投資
直接吸收投資是指企業按照「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擔風險、共享利潤」的原則直接吸收國家、法人、個人投入資金的一種融資方式。
1、優點:(1)融資速度快;(2)財務風險低。
2、缺點:(1)融資成本較高;(2)宜分散公司控制權。
二、普通股融資
公司以發行普通股股票的方式融資。
1、優點:
(1)不需要償還本金;(2)沒有固定的利息負擔,財務風險低;(3)能增強公司的舉債能力,增加公司信譽;(4)沒有固定到期日;(5)融資風險小;(6)融資限制較少。
2、缺點:
(1)資金成本較高;(2)公司的控制權容易分散;(3)如果公司上市,需要履行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帶來較大的信息披露成本,增加公司商業秘密的難度;(4)股票上市會增加公司被收購的風險。
三、優先股融資
以發行優先股股票的方式融資。
1、優點:(1)增強企業實力和負債的能力;(2)沒有還本的壓力;(3)不會分散企業的控制權。
2、缺點:(1)股利不可以稅前扣除,稅後成本較高;(2)固定的股利支付會給企業很大的壓力。
四、可轉換債券融資
是一種以公司債券為載體,允許持有人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規定的價格轉換為發行公司或其他公司普通股的金融工具。
1、優點:
(1)利率較低;(2)使公司取得了以高於當時股價出售普通股的可能性(2)股價低迷,面臨兌付債券本金的壓力;(3)融資成本高於純債券。
2、缺點:(1)股價上漲風險;(2)股價低迷,面臨兌付債券本金的壓力;(3)融資成本高於純債券。
五、認股權證融資
認股權證指持有者購買公司股票的一種憑證,它允許持有者按某一特定價格在規定時間內購買一定數量的公司股票。
1、優點:(1)吸引投資者;(2)降低相應債券的利率;(3)稀釋每股普通股收益。
2、缺點:(1)靈活性較少;(2)承銷費用高。
六、留存收益融資
企業將留存收益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將企業生產經營所實現的凈收益留在企業,而不作為股利分配給股東,其實質為原股東對企業追加投資。
1、優點:(1可以避免辦理各種融資手續和節省融資費用;(2)保持公司舉債能力;(3)企業控制權不受影響。
2、缺點:(1)融資數額有限;(2)與股利政策的權衡。
❾ 創業失敗身背30萬負債,如果在次創業對融資方面有什麼影響。懂的人麻煩說下越詳細越好,分不多在此謝謝
我很好奇,你知道創業融資的意思?如果再次創業到能融資,30W?沒人會在意,那就是隨意可以搞定的一個小債務
如果你是指欠債30W再次創業湊集資金,那就幾乎不用說,如果全是借款非貸款還好!只要沒面臨訴訟還有銀行等渠道可走,不然沒戲
至於寫份報告說幾句話就想拉到陌生人的投資那基本都是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