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社交軟體的融資策略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社交軟體的融資策略

發布時間: 2021-06-01 04:37:06

㈠ 我有一個融資的軟體想法,不知道有沒有人有興趣呢

沒錢怎麼融資?這個有點怪。因為你是沒錢才想到去融資,錢和融資之間並不是對等的關系。舉個劉強東的例子,06年京東去融資,商業計劃書的背面寫的是:能不能先提供200萬資金,幫我發一下今年的工資先?所以說,有錢你還融什麼,自己干不就好了,融了錢,讓了股份,以後還要和別人分錢,沒意思對不對?
只有想法如何融資?這個簡單多了,答案簡單,主要看創始人的背景,如果創始人是振臂一呼的行業大佬,比如張小龍出來創業,雷軍出來創業,你只有一個人也沒有問題,甚至你兼職創業也沒有問題,你只有一個點子,錢會瘋狂找你。
如果背景不是行業大佬,那就看學歷,海歸高學歷、BAT高管也加分,這個點子說不準會有人買單。
如果你是草根創業,但是深耕這個行業多年,有很強的行業背景,這個點子有可能會有人買單。
如果你是行業小白,突然看到一個機會,只有一個點子,我建議你還是先找團隊試著做出點成績,否則不會有人給你買單,在項目做出成績之前不要接觸資本市場,不要試著找投資,絕對是在浪費時間。

㈡ 軟體APP如何才能拿到融資

跟正常公司融資一樣的,把你的產品提交到恩美路演去試試,那邊有很多資方在找軟體相關的項目標的,祝你成功

㈢ 創業融資眾籌有哪些策略

一、眾籌融資的定義
眾籌融資是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通過眾籌的方式獲得項目的啟動資金,為小本創業者提供了實現夢想的可能。
二、眾籌融資的策略
1、時間和金額
眾籌融資需要設定合理的金額,只有在規定的時間內達到或者超過設立的金額,才算成功。
2、了解目標受眾
在進行眾籌前,你需要了解目標受眾,作出相對准確的用戶畫像,才能更好地接觸他們。
3、明確眾籌規則
作為眾籌融資的發起人,在籌資項目完成後,您需要兌現預先承諾的回報,回報方式可以是實物,也可以是服務;
如果項目籌資失敗,那麼已獲資金將全部退還給投資者。
總的來說,眾籌融資一方面能為創業者帶來項目運營的資金;另一方面,能夠更早地接觸消費者,了解消費者,甚至為產品或服務帶來種子用戶。
然而,眾籌融資作為一種融資方式,也有一定的弊端。眾籌的門檻低,導致項目極易被抄襲和復制;在眾籌過程中,不可控因素有很多,創業者需要提前做好風險防控。

㈣ 如何創建有效的社交媒體市場策略

現在,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最強大的營銷工具之一。約90%的年輕人都使用社交媒體與品牌進行溝通互動,且這一數字還在增加。社交媒體將成為瞄準市場的一項重要策略,因此,不論你在社交媒體領域鑽研多年,還是剛開始嘗試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宣傳,不斷學習來更新社交媒體策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將通過提出和闡述9個要點,來幫助你盡最大可能將社交媒體的推廣宣傳變得更加具有影響力,且更高效。

6.選擇平台

每個普通用戶在不同平台平均擁有五個不同社交媒體賬號。如果你想要有效瞄準目標受眾,那麼你需要在幾個不同的社交網路上聯系他們。這就意味著,你不可能在每一個平台上都有很強的存在感。由於資源和時間限制,想在每個平台都保持高曝光率只會讓自己疲憊不堪。

擁有一個六個月內未更新的賬號甚至要比從未開通過這個賬號要業余得多,所以請謹慎選擇平台,盡量不要多而雜,且半途而廢。

在為企業選擇合適的社交平台時,需要考慮這些因素——平台的定位和作用,以及它與企業業務間的關系。比如,Facebook非常適合用來建立用戶的品牌忠誠度,而LinkedIn則最適合於B2B(Business-to-Business,指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專用網路或Internet進行數據信息的交換、傳遞,開展交易活動的商業模式)業務的發展。在選擇平台時,還可以回顧第一點提到的用戶人口統計數據,以確定選擇最有價值的平台。

7.內容生產

要想讓社交媒體戰略取得成功,則需要生產「混合內容」。因此,需要開發流程來進行內容生產,並盡可能提高它的價值。

為了確保內容的最大優化,它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1)可視化:視覺類內容在社交媒體上的分享次數幾乎是其他類型內容的40倍。將圖片作為社交帖子的一部分是已知社交媒體營銷的最佳實踐方法之一;

(2)情感:大多數品牌都不願意分享極具爭議或是觀點性內容,但這恰恰是社交媒體上最容易引起受眾共鳴的內容。創造出能引起興奮、感嘆、快樂的情感的內容,可以鼓勵受眾進行參與和分享;

(3)實用性:人們喜歡分享他們認為可能對他人有幫助或是能起到教育作用的內容。Berger和Milkman在研究中發現,人們喜歡分享有用的內容以進行自助,幫助他人以及社交交流。因此,設法為社交媒體上的關注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非常重要。

8.與其他數字策略整合

社交媒體營銷並不完全等於品牌營銷。超過一半的營銷相關從業人員表示,使用社交媒體能夠提高銷售額,是需要將社交媒體整合入企業的數字營銷策略中的重要原因——使社交媒體充分發揮作用。

藉助GoogleAnalytics等追蹤工具,可以輕鬆了解網站流量及站點行為與何種營銷渠道相關。這些數據將幫助你思考如何讓這些不同的策略共同起作用,以實現整體營銷目標。

一般來說可以整合的營銷策略有:

(1)PPC(Pay-per-click,指「按效果付費」模式)和廣告展示;

(2)電子郵件營銷;

(3)搜索引擎市場;

(4)線下營銷。

9.追蹤分析

跟蹤分析是隨著時間推移用來改善社交媒體營銷策略最重要的方面。跟蹤分析能夠讓你詳細了解哪種內容及策略能夠起到作用,以及哪些不適用,從而對策略進行調整和改進。

那麼,如何衡量廣告的成功?盡管80%的營銷人員都使用互動指標(即點贊量和分享)來評估成功與否;與此同時,56%社交媒體的成功基於網站流量。也許你會將這兩種指標結合使用,而關注的具體指標與目標緊密相關——提高品牌在受眾中的認知度可能與社交指標保持一致,而引薦流量則對應銷售量。

以下是一些用於衡量社交媒體營銷結果的常用工具:

(1)Facebook,Twitter等本地分析工具(65%的企業選擇使用該項);

(2)類似HootSuite和Buffer這樣的社交媒體管理平台(62%企業選擇使用該項);

(3)網路分析,如GoogleAnalytics(59%企業選擇使用該項);

(4)專用社交媒體測量平台(22%企業選擇使用該項)。

衡量ROI則需要更廣泛地查看數據及參考參與指標。

總結

這份指南囊括了許多需要慢慢消化的內容,但如果你在閱讀每個小節時,將這當作實踐的起點並加以思考,實施起來將更容易。需要記住的是,一個正在進行的成功社交媒體營銷策略需要:關注目標和分析,並隨著時間推移進行相應策略調整,這些能確保你在繼續吸引目標受眾的過程中做得越來越好。

相關閱讀

中國第一家

專注媒體融合的研究院

傳遞信念信心

剖析實踐實驗

探求對策方法

投稿:

即可關注

點下方【寫留言】表達您的觀點和態度

歡迎將此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㈤ 社交軟體行業的共性難題

社交軟體行業發展前景分析------以微信為例

一、微信產生的背景及歷程 QQ是一種基於熟人圈子的社交工具。

由於移動QQ繼承了完整版QQ幾乎所有的特點,因此可以將其看做是QQ在移動通訊工具上的變體形式。

初期的QQ嘗試基於陌生人社交進行業務的開拓與壯大:陌生人的條件查詢、視頻用戶查詢、QQ群查詢等方式無往不利,搶佔大量的市場的同時,也為單對單的IM交流工具加入社交元素。

但是隨著互聯網業務的不斷發展,QQ也越來越多元化與生活化,其導致結果就是現在的QQ更多是的作為一種基本的溝通與交流工具,使得其更加趨向於熟人之間的社交方式,而弱化了陌生人社交。

從六度空間理論分析QQ——隨著社會節奏加快以及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得虛擬社交超過現實社交成為主流的社交方式,其結果就是:

現實社交的弱化導致六度空間外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層級增加

QQ等常用即時通訊軟體都是基於熟人的圈內社交方式無法起到突破空間維度的作用

·人與人之間的社交需求愈發凸顯

因此,雖然QQ能夠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使用需求,但無法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社交需求。騰訊需要一種新的基於陌生人的社交體系,以此來滿足人們突破溝通層級,進行更多社交活動的慾望。

這便是微信產生的背景。

微信是騰訊公司於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過網路快速發送語音簡訊、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移動客戶端的聊天軟體。用戶可以通過微信與好友進行形式上更加豐富多元的方式聯系。作為一款騰訊出品的免費軟體,截至2012年3月29日,微信注冊用戶已經超過1億。

圖1展示了微信的發展歷程:

圖片一

二、市場概況及優勢機會

2012年3月底,微信用戶破1億,耗時433天。2012年9月17日,微信用戶破2億,耗時縮短至不到6個月。截至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戶達3億,時間進一步縮短至5個月以內,而且仍在加速普及中。

據2013年Q3統計數據,中國移動IM累計賬戶數中微信佔到30.3%的份額,( 數據來自艾瑞咨詢 )僅次於其大哥手機QQ。2013年第3季度中國移動IM市場活躍賬戶數市場份額中,微信佔到了35.90%的份額。據騰訊2013年Q3財報顯示,微信和WeChat」的合並月活躍帳戶數達到2.719億,比上一季度增長15.3%,比去年同期增長124.3%2。

1. 優勢

a.價格優勢

微信吸引客戶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是免費的。微信完全免費,使

用任何功能微信都不會收取費用,在使用微信時產生的上網流量費是由網路運營商收取的。而且微信對講不存在距離的限制,即使是在國外的好友,也可以一起使用微信對講。

微信採用雲技術,如果只瀏覽文字、圖像、視頻、語音信息,而不下

載,對流量的消耗遠小於手機版飛信,5元包月20M流量可以發送幾千條「微信」,而「微信」好友是通過郵箱和QQ號碼來登錄界面的,不受運營商的限制。圖片、語音和視頻優化,1M可發約1000條文字信息,1000秒語音信息,約1分鍾視頻信息。後台運行只消耗約2.4K/小時。

b.功能優勢

微信的發展主要歷經了以下幾個過程,首先是實現平台化,即打通QQ、郵箱、手機通訊錄、微博等產品,幫助用戶整合和管理關系鏈。然後是社交的多維化,打造並管理多維度的熟人與陌生人並存的社交關系圈。另外的一個過程就是創新生活方式,主要發揮的功能包括語音對講、LBS交友、動感表情等。

微信無論在細節還是功能方面,都具備可圈可點的亮點,正是這些產

品功能

上的特色,在早期吸引了初期用戶,這是基礎。在後續的產品改進中,

每個版本的微信在品質方面,都有著傑出的創新。

c.戰略優勢

QQ 毫無疑問擁有一張全世界互聯網公司都羨慕不已的關系網路,藉助

已存

在通訊錄網路,可以免去自己在培養用戶的同時,再去發展一張用戶之

間的關系網的成本——而直接藉助這張網去輻射用戶。同時,接受QQ消息、QQ郵箱WEB端的直接推薦等方式,直接推動了微信的成長速度。

微信誕生時間雖然晚於米聊一個月,但這個時間也早於其他移動通訊軟

件,首先在時間方面占據了一定優勢;而且微信在後來的版本中一直保持專注姿態,無論平台版本還是功能擴充,每個大版本都有質的變化。而其他產品,如米聊,米聊所屬公司小米,此時正將精力投放於小米手機身上,從而

分散了自身精力也忽略了微信的殺傷力。

無論是騰訊內部的工作人員,還是外包服務的產品推廣公司,對微信

的市場

推廣工作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工作。從此前微信傳播過程中的載體、內

容、方式、創意等方面來看,騰訊公司在市場營銷這一塊的宣傳推廣,也直接促進了微信的成長速度。

微信產品開發者張小龍每個禮拜都會特意搜索用戶對微信的反饋信息,對於有價值的新聞和博文,都會仔細閱讀;同時其在微博上針對用戶提出的疑問和批評,大多情況下也會親自解決回復,所以微信在對用戶了解和服務提供方面,也為日後微信的發展打好了基礎。

微信產品開發者張小龍每個禮拜都會特意搜索用戶對微信的反饋信息,對於有價值的新聞和博文,都會仔細閱讀;同時其在微博上針對用戶提出的疑問和批評,大多情況下也會親自解決回復,所以微信在對用戶了解和服務提供方面,也為日後微信的發展打好了基礎。

機會

手機已經成了一個無可置疑的大機會。和PC相比,手機更像是用戶身

體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工具,這意味著手機能夠對用戶形成更高的粘性。問題在於,傳統的互聯網公司極少能夠有成功的移動產品。新浪微博的手機客戶端用戶也許同樣不少,但其主要依託於PC端,而微信所有的流量都來自手機,是個純粹的手機應用。微信對於騰訊來說是個驚喜和稻草,讓這家傳統的互聯網公司找到了切入手機的方式。

微信的用戶主要集中在安卓系統和蘋果系統,都屬於智能系統,而中

國智能手機用戶數將超過9.3億,智能手機普及率超過35%,2011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年增長率為8%。智能手機呈現猛烈增長趨勢,中國城市居民的智能手機普及率已達35%,從操作系統來看,2011年10月,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Android系統智能手機市場據有率超過30%以上,較9月再度增長1.1%,也就是說安卓用戶是9億乘以30%=2.7億用戶。安卓手機和蘋果手機加起來的用戶接近4億用戶,

而微信目前只有1億用戶,將來會有巨大的上升空間,市場前景廣闊。

三、產品定位 1.微信的產品定位

作為一款定位於移動端的移動通訊軟體,微信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低內存、低流量

界面簡潔、功能多元、平台化明顯

具有國際化特點

強半熟社交,弱圈內社交

趨同性溝通趨勢,同步與非同步相結合

對於其特點的前兩點就不做具體分析,現在簡單地介紹微信特點的後兩點:

a.強半熟社交,弱圈內社交

半熟社交:現實中完全陌生的群體,由於同種興趣愛好、相同價值觀,通過網路頻繁互動交流的社交方式叫做半熟社交。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劉德寰提出的一個全新的社會形態概念:半熟社會。他認為「移動互聯網社交應用正在構成一種新型的社會關系。在這種關系中,你們彷彿很熟悉,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價值觀,所有這一切,都形成了你們交往的『社交貨幣』。你們彷彿又不太熟悉,也許到老的那一天都沒有見過面,也許並沒有太大的見面的慾望。但他彷彿你周圍的空氣,通過他你印證了自己的存在。」

微信提供的社交平台,正迎合了現代社會人群的社交心理,朦朧之間,微信已經打造出一個全新的熟人與陌生人並存與轉化的社交關系圈。

圈內社交:根據現實所處的社交人脈,建立不同類型的社交圈,並且與之互動的社交方式叫做圈內社交。

QQ起初是一款基於陌生人的社交工具,但是由於整體發展趨勢的必然性,漸漸地轉變成為了一款基於特定圈子的社交工具,這是QQ平台化的運營模式所確定的。

當圈內社交的市場進入飽和,半熟社交必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而騰訊本身也在一直在思索如何的重新打造一個基於陌生人的社交平台,從沒有成功的人海網到如日中天的微信,無不是針對半熟社交,定位都是為陌生人之間提供交流的工具。

因此,由於微信本身定位於此,必然會存在側重半熟社交,弱化或僅僅維持圈內社交的特性。

b.趨同性溝通趨勢,同步與非同步相結合

所謂趨同性溝通指的就是基於同種溝通媒介在未知的情況下選擇溝通對象的的溝通方式。

因為用戶在在溝通之前都是以自願加入某種相同屬性溝通媒介為前提——比如說同時搖動手機、同處某地同時開啟LBS等——所以此種行為可以有效地減少陌生人在交流溝通當中的抵觸心理。

同步非同步相結合指的是微信平台中兩種溝通手段,同步指的是同時做出的動作,比如同時要手機;非同步指的的非同時做出的動作,比如拾取別人已經寫好的漂流瓶。

微信社交的運作模式就是通過包括趨同性在內的多種預設機制(詳情請見

5.2)弱化陌生人之間的抵觸心理,同步與非同步的多元結合豐富了社交方式與手段。

四、消費者特徵及偏好

由於微信現在暫時僅存在於智能手機平台,相較於騰訊旗下的其他產品,其用戶定位暫時較為高端。但在這能夠代表微信將不會涉足低端手機市場嗎?這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其原因有三:

現階段還未有類似微信具有LBS功能的移動客戶端通訊軟體涉足到低端手機市場

一二線城市用戶市場飽和,三四線城市中低端用戶增長將會成為左右市場份額的關鍵

由於資料來源有限,QQ平台對於微信的戰略布局不甚明了

當然,如果微信打算布局低端手機用戶市場,也會存在著低端平台技術應用、舊有平台用戶流失等技術與運營層面的挑戰與風險,這都是需要全盤考慮與規劃的。

a.微信的用戶導入版塊

按照最新的微信4.0版本劃分,其用戶群體主要分為四大板塊,如圖2所示:

圖片二

根據圖2中所顯示的數據,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QQ好友通訊錄以及手機通訊錄的用戶導入方式屬於圈內社交

搖一搖、附近的人、漂流瓶的用戶導入方式屬於半熟社交

二維碼導入由於其公開的平台包括QQ平台、微博平台,因此裡面既有圈內社交也有半熟社交

微信是一款強半熟社交弱圈內社交的移動通訊軟體,這就表明對於QQ好友以及手機通訊錄,微信只是起到簡單的維系、便捷的溝通互聯的作用,其著力點應當是其他陌生用戶之間的溝通交流,以及陌生人—熟人之間的轉化。 那麼分析這些陌生用戶群體,可以發現他們有以下典型需求與特徵: 他們有一定的經濟實力

他們依賴互聯網的生活方式

他們具有強烈的社交慾望

他們想要通過微信滿足自己的以下幾個方面:

維系已經存在的好友關系

嘗試找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建立新的社交圈子

滿足對陌生的好奇,獲得新奇的生活樂趣

㈥ 社交付費聊天的軟體能融資嗎多耳傾訴想尋找天使融資、麻煩朋友推薦推薦可行嗎

社交付費聊天的軟體想融資,先找投行,或創投公司,再或者找證券公司那些研究員,那些高層慢慢去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