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跪求,娃哈哈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分析報告。
作為超過200 億元規模的橫跨飲料、食品、保健食品等八大行業的大企業,娃哈哈創始
人宗慶後身兼集團董事長和總經理兩職。如此規模的集團竟然沒有副總經理,竟然不採用業
內同行的事業部或品牌經制,而是簡簡單單的直線職能制。10 余年來,宗慶後實行高度集
權化的管理,表現在對人、對財物、對事的集權管理。在企業發展的初期,如果企業家本人
有足夠的經營管理能力,能購確保企業決策正確,則企業的發展會更迅速。但是,集權的管
理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沒有人說真話,優秀的人才容易流失,經營決策的風險會加大。所
以娃哈哈要改革超扁平的集權組織,至少要設立幾個副總經理,在各個專業領域內分擔宗慶
後的職責和權利;要真正培養一批中高層專業出身的管理人才,尤其是一批有獨立思想謀略
的營銷方面的人才,將個人的「基業常青」轉化為組織的「基業常青」,將個人的謀略轉化
為組織的智慧,將個人的力量讓位於團隊的力量。
② 娃哈哈工作總結及計劃
總結與計劃通常都是一體的,而其寫法也通常歸於總結寫作范圍。可大致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全面工作總結;二是專題工作總結。二者因總結內容不同而在形式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通常情況下,我們一般要做的總結都屬於全面工作總結范疇,即不特指某項特定工作而展開,匯報內容涉及全年各項工作。其寫法及注意事項大致如下:
一、標題。可包括單位名稱、總結時限及總結類別;
二、正文。總結的正文要寫清所開展、完成的工作,成績有哪些,問題有哪些,經驗體會, 今後打算或建義;
三、落款。總結末尾要留下總結人姓名、總結時間,居頁尾偏右。如果您懶得寫,可找我們。
③ 娃哈哈現在到底是怎麼了被收購了還是以後還有沒有娃哈哈了
達能要強行收購娃哈哈,導致雙方發生糾紛,誰都想收購.
法國達能公司最近欲強行以40億元人民幣的低價並購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總資產達56億元、2006年利潤達10.4億元的其他非合資公司51%的股權。也就是說連娃哈哈所有的產業都要收購,包括他們的老總宗慶後.
娃哈哈與達能糾紛的事實真相
一、合資公司達能取得控股權的緣由
1996年香港百富勤與娃哈哈食品集團公司洽談投資合作,隨後又拉進戰略合作者達能集團一起來洽談合作,洽談成娃哈哈食品集團公司與娃哈哈美食城股份有限公司以現有廠房、設備、土地出資,香港百富勤與達能以現金出資組建五家合資公司,在正式簽訂合資公司合同時,改為百富勤與達能在新加坡組建的金加投資公司投入,形成娃哈哈佔49%,金加公司佔51%的合資公司。由百富勤的梁伯韜先生出任首屆董事,達能方秦鵬與杜海德出任董事。96年百富勤改派霍建華為董事,98年4月百富勤的董事改由達能方派出的董事替代,事後才知道百富勤由於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已將股權出售給了達能,金加投資公司變成了達能獨家控股公司。因此,娃哈哈與達能的合資公司變成了達能控股公司。當初娃哈哈由於接受了當時一些國有企業合資後喪失了經營控制權與損害了員工利益的教訓,重點關注的是經營權與員工的利益,而且亦不懂資本運作那一套游戲規則,因此,百富勤出售股權給達能時,由於其是出售金加的股權,因此,根本不需徵求中方的意見,中方亦沒有機會取得控股權。從目前的情況看來,達能當初實際上就是在有預謀地為中方設計了一個陷阱,實現了其資本控制的目的。
二、娃哈哈與達能關於商標權糾紛的真相
達能方向媒體申明,當時簽訂合資合同的同時,簽訂了商標轉讓協議,而且是經過政府蓋章同意的,因此,合資公司擁有商標的所有權,而由於在商標的有關變更權、商標所有權變更登記沒有完全確定下來的情況下,簽訂了合資企業獨家擁有娃哈哈商標使用權的使用合同。事實上,娃哈哈確實與合資公司簽訂了商標轉讓協議,地方政府亦同意蓋了章,但是地方政府蓋章同意的許可權是同意娃哈哈向國家商標局申請轉讓,而真正的審批權是屬於國家商標局。娃哈哈報批後,國家商標局從保護自己民族的馳名商標與知名品牌的角度出發,未予批准,因此,該商標轉讓協議並未生效。外方也曾到商標局交涉,知道商標局沒有批准以及不批准商標轉讓協議的原因,故其又要求簽署商標使用許可合同。該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名義上雖然是許可,而實質卻是一份變相的轉讓協議,剝奪了中方的所有權,規定了中方使用商標需經合資公司董事會同意方可使用的限制條款。外方知道,根據當時的商標法律規定,商標使用許可合同也必須強制備案,這份變相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同樣不可能獲得商標局的批准。因此,其又提出兩份內容完全不一致的、上報商標局備案與實際執行亦不一致的陰陽合同,而且要求中方強制執行未到商標局備案的合同,不僅是欺騙政府監管部門,更是漠視中國法律的行為。而根據當時強制備案的要求,未到商標局備案的合同是無效的,有效的應當是按照當時上報備案的簡式合同,而該有效合同對中方並沒有相關的限制性條款,而且該份有效合同中規定了商標許可使用期限為商標有效期(根據商標法規定,商標有效期限為十年),因此,從1999年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簽署到現在,許可期限也基本屆滿。
由於《商標使用許可合同》最初許可的是娃哈哈與金加合資公司,而十年來,我司與達能成立的三十九家合資企業中,除了原來的達能金加公司外,還有其他三家達能投資公司,已遠遠超出了原來娃哈哈金加合資公司的范圍,故雙方在2005年10月又簽署了該合同的《第一號修訂協議》,擴大原合同的許可與再被許可的產品范圍,並將原娃哈哈金加合資公司變更為娃哈哈達能合資公司,但並沒有增加許可費用。
以上就是達能方向媒體申明的三次修改合同的過程,事實上雙方三次修改的並不是合資合同,而是當時簽訂合資合同同時簽訂的商標轉讓協議。
附:當時的合同條款及相關法律規定
l商標轉讓協議
4、轉讓程序
4.1 在本協議簽署後及在乙方獲發營業執照後的90天內,甲、乙雙方應向中國商標局呈交有關的商標注冊轉讓申請和商標的原注冊登記證。甲方應協助和與乙方合作使乙方可辦理在中國的商標注冊轉讓的其他有關程序。至於在中國境外注冊及申請注冊的商標,甲、乙雙方應相互合作辦理將該等商標轉讓於乙方的手續。
4.2 如本協議需要中國政府的任何授權或批准,或需向中國或其他國家的政府機構辦理登記或完成轉讓手續,甲方應取得授權和批准或完成這些登記手續,雙方應互相合作取得一切必要的政府授權和批准。
相關規定:
《商標法(1993年修訂)》(全國人大)
第二十五條 轉讓注冊商標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共同向商標局提出申請。受讓人應當保證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
轉讓注冊商標經核准後,予以公告。
《企業商標管理若干規定(1995年)》(國家工商局)
第八條 企業轉讓其商標,應當符合有關商標管理法律、法規及政策,並提交商標轉讓協議和商標評估報告,報商標局核准。
對可能產生誤認、混淆或者其他不良影響的轉讓申請,商標局不予核准,予以駁回。
l商標使用許可合同
甲方(和本合同附件2中所定義的娃哈哈企業)是商標(列於附件1)的所有權人
根據(i)合營合同第5.3 條,及(ii)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與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於一九九六年二月二十九日簽訂的商標轉讓協議和(iii)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與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在一九九六年二月二十九日簽訂的資產轉讓協議的第1.1條,甲方已將商標的所有權轉讓給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甲方和乙方特此同意在中國商標局審批商標轉讓注冊的期間,簽訂本許可使用合同以列明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並同意如審批被拒絕,雙方亦按此合同執行。
第二條權利及使用許可
2.1 根據2.6條,甲方同意向乙方提供一個專有和不可撤銷的權利和商標使用許可,在合同期限內用以製造和在國內外市場上銷售產品,包括使用「娃哈哈」字樣作為商號或公司名稱的一部分的權利。根據合營合同中規定的條款和條件,乙方應有權把商標使用許可只許可給娃哈哈合營企業。
2.2 甲方和乙方應簽署簡式使用許可合同和為其備案的申請表格。如乙方提出證明,商標局否決以乙方名義將乙方與娃哈哈/Jinja合營企業的使用許可備案,則甲方同意並承諾(在乙方要求時)作出一切必須的行動以其本身的名義將該等使用許可備案。
2.4 甲方和乙方理解並同意簽署簡式使用許可合同僅為了在中國商標局和工商管理行政局注冊之用,而所有管制使用商標的條款和條件則包含在本合同中。甲方和乙方進一步理解並同意如本合同和簡式使用許可合同有不一致的地方,將以本合同的條款為准。
2.5 本合同不應被視作商標轉讓協議之一部分,而即使商標轉讓協議因任何原因不獲中國商標局批准,本合同仍然保持有效。
2.6 雙方同意該專用許可只適用於本合同中之產品,甲方將來可以使用商標在其它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而這些產品項目(I)已提交給娃哈哈/JINJA合營企業(娃哈哈/JINJA合營企業的佔有比例為49:51)的董事會進行考慮,但娃哈哈/JINJA合營企業決定不參與該項目(或娃哈哈/JINJA董事會沒有在提供書面計劃後的30天內作出決定),或(iii)該產品的生產、銷售及推廣並不會對商標的形象造成不利影響。
第五條 對價(價款)
甲方特此授予乙方根據第2.6條在產品上使用商標的專有權及使用許可,其對價(價款)包括已作為甲方對乙方注冊資本出資的一部分的人民幣50,000,000元,以及由乙方另外支付給甲方的、作為商標轉讓合同第1.1條中規定的商標價值的餘款的人民幣50,000,000元。
第六條 期限及提前終止
6.2 本合同應保持其全面有效性直至中國商標局批准商標轉讓協議或直至合營合同終止時,以較先者為准。
第八條 其他條款
8.5 如果本合同的任何條款被任何法院判為無效、非法或不可執行,任何一方應有權終止本合同或書面通知另一方,聲明該無效、非法及不可執行條款不應影響本合同的任何其他條款。在作出該聲明的情況下,本合同的說明書及解釋應視該等無效、非法或不可執行的條款從未出現於本合同內。
相關規定:《企業商標管理若干規定(1998年修正)》
第七條 商標使用許可合同應當報商標局備案。對不符合有關商標管理法律、法規及政策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商標局不予備案並不予公告。
《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備案辦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1997年8月1日)
第三條 訂立商標使用許可合同,應當遵循自願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許可合同從事違法活動,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消費者權益。
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商標局不予備案:
(四)許可使用的期限超過該注冊商標的有效期限的;
第十六條 對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備案的,由商標局注銷其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備案並予以公告。
《商標法(1993年修訂)》(全國人大)
第二十三條 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十年,自核准注冊之日起計算。
l商標使用許可合同
1、權利及使用許可
甲方特此授予乙方專有和不可撤銷及可再許可的權利及許可,於商標的有效期限內使用商標在國內外市場上銷售乙方生產的產品及經營乙方所提供的服務。
相關法律規定:
《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備案辦法》(國家工商局商標局,1997年8月1日)
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商標局不予備案:
(四)許可使用的期限超過該注冊商標的有效期限的;
《商標法(1993年修訂)》(全國人大)
第二十三條 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十年,自核准注冊之日起計算。
三、究竟誰在違約,娃哈哈到底有沒有違約?
1、達能方提出,最近幾年來,宗先生未經許可直接或間接地在合資公司之外設立了三十幾家生產娃哈哈產品的企業,與合資公司進行競爭,而且最近才知道這個情況。而事實上,娃哈哈在與達能、百富勤合資時有十家公司,達能僅投了五家,當時娃哈哈亦希望達能一並投資其餘公司,但最終達能沒有投,這當中包括了娃哈哈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的涪陵公司。而且合資公司董事會的第一次會議的決議中要求合資公司要簽訂的七項合同中,就包括了與娃哈哈非合資公司的商標使用協議與產品加工協議,因此非合資公司在各方合資初期就已存在。
2、由於娃哈哈要發展要投資,而達能不願投,因此非合資公司逐年增加。但是娃哈哈為了信守合同,非合資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全部通過合資公司銷售的,實際上即為合資公司代加工,而且達能每年委託其指定的審計機構進行審計,這從銷售公司的財務賬上應該是很清楚的,他不可能不知道。
3、非合資公司生產的產品使用娃哈哈的商標亦是經過合資公司董事會同意的。2005年10月12日雙方簽訂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第一號修正協議第二條被許可的娃哈哈公司(不在娃哈哈達能合資企業定義中)亦明確,被許可的娃哈哈公司亦有權利獲得合資公司授予的商標使用許可,同時亦列出了二十七家非合資公司的名單。
4、達能並購娃哈哈非合資企業未得到娃哈哈同意後,為了施加壓力,提出娃哈哈違約生產與合資公司有競爭的產品。娃哈哈提出來中止給合資公司加工生產產品,另打商標,另成立營銷公司自己銷售產品後,達能又要求政府協調,要求娃哈哈將現有非合資企業生產的產品立即轉入合資企業的銷售公司進行銷售。
5、真正違約的是達能公司。盡管雙方合資合同中規定了中方不從事任何與合資公司的業務產生競爭的生產及經營活動,外方將不會損害合營公司的利益這本身就不對等的條款,而事實上2000年達能收購了樂百氏92%的股權,而樂百氏當時是娃哈哈最大的競爭對手,達能注入資金後,使其加大了與娃哈哈合資公司的競爭力度,使得娃哈哈在2001年在與樂百氏競爭的瓶裝水產品噸銷售利潤2001年即從2000年的165.02元下降到135.93元,當年造成利潤損失3489萬元,AD鈣奶的噸利潤2001年即從2000年的870.26元下降到760.75元,當年造成利潤損失4879.5萬元,而且此後連續下降,給合資公司的利益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而且娃哈哈向達能董事長呂布先生發函提出異議後,非但置之不理,反而變本加厲地收購了上海正廣和50%股權,匯源集團22.18%的股權,乳品行業上海光明酸奶和保鮮乳二個項目的45.2%股權,並購了蒙牛乳業49%的股權等一系列與合資公司有競爭性的企業,嚴重損害了合資公司的利益。
④ 娃哈哈業務員述職報告樣本
述職,有著同總結相似、相近的內容和形式,其組成,一般包括這么幾個部分:一是履職概況,也就是常說的開頭;二是具體工作開展情況,這是重點;三是工作分析,什麼地方做的好,什麼地方做得不夠好;四是下步工作打算,述職匯報就是為了更好地開展今後的工作,這個一般都該有。沒時間寫的話,可找我們代筆。
⑤ 哇哈哈的成本領先戰略有哪些
無論從價值鏈理論中的基本價值創造活動(原材料供應、生產製造、市場推廣等)到輔助價值活動(財務管理、人力成本、行政管理等),還是從財務損益表中的銷售(營銷)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成本角度,在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時刻,娃哈哈人都不知不覺中貫徹實施企業的總成本領先戰略。
一、「總成本領先戰略」根植於企業精神
就如一個人活著需要有精神一樣,一個企業也必須有自己的精神,企業精神體現著企業全體員工的價值觀,是企業文化中的核心內容,是上至企業戰略、策略規劃,下至日常經營運作執行的准則。
校辦工廠出身的娃哈哈,一直秉承「勵精圖治、艱苦奮斗、勇於開拓、自強不息」的企業精神十六字方針,指引著上至總裁,下至普通員工的所作所為,而其中前兩個成語「「勵精圖治、艱苦奮斗」則是企業的總成本領先戰略的形象表述。 與一些僅僅停留在口號階段的企業不同,娃哈哈的「勵精圖治、艱苦奮斗、勇於開拓、自強不息」的十六字企業精神深深印入每一個員工的腦海中,心靈里,真正落實到每一個員工的行為上。
位居中國百大富豪前列的企業領袖宗慶後先生本人是身體力行十六字方針的典範,更是「艱苦奮斗」的典範,比如:坐飛機能坐經濟艙絕不坐頭等艙;平均兩三天一篇的銷售通報大部分寫在廢紙的背面;一日三餐吃食堂;中餐往往是腐乳、鹹菜僅僅幾元錢;身上的衣服都是幾十、幾百元的,奢侈品牌幾乎與他無緣…….
「跟我做」,有什麼樣的領導,就有什麼樣的員工,尤其是在宗先生高度集權的組織里,每一個員工要有所發展,無論從主觀上還是從客觀上,必須遵循艱苦創業的企業精神。
以下關於「艱苦奮斗」的解釋摘自《娃哈哈銷售管理手冊》中的企業文化篇:
艱苦奮斗,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又是符合時代精神的一種價值觀…..我們的國家正處在創業時期,娃哈哈公司也仍處在創業時期,遠沒有到止櫓享樂的時候。因此,艱苦奮斗就是創業精神的一種最主要精神,具備了這種精神,就意味著具備了一種百折不撓,頑強搏擊的堅韌鬥志,一種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一種不怕犧牲,忘我奉獻的不懈追求,一種埋頭苦幹,勤勤懇懇的務實作風,一種常懷憂患,居安思危的清醒態度,一種富貴不,貧賤不移的高尚節操。一個具備了這種精神的企業,才會是一個能夠凝聚全體員工的力量,朝著遠大目標奮勇前進的企業;一個具備了這種精神的企業,才會是一個能夠戰勝各種艱難險阻,萬劫不滅,不斷發展的企業;一個具備了這種精神的企業,才會是一個不貪戀一時享受,不斷謀求更大作為的企業……
「思想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動」,「艱苦奮斗」的價值觀決定了娃哈哈全體員工勤儉節約的態度與習慣,也決定了企業的總成本領先戰略有了扎實的理念前提與基礎。
二、企業價值鏈活動處處體現著娃哈哈的總成本領先戰略
價值鏈理論是分析企業競爭優勢非常有效的工具,它通過對企業組織活動各個環節的分析,詳細精確的判斷出企業各種組織活動中存在成本或者差異化的優勢與劣勢。根據價值鏈理論,企業要獲得根本競爭優勢,則必須在成本控制方面優於主要競爭對手;或者在研發、營銷、產品等方麵塑造差異化,以差異化獲取競爭優勢;或者是在部分環節注重成本控制,在部分環節注重差異化。
在營銷業界,養生堂是成功實施差異化戰略的典型代表,無論是一個產品,一個新品類的市場細分,還是包裝、設計、定價,還是品牌發展,廣告訴求,公關策劃,養生堂的差異化競爭戰略令管理業界肅然起敬。
然而,差異化的代價也非常昂貴,往往會失去了成本領先優勢。差異化與成本領先幾乎就是魚與熊掌的關系,兩者難以兼而得之。
戰略及營銷的無窮奧妙,在於把握其中得度,兩者兼得自然最為理想,但如果企業能力實在有限,則應該極力打造成本領先或差異化其中一個,同時兼顧另一個。
養生堂雖然以「差異化」贏得業內專家得齊聲喝彩,並被《銷售與市場》雜志評為影響中國營銷進程的「十佳企業」之一,然而因為其總裁鍾睒睒先生不計成本,近乎瘋狂的「差異化」戰略,該公司近幾年的凈利潤卻不及同城以總成本領先戰略為核心兼顧適當差異化戰略的娃哈哈的十分之一。
娃哈哈的總成本領先主要來自以下企業價值鏈活動中的六個方面。
(一) 娃哈哈生產製造中的低成本
追求生產設備高效化,追求後向一體化,追求規模出效益,最大限度降低生產原材料成本。
飲料屬於「設備製造型」產業,換言之,飲料的生產設備的能既決定了產品的質量,又決定了生產數量上的效率。在生產設備投資方面,為確保一流品質,娃哈哈不惜血本全面引進來自歐美的反滲透設備、注塑機、制蓋機等一流設備。表面看來,巨資引進,成本昂貴,但仔細分析,一流設備的生產效率更高,單位成本更低,只要有市場需求,確保生產設備滿負荷高效率運轉,分攤到每瓶飲料的設備折舊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瓶裝水業是典型的規模出效益的行業。以娃哈哈純凈水生產線為例,每條生產線生產能力為2萬瓶/小時,如果20多小時滿負荷生產,以半年180天計,可生產7200多萬瓶純凈水;每條生產線假設總投入為2000萬元,以十年直線折舊法計,則為100萬元/半年,每瓶水的折舊分攤成本僅僅為:100萬元/7200萬瓶=0.01元。反過來,一些國產設備僅僅投入幾十幾百萬元,但年銷量也僅幾十幾百萬瓶,則每瓶水的折舊分攤成本遠遠高於娃哈哈。
同樣,娃哈哈系列飲料的塑料瓶、瓶蓋等包裝材料等多自己投資生產,打造價值鏈優勢,大量交易內部化,最大限度降低了采購成本。比如,一個瓶蓋,娃哈哈自己生產不到0.1元,而競爭對手外部采購成本則需0.12,甚至0.15元,別小看小小2分錢,5分錢的差距,正是這些一點一滴積累了娃哈哈的成本製造優勢。
可口可樂、養生堂等公司往往一本正經的遵循社會分工――外部采購原則,這些公司高層私下不得不承認:在成本製造上的確難以與娃哈哈匹敵。
「除了原材料,其它一切娃哈哈都能自己造」,這種堅持自己一條龍生產製造的經營模式,似乎與現在流行的OEM輕資產運營模式大相徑庭。但是,要真正打造製造成本優勢,要真正控制價值鏈中的每個環節,後向一體化,追求規模效益,是娃哈哈等堅決實施「總成本領先戰略」塑造核心競爭優勢的大企業不得不走的道路。
生產管理上實施成本倒追法,最大限度節約生產管理成本
「發揮艱苦奮斗、勤儉治廠精神,開展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厘錢活動,厲行節約,眼睛向內,苦練內功……」以上成本節約的標語在娃哈哈生產管理系統內頻繁出現。
娃哈哈所特有的「二級管理,三極核算」以及「將成本控制量化到每個員工」近乎苛刻的成本控制制度,自始而終,堅持至今。這對一個中國效益最好、最知名、最富有的飲料企業集團而言,非常非常的不容易,如果沒有「艱苦奮斗」的企業精神,沒有「總成本領先」的核心戰略,如此苛刻的生產成本管理怎麼可能堅持到現在,堅持到未來?
在生產領域,在保證質量前提下的成本控制案例舉不勝舉,娃哈哈每年都要評「成本管理」之類創新獎。以娃哈哈八寶粥為例:
娃哈哈八寶粥罐頭每年產量達到三四億罐,產銷量一直位居全國第一。作為速食食品,它食用簡便、攜帶方便,易於儲藏,所以深受消費者尤其是出行者所青睞。罐頭最頂端有一個塑料蓋,它的功能主要就是為了擱置小勺子,並保證干凈衛生,讓出行者方便食用。
小小的塑料蓋里有沒有可節約成本的地方?娃哈哈發現,很多競品的塑料蓋克重都比自己的輕,而且因為自己的蓋子重,有些硬,不易開啟,蓋身也有多餘的地方,不僅影響外觀,還浪費材料。
娃哈哈相關部門為此進行了一個個難題的攻關,四個多月的時間,成效就出來了。
去除塑料蓋多餘成分,改變內置勺子形狀,現在每隻塑蓋減輕了1克多,可節約成本0.012元左右,一年下來就可節省近400萬元的費用。此外,變輕變軟的塑料蓋,啟蓋也大為改善,不再會劃傷手指。
(二)、配送成本控制
飲料的產業特,決定了配送的相對高成本。為根本解決產品的配送成本和速度問題,早在十年前,娃哈哈就高瞻遠矚的提出「銷地產」戰略,即在每個產品的主要銷售區域直接設生產分廠,就地就近生產。每個生產基地的配送范圍控制在500公里以內。
自1994年到涪陵設分廠開始,至2008年春,娃哈哈已有120多個生產基地均勻分布在全國各省。在飲料業內,娃哈哈花了十餘年時間率先完成了生產力的全國布局。其生產基地的數量是頂新,統一飲料基地的5-10倍,也遠遠超過了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中國瓶裝廠的數量。
「銷地產」是娃哈哈成本領先戰略中的關鍵戰略。如此眾多貼近消費市場的分廠所帶來的配送成本優勢,許多競爭對手短期內根本無法追趕。幾年前,風頭正勁的農夫山泉主要因為受制基地數量和配送成本的制約,失去了快速追趕娃哈哈的大好時機。
在產品配送的具體政策上,娃哈哈也嚴格控製成本,有時候甚至以犧牲配送速度為代價。比如,娃哈哈的省內汽車配送必須以整車為單位,火車運輸必須以整車皮為組合單位,至少以十噸車為起運單位,公司拒絕任何理由的火車汽車零擔運輸要求(因為同樣重量下,零擔價格比整車的高出不少)。
「在公司流程再造信息化過程中,娃哈哈花了3個月自己寫了厚厚的一本需求分析報告。其中,娃哈哈提出的最大需求,是『優化配送網路降低成本』」。
在產品配送的調度支持上,娃哈哈的調度配送部門率先導入了國際一流的SAP 軟體系統,以便與進一步控制運輸成本,提高效率;而其它一些廣為流行的OA、CRM等管理軟體,娃哈哈卻可能認為暫時沒有必要而沒有系統導入,由此可見該公司對物流配送的重視程度。
根據筆者的綜合推算,娃哈哈的產品單位配送成本比主要競爭對手節約20%以上。
⑥ 為什麼娃哈哈不上市
1、首先是企業自身現金流充裕,凈利潤每年達100億元,平均每3天賺1億元。由此看來,娃哈哈上市融資的需求並不迫切。
2、其次是企業內部的股份結構。宗慶後在參加兩會時對媒體表示,娃哈哈至今沒有上市是因為股東數量的問題。目前娃哈哈股東數量有15000個,而根據國家法律規 定,企業上市之前股東數量不允許超過200。而娃哈哈在2013年已實現全體員工持股,如果上市,員工將與股民共同分享企業利潤,員工的回報將變少。
⑦ 聽說現在食品行業融資都比較困難,有哪家公司拿到新的融資嗎
聽說現在食品行業融資都比較困難,有哪家公司拿到新的融資嗎?這個沒有絕對的,只要效益好,融資都方便
⑧ 娃哈哈員工述職報告
給你一個大綱,供參考。你可以根據需要進行縮減
述職報告
xx年xx月起,我在XX崗位工作。特做述職報告如下:
一,工作情況概述,工作目標的完成情況和取得的成績(詳細寫哦)
二,思想認識,工作紀律的遵守情況等
三,存在問題和努力方向(少寫哦)
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嚴格要求,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