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台灣與大陸合作有哪些優勢
幾乎無限大的市場,而且台灣和大陸做生意是穩賺不賠的.
應該說,一大批台灣中小企業在大陸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能夠乘勢而上,茁壯成長確實與大陸政府一貫的政策扶植密切相關的。近兩年來,主要體現在一下幾點:
1 成立了台資企業協會總會,旨在推動海峽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開展會員間的聯誼和交流活動;為會員提供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以及經濟信息等方面的咨詢服務;溝通會員與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聯系 ,反映會員有關生產經營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和要求,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促進當地與台灣地區之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舉辦社會公益活動;幫助會員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有關困難。總會的成立以及各地方分會功能的加強和完善對小企業的成長十分有利。
2 2006年,國共兩黨根據共識舉辦了兩岸經貿論壇、兩岸農業合作論壇等一系列論壇。並且在會上公布了許多針對台商、台生、台灣的醫師、財會人員等赴大陸開業的優惠政策。另外祖國大陸還對10多種台灣水果實行進口零關稅,非常有利於在大陸從事農產品貿易和加工的台灣中小企業。
3 繼續試辦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這些試驗區也是中小台商創業的樂園。大陸各級政府和實驗區管理機構積極採取了各種措施,為台胞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社會服務體系,促進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不斷發展。在審批辦證、通關驗收、投資領域、投資形式、用地方式、產業扶持、稅收減免等方面為投資實驗區的台商提供法律保障和優惠政策,建立完善項目基建聯合審批,聯合年檢、口岸聯檢、統一收費、統一受理投訴、重大項目領導聯系服務、「一條龍服務」、「中國電子口岸」等規范化服務制度,
4 兩岸將繼續在信息產業技術標准方面進行合作。兩岸業界在技術標准領域的交流、合作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主要以技術標准合作為切入點來提升兩岸信息產業的創新能力,進而共同提高競爭力,是當前兩岸信息產業合作的重點。高科技領域向來都是中小企業的主戰場,因此台灣中小企業在這一領域大有可為。
5 進一步加強兩岸金融交流與合作,將有力地推動中小台商成長,幫助其解決「成長中的煩惱」等問題。比如:2002年全部批准該7家台資銀行大陸代表處的申請。1997年起至今,大陸共批准12家台證券公司經第三地在大陸設立了17個代表處。2003年9月起,大陸新批准及變更設立兩家台資證券公司從島內直接來大陸設立代表處。祖國大陸2001年底允許外資企業(包括台資企業)在大陸發行A股並上市,因此,台資控股企業,甚至是台商獨資企業在大陸A股市場上市籌集資金也沒有政策障礙。2003年,台資企業——浙江國祥製冷股份有限公司獲證監會批准發行A股股票,並於12月30日掛牌上市。 2004年,深圳成霖潔具獲准發行A股,現等待上市。
6 中小企業融資。中小企業的特點要求政府應該為其提供特殊而有效的融資支持。一般情況下,一種融資形式的推出,總是會催生一批中小企業,或者使一批中小企業茁壯成長。國台辦和國家開發銀行已經有了一個針對台資企業的300億額度貸款計劃。相信隨著一些政策性和技術性問題解決之後,為台資企業融資貸款的工作必將得到進一步推動,以便把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推向更廣領域和更深層次。
B. 去哪裡可以找到台企來大陸投資的優惠政策
各個區域的 招商網站,或者可以去 上海招商網 查詢下。
C. 請問台灣企業到大陸來投資時,台企要提供什麼資格證明
便利台企在閩投資
政策:按照公司法規定,台、港、澳投資者申辦企業時,其主體資格證明或身份證明需經其所在地公證機關公證。《意見》在我省把這一要求放寬,規定「台灣地區投資者來福建投資,可憑其所在地真實有效的主體資格證明或身份證明及相關材料辦理登記,無需經當地公證機關公證」。
解讀:省工商局外資分局負責人稱,按照這一規定,台灣地區投資者只要憑其返鄉證、入境手續等有關身份證明或投資主體資格開業證明等有效材料就可在福建辦理外資企業注冊登記。
政策:據介紹,不少台灣投資者為迴避台灣當局的阻撓,往往採取在中國大陸境外第三地設立公司再轉投資的做法。但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台、港、澳以外的外國公司來華投資,其主體資格應先經屬地公證機關辦妥公證,再經該國外交機構認證,最後由我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意見》對台灣地區投資者把這些手續從三個環節減少為一個環節,規定「台灣地區投資者在中國大陸境外第三地投資設立公司並以其名義來福建投資的,憑中國大陸境外第三地相關部門出具的該公司屬台商投資的證明,其在福建投資項目可免予提交投資主體資格的公證和認證」。
解讀:省工商局外資分局負責人舉例解釋,「如台灣地區投資者在澳大利亞投資設立公司,並以該公司名義來閩投資,只要憑澳大利亞公司所在地公司登記注冊部門出具的該公司屬台商投資的證明就可以,不必提交該公司主體資格的公證和認證手續。」
政策:按照《外商投資企業授權登記管理辦法》規定,外商投資企業注冊登記被授權局條件要求比較高。目前全國還沒有縣一級工商部門被授予這一許可權,一些地級市也還沒有被授權。為提高我省經濟的外向型程度,《意見》規定「放寬外商投資企業注冊登記授權條件,加大對台資企業相對集中的福建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授權工作力度」。
解讀:省工商局外資分局負責人稱,國家工商總局在這方面條件放寬的幅度很大,如規定在台資企業相對集中地區,把已經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達150戶以上的要求降低到100戶以上等,按照目前的進度,我省有信心在年內使基本符合條件的縣級工商局獲得授權,爭取全省被授權工商局達到30個左右,將大大增強被授權縣(市)招商引資的吸引力。
政策:《意見》指出,「支持福建全面推進外商投資企業網上年檢,試點網上『電子簽章』,進一步提高外商投資企業年檢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
D. 台資企業在大陸享有哪些稅收優惠
《國務院關於稅收等優惠政策相關事項的通知》規定適用於台資企業。
《國務院關於稅收等優惠政策相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規定,國家統一制定的稅收等優惠政策要逐項落實到位;各地區、各部門已經出台的優惠政策,有規定期限的,按規定期限執行;沒有規定期限又確需調整的,由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按照把握節奏、確保穩妥的原則設立過渡期,在過渡期內繼續執行;各地與企業已簽定合同中的優惠政策繼續有效。對已兌現部分不溯及既往。
E. 最近大陸台灣關系驚張.但台企來大陸投資,好像還是不
惠台政策31項,剛頒布不久的,給你正常的國民待遇,相當於就是你自己選擇:
過來大陸,你就是默認了你是中國人,享受國民待遇,憑自己努力賺錢。
不過來,餓死活該。
所以,根本不需要擔憂什麼。
F. 在大陸投資較多的台資企業有哪些在線等,急
前一陣鬧得沸沸揚揚的富士康就是一個,還有統一、康師傅 、旺旺、明基、宏基、威盛,台灣的「味全」,台灣宏達、台灣奇真、達芙妮、湯臣集團、徐福記、石頭記、捷安特、宏仁、櫻花、光陽、三陽、台塑、華娛、來龍卡奇、AMD、梅捷、台電、華碩
G. 台資企業為什麼要醞釀赴大陸上市
據台灣媒體4日報道,有島內企業界人士稱,鴻海大陸子公司富士康互聯網公司(下稱富士康)在2月宣布要赴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已經成為台企未來跟進指標。由於目前有多達百餘家台商企業規劃在A股掛牌,估計今年下半年開始的兩年期間,台企的A股IPO(首次公開募股)潮將會達到最高峰。報道稱,鴻海另一子公司臻鼎旗下的控股公司鵬鼎2017年11月就向深交所申請上市,富士康則是在2月1日向上交所送交申請,有分析認為,一旦這兩家公司在A股掛牌上市,則鴻海藉由此途徑在大陸開枝散葉的模式,或將成台企赴陸上市指標,台企分拆事業體在A股掛牌也會成為新趨勢,不僅台企會在A股涌現IPO潮,未來A股「台商板塊」勢必成形。
台企對逐鹿A股市場感興趣,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資金。有台商稱,現在A股早已是全球資本的焦點所在,只要能在當地上市,就代表籌資將源源不斷,因此,只要能有機會去A股上市,自然不能放過這個大好機會。
大陸推出惠台31項措施後,島內不少市場人士認為,未來台企赴陸上市的進程可望因此加快。有分析人士稱,盡管目前大陸的證券法規尚未針對台企在A股上市開辟綠色通道,但從國台辦已經表態要支持台商在A股IPO後,大陸各地方政府隨即在近期投入輔導工作來看,有關台企在A股掛牌的惠台措施值得期待。
媒體稱,對於台股市場而言,A股的磁吸效應將是一個無法逃避的考驗。如何吸引台企留在台股掛牌,甚至與A股一爭長短,台灣證券主管部門必須要加把勁了。
H. 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合作,台商以何種貨幣出資
都在大陸設立就是以人民幣計價
I. 在大陸有多少家台資企業
這個應該沒有具體統計數據,也沒有官方的數據。
估計有近萬家。台灣大的小的公司很多在大陸有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