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司上市對員工有什麼影響
如果你能夠獲得上市公司的內部原始股,你就可以賺錢,如果得不到,公司上市就跟你沒有什麼關系,因為公司上市的目的是替公司融資,公司發展了,間接對員工有利,但是沒有什麼直接利益的,除非公司讓員工持股或員工獲得內部原始股。公司上市的目的是通過資本市場融資,並將融資所得投入主營業務。一旦成為上市公司,就要求公司的一切業務均要公開,並通過合法的運營為其股東創造價值。當然,在企業不斷發展當中,員工的待遇也肯定會隨之不斷改善。要看公司有沒有股權激勵就是分發原始股給員工,公司上市有更多的資金來運作,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經濟效益,但是要慷慨的老闆跟股東才會獎勵員工。1、公司知名度提高好,公司員工以後跳槽再找工作,相對比較容易!
2、公司上市後,內控會更加嚴緊,員工可以學到許多管理知識。
3、公司員工可以買本公司股票,相對比較了解公司的營運能力及產能、銷售情況。公司上市可以圈錢,有利於公司的發展,提升公司業績,公司業績提升自然對員工產積極影響。如果給員工配股,那是最好的。公司在證券市場上融資能力如果好的話,公司再發展的能力就有資金,公司有資金了,發展好了,員工的待遇就自然會提高;反之待遇會降低。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公司上市前,為了提升公司形象,大多為提高工人工資和福利待遇。上市後,因為圈錢成功,公司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業績得到提升,在回報投資者的同時,也會提升員工待遇,增強員工積極性和穩定性,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引進優秀人才。
Ⅱ 企業上市,與企業融資有什麼區別
企業融資是可以:借款、發行股票
上市其實是公開發行股票融資
Ⅲ 公司上市之前需要幾輪融資
資金是創業發展壯大的生命線,當下很火的「瑞幸咖啡」正是憑借著無與倫比的融資能力,在擴張的道路上急速狂奔,成功在「納斯達克敲鍾」,完成美股上市的目標,此時距離它創立不到19個月,刷新最快上市公司記錄。
一個公司從初創到上市需要幾輪融資呢?
實踐中,公司上市並無具體的融資輪數的限制,完全取決於公司的實際條件。就融資本身而言,對企業即是尋找投資人資金的過程、也是在發展過程中尋求合作夥伴共贏的過程。
公司初創時即獲得投資通常被稱為「種子輪」或「天使輪」,為為企業在初創時提供必要的彈葯;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在市場中嶄露頭角需要擴張時,風險投資人會參與進來,這時根據情況可能會帶來不止一輪的投資,就是我們經常聽到A輪/B輪/C輪。
隨著企業發展,達到或接近達到上市程度時,可能會有一輪融資,即Pre-IPO輪融資,就是上市前融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二十條
本法所稱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上市前融資。
Ⅳ 公司上市有什麼好處對員工有什麼影響嗎
公司上市是為了融資,一是為了解決資金困難,二是擴大企業規模,三是股東創富。員工麻不好說,我這里有2 家上市的公司員工待遇和上市前比較沒用變化,變化的是股東富了,員工眼紅了了。
Ⅳ 公司上市對於普通員工來說意味著什麼
普通員工將有機會收獲:
1、來自企宣辦、HR或行政的上市禮品。
至於禮品有多大,得看老闆心情。有的公司會發 2000 元左右的現金紅包,閱文集團上市時給每個員工發了幾千元的旅遊基金;知乎網友「道哥」則透露,他作為基層員工,經歷了途牛旅遊網和中國製造網的 IPO,好處分別是一個數碼相框和一個紀念銀幣。
別挑三揀四的,在有些公司,基層員工收到的唯一福利,恐怕就只有 IPO 當天的 10 元工作餐盒飯了。
2、大部分人最關心的期權變現。
比起人手一份的紅包,期權是潛在水面下的福利,即便在同一家公司內部的不同員工之間也有天壤之別。
一般而言期權套現只有公司被收購和上市兩種情況,但也有例外:有些持股員工和高管在上市前的幾輪融資中就套現退出了,美團和小米即便沒有上市,員工也可以走公司內部回購期權的路徑。
3、從長遠角度上,也增加了員工跳槽的籌碼。
公司上市,融資開拓新業務,意味著你能接觸的業務機會也將變多,會收獲更多專業技能和項目經驗,名企背景也會為你的簡歷加分。上市階段的業務積累,尤其能幫助中層管理者妥妥地升職跳槽。
(5)企業上市和員工融資擴展閱讀
漲薪和公司上市並沒有必然聯系。例如安卓工程師小 Z 的經驗來看,他工作 4 年間見證了公司從 B 輪到上市的全程,月薪也的確從最初的 16k 一步步漲到了 35k;每年都有調薪機會,在融資和掛牌的關鍵時間節點也會漲薪,但漲薪的最終依據還是他的工作表現。
然而,萬一沒有員工持股計劃,公司上市意味著不僅享受不到分紅,原先一些作為員工福利的利潤還會分享給增加的股東,所有假期都按照勞動法走,去除了避稅等隱性福利,反而是變相降薪。最糟糕的是,期望落空會直接成為一部分老員工離職的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