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深圳因合生物融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深圳因合生物融資

發布時間: 2021-05-28 15:56:51

1. 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總部位於深圳市高新科技產業園區,是一家腫瘤早期篩查和預防領域的基因檢測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無症狀人群中進行腫瘤早篩,希望基於ctDNA技術來發現非常早期的癌變,從而及時的消除或者控制癌症。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癌症早篩,已突破ctDNA檢測降噪技術。
法定代表人:賀建奎
成立時間:2016-03-15
注冊資本:4074.08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611532230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興東社區留芳路6號庭威工業區廠房2棟301

2. 中小企業融資難最根本原因是

中小企業因為發展的基礎都是單個個體或者家庭作坊的組織模式,企業的各種報表和帳目都比較混亂,個人和企業的資金使用相互交叉,組織結構也都不規范,大部分都是裙帶關系的結合,企業的決策也都基於老闆的個體決定,這樣就使得企業的信譽、持續盈利能力、帳目規范管理等離正規的銀行,擔保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等要求的規范化運作管理的目標相去甚遠,使得銀行和其它的資本實體不敢也不願意將資金借貸給中小企業。

目前中國政府所作出的對於中小企業融資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中小企業私募債,要求企業凈資產一億元,屬於(高科技企業、三農企業或者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擁有兩個完整會計年度報表,有較強的持續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能力強募集的額度相應就大)要求經營活動現金流為正且保持良好水平,資產負債率不高於75%,一般募集的資金額度不超過企業凈資產的60%,目前發行的票面利率一般是9%,擔保費用在2%,證券公司的承銷費用在1%,期限一般是三年(這個也就是中小企業私募債比銀行貸款強的優勢,期限長),發行的債券要採取財產抵/質押擔保或者第三方擔保。

目前中小企業私募債試點放開的區域有: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蘇,湖北,廣東,山東這幾個區域,如不再此區域內的可採取變更注冊地或者在上述區域設立子公司由子公司發債。需要准備的材料主要是你的兩個年度的會計報表和營業執照復印件,股東表決通過發行私募債的決議,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擔保公司的擔保協議,這些基本都可以交給證券公司(我們)來做,他們有上下游的資源幫你把這些資料完善,目前會計事務所的費用一般是30萬,律師事務所的費用是10萬,證券公司的承銷費用是1%,擔保公司的擔保費用是2%,票面利率是9%,企業的發行成本在13%左右。

3. 上市融資的失敗原因

上市之路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對失敗教訓的借鑒,在企業准備發行上市階段尤為重要。怎樣掌控資本游戲話語權?如何降低上市犯錯率?雖然企業上市失敗的原因不盡相同,但根據最近兩年的案例,我們依然可以歸納出企業上市失敗的十大典型原因。 因為盈利能力問題被否決往往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業績依賴嚴重。如稅收依賴和關聯方依賴,前者的問題常見於科技創新型企業,該類高科技企業往往在一定時期內享受增值稅退稅、所得稅減免等稅收優惠。有些業績看起來不錯的企業往往在剔除稅收優惠後,業績便表現平平甚至不升反降。
未過會的南京磐能電力,通過分析其招股說明書發現,2006年至2009年上半年,公司所享受的所得稅和增值稅減免金額,佔了公司同期利潤總額的41.4%、42.29%、29.96%和25.78%,而如果以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為基數計算,這一比率還將會更高。
而安得物流則引起關聯方依賴的討論。根據其招股說明書,在2006年至2009年上半年的報告期內,安得物流與大股東美的集團及其附屬公司的業務收入占同期業務總收入的8.19%、32.53%、
29.56%、27.47%,關聯交易產生的毛利額占總毛利的比重分別為48.18%、42.28%、34.51%、30.82%,被疑凈利潤對關聯方存在重大依賴。
第二,持續盈利能力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比較嚴重。這方面的因素比較多,如專利糾紛、合資條款、銷售結構變化、未決訴訟、重大合同不利影響等。 主體資格缺陷主要體現在歷史出資瑕疵、歷史股權轉讓瑕疵、實際控制人認定不準確和管理層變動四個方面。
歷史出資瑕疵。常見於出資人未足額出資或出資的財產權利有瑕疵的情況,2008年被發審委否決的一例個案中,首發申請企業存在無形資產出資問題,公司控股股東以原有申請人無償使用專利和非專利技術經評估作價2.16億元向申請人前身增資。該公司設立時,控股股東已將其所屬科研部門投入該公司,相關專利及非專利技術已由前身公司及改制後的申請人掌握並使用多年,且已經在申請人過往的經營業績中。因此,相關無形資產作價增資存在瑕疵。
歷史股權轉讓瑕疵。由於不少擬上市企業是經國有企業或者集體所有制企業改制而來,其國有股權或者內部員工股權在轉讓過程中,往往出現瑕疵。如國有股權轉讓,企業需考慮是否獲得國有資產主管部門的書面批准。
法律法規規定企業上市前職工持股人數超過200人的,一律不準上市;存在工會持股、持股會以及個人代持等現象的公司也不準上市。而在內部員工持股的清理過程中,IPO申請公司很容易因為各種利益問題在上市過程中被舉報或遭受質疑。
某些BVI構架的紅籌公司在轉為內地上市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股權轉讓問題。如未能過會的深圳海聯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外界普遍猜測其被否原因是由於海外上市未果,轉為在國內上市,在企業類型由外資公司變更為內資公司時,由於BVI股權構架的問題,股權交易復雜且存在瑕疵。
實際控制人認定問題。根據未過會的北京福星曉程招股說明書顯示,漢川市鋼絲繩廠直接和福星生物醫葯間接持有的公司股份為41.97%,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問題是,福星曉程的主營業務是集成電路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實際控制人對公司業績的提升沒有明顯作用。而公司第二大股東程毅作為總經理,全面負責公司經營管理工作,公司成立時的核心技術也是由程毅投入,因此市場猜測,程毅才是福星曉程真正的實際控制人,公司實際控制人認定不夠准確。
管理層重大變動。創業板明確規定:「發行人最近兩年內主管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均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被否決的天津三英焊業,2009年1月12日,兩名董事朱樹文、盧迅代替因工作變動辭職的李琦、覃西文進入董事會。此時距離公司申請上市不到一年,最終上市失敗。 未過會的賽輪股份,招股說明書顯示其募投資金投向之一是生產半鋼子午線輪胎,並說明該產品80%用於出口,且北美市場占其出口總額的50%。但在賽輪股份上市的過程中,不曾料到2009年國際環境突變,美國政府宣布對產自中國的輪胎實施3年懲罰性關稅,其募投項目未來的經濟效益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這類風險還包括經營模式變化、項目可行性等,這些都需要企業給予全面的分析論證。如上海超日太陽能募投資金的投向是,將光伏電池片產能從現有的20兆瓦擴充至120兆瓦,增加幅度為5倍,同時電池組件產量增加1.82倍。但在2009年,光伏產業還未復甦,在國內也被認為是產能過剩行業,因此公司募投項目是否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盈利能力都缺乏合理解釋。
融資必要性不足也屬於募投資金運用的問題。一般來說,企業能夠自籌解決資金問題,就沒有必要上市融資。如前文所述的福星等公司,申報材料時其賬面顯示資金充足,是「不差錢」的企業。這樣的企業如果倉促上市,往往被懷疑為「上市圈錢」。
此外,募投項目與企業現有生產規模及管理能力不匹配,企業小馬拉大車,則會存在較嚴重的匹配風險;某些投資項目手續不齊,不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則存在一定的合規風險。 立立電子早在2007年就向證監會遞交了IPO申請材料,於2008年3月5日通過發審會審核,5月6日獲得IPO核准批文並完成資金募集。但是,立立電子的上市一直備受社會質疑,被認為掏空另一公司浙大海納資產並二次上市。證監會在接受舉報後,調查發現立立電子在2002年部分股權交易程序上有瑕疵,存在權屬糾紛的不確定性。
2009年4月3日,證監會發審委在會後事項發審委會議上撤銷了立立電子IPO核准批復,並要求將全部募集資金連本帶利退還投資者,開了證券市場IPO申請先批後撤的先例。 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神州泰岳曾在2008年沖擊中小板未果,在2009年9月24日的網上路演中,神州泰岳董事長王寧對投資者表示,中小板未通過是因為「對審核所關心的問題理解不充分,回答陳述不夠清楚,信息披露不夠完整,導致委員有不同意見。但是公司本身不存在持續盈利能力及規范運作方面的問題」。
有不少擬上市企業,申請材料未按規定做好相關事項的信息披露。申請文件以及招股說明書准則是對信息披露的最低要求。由於投資者更看重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上市企業在信息披露時,應當坦誠相待,尤其是對投資決策有重大影響的信息,無論准則是否明確規定,申請人公司均應披露。否則,如果在發審委會議上被發審委委員當面指出問題要害,對上市過程的危害性反而更大。
在另一例個案中,某申請企業在成立之初設計了一套「動態股權結構體系」,把內部員工股東分為三檔,股東每退一個檔次,折讓50%的股份給公司,作為公司的共有股權。為此,公司出現了股份代持和多次內部股權轉讓,但申請材料中對歷次股權轉讓的原因披露不準確、不完整,且未披露股東代持的情形,上市最終失敗。 主要指企業濫用會計政策或會計估計,涉嫌通過財務手段粉飾財務報表。
2009年12月23日被否決發行申請的華西能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前就遭到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教師鄭朝暉(筆名夏草)的質疑。2006年到2009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呈增長態勢,但是同期的應收賬款及存貨量同樣高速增長,而預收賬款大幅下降。應收賬款的上升意味著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並沒有增加,且大量的存貨將影響未來收益。
夏草還指出,華西能源職工的薪酬和所得稅費用在報告期內逐年下降,一般而言,如果企業營業收入處於持續增長時期,這兩項指標應該逐年上升。綜合多種疑問,表明華西能源有操縱報告期內收益的嫌疑。
因此,企業如果在准備上市的過程中出現業績滑坡,應當暫緩上市步伐,待經營好轉以後再擇機上市。如果企業股東迷戀於股市火爆的「創富神話」或者迫於資金短缺的壓力鋌而走險倉促上市,難免偷雞不成倒蝕把米。 未過會的東方紅航天生物技術公司,據其招股說明書所知,在2006年、2007年的前兩大客戶中,上海寰譽達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系公司董事邱斌配偶張莉控股的公司,2006年銷售第二大客戶上海天麴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系邱斌控制的公司,其銷售收入占航天生物同期銷售收入的80%以上。雖然航天生物已經聲明上述兩家公司已在2009年開始注銷,但是仍然難免利益輸送嫌疑。
而對蘇州通潤驅動公司被否的質疑聲,則是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其兄弟公司常熟市千斤頂鑄造廠為其主要供應商,報告期內,2006~2008年來自鑄造廠的采購金額在總金額中的佔比一直高達12%以上,上市前的2009年上半年才降至9.1%。而且通潤驅動的董事、監事均在關聯企業任職。 證監會發審委往往會以「補充公告」的方式宣布取消對該公司發行文件的審核,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多半是「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落實」,但是並不對外公布詳情,往往引發坊間對當事公司的種種猜測。
上會前數小時被取消上會資格的同花順,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同花順涉嫌「虛假宣傳炒股軟體,誘騙股民投入資金升級軟體」而被舉報,存在影響發行的問題。作為監管部門的證監會,如果有舉報就會盡量核實。
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發生糾紛在所難免,主要是看企業處理糾紛的應對能力。而且,取消這次上會資格,並不意味著企業不能再次上會。待企業補齊材料後可重新上會,並可能順利通過。如同花順在2009年9月24日被取消上會資格後,於11月2日再次上會並通過發行申請,並於12月25日在創業板掛牌交易。 企業IPO一般要聘任中介機構,如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事務所。IPO的成功與否,除了企業的基本素質之外,還包括中介機構的專業能力以及服務質量。
中介報告瑕疵往往見於評估報告、審計報告及律師報告。如評估報告未經具備評估資格的評估師簽字,或者相關評估機構不具備評估資格,均可被發審委認為是無效評估報告,評估結果便不能作為企業某個經營活動的依據。
企業在上市過程中也可能變更會計師事務所,要注意審計報告的簽名、簽字是否有錯。律師報告同樣如上述情況,一定要找有經驗的審計、律師、評估部門參與企業上市,否則就是花小錢壞大事。

4. 為什麼我國生物製品產業化程度低

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取得了快速發展,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總體水平已經在發展中國家處於領先地位。目前生物技術在我國已廣泛用於農業、醫葯、環保、輕化工等重要領域,對提高人類健康水平、提高農牧業和工業產量與質量,改善環境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00年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產值已經達到200多億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個生物技術園區。目前,涉及現代生物技術的企業約500家,從業人員超過5萬人,其中涉及醫葯生物技術的企業300多家,涉及農業生物技術的企業200多家。

一、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中國生物技術已經取得了明顯的進展,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生產快速發展,涉足領域不斷擴展。我國生物技術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基因工程制葯產業發展迅猛,1996年,基因工程葯物和疫苗銷售額為2.2億元,1998年增長到7.2億元,2000年達到了22.8億元,平均每年增長79.42%,其中干擾素所佔比重最高,其次為乙肝疫苗、白細胞借素-2。

二是生物技術研發取得重要成果。為加快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我國始終把生物技術列為國家重大科技計劃,政府大幅度增加了研發投入,同時鼓勵國家加大科技投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獲得了一批具有知識產權的新基因,新表達系統、生物工程、葯物進入了創制階段,建立了一系列關鍵平台技術,動植物轉基因技術已經成熟,具備了大規模基因測序、生物基因的研究條件;雜交水稻大面積推廣,抗基因的棉花、番茄已經進入了商業化的發展。有數十種基因葯物已經進入了實用性階段。

三是我國已具備了生物技術方面研究開發的良好基礎。目前從事生物技術研究與開發的技術人員有兩萬人,每年還有4500名大學生和研究生畢業,有許多優秀的畢業生出國深造,在生物技術研究與開發方面已經形成了初具規模和有一定競爭力的研究隊伍,進入生物技術,加大科學研究的深度和其他技術的滲透,將形成新的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並推動他們的發展,使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產生質的飛躍。

四是生物技術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由於生物技術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我國從事生物技術產品開發的企業,如雨後春筍,不斷涌現。2000年生物技術公司就超過了200家,同時已有60多家上市公司直接或間接從事生物技術產業,出現了深圳科新、天津泰達等生物基因技術龍頭企業。

二、國際發展現狀與趨勢

目前,我國生物技術產業集中化程度低,沒有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產業。2000年實現產值200多億元,相對於美國2000年的200多億美元的生物技術產業產值差距很大。

全球生物技術行業發展表現出以下特點:

出現一批影響未來的重大技術:人類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幹細胞技術與組織工程、生物信息學、轉基因技術、克隆技術、生物晶元/蛋白晶元/組織晶元、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反義核酸技術、單抗技術等對現代生命科學及生物技術產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生物技術產業格局從治病為主向治病、保健、提高生活質量的健康產業過渡。

跨國公司平均R&D投入與銷售收入的比例已超過10%,創新型重磅產品不斷涌現,美國最大的生物技術公司2000年銷售收人為24億美元,凈利達6億多美元。

兼並重組愈演愈烈,大企業愈來愈大,協作型競爭已成為當今生物技術產業的主流;1998年以來,世界生物制葯業格局發生了劇烈變化,全球市場排名前五強中四席是重組的結果,二十強的市場集中度高達67.8%;

小型企業走向專業化的道路,在生物制葯行業尤其明顯。如Amgen公司、Genentech公司、Celera公司、Isis公司等分別成為基因工程葯物、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與生物信息學、反義核酸葯物等領域的典範。

三、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存在的問題

與國際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相比,我國生物技術行業與國際水平差距明顯。具體表現為:

1.自主知識產權過少,競爭能力有限。

在美洲,生物技術高新企業在創建的時候,在第一期、第二期的融資中(即種子資金期和風險投資期的時候),一般都是技術出資者控制了50%以上的股權,而資本出資方是小股東,這種情況在北美非常普遍。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融資的不斷增多,創業者(技術擁有者)才逐漸失去了絕對的控股權,但企業本身卻是一個完整的現代企業機制。目前我國在這個問題上還存在缺陷,直接表現為無形資產在股權結構中都在35%以下。

目前,我國在生物技術產業及產業發展所需的重要儀器、設備、試劑等支撐技術與裝備方面十分落後,主要依靠國外進口。生物技術產業的支撐技術與裝備具有兩大特點,一是涉及多學科、多技術領域的交叉;二是絕大多數生產經營專用儀器、裝備的公司都擁有國際市場,只有佔有國際市場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生存和發展。目前我國尚不具備自主研製和生產並佔有國際市場的能力。

2.投入嚴重不足,研究開發能力非常有限。

生物技術產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是高投入、高風險和高回報的產業,因此,資金短缺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在我國,存在許多貸而不還的現象。缺少完整的信譽系統已成為阻礙中國產業發展的嚴重問題。如何建立完善信譽系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國家加大生產技術投資力度的同時,還要充分利用銀行貸款以及尚待健全的風險資金市場,尋找各種資金渠道。政府應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參與生物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目前,我國企業資本融通渠道只有創業者個人出資;上市公司、民營企業投資;政府的風險投資;國家科技部的中小企業擔保基金;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五種。其中上市公司、民營企業的投資因為上面所說的缺乏對無形資產的認識和認可,導致他們常常希望在所投資的企業中依靠他們所提供的有形資本來控股,嚴重地打擊了創業者的積極性。而在全球生物技術最為發達的北美,中小企業資本融通渠道要多得多,他們可以通過創業者個人出資、私募資金、政府中小企業擔保基金(由銀行管理,政府擔保比例從75%—90%以上)、工業研究基金(通過審批後的撥款,如:美國的國立研究院、加拿大的工業科技部)、風險投資、銀行貸款、企業並購(兼並、合作、戰略聯盟)戰略投資、上市融資(IPO)、政府的養老基金投資高新技術企業等渠道融通資金。

3.無序競爭嚴重,導致整體優勢缺乏。

我國目前尚沒有全國性統管生物技術產業研究開發及產業化的組織管理機構,缺乏全局性的戰略部署。目前國家各類科研計劃雖然都在不同程度上注重基礎性創新性研究,但在具體實施和操作過程中,往往傾向於選擇短期能產生效益的研究項目,導致創新的源頭匱乏。更為嚴重的是,各類計劃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與協調,各部門、各地方自成一體、封閉運行,導致科研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而且造成低水平重復。

4.產業化人才缺乏,研發與產業化脫節。

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同樣離不開人才。由於研究開發人員培養周期長,大量優秀的科研人員滯留在國外,國內缺乏優秀人才,尤其缺少技術兼經營型人才。此外,我國現有生物技術人才偏重於理論研究,產業化人才相對缺乏。在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發展中,常出現實驗室里的科研成果難以產業化,或產業化成本很高而無經濟價值。

5.產業發展的整體環境欠佳。

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整體環境的改善,雖然我國有些地區制定了相關政策,形成了一定的有利於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環境。但從整體上來說,還亟待改善,亟須建立一種有效的機制,促進科研成果的產業化,特別是需要建立風險投資機制,使之與國家投資相配合。

四、快速發展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的對策思考

1.健全和完善管理體制,建立行業組織管理機構。

發展我國的生物技術產業,必須結合我國具體國情,同時運用政府和市場兩種資源配置的調節手段,盤活我國技術、設備與設施、人才等方面的存量,使各方面的優勢系統有效地集成;必須同時調動國家、地方和企業以及科技人員的內動力和凝聚力;必須下決心解決部門地方條塊分割、低水平重復的頑症。

為此,建議國家適時成立全國性的組織管理機構,對全國生物技術產業及產業發展進行總體規劃和協調指導,從而做到整體協調,避免多頭指揮和政出多門,實現決策、協調和實施系統的統一、簡便和高效。

2.進行戰略布局調整,形成產業聚集區。

國外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經驗表明,在一些地理、交通、信息、政策等環境較好的地域,容易形成生物技術產業研究開發和產業的「聚集區」。

根據目前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及產業發展情況,結合現有國家級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可選擇技術力量比較雄厚、投資環境好並已有一定生物技術產業基礎的上海、北京、沈陽等地作為生物技術產業化基地,給予更為優惠的財政和稅收扶持政策。集中力量有選擇地發展3—5個生物技術產業聚集區,發揮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聚集效應,盡快形成較大的生物技術產業規模。

3. 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建立國家生物技術產業重大項目孵化器。

我國科技成果轉化難、轉化率低制約了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影響了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作用的發揮,已成為普遍關注的問題。生物技術產業因其自身的綜合性、多學科特點,生物技術產業轉化更具有特殊性。在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尚不完善的條件下,孵化器的作用尤為重要。

孵化器的作用是通過與研究開發機構建立廣泛聯系,並有力地引導企業介入,密切生物技術產業上下游的結合,有效地使單一技術的突破盡快孵化為成熟配套的技術和工藝,向產業進行技術轉移和輻射,從而加速具有商業前景的技術和產品盡快形成商品化和產業化。為此,應在已有的工作基礎上,擇優建立數個生物技術產業國家重大項目孵化器,結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獨特性的生物技術產業重大項目和重大產業工程的實施。

4.大力發展生物技術產業中介組織,協調生物技術企業發展進程。

國外成功經驗表明,中介組織在高技術產業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介組織是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應大力發展從事生物技術產業信息咨詢、技術評估(包括生物安全評估)、專利(特別是國外專利)代理、投融資等方面的中介機構。

我們認為,應盡快組建生物技術產業協會。組建生物技術產業協會有利於信息溝通和協作,有利於規范市場和公平競爭,亦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有利於逐步形成社會化發展的格局。協會組成以企業法人和高級主管為主,吸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技術、管理、營銷專家參加。政府主管部門可以通過協會進行全局性組織協調工作。積極引導支持有條件的科研機構和企業建立研究開發機構,提高信息採集、技術引進、智力引進、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與交流乃至產品出口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