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教一下,融資約束是當企業內外融資成本出現差異時,企業投資所受到的約束,照理說應該優先選擇內源融資。
標准答案是先內後外,這樣可以降低成本,但實際還要考慮到風險的分散問題。
主要看外源融資你要選擇那些啊,是銀行貸款,申請國家自己,增發股票,發行優先股,發行債券,發行私募債等等,在都困難的情況下,肯定是能融到資就好了,沒有內外之分了,飲鴆止渴都得幹下去,總比借高利貸要便宜啊
㈡ 固定的融資成本存在,是否都會產生杠桿效應,兩者產生的杠桿效應有何差異
財務杠桿效應是由於固定性資本成本(利息費用、優先股股利)的存在,使得的普通股收益(或每股收益)變動率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
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效應,是指由於特定固定支出或費用,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財務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它包括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總杠桿三種形式。
財務杠桿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是:(1):只要存在固定資本成本,每股收益的變動率就會大於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率,就存在財務杠桿效應。(2):不同的息稅前利潤水平具有不同的財務杠桿程度(息稅前利潤水平越高,財務杠桿程度越低)——用財務杠桿系數(DFL)衡量。</ol>
㈢ 試針對不同的項目融資資金來源的融資成本進行簡要的對比分析
說的這么長的一句話,我來慢慢分析。你說不同項目,問題是世界的項目多的事,項目本來就是人造出來的啊?給你一張,一本書,隨便你怎麼寫,商業計劃書就是這樣啊?就是說的項目什麼情況。問題是項目多的是,就是怕你寫不寫的出。
項目融資資金來源:本來就分兩種;一個是找股東,一個是找銀行貸款。第一是很靈活的,正如我上面說的,你商業書,項目情況跟股東說一下,只要他肯投資。第二個是很死的,你不用告訴銀行你的項目怎麼怎麼好,他不會聽的,就是要看你能不能還它的貸款,有沒有的賺錢。
融資成本:那,還不是相等於你去寫商業計劃書。都是針對某個項目,你又沒項目信息。很難跟你分析。
對比分析:本來就是要你針對項目的分析。
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答案,是自由發揮的題目。不能有標準的。如果說標准就是要你填項目的信息,情況,在一步一步分析這個項目需要融資多少,收益多少針對的給你一個表格填。然後你慢慢的對比分析。
㈣ 資金成本和資本成本的區別
1、資金成本,是為取得資金使用權所支付的費用,項目投資後所獲利潤額必須能夠補償資金成本,然後才能有利可言。因此,基準收益率最低限度不應小於資金成本,否則便無利可圖。投資的機會成本是指投資者將有限的資金用於除擬建項目以外的其他投資機會所能獲得的最好收益。
2、資本成本是指投資資本的機會成本。這種成本不是實際支付的成本,而是一種失去的收益,是將資本用於本項目投資所放棄的其他投資機會的收益,因此被稱為機會成本。 資本成本也稱為投資項目的取捨率、最低可接受的報酬率。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1-1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㈤ 企業融資成本為什麼差距那麼大,中型企業,融資難
現在企業資金本來就緊張大中小企業都很難,不過大點的企業資源廣而且風險可以轉嫁稍微好一點。
㈥ 針對中小企業的不同融資方式的成本有何差異
融資成本,股票類融資最高,債券類偏低
企業規模越大,融資成本越低
中小企業融資現在很困難,最主要的是通過銀行直接融資,融資成本一般是一年期貸款利率上浮10%-50%(即6.6%-9%),其次是通過民間借貸,融資成本50%-100%。
成本低的,銀行不願意放,願意放的是民間借貸,成本又高。
除了這兩種方式外,融資速度最快的是私募債,成本9%-13%,其次是信託融資(不過信託公司一般不接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如果有發展潛力,首選新三板(掛牌後再進行股票轉讓融資,銀行貸款等都很方便),最後如果能熬上兩三年可以IPO。
㈦ 債務融資與權益融資的根本差異是什麼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權益類投資和債務類投資在會計上處理的區別是:
1、會計科目不同。使用不同的二級科目。
2、計息方式不同。一般債務類的有固定利息,債券類的沒有固定利息
擴展閱讀:
1、權益性投資是指為獲取其他企業的權益或凈資產所進行的投資。債務人如果以長期投資清償債務,則以長期投資清償債務的,債務人應按債務賬面價值轉銷債務,按長期投資的賬面價值結轉投資,將債務賬面價值扣除投資賬面價值和相關費用等之後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損失或資本公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期末按照公允價值計量,所以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列示的就是該可供金融資產的在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也就是賬面價值。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務類一般是指債券,期末要按照實際利率確認利息,最後確認其期末攤余成本,再看攤余成本與公允價值比較,如果攤余成本與公允價值一致,那麼資產負債表日列示的就是公允價值,也是攤余成本『了、;倘若不一致,也要根據公允價值,確認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所以,在資產負債表日列示的,仍然是公允價值,也是該資產的賬面價值,但是不一定就是其攤余成本。
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
如果是股權投資則分錄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買價-已宣告未發放的股利+交易費用)
貸:銀行存款
如果是債券投資則此分錄調整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面值)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利息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溢價時)
借:應收利息
貸:銀行存款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折價時)
㈧ 求解釋「材料成本差異」借貸方的內容!!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原材料等的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原材料等的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
「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用於核算企業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借方登記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額(超支額),貸方登記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額(節約額)以及已分配的差異額。(節約用紅字,超支用藍字)。
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 ,差為正數,表示實際大了,叫"超支差";差為負數,表示實際小了,叫"節約差".在發出材料時,先結轉的是計劃成本,然後再調整為實際成本。
(8)融資成本差異擴展閱讀:
會計業務具體舉例
1、發出材料時:
借:委託加工材料 99000
材料成本差異 1000
貸:原材料 100000
2、支付運雜費、加工費 時:
借:委託加工材料——木箱4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10
貸:銀行存款 5010
3、收入包裝物結轉入庫(超支)
借:包裝物 102000 (計劃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 1500
貸:委託加工材料——木箱103500(實際成本)
關於材料成本差異的核算,只有驗收入庫和發出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時,才需要調整其收入和發出的差異,在途或庫存的材料不需要調整差異。
㈨ 為什麼國外籌資成本比國內低
因為利率低了,百姓不願意儲蓄,會使銀行的存款額度下降,需要支付的存款利息也會減少。同時,貸款利率也將下降,貸款成功率會提高的。
公司發行債券時,會提前規定一個票面利率。當票面利率跟市場利率出現差異的時候,債券的發行價格就可能高於票面價格(溢價發行)或低於票面價格(折價發行)。
貸款與發債均為債務,均需償還,但貸款是借當地銀行的錢,門檻相對較低,融資成本(主要是貸款利息)相對高一些;向社會發行債券的門檻相對較高,雖然融資成本(即債券利息支出)較低,但其他費用較高且獲得難度較大。
(9)融資成本差異擴展閱讀:
海外債方面,受境外融資監管趨嚴影響,房企今年以來在海外融資上也是動作頻頻。觀點指數統計發現,2019年1-7月,房企通過發行海外債(含計劃)形式融資4328.97億元,數量168隻,數量、規模均創同期歷史新高。不過由於用途受限制,上述海外債幾乎都是借新還舊。
需要注意的是,受發債用途以及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影響,房企也在積極防範匯率風險。
觀點指數梳理發現,從年初至今已經有不少企業提前贖回海外債,比如世茂贖回5.5億美元2022年到期優先票據,贖回價相等於該等票據本金額的104.188%另加截至贖回日期(不包括當日)累計未付利息,贖回價合計5.7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