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有哪些
根據有關資料,到目前為止,我國大約有中小企業4200多萬戶,占企業總數的99.8%,經工商注冊的中小企業數量460萬戶個體、私營企業達3800萬戶。中小企業所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生產的商品占社會銷售總額的60%,上繳的稅收已經超過總額的一半,提供了全國80%左右的城鎮就業崗位。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中小企業成為擴大就業的主渠道。提供了大約75%的城鎮就業崗位,不僅安置了大量的城市下崗職工,還吸收了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有效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和就業問題,緩解勞動力供求矛盾,從而保證了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正成為我國創新的主力軍。
中小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迅速發展的的同時,也遇到很多問題。其中,資金緊張,融資渠道狹窄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十分狹窄,除了少數大型知名企業,一般的中小企業企業融資能力都有限。目前,企業的融資渠道不外有三種:向銀行申請貸款、發行企業債券、發行股票上市直接融資。政府已將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作為國有企業特別是關繫到國有經濟控制力的大中型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措施,中小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和股票上市融資很困難。另一方面,由於涉及到金融風險問題,中小企業發行企業債券也難以得到批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小企業的資金主要靠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實際上中小企業業從銀行獲得貸款也是十分困難的。
從目前情況來看,中小企業尚未建立起外部市場融資體制,基本是內部融資,自我滾雪球式發展,致使企業很難形成規模生產。中小企業所面臨的資金矛盾非常突出,許多有項目有盈利的企業由於難以籌措到必需的資金而不能最大規模地發揮其能力,這已經成為制約民營企業的重要「瓶頸」。
要想促進中小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迅速發展,必須建立完善的融資體系,最根本的是建立起企業外部融資體制,即市場融資體制。
㈡ 平度市城市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平度市城市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是2018-06-24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鳳台街道辦事處重慶路589號。
平度市城市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0283MA3M1TFTXF,企業法人陳學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平度市城市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土地整理及綜合開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事業項目建設的投資、融資、運營;產業投資與運營;市政府授權的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和資本運作;房地產開發、標准化廠房、保障性住房等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項目合作開發管理;政府授權的其他業務。(未經金融監管部門依法批准,不得從事向公眾吸收存款、融資擔保、代客理財等金融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平度市城市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平度市城市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㈢ 如何解決小城鎮建設融資
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小城鎮建設必須解決好投融資機制問題。要創新思路,建立政府主導的多元化小城鎮建設投融資機制。一是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各級財政都應設立專項資金,統籌安排用於支持小城鎮,尤其是重點中心鎮和特色鎮道路、排水、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市政設施建設,或用於小城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貸款的貼息。完善鎮級財稅管理體制,增強鎮級財政活力,小城鎮范圍內經營性用地出讓凈收入全部返還所在鄉鎮,用於小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新增地塊有償供應收益,要有相當比例用於項目區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當年收取的小城鎮建設維護稅和基礎設施配套費,年底全額返還鄉鎮。對小城鎮建設中涉及市權范圍內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實行減免政策,支持小城鎮開發建設。二是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引導社會資金參與小城鎮建設。要充分利用本地優勢,實行優惠政策,開展招商引資;對部分市政公用設施和社會公益項目採取拍賣、租賃、承包、轉讓等方式,實行市場化運作,增加城鎮建設投入。三是利用房地產開發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將城市房地產開發引入小城鎮,制定小城鎮房地產開發的土地支持政策。各縣市每年應統籌安排一定比例的農用地轉用計劃,用於支持小城鎮建設。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根據小城鎮發展規劃的需要及時修編,為小城鎮發展預留空間。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形成的土地指標,按一定比例用於小城鎮建設。對重點中心鎮和特色鎮的用地計劃實行單列,優先保障用地供應,減免房地產開發建設相關規費,降低房地產開發成本。
㈣ 平度市城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平度市城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是2017-07-17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經濟開發區長江路17號上品廣場A座15層。
平度市城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0283MA3F87UD6C,企業法人李明俊,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平度市城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以自有資金進行資產管理,農業綜合開發,水利建設,中低產田改造,植樹造林。農村土地開發整理復墾,農業旅遊開發,城鎮土地開發整理。城市基礎設施、城市改造及配套項目建設,市政工程、公用設施、公益設施建設,道路建設,房地產開發,市政府授權范圍內管理經營城市資產。(未經金融監管部門依法批准,不得從事向公眾吸收存款,融資擔保、代客理財等金融業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平度市城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對外投資3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平度市城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㈤ 如何創新新型城鎮化投融資機制
「人到哪去、地怎麼用、錢從哪來」是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三大問題,其中的資金保障是關鍵一環,《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要建立透明規范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新型城鎮化建設資金需求大、期限長,社會外部效益強但商業效益不高,需要以改革創新思維,推動建立市場化、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有效發揮政策性金融的引導和促進作用,避免地方政府債務無序擴張,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平穩釋放城鎮化潛力。
建立健全地方債券發行管理制度
城鎮化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應當從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區位稟賦、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等實際出發,合理確定發展目標和建設任務,順勢而為,量力而行,穩步推進。當前,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較大,城鎮化融資能力下降。推進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須妥善應對地方政府性債務問題,將債務風險控制在安全范圍內。
第一,建議加快研究市政債發行相關工作,建立統一的市場評級體系,探索編制完整的政府資產負債表,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目前我國「城投債」從發行人資格和募集資金投向來看,具有市政債特徵,但准入條件和債券期限等方面的規定要求與基礎設施投融資特點和盈利模式尚存在差距,融資規模也難以滿足社會需求。
第二,建議按照控總量、可持續的原則,制訂城鎮化建設融資規劃,統籌考慮各地發展條件、政府負債、資金供給等因素,設立動態、包括市政債在內的全口徑負債「天花板」,防範地方政府過度舉債。
第三,以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為契機,建立地方政府性債務動態監控體系,同時針對基礎設施建設「一次建成、長期使用」的資本性支出特點,逐步建立包括跨年度資本預算在內的財政預算制度,著力提高地方政府債務透明度。
第四,可從未來新增加的一般預算收入、國有土地出讓收入和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覆蓋市政債等政府性債務的風險償債基金,防範地方政府債務局部、突發的流動性風險,穩定金融機構和債券投資者的市場預期。
拓寬市場化、多元化的資金來源渠道
《規劃》提出,要放寬准入,完善監管,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的辦法,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公用設施投資運營。市場化的城鎮化建設資金不僅為城鎮化發展特別是相關經營性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而且也有助於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降低財政風險。
第一,建議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領域公私合營政策法規制度,推動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和公私合作項目運作的規范化、制度化,指導國企、民企、外資等各類市場化主體,通過PPP(公私合營)、BOT(建設―經營―轉讓)、特許經營等商業模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
第二,可參考設立新興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的配套政策,鼓勵設立專門的城鎮化投資引導基金和城鎮化投資基金,大力推進基礎設施資產證券化,推進基礎設施領域的市場化、產業化運作。
第三,引導利用保險、融資租賃等社會資金投入城鎮化建設,保險、融資租賃等長期、大額社會資金對安全性、收益性有特殊要求,與大部分基礎設施項目現金流相對穩定、資金回收期限長的特點較為匹配,可鼓勵創新匹配兩者需求特點的合作模式,如民間資本發起設立主要投資於市政公用事業領域的融資租賃產品或資金信託計劃等。
第四,加快培育多元化的投融資主體,改革創新現有地方融資平台,可通過注入資源、注入股權、賦予特許經營權等方式,充實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資本實力,使其發展成為治理規范、財務可持續、以企業信用為主要依託的市場化投資主體。
第五,積極創新項目融資模式,借鑒城市棚戶區改造的成功做法,有效發揮政府引導職能,統籌整合地方財政、土地、金融和政策等各類資源,將經營性項目和公益性項目有機組合,建立「以豐補歉」的項目綜合收益平衡機制,提升社會資金向公益性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的積極性,為引導商業金融和社會資本進入創造條件。
發揮政策性金融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規劃》提出,要發揮現有政策性金融機構的重要作用,研究制定政策性金融專項支持政策。當前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財政性資金需優先安排社會民生保障等領域的支出,難以獨力籌集大額資金支持中長期建設。而城市基礎設施和社會民生類建設項目公共性強、外部性大、收益性低、回收期長,對商業資金缺乏吸引力,同時我國商業銀行的吸儲資金基於期限匹配的考慮,主要用於中短期項目和個人金融業務。這就決定了在現階段,城鎮化建設資金不能僅僅依靠財政支出和商業銀行資金,仍需發揮好政策性金融以國家信用為支撐、介於政府財政投資和商業銀行貸款之間「四兩撥千斤」的引領性作用。
第一,進一步發揮現有開發性金融機構在城鎮化建設的主力銀行作用,不斷總結經驗和創新融資模式,繼續在建設起步階段運用開發性資金發揮好「啟動器」功能。
第二,建議進一步完善城鎮化中長期投融資的制度性安排,參照國際通行做法,賦予開發性金融機構永久國家債信等級,建立穩定、可持續的中長期金融債發行籌資機制,通過開發性金融資金支持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民生領域。
第三,為管控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可考慮由國家開發銀行或通過招標確定一家銀行,進行「統一評級、統一授信、統借統還」,從總量、結構、操作上防止地方政府一哄而上、盲目舉債,避免投融資總量失控,形成系統性風險。
第四,可通過設立專項貸款、專項基金和專項債券等配套政策,彌補政府投資特定項目的資本金以及地方配套資金的階段性缺口。如每年在全國信貸規模安排中設立城鎮化政策性貸款專項規模,著力解決農民工市民化、保障性住房和中西部基礎設施建設等城鎮化瓶頸領域的融資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