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注會會計中金融資產貸款應收款項章節講義根本沒看懂 求大神指點
這是銀行的分錄,收回貸款時,借方收到存款,貸方沖貸款本金、應收利息和最後一期利息收入(因為最後一期可能尚未計提利息,如果已經全部計提了則沒有利息收入這一項)。貸款發生減值時作的分錄借貸相等,這是銀行為了加強貸款管理而做出的規定,記住就行。
收回已減值貸款這筆分錄很好理解,所有減值資產的處置都是這樣的,需要沖減減值准備(資產已經不存在了,對應的減值准備當然不應當再存在於賬務中),差額沖減資產減值損失(貸款收回金額大於計提減值後的賬面價值,沖減原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
貸款確認無法收回後,報批後應當將全額計提的減值准備和貸款余額核銷。因為之前是按照備抵法確認減值,而債權的賬面價值雖然減少了,但是余額並未發生變化。但是貸款一旦無法收回,比如債務人破產,此時債權已經不存在,所以余額和減值准備應當核銷。
最後一筆分錄是貸款核銷相反分錄,理由和以上的相同。
② 注會高手請問 存貨與金融資產為什麼不在資產減值損失准則規范
由於有關資產的特性不同,其減值會計處理也有所差別。
存貨與金融資產屬於流動資產。
資產減值准則規范的主要是非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的減值和非流動資產的減值在有些方面的處理不一樣。
③ 注冊會計師《會計》金融資產,那位親解釋一下
那些公式,你不用背,沒有用,等你學完了,自己然就懂了。
處置收益是指企業把固定資產從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賣掉,轉入營業外收入的部分,就是處置收益。你可以這樣理解。金融資產部分,就要考慮是那類金融資產,是交易性的,可供的,持有到期的,每一種的處置收益都有不同,因為交易費用的處理不同,公允價值變動處理不同,交易規則不同,所以方法又有細分。需要你自己學完之後再總結。
資產減值損失,金融資產當前公允價的下跌,和你賬面價的差額,確認為壞賬的部分就是資產減值損失。這里還有一種情況是賬面價,當前公允價,公允價減處置費用,這種情況要三者都考慮的,我也不會細講,要有題,你才能懂。
最後如果上面你看不懂(我一直認為我表達能力有問題),你就這樣記,收益就是你得到了好處,往自己包包里裝錢了。損失就是你包包里的錢少了。而處置收益就是你賣了某項資產得到的收益,那減值損失,就是因為你的資產減值了,而受的到損失。就這樣。
會計就是一種語言。
④ 注會金融資產減值死活看不懂,哪位高人指點一下!!!
我來回答你吧
首先,概念問題。
減值可以理解為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嚴重地非暫時性的下跌,比如我的債券本來值一百萬,現在只值五十萬了。。這個應該很好理解。
那麼減值確認實際上就是減值的會計處理了,具體說來就是確定它究竟減了多少,並將減了的錢計入損益。
其次,我們來細分析。
第二章將金融資產分為四類,第一類是不存在減值的問題的,因為它的名字叫。。。你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它本來就是以公允價值計量的,你減值不就是指資產的公允價值下跌么,那我就是以公允價值計量的,你跌多少,我本來就都能反映出來,另外,你對減值的會計處理不就是把減值額計入當期損益么,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就是把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借 公允價值變動 貸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所以,第一類天生就與減值有緣無份。。。你大可不必去管它。。怎麼樣,難度一下少了四分之一吧。。。
第二類和第三類放在一起講,無非兩句話 減值: 借 資產減值損失 貸 資產損失准備 轉回: 借 資產損失准備 貸 資產減值損失 會計分錄就是這么做的。。。。至於這個減值額嘛。。。呵呵,就是你確認減值前的攤余成本減去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二三類難在減值數額的處理上。。而第四類難在會計分錄上。。。
第四類的減值額很好搞定,就是某某資產公允值跌了多少多少。這個沒 有任何問題。。。關鍵是它的會計分錄會比較麻煩。你得死記
確認減值時
借 資產減值損失 (這個是大家的共同點)
貸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這就是本期公允值跌了多少)
資本公積————其它資本公積(這個是把以往的損失從所有者權益中轉到損益中)
轉回的話更麻煩。。。
如果是債務工具的話
借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 資產減值損失
如果是權益工具的話呢
借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 資本公積————其它資本公積
如果是不可計量的權益工具,則不可轉回。。。
挺麻煩的啊
⑤ CPA財務管理的問題:稅前利息費用為什麼要是財務費用扣除金融資產減值損失,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
傳統利潤表的利息費用考慮了負債的利息支出,沒有考慮金融資產的損益。管理用利潤表的利息費用=金融活動損益=金融負債利息-金融資產損益=傳統利潤表中的利息費用-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金融資產投資收益+金融資產減值損失,後面三項是由於金融資產產生的,也屬於金融活動損益。
您可以這樣理解,因為金融損益是損益類的科目,是通過收入減去費用得出的,由於利息收入一般都小於利息費用,所以二者之和是負的,即稅前金融損益體現為負的利息費用。
⑥ 關於CPA教材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計量的例題詢問(2012版第二章、第六節內容),謝謝!
我也在學CPA。
第一個問題,
不是備抵賬戶。「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屬於資產類會計科目,是總分類賬戶,下設四個二級科目:成本、應計利息、利息調整和公允價值變動。
第二個問題。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如為債券的,到了資產負債表日則要核算其利息,分期付息的應該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進入到「應收利息」中,如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利息」。應收利息,是按照票面價值計算的,所以每年都是3W。 投資收益,是按照賬面價值來計算的,也就會隨著公允價值的變動而變動。他們之間的差額,就記在了「利息調整」科目裡面。
因為債券是有會給投資者帶來利息收入的。所以它的減值損失不是單純的看公允價值的變動所帶來的賬面價值的增減。打個比方,100W的債券一年有3W的利息收入。損失了20W。賣出的話會有80W元。但如果當初買的就是80W的債券,利息就是2.4W了。少了6000.所以應該用到現值。
這個題目最後計算減值損失,就是用07年12.31的公允價值—06年12.31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的現值,而 攤余成本 指的就是某個時點的折現值。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購入成本)—應收利息+投資收益—已經發生的資產減值。這樣做的話,就是這個題目的答案了。
不知道你明白了嗎。我是這樣理解的。第一次回答問題,如果答得不好,別見怪。
⑦ CPA財務管理的問題:稅後利息費用為什麼要是財務費用扣除金融資產減值損失,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剛好我也學到這里了。試著回答一下。
不是用包含關系來理解的,更傾向於把這財務費用和這三者的合起來叫作「稅後利息費用」,只是一個叫法。
因為稅後經營凈利潤全部是由經營資產帶來的,所以其計算過程中,不包含傳統利潤表上的財務費用、金融資產減值損失、金融資產投資收益、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所以在用稅後經營凈利潤進一步計算傳統利潤表上的凈利潤時,要把之前沒考慮到的這幾項放進去。
即:凈利潤=稅後經營凈利潤-(財務費用+金融資產減值損失-金融資產投資收益-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1-平均所得稅稅率)
這個式子中,加粗的一塊合起來叫做「廣義的利息費用」,廣義的利息費用*(1-平均所得稅稅率)即為稅後利息費用。
再來一張剛才製作的圖:
祝考試通過
⑧ 在《注會》「金融資產」一章中提到「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
在計提減值准備,確認減值損失之後,有可能最後又沒有發生損失(或損失的數額小於計提的准備),那麼對於這部分差額有的可以轉回:也就是借記減值准備,貸記減值損失(與開始確認減值損失時的方向相反),比如應收賬款的減值處理就是如此。
對於金融資產而言,規定不允許將開始多提的減值准備轉回,就是計提的損失在每個資產負債日檢查,已經確認的損失大於等於當日應計提的減值准備則不做任何處理;小於則增記減值准備。
⑨ 求注會會計中關於金融資產的處理
我感覺可供的資產負債表日處理麻煩,有人肯定要錯,的主要是對攤余成本的理解,當既有公允價值變動又有攤余成本的攤銷時,攤余成本不考慮公允價值變動。這時攤余成本就不是賬面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