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團被這么多家公司投資,好多都是投資好幾十億的,這樣投資有賺嗎。
當然有的賺啊,美團不是已經上市了么,既然上市,那這些融資方就有的賺了啊,融資的目的就是為了上市,上市之後,這些融資方就能拿到股權,人家投資都是往長遠看的,幾十億美元對於大佬來說算什麼,你看看現在的美團,衣食住行樣樣都涉獵,而且做的都比較不錯,很多方面早已開始盈利了,還吞並了不少同行,為啥作為CEO的王興不是美團最大的股東,可想而知,都被投資方控股了,這些股東就是躺著賺錢啊。你想想淘寶就知道了,08年的淘寶啥樣,現在的淘寶啥樣,那些投資淘寶的人,現在還不賺的油滿肚肥的啊,當然風險也肯定是有的,而且風險不小,這就是看投資者的眼光了
㈡ 美團網的發展歷史
一、2010年
2010年3月4日,王興推出美團網。
2010年3月,獲得天使投資人王江的種子投資;
2010年5月4日,美團網上海站上線。
2010年5月6日,美團網武漢站上線。
2010年7月26日,美團網西安站上線。
2010年8月2日,美團網廣州站上線。
2010年8月,獲得了紅杉資本1200萬美元A輪投資;
2010年10月19日,美團網無錫站上線。
2010年10月22日,美團網南京站上線。
2010年12月22日,美團網石家莊站上線。
二、2011年
2011年7月,美團獲得阿里巴巴和紅杉資本5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2011年12月28日 中國網- 美團網榮獲「年度最佳團購網站」 稱號。
2011年12月23日中國經濟網- 美團網11月銷售額超2.5億,穩居團購業第一
2011年12月22日 美團網入選「十大網路購物品牌」
2011年07月13日,阿里巴巴領投美團網5000萬美金。
2011年04月06日,計世網消息, 美團網榮獲「團購之星」稱號。
三、2014年
2014年5月消息稱美團獲得3億美元C輪融資,領投機構為泛大西洋資本,紅杉資本及阿里巴巴跟投,美團C輪融資的估值在30億美元左右。

美團的重要事件:
2014年美團全年交易額突破460億元,較去年增長180%以上,市場份額佔比超過60%,比2013年的53%增長了7個百分點。
2015年1月18日,美團網CEO王興表示,美團已經完成7億美元融資,美團估值達到70億美元。
10月8日,大眾點評與美團網宣布合並,美團CEO王興和大眾點評CEO張濤將會同時擔任聯席CEO和聯席董事長。
11月,阿里確認退出美團。
11月10日,美團CEO王興發內部郵件表示,將不再擔任聯席董事長。
2016年8月,北京市食葯監局利用高科技手段對互聯網違法行為進行搜索監測,為監管部門提供了一批違法線索,查處了一大批違法案件。
8月10日,北京市食葯監局對美團進行立案調查。
2018年6月22日,美團點評正式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
9月20日,美團點評登陸港交所。
2019年8月14日,檢查組來到美團打車上海分公司進行上戶檢查。
通過監管平台數據比對,發現「美團打車」存在違規派單行為,交通執法部門現場開具了3萬元的處罰決定書。
㈢ 據稱美團點評開始新一輪融資領投方不是騰訊那是誰呢
據爆料,美團開始新一輪融資了,此輪融資投前美團估值約為250億美元,較2016年年初融資時的180億美元,估值高出近40%。

此前王興曾說過,互聯網的下半場要上天、入地、全球化。所謂上天,就是高科技。在互聯網下半場,更多的要關注底層科技,比如AI、大數據、雲計算等。
所謂「入地」就是「接地氣」,甚至是扎到地底下去。「現在僅僅做表層連接的事情已經不夠了,如果僅僅停留在C端,有微信就夠了。創業要』入地『,要真正要做連接、改造並且提高效率,真正創造價值。
全球化。從全球互聯網格局來看,只有中、美有巨型的互聯網公司,而且無論是模式還是技術,都是中美兩國的企業領先,未來互聯網下半場的競爭將是中美之間的競爭。所以中國企業要是不放眼全球,長期來看在全球是沒有競爭力的。
只要能有大的發展,那就加油吧!
㈣ 美團最快九月IPO估值600億美元,高了還是低了
坦白說,美團600億美元的估值太高了,已經高到了讓人驚訝的地步。雖說美團現在有外賣、團購、酒店等三大業務主體,但商業模式並沒有亮點。試問,美團如何支撐600億美元的估值?

從用戶屬性來看,無論是團購業務,還是外賣,抑或是美團酒店業務,都是對價格敏感的人員。一旦有更低的價格出現,用戶便會逃離美團。正因於此,美團的主力業務最近幾年老是變化。由此不難看出,美團的用戶價值並不高,這也是美團600億美元估值太虛的原因。
㈤ 「社會企業」美團融資40億,啟動「長城計劃」怎樣保障配送安全的呢
中國最大互聯網+生活服務平台美團點評宣布完成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300億美元。該消息一傳出,便迅速成為外賣界熱議的話題。美團點評近幾年發展速度驚人,如今又有新融資加持,它在外賣行業中的優勢將更加明顯。

不僅是配送安全,在食品安全、環保問題,美團點評都做了相關努力,踐行著他們要做“社會企業”的諾言,更履行著讓大家Eat better,live better的使命。
㈥ 美團2020年凈利潤才40多億,為什麼市值有1.6萬億
你可以參考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觀點。
價值與估值的本質差距。
美團的PE接近300倍。如果按今天估值來講確實是嚴重高估。但是市場是非理性的。高估也可以持續很久。低估也可以持續更久。
但是通常看問題的關鍵不在這。而是要計算美團的年化復合成長率。
2018年以前都是一直虧損狀態。2019年2020年爆發增長。美團已經壟斷了外賣市場。而且客戶黏性越來越高。如果未來年華增長率持續大幅增加,那麼過幾年看現在的價格就不算高了。
也就是說估值的變化會隨著企業成長率越高而變得合理或者低估。以現在的價位看肯定是高估。至於要不要投資看你怎麼給它估值和看它的前景。
我個人是不會投資美團。理由是比它好的標的大把。
㈦ 美團團購網是哪幾家公司合作的啊有沒有什麼巨頭入股
1.騰訊為美團的第一大股東,持有20.14%的B類股;美團點評董事長兼CEO王興持有5.73億股A類股,投票權為48.41%,是公司的控制者。
2.美團此前的融資過程是在2010年獲得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 1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3.在2011年7月獲得阿里巴巴(alibaba)和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 5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4.2014年5月,獲得泛大西洋資本、紅杉資本、阿里巴巴共同投資的3億美元C輪融資,對美團C輪估值約40億美元。

(7)美團40億美元F輪融資擴展閱讀:
美團赴港上市招股書披露信息顯示,騰訊為美團的第一大股東,持有20.14%的B類股;美團點評董事長兼CEO王興持有5.73億股A類股,投票權為48.41%,是公司的控制者。提及競爭對手,美團表示,在餐飲外賣及到店服務方面與阿里巴巴集團及其投資的公司進行競爭,在酒店、旅遊及票務交通服務方面與攜程國際有限公司進行競爭。
在香港聯交所開放「同股不同權」後,美團6月22日正式遞交上市申請,將設不同投票權架構。昨天招股書在聯交所網站被披露,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銀美林為美團IPO的聯席保薦人。美團點評表示,本次發售所得款項凈額用於升級技術並提升研發能力、開發新服務及產品、有選擇地進行收購或投資於與公司業務互補並符合公司策略的資產及業務,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不過具體募集資金和美團估值並未披露。招股書還對美團點評的一些業務情況進行了披露。
㈧ 美團點評,真的值300億美元嗎
對互聯網「網紅公司」的估值,須有腦洞大開的想像力。
10月19日,美團點評估值300億美元、融資40億美元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這標志著全球未上市科技公司估值榜前五位中,帶有「中國概念」的已經「五占其三」,滴滴、小米和美團點評分別位列第二、第三和第五位。
300億美元是個什麼概念?目前網路的市值逾920億美元、京東的市值近560億美元,美團點評的最新估值,已經佔到網路市值的33%、京東市值的54%,而後二者分別位居國內互聯網公司的探花和傳臚寶座。
從會計學的角度看,公司估值歷來存在多個核算方法、且涉及到多個參照維度。而對於非上市的互聯網公司而言,現在流行的是,言必稱「用戶數」和「賽道」,只要「用戶數」足夠龐大,只要「賽道」足夠寬闊,如何估值,那就看投資人的想像力了。
至於「用戶數」,美團點評貌似對得起300億美元的估值。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美團點評的活躍買家為2.4億,京東的活躍用戶數近2.6億(6月30日之前的12個月),網路的移動搜索月活躍用戶數則為6.65億(2016年12月)。
但是,與美團點評相比,京東已經築起供應鏈的防護牆,這使得它具備在電商紅海中拼殺的能力,此外,內生於電商屬性的互聯網金融(京東金融),未來也具備一定的想像空間。
而至於網路,近幾年雖說贏利能力下滑,但其凈利潤卻還是年年為正的,何況,網路現在還有國內AI(人工智慧)一哥的想像力加持。
在王興「無邊界」的理念下,近兩年美團點評的賽道,好像變得開闊了——其業務的主戰場,已從外賣、團購,進軍到電影票、酒旅、移動出行、短租等等。
美團點評的口號也變成「吃得更好,活得更好」,試圖構建起全頻道的本地生活服務平台——如此一來,美團點評的未來估值想像力,不要說300億美元,就是3000億美元也不過分,因為僅以其目前試水的移動出行為例,這一領域的對標公司滴滴,最新一輪的估值已經超過500億美元。
這樣的想法,有沒有可能實現?短期徒有其表,是有可能的,依靠強大的執行力。
這樣的想法,到底好不好?不好,因為規模並不等於經濟,長期應該也很難有成功的可能。
在「內存如金」的手機體驗時代,如果一款APP能夠更多地滿足用戶需求,用戶自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這樣可以更少地下載APP,手機頁面也可以變得更為簡潔。但是,美團點評這一拓寬賽道的邏輯,事實上,可能經不起嚴謹的推敲。
其一,多點作戰的實力值得商榷。無論是外賣、團購,還是電影票、酒旅、移動出行和短租,這些業務的核心拓展手段是「競價模式」,也就是說,在取得一家獨大的地位之前,你可能要用持續的補貼,以保留並搶奪活躍用戶的數量。
如果僅是在單一領域通過補貼手段打垮(或合並)對手,比如外賣領域,美團點評有沒有可能,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但是,多領域同時作戰,有沒有可能,顯然是絕無可能的,僅專注於移動出行的滴滴,其資本實力就已經遠超美團點評,此外,專注於酒旅業務的攜程,其目前市值也高達260億美元,幾乎與美團點評的最新估值保持同一身位。
其二,不同業務領域的業務邏輯存在沖突。美團點評的外賣和在線票務屬於O2O模式,而移動出行和短租則屬於共享經濟模式,這兩種模式的內在邏輯是存在一定的沖突的。
O2O的用戶粘性弱,極容易發生遷移,屬於終極價格PK性質,既要PK線上、又要PK線下,而共享經濟則是閑置資源優化配置性質,只要能夠形成一定的市場壟斷,則用戶就會具有較強的的粘性。
其三,美團點評缺乏生態構建的支付支撐。姑且不論當下美團點評的生態構建是不是偽命題,起碼有一點是其硬傷,即缺乏自有支付平台的支撐,盡管當下美團點評已經擁有支付牌照,但是,欲想真正打破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二分天下的格局,可以說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者,現有用戶已經形成使用慣性;二者,支付寶與投資理財及阿里電商平台之間已經構建起生態體系,微信支付與微信社交之間也已構建起生態體系,這二者的支付功能均具有一定的自我強化功能。
當然,或許有人會產生疑問,美團點評的全頻道本地生活服務功能,難道與自有支付平台之間不能建立自我強化功能嗎?對不起,很難具備,本地生活服務功能的用戶粘性,上文已經講到,其對用戶的粘性相對要弱許多。
互聯網公司的VC和PE投資人,絕大多數是理性的,但是,其間也存在早期投資人身不由己被裹挾、以及產業投資人出於整合並購等因素而後期出手的可能。
畢竟,對於早期投資人而言,如果不能力頂投資項目等到較佳的市場預期時IPO,那麼其早期投資極有可能會產生較大的虧損。從這個角度講,眾多已經融資六、七輪卻依然未上市的互聯網企業,均存在這樣的可能性——沒有哪個投資人是不希望所投項目早日上市套現的,但是在什麼樣的市場預期下上市,這才是關健,否則,寧願被裹挾著繼續力頂,也不願中途收手認虧。
美團點評,真的值300億美元嗎?
未來或難預料。但是,我還是有一句勸告:在樹根尚淺之下,還是不要盲目往眾多枝葉上噴灑營養液為好,相反,裁剪枝葉、突出重點業務反而更為重要。
㈨ 美團確認融資100億美元,企業進行融資一般主要目的是啥
在大眾視野里,美團是一家負責吃喝玩樂的公司,說起看似輕松愉悅的吃喝玩樂,在美團來講卻是一個耗資巨大的技術活兒。最近美團融資近百億美元,如此新動作大手筆去重砸社區團購,就是想在無人機配送等前沿科技方面大力加碼,升級用戶在吃喝玩樂方面的體驗度,為了這份更美好而去進行無邊界擴張。看起來是是不缺錢的。所以此番融資涉及到企業融資本質,也就是當企業為主體去融通資金,目的是力求企業及其內部各環節之間資金供求趨於平衡的動感過程。如遇資金短缺時,融資是以適當額度資金,也就是最小代價籌措到適當期限的有效手段。
融資可以很好地解決企業的資本問題。本輪美團融資,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力求和阿里爭奪電商排位名次,現在電商已經現身在美團APP比較醒目的位置。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美團野心,不僅僅著眼於外賣本地生活,而是放眼與整個電商的生態圈。
㈩ 為什麼像滴滴、美團這種大公司,明明很有錢,卻還要不斷融資
為什麼像滴滴、美團這種大公司,明明很有錢,卻還是要不斷融資?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矛盾,但是也很好理解,因為這兩家公司其實很缺錢,因為公司沒有盈利,連續虧損,常年的產品研發、市場推廣和商業運營需要投入巨量的資金,否則這兩家公司早就破產了。

但是這三種資金來源最穩妥的方式就是股東的股權融資,其他兩種都不穩定 ,也具有極大的法律風險,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各種跑路其本質就是第三種融資的方式,比如網貸,比如長租公寓,比如O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