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摩拜ofo融資進程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摩拜ofo融資進程

發布時間: 2021-05-25 23:09:34

❶ 摩拜單車是如何融資

摩拜單車完成超6億美元E輪融資,創共享單車行業紀錄。

據統計,今年以來摩拜單車累計融資超 10 億美元,相當於ofo三倍以上,超行業其餘玩家總和,折射出摩拜不僅坐穩行業領軍地位,其在資本市場認可度也穩居行業第一。

❷ 摩拜抓運營,ofo求規模 到底是什麼左右著戰局

其實都虧錢的,只不過是後面在融資而已

❸ ofo摩拜單車是怎樣融資的 有人說是騙平民百姓的錢融的資是真的嗎

人家融資的都是天使投資人這種身份的,老百姓根本接觸不到好吧。我估計這么說的人是說抵押金吧,那個不是融資。

❹ 摩拜單車退場、美團單車接力,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發展趨勢

早在11月14日,摩拜app就發布了官方通知,進入app時可以看到彈窗顯示標題為美團相見,陪伴不變的提示,當中提到為了給用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體驗,摩拜單車服務將會前面接入美團,更名為美團單車,到2020年12月14日晚23時59分,摩拜app和微信小程序都將停止服務和運營,使用原來賬號登錄美團app依舊可以繼續享受騎行卡套餐等權益。如今,摩拜單車已經正式退出歷史舞台,那些橙色小車未來都將搖身一變成為黃色的美團單車為大家繼續服務,接下來我從幾個方面談一談共享單車那些事:

一、摩拜並入美團之後怎樣了

2018年4月份,美團就宣布正式全資收購摩拜一事了,在2019年1月美團宣布未來摩拜單車品牌就會改名為美團單車這個名字,美團也將成為國內原摩拜單車唯一的入口,這一晃,到了2020年底,摩拜終於完成了最後的轉型,原來獨立運營的單車服務徹底並入美團旗下,屬於一個傳奇公司的時代就此結束,從美團騎行數據來看,使用美團app及微信小程序騎行美團單車的訂單佔比為99%,可見無論叫什麼,能為民眾提供方便服務才是生存的王道。

對於共享單車成為這樣的發展形勢,各位有何想法呢,歡迎在留言區分享出來。

❺ 為什麼只看到摩拜,ofo還在拿到融資

我個人認為:
第一、我對共享單車行業以及摩拜和ofo,並沒有太多了解,僅憑我的個人理解提供答復,未必准確,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第二、共享單車的市場還在不斷開拓,摩拜和ofo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進一步擴大生產經營,很多投資者也願意為共享單車行業投資。
第三、目前共享單車行業已經呈現出兩強獨大的趨勢,很難再有其他企業與其並肩或超越,所以,投資者也僅願意為這兩家企業投資。
第四、現在摩拜和ofo的競爭實力基本持平,為了保持這種平衡態勢,當其中一家企業獲得新的投資後,另一家企業會相應的增加投資,因此,兩家企業會經常性的拿到融資。
第五、綜上,我的答復是:為什麼只看到摩拜和ofo還在拿到融資,一是共享單車市場還在不斷開拓因而需要融資,二是共享單車行業兩強獨大的趨勢導致只有這兩家企業容易拿到融資,三是兩家企業為了保持實力持平需要經常追加投資。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❻ 摩拜融資,ofo攻城,共享單車結束戰斗還有多遠

有競爭才有發展

❼ 摩拜單車此次融資,或許是劣勢開始出現的時候

近期,摩拜單車又進行了2億美元的融資,這也是繼其C+輪之後的又一次兇猛擴張。但融資並不意味著一定就是好事,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導致其出現劣勢,摩拜單車這一路的野蠻擴張之後,其隱患開始出現。

單車經濟的本質依然在於共享經濟

單車經濟的本質其實依然屬於共享經濟,無論當前如何兇猛融資,講出各種故事,其最終的價值還在於將每一輛單車資源進行最多的重復利用,實現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最終再從這一價值上賺取差價,尋求盈利。而無論摩拜單車還是ofo最終要想達到盈利,都必須做到這一點。

而此前階段,ofo就採取了輕單車、低成本、低維修的擴張路線,其一開始就從共享經濟出發,因此對於進軍單車出行領域時,同樣採取了低成本擴張的路線,因此更能夠做到資源的最大利用。

摩拜單車則恰恰相反,由一開始就採取重模式,將每輛車的成本抬高到了3000,這也意味著在獲取相同用戶的同時,摩拜單車需要花費更高的價格,一輛車看不出太大的區別,但是一旦達到某個規模,那麼同樣的融資情況下,摩拜單車燒錢的劣勢就出現了,而此次急於融資,除了一方面需要繼續佔領市場外,另一方面同樣反映了摩拜單車在資金上想必ofo有著巨大的壓力。

高維修成本之下,摩拜的劣勢正在出現

早期的點滴優勢或者劣勢,會在後期形成更強的馬太效應,此前說過摩拜單車最大的問題在於獲客成本遠高於ofo,這是其一,但是更重要的是,隨著規模的逐漸形成,摩拜單車的後期維護成本也在劇烈上升。

摩拜單車造價過高,其中涉及諸多硬體包括GPS、車鎖、車座、太陽能板等等均成本不菲,根據此前微信公眾號「互聯網思維」的爆料,平均維修一輛摩拜單車的成本接近四五百,簡直可以買一輛全新單車。

而此前摩拜公布過車損耗大概在10%左右,以北京地區投放1萬輛單車計算, ??也就是說僅在北京地區幾個月就有1000輛車需要維修,按單車400元的維修費用計算,需要花費40萬。??再加上摩拜公開的100多名運營人員,按照每人5000元工資,每月則需支出50萬。

而如果放到一個正常的商業環境下來看,維修成本必須要遠小於收入,才能夠達到盈利,而目前摩拜單車的各種維護成本依然是個天文數字,開工沒有回頭箭,最終這一切都需要投資人買單。

專車戰爭燒錢還有著正常邏輯,即燒錢可以培養市場,培養潛在用戶與車主,但是平台卻並不需要為車輛保養維修去買單,而摩拜單車的擴張卻相反,其不僅需要比對手更高成本的獲取用戶,其還需要為更高的維修成本買單。

摩拜方面顯然也意識到了問題,也開始推出了大量輕版單車,也在縮減成本透支,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已經投放市場的重型單車,不可能全部替換,只能夠維持更高成本的維修開支。

單車戰爭必將重回理性

還是回到之前說的,將資源的利用最大化,才是盈利的關鍵。

此前共享專車大戰之時,盡管資本在風口的補貼用戶與司機,但是當補貼消失,價格回歸價值,最終一切回歸理性時,市場被教育了出來,而閑置資源也開始被合理的二次利用,通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供需開始平衡,沒有一輛多餘的車輛。

但是單車大戰卻有個問題,當前的資本一味的砸錢造車,最後一定會導致大量的閑置車輛出現在城市中,關鍵是每一輛車的維護成本還非常之高,尤其是摩拜單車,如果其生產單車的量與ofo相當,那麼其必定要付出幾倍的生產成本,以及後期的維護成本。

但是增加成本並非意味著市場會買單,一切由市場供需決定,這是常識。在單車這個領域,由於租賃價格本身就低,用戶對價格並不敏感,而很多用戶更偏向於有一個更輕便的出行體驗,更快速的解決騎行問題為主,輕單車一直是國內用戶的主力。

因此未來很可能出現這么一種情況,當摩拜單車與OFO單車在城市的數量上達到相同時,這個市場將會出現高度的飽和狀態,而註定有一部分單車資源是要被浪費掉的,但是摩拜單車的高成本則意味著,其將會造成更大的資源浪費與損失,同時還並不一定會受到主流用戶的買單。

單車大戰,最終一定會造成大量的單車閑置資源,這一點已經可以預見,但問題是,誰能夠在擴張的同時,一邊節省資源,一邊又能捕獲更多的用戶,這將決定了這場戰爭的最終結局。

摩拜單車此次急於輪融資,表面上是在擴張,但實際上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持續的燒錢正在難以為繼的困境。其高成本的擴張與維護,最終依然需要投資人買單。

這一輪的單車泡沫,開始越來越明顯。

❽ 最近摩拜單車和ofo陸續融資到了億美金級別的錢,在您看來爭奪城市最後一公里的創業算是好創業么,權衡

你好,謝謝你的提問!

首先,我認為,摩拜單車和ofo所在的出行市場是一個非常非常巨大的市場。

這2家明星創業公司幾乎卷進來了市面上所有頂級互聯網公司、產業資本和頂級風投公司——高瓴資本、華平投資、騰訊、紅杉資本中國、祥峰投資、創新工場、滴滴出行、DST、小米科技、中信產業基金、經緯中國、金沙江創投、真格基金等等。

坦白說,短距離出行(提供自行車租賃共享服務)在大城市本身就是非常有價值的,未來中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人口還將持續湧入,堵車已經是這些大城市一個很難解決的城市病。

從小區到地鐵的最後幾公里,滴滴顯然遠遠沒有滿足廣大城市人的需求。另外,滴滴的成本在大幅度的上升,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選擇放棄滴滴的服務,而摩拜單車和ofo則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替代品之一。

總的來說,摩拜單車和ofo並不是一個技術變革帶來的創業項目,而都是基於商業模式的創業創新,所以無論是短期還是中長期,都是靠運營驅動,所以他們才拿了這么多錢。

至於你說的冬天對摩拜單車和ofo的影響,我也承認冬天會影響一些人的使用頻次,還有春夏秋三季呢。其實大部分行業都有季節性,比如旅遊,行情最好的時候一定是十一、五一等節假日以及企業團建的七八月份。再比如滑雪這個領域,肯定是在冬天,夏天應應該滑雪的人會很少很少。

最後說說,摩拜單車和ofo的風險:

首先,自行車租賃,很多地方政府已經做了很多布局,確實也已經很方便,比如我所在的北京新中心——通州,目前正在以史無前例的投資規模在發展這個區域,政府的自行車租賃服務幾乎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基本上有小區的地方,都已經有了自行車擺放點。我們小區南北兩個門已經都有兩個點自行車擺放點,非常方便。

其次,地方政府以及城市管理機構對自行車的管理肯定是一個很大的擔憂,滴滴的前車之鑒就發生在一個月前。(順便插一句,雖然滴滴確實在過去幾個月裡面出現了一大批外地的的司機,完全不認識路,服務體驗也很差,但是,網約車新規有點矯枉過正,在我看來,至少讓有北京車牌的人當滴滴司機是合情合理的。)

該回答來自於網路問咖 王暉 大咖

❾ ofo小黃車正式宣布完成多少融資

記者今日從ofo公司獲悉,ofo小黃車宣布完成超過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阿里巴巴、弘毅投資和中信產業基金聯合領投,滴滴出行和DST持續跟投。易凱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據悉,2017年底,ofo小黃車計劃投放2000萬輛車,服務全球200個城市,進入20個國家和地區。

ofo小黃車憑借其行業領軍者地位及強勁的發展勢頭,贏得了戰略及財務投資方的一致青睞,創下共享單車行業單筆最高融資,融資總額行業第一,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共享單車平台。新一輪巨額融資將加速ofo的產品智能化進程,使其成為行業智能化標桿。

❿ ofo和摩拜現今發展如何

  • 摩拜和OFO單車的發展如何呢?

古有中國的四大發明,今有現代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單車,網購,說起這4種,可謂現在無時無刻都在影響我們的生活啊,現在都已經離不開他們了,但要說起讓我們出行方便的,一定是小單車,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但是現在的小單車可謂是五花八門啊,但說起最大的還要屬摩拜和小黃車了,也最常見,但現在他們發展的怎麼樣啦?

  • 摩拜單車的融資情況;

1月4日,摩拜單車宣布完成D輪2.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的股權融資。騰訊、華平投資領投本輪,新引入的戰略和財務投資者包括攜程、華住、TPG 等;紅杉、高瓴等現有股東均跟投本輪融資。一年融資五輪
1,2015.10.30
A輪 數百萬美元 愉悅資本
2,2016.08.19
B輪 數千萬美元 熊貓資本、愉悅資本、創新工場
3,2016.08.30
B+輪 數千萬美元 祥峰投資、創新工場
4,2016.09.30
C輪 1億美元 紅杉資本、高瓴資本
5,2016.10.13C+輪 未透露 高瓴資本、華平投資、騰訊、紅杉資本、啟明創投、熊貓資本、貝塔斯曼、美團王興


從2016年開始共享單車漸漸進入我們生活,以膜拜、ofo為代表的共享單車公司為搶占市場沒有間斷的在全國各地入駐布局。以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理念向我們撲來,盡管單車發展迅速,但我們還是理性看待,最後也祝2家發展越來越好,也是方便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