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獎勵生二孩家庭力度該如何
近日,遼寧省政府印發的《遼寧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提出,到2020年遼寧人口生育水平穩步提高,人口總量保持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合理規模。按照這一規劃,在全面二孩政策方面,遼寧將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對生育兩個孩子以內(含兩個)的不實行審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推行網上辦事,進一步簡政便民。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韓國政府也曾擔心人口增長過快,因而大力推行節育政策。但到了九十年代以後,隨著生育率的不斷下降,韓國政府改變了生育政策,從限制生育轉為鼓勵生育。但由於韓國過去推行節育政策的力度過大,改變生育政策的時機過晚等原因,鼓勵生育的政策並沒有收到預期效果,生育率反而進一步下降,近幾年的生育率僅在1.1~1.3之間。
韓國生育政策歷史的經驗教訓,對遼寧省乃至全中國都是前車之鑒:放開生育和鼓勵生育不宜拖得太晚。世界各國的經驗表明,降低生育率比較容易做到,但要提升生育率卻要難得多。
來源:新京報
2. 都說生育率下降,為什麼要二胎的家庭反而增多不少
「二胎全面放開」後,生育率是上升的,只是上升的沒有象人們預測中的那樣快。
當然,說這話是要有依據的,這依據來自於官方公布的兩年的數據:
中國官方公布:2016年,政策剛好實施一年,全國住院分娩的嬰兒活產數是1846萬。這個數字是2000年以來我國出生規模最大的一年,比「十二五」期間年均出生人口數增加了140萬,總和生育率達到1.7%,
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1723萬人,是2000年以來歷史第二高值。其中,2017年的二孩數量進一步上升至883萬人,比2016年增加162萬人;二孩佔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達到51.2%;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意識到些什麼。
3. 遍二孩政策對中國未來的社會發展有什麼影響
這是官方的說法,還是很有道理的: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根據人口形勢發展變化,在全國普遍實行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的基礎上,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調整完善生育政策順應群眾期盼,有利於社會和諧穩定發展。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國城鄉居民生育意願發生明顯變化,「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逐步淡化。根據《決定》的要求,要通過調整完善生育政策,逐步實現國家意志和群眾意願的統一,縮小城鄉、地區、民族之間生育政策的差別,促進城鄉統籌發展,促進出生人口性別比恢復正常水平。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必將進一步彰顯以人為本的理念,改善家庭人口結構,顯著增強家庭抵禦風險能力和養老照料功能,更好地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
第二,調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於穩定適度低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進入新世紀以來,全國婦女總和生育率穩中有降,目前為1.5-1.6。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國民收入增長、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制度趨於健全,特別是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婦女總和生育率還可能進一步下降。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符合人口發展規律,有利於穩定適度低生育水平,減緩人口總量在達到峰值後過快下降的勢頭,有利於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和中華民族長遠發展。
第三,調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於保持合理的勞動力數量和結構,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11年,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達到9.41億人峰值,2012年下降為9.37億人,按此趨勢,2030年前我國勞動年齡人口仍可保持8億人以上,但年輕勞動力在勞動年齡人口中比例下降,勞動力資源的國際比較優勢有所減弱。同時,人口老齡化明顯加速,
2012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已經達到14.3%,2013年底老年人口總數將達到2億,而2025年、2030年將分別達到3億和4億。如維持現行生育政策不調整,幾十年後勞動年齡人口銳減,老年人口比重過大,勢必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就是要有效應對和積極緩解人口結構性矛盾的長期影響,保持合理的勞動力數量和結構,延緩人口老齡化速度。這些決策將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培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新優勢,准備更為有利的人口條件。
4. 全面二孩政策對中國家庭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原因有3點:中國社會已經開始步入老齡化,為了緩解人口老齡化對中國社會經濟產生的不利影響,需要鼓勵生育,延緩人口老齡化的進程。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功,其背後有人口紅利的因素,但隨著人口紅利的結束,中國經濟有慢步不前的現象,因此,希望通過鼓勵生育,再次迎來人口紅利。順應民心,很多普通百姓有生二胎的想法和需要,因此,從人性角度來說,國家需要放開二胎平衡未來中國家庭的養老壓力,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獨生子女制,這就造成了現在有不少年輕夫婦將來會面對4個老人的養老壓力,而通過二胎制,會平衡未來中國家庭的養 老壓力,
5. 生育二孩的機會成本是什麼
生育二孩的機會成本是什麼生育二孩的機會成本是家庭實力的付出以及家庭資源資本的輸出。
6. 二孩政策實行後對國家家庭的影響
其實現在二孩政策實行後,對國家家庭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的,因為選擇二孩的家庭還是比較少。
7. 二孩政策的壞處
全面二孩政策實行之後,人口與資源之間的矛盾將會加大。為了滿足更多人的用水需求,水資源的形勢會更加嚴峻,人口的增加也對未來城鎮用地的需求產生影響。同時人口的增多致使部分醫療機構進入超負荷運行的狀態,一些婦女集中生育,將會加大醫院床位的緊缺度,許多待產孕婦預約不到床位,拉低我國現有的醫療水平。
(二)加重就業壓力
盡管我國人口出生率不斷下降,但我國人口基數大,就業形勢一直很嚴峻。雖然在政府的引導下有所改善,但在一段時間內,就業競爭仍然十分激烈,勞動力的供求矛盾突出。全面二孩政策之下,同一學齡人口比例增大,崗位需求趨於飽和,尤其是企業為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不願意僱傭有生育意願的女性,使得女性就業更加困難。智聯招聘公布的《2017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對全國55288位職場女性進行了調查,其中28%的已婚無子女和17%的已婚有子女的女性在就業中感受到比較嚴重的就業性別歧視感。已經有一個子女的女性如果繼續生育二孩,受到的歧視將會更加嚴重。
(三)可能出現社會隱患
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之後,短期內可能造成嬰兒扎堆的現象,這一代的新生嬰兒在未來將會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生存壓力,由於家庭條件差異導致的資源配置不公,使得社會矛盾不斷加劇,可能出現社會隱患。而且由於生育觀念和個人追求的不同,在生育二孩上會給適齡女性帶來精神和身體上的壓力,可能會造成情感糾紛,甚至上升到法律層面,加劇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四)加重家庭財務負擔
在生育二孩之後,不僅家庭的經濟負擔加大,也需要付出大量的精神投入。撫養一個孩子健康長大,在衣食住行和教育、醫療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投入,甚至有些家庭為了更好地創造有利於孩子成長的環境,以放棄事業發展為代價,女方會做全職媽媽,養家糊口的責任全落在男方一個人身上,因此家庭財務負擔加大。
8. 我國二孩生育率明顯提升,這說明了什麼
我國二孩生育率明顯提高,生第2個孩子家庭多了很多,這與現在人們生育觀念的改變有關系,與放開二孩政策也有關系,因為之前有很多家庭是事業單位內的編制受到政策影響,生第2個孩子不是他想生就能生的,但現在鼓勵生育二胎。
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政策的改變,確實起到了實際的效果,老齡化人口結構的沖淡,必然要依賴於新生兒數量的增加,因為現在醫療技術在逐漸進步,所以說老年人的。人均壽命也在逐漸提升,這是現實啊,所以說必然要有更多新生兒才能夠沖淡老齡化的社會結構,而更多的新生兒就有賴於二胎政策的放開,現在甚至有部分專家考慮放開三胎,但是現在還沒有真正去討論和實施。
9. 二孩政策對家庭的影響
10. 計劃生育對國家、對家庭和個人都有利
人口的增長會對資源、環境和社會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為了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素質,計劃生育已被定為我國一項基本國策.我國計劃生育的具體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堅持晚婚、晚育,對於國家來說,有利於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對於個人來說,有利於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學習.少生是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關鍵,優生有利於提高我國的人口素質.可見題中的敘述是正確的.故答案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