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事業單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差額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事業單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差額

發布時間: 2021-05-24 08:38:38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要計提折舊,為什麼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有差額的時候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

書上沒有寫不等於不需確認。
融資租賃固資實際是固定資產項下的二級科目,CPA會計中,參照所得稅中固定資產的遞延作法就行了,在租賃那章中,為了突出重點,是省略的做法。

感謝acco125125,以下是他基於我對於這個問題向他請教的回復:
你好。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的有關規定,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在入賬時,因入賬價值與計稅價格之間的差異而產生的暫時性差異,不確認遞延所得稅。但是,在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後,以及因折舊方法的差別而導致的會計與稅務處理之間的差異,仍然應當確認遞延所得稅。

因此,你的理解是適當的。

acco125125

❷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購入賬務處理(未付完款)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 100000
貸:其他應付款 20000
貸:銀行存款-**行 80000

❸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清理賬務處理

一、一般是

借:固定基金

貸:固定資產。

如果用企業會計制度,就會有營業外收支了。

固定資產清理期末要結平(已審批報廢),轉入相關支出。

二、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清理賬務處理: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屬於非流動資產,可長期使用並保持原有實物形態。為了反應取得、計提、處置等方面,需設置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等科目進行賬務處理。

三、固定資產的處置

固定資產的處置具體包括固定資產的出售、無償調出、對外捐贈、盤虧、報廢、毀損等。

固定資產轉入待處置資產時,事業單位應將其賬面余額和相關的累計折舊轉入「待處置資產損溢」科目,實際報經批准處置時,將相關的非流動資產基金余額轉入「待處置資產損溢」科目。

處置過程中取得的收入、發生的相關費用通過「待處置資產損溢」科目核算,處置凈收入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四、固定資產的計提折舊

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應當按月計提,按照實際計提金額,借記「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

(3)事業單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差額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清理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因出售、轉讓、報廢和毀損、對外投資、融資租賃、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處置固定資產,按該項固定資產賬面凈額,借記本科目,

按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原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借記「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固定資產」科目。

(二)清理過程中發生的其他費用以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等科目。

收回出售固定資產的價款、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等,借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應由保險公司或過失人賠償的損失,借記「其他應收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固定資產清理完成後,本科目的借方余額,屬於籌建期間的,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屬於生產經營期間由於自然災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損失,

借記「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屬於生產經營期間正常處理損失的,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❹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金額不是現值嗎

書上說的是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現值和可收回金額的較高者

❺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會計與稅法有差異么

融資租賃相對經營租賃而言,是指實質上轉移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或絕大部分風險和報酬的租賃。會計處理政策依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企業所得稅處理政策依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七條、五十八條規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行為有關稅收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13號)。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在會計准則和企業所得稅業務中都按企業固定資產進行處理,但在資產初始成本計量、折舊計提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差異,納稅人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應根據稅收會計差異,進行納稅調整。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
一、融資租賃方式確認
會計上按照租賃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歸屬程度,將租賃分為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第六條規定:符合下列一項或數項標準的,應當認定為融資租賃:(1)在租賃期屆滿時,租賃資產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2)承租人有購買租賃資產的選擇權,所訂立的購買價款預計將遠低於行使選擇權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因而在租賃開始日就可以合理確定承租人將會行使這種選擇權;(3)即使資產的所有權不轉移,但租賃期占租賃資產使用壽命的大部分;(4)承租人在租賃開始日的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幾乎相當於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出租人在租賃開始日的最低租賃收款額現值,幾乎相當於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5)租賃資產性質特殊,如果不作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稅法上未對融資租賃概念進行專門規定,對租賃方式劃分和對融資租賃方式確認,應與《企業會計准則》規定是一致的。
二、固定資產初始成本計量差異
在會計處理上,《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第十一條規定,在租賃期開始日,承租人應當將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將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長期應付款的入賬價值,其差額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承租人在租賃談判和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可歸屬於租賃項目的手續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初始直接費用,應當計入租入資產價值。
在稅務處理上,根據《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第三款規定,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以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租賃合同未約定付款總額的,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
會計准則中,考慮融資租賃付款資金時間價值,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體現會計核算準確性,更符合融資租賃資產實際價值;而稅法不考慮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而是按照實際支付的款項作為相關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按歷史成本原則,體現稅法規范性。
在租賃資產初始成本計量方式選擇上,會計上按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體現會計核算謹慎性原則,不高估資產;而在企業所得稅中,則按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依次選擇,更注重相關數據可靠性。
三、未確認融資費用處理
會計上,《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第十五條規定:未確認融資費用應當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進行分攤,承租人應當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認當期的融資費用。
稅務上,按《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第三款規定,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計稅基礎不計算現值,即會計上「未確認融資費用」已包含在稅法計稅基礎之內,並在其使用期間內以計提折舊的方式實現稅前扣除的。所以,對於會計上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稅法上不再允許稅前扣除,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四、固定資產折舊計提方面差異
會計與稅法計提折舊都是以固定資產的初始成本為基礎,由於其初始成本確認方式的不同,以及折舊年限上的差異,從而決定了其每期折舊額的財稅差異。
從本文第二項「固定資產初始成本計量差異」可看出:會計上處理中,將融資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而在稅法處理中,不考慮租賃付款資金時間價值,按照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資產的公允價值依次確認租入資產的計稅基礎。所以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稅法上的計稅基礎一般大於會計上的初始成本。
融資租賃折舊資產年限,《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第十六條規定:承租人應當採用與自有固定資產相一致的折舊政策計提租賃資產折舊。能夠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的,應當在租賃資產使用壽命內計提折舊。無法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能夠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的,應當在租賃期與租賃資產使用壽命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計提折舊。
在稅務處理上,根據《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四十七條第(二)項規定,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規定構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部分應當提取折舊費用,分期扣除。其折舊年限,應符合《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房屋、建築物,為20年;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電子設備,為3年。如果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符合加速折舊情形,也可以加速折舊。
如某運輸公司通過融資租賃方式租入輪船一輛,租賃期為9年,合同中未對租賃期滿該輪船的歸屬進行規定,輪船使用壽命估計在15年以上,按《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第十六條規定,會計上該輪船折舊年限應為9年。而按《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輪船最低折舊年限為10年,所以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應進行納稅調整。
五、關於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處理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規定,構成確認銷售商品收入的重要條件是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顯然,融資性售後回租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不能拆解為「銷售」和「回租」兩筆業務,實質是融資租賃。《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第三十一條規定:售後租回交易認定為融資租賃的,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予以遞延,並按照該項租賃資產的折舊進度進行分攤,作為折舊費用的調整。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行為有關稅收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13號)指出,根據現行企業所得稅法及有關收入確定規定,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人出售資產的行為,不確認為銷售收入,對融資性租賃的資產,仍按承租人出售前原賬面價值作為計稅基礎計提折舊。租賃期間,承租人支付的屬於融資利息的部分,作為企業財務費用在稅前扣除。
由此可見,會計和稅法上都體現了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的實質是融資租賃,與租賃資產有關的全部報酬和風險屬於承租方,不作銷售處理,承租人對該資產仍視同自有資產一樣計提折舊。會計上將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予以遞延,並按照該項租賃資產的折舊進度進行分攤;稅法上規定將承租人支付的屬於融資利息的部分,作為企業財務費用在稅前扣除,兩者並無本質區別。
六、有關融資租賃實務處理
案例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融資租賃合同,甲公司向乙公司租入專用設備一台,合同主要條款如下:租賃期限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每年末支付租金20萬元,該設備2010年12月1日的公允價值為90萬元,承租期滿時,該設備歸甲公司所有,租賃合同約定的年利率7%。
案例解析
(一)融資租賃資產初始成本計量
會計核算上,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20×PVA6%,5=20×4.2124=84.248(萬元),大於公允價值90萬元,因此,租賃資產的入賬價值為84.248萬元。
稅法上,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支付的相關稅費=20×5=100(萬元)
(二)未確認融資費用處理
會計核算上,未確認融資費用=最低租賃付款額-租賃資產公允價值=100-84.248=15.752(萬元)
2011年度應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100-15.752) ×6%=84.248 ×6%=5.055(萬元)
稅法上,2011年度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5.055萬元不得稅前列支,匯算清繳時調增應納稅所得額5.055萬元。
(三)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折舊計提
假設會計與稅法折舊年限均為5年,凈殘值為0,都採用直線法折舊,則會計上每年計提折舊=84.248÷5=16.850(萬元),稅法每年計提折舊=100÷5=20(萬元),形成財稅差異為3.15萬元。
甲公司在2011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5.055萬元不得稅前列支,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5.055萬元;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折舊形成財稅差異,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3.15萬元。

❻ 關於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核算,這道題怎麼做

企業在租賃期開始日,將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含增值稅)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加上在租賃談判和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可直接歸屬於租賃項目的手續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初始直接費用,減去可抵扣的增值說後余額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借記:「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賬戶;按最低租賃付款額,貸記:「長期應付款」賬戶;按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貸記:「銀行存款」等賬戶;按其差額,借記:「未確認融資費用」賬戶。

❼ 怎麼確定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的入賬金額

怎麼確定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的入賬金額:
固定資產取得時的入賬價值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分別確定:

(1)購置的不需要經過建造過程即可使用的固定資產,按實際支付的買價、包裝費、運輸費安裝成本、交納的有關稅金等作為入賬價值。

外商投資企業因采購國產設備而收到稅務機關退還的增值稅款,沖減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2)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按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全部支出作,為入賬價值。

(3)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入賬價值。

(4)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按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賬面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入賬價值。

如果融資租賃資產占企業資產總額比例等於或低於30%的,在租賃開始日,企業也可按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5)在原有固定資產的基礎上進行改建、擴建的,按原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由於改建、擴建而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發生的支出,減去改建、礦建過程中發生的變價收入作為入賬價值。

(6)企業接受的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如涉及補價的,按以下規定確定受讓的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①收到補價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減去補價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②支付補價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

(7)以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的固定資產的,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如涉及補價的,按以下規定確定換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①收到補價的,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確認的收益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減去補價後的余額,作為入賬價值。②支付補價的,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和補價,作為入賬價值。

(8)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應按以下規定確定其入賬價值: ①捐贈方提供了有關憑據的,按憑據上標明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②捐贈方沒有提供有關憑據的,按如下順序確定其入賬價值。A.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存在活躍市場的,按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估計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 B.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按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作為入賬價值。如果受贈的系舊的固定資產,按照上述方法確認的價值,減去按該項資產的新舊程度估計的價值損耗後的余額,作為入賬價值。

(9)盤盈的固定資產,按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減去按該項資產的新舊程度估計的價值損耗後的余額,作為入賬價值。

(10)經批准無償調入的固定資產,按調出單位的賬面價值加上發生的運輸費、安裝費等相關費用作為入賬價值。

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中,還應當包括企業為取得固定資產而交納的契稅、耕地佔用稅、車輛購置稅等相關稅費。

實質上具有融資租賃性質,購入資產的成本不能以各期付款額之和確定,而應以各期付款額的現值之和確定。購入固定資產時,按購買價款的現值,借記「固定資產」或「在建工程」科目;按應支付的金額,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固定資產購買價款的現值,應當按照各期支付的購買價款選擇恰當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後的金額加以確定。折現率是反映當前市場貨幣時間價值和延期付款債務特定風險的利率。該折現率實質上是供貨企業的必要報酬率。各期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中規定的資本化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其餘部分應當在信用期間內確認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承租人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時,應當在租賃開始日,將該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相比中的較低者,作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將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長期應付款的入賬價值;並將兩者的差額記錄為未確認融資費用。但是,如果該項租賃資產占企業資產總額的比例不大,承租人在租賃開始日,可按最低租賃付款額記錄租入固定資產和長期應付款。承租人在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時,如果知道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應當採用出租人的租賃內含稅率作為折現率;否則,應當採用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作為折現率。如果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和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均無法知曉,則應當採用同期銀行貸款利率作為折現率。「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是指在租賃開始日,出租人所記錄的該項租賃資產的賬面價值(即:該項租賃資產的賬面余額扣除為該項資產所計提的各項備抵項目後的金額)。所謂「比例不大」,是指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總額小於承租人資產總額的30%(包括30%)。所謂「租賃內含利率」,是指在租賃開始日,使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與未擔保余值的現值之和等於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的折現率。

委託加工物資怎麼核算?

為核算企業委託外單位加工的各種材料、商品等的實際成本,應設置「委託加工物資」賬戶,借方登記委託加工物資發生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收回物資結轉入庫的實際成本,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委託外單位加工尚未完成物資的實際成本。

❽ 事業單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賬務處理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應按照確定的成本,
借:固定資產
貸:長期應付款(按照合同或協議確定的租賃價款)
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差額)
同時,按實際支付的相關稅費等。
在總價法下,「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應付款」應以未來支付的租賃款總額(即租賃的最低付款總額)入賬,同時要對「未付利息費用」(即租賃資產的最低付款總額與其起租日公允市價的差額)另設賬戶核算逐期登記其已付利息及結記未付利息費用,並在資產負債表中作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應付款」的備抵項目列示。總價法的優點是能較清晰地反映承租企業的財務狀況。
租入時的入賬流程

實例分析

2004年1月1日,A事業單位與B公司簽訂一項采購合同,A事業單位從B公司購入一台需要安裝的用於科研的特大型設備,合同約定,A事業單位以融資租入方式支付價款,該設備價款共900萬元(不考慮增值稅),在2004年至2008年的5年內每半年支付90萬元租金,每年的付款日期分別為當年的6月30日和12月31日,安裝期為1年,2004年12月31日設備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發生安裝費為40萬元,所有款項均用銀行存款支付,該固定資產採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折舊年限為10年,為簡化核算,假設每半年計提折舊一次,則會計分錄如下(單位:萬元):

2004年1月1日融資租入時:

借:在建工程900
貸:長期應付款900

2004年6月30日支付租金時:

借:事業支出 90
貸:銀行存款90同時:

借:長期應付款90
貸:非流動資產基金——在建工程 90

2004年12月31日支付租金時:

借:事業支出 90
貸:銀行存款90

同時:

借:長期應付款90
貸:非流動資產基金——在建工程 90

支付安裝費時:

借:事業支出 40
貸:銀行存款40

同時:

借:在建工程 40
貸:非流動資產基金——在建工程 40

2004年12月31日安裝完畢交付使用時:

借:固定資產940

貸:在建工程940

同時:

借:非流動資產基金——在建工程 220
貸: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 220

2005年6月30日支付租金時:

借:事業支出 90
貸:銀行存款90

同時:

借:長期應付款90
貸: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 90

2005年6月30日計提半年固定資產折舊時:

借: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 47
貸:累計折舊47

2005年12月3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每期賬務處理與2005年6月30日相同。

通過以上處理,到2008年12月31日支付最後一期租金時,「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科目累計貸方余額為:5640000[2200000+(900000-470000)×8]元,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為5640000(9400000-470000×8)元。

❾ 在事業單位會計中有關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會計分錄怎麼做,題目如下

以下回答來自於北京誠力財務代理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160000
貸:其他應付款 160000
支付租金時:
借:其他應付款 60000
貸:銀行存款 60000
借:事業支出——基本支出——交通工具購置 60000
貸:固定基金60000
以後每年支付時:
借:其他應付款 25000
貸:銀行存款 25000
借:事業支出——基本支出——交通工具購置 25000
貸:固定基金 25000
租賃期滿後:
借:固定資產——自有固定資產160000 貸: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160000

❿ 某事業單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應付的租金列入什麼賬戶

分情況。

1、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應當在租賃開始日,按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原賬面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入賬價值,借記「在建工程」或「固定資產」科目,按最低租賃付款額,貸記「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

2、在租賃開始日,按最低租賃付款額入賬的企業,應按最低租賃付款額,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

3、按期支付融資租賃費時,借記「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4、租賃期滿,如合同規定將設備所有權轉歸承租企業,應當進行轉賬,將固定資產從「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明細科目轉入有關明細科目。

(10)事業單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差額擴展閱讀:

在融資租賃下,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的租金中,包含了本金和利息兩部分。承租人支付租金時,一方面應減少長期應付款。

另一方面應同時將未確認的融資租賃費用按一定的方法確認為當期融資費用,在先付租金(即每期起初等額支付租金)的情況下,租賃期第一期支付的租金不含利息,只需減少長期應付款,不必確認當期融資費用。

在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時,承租人應採用一定的方法加以計算。按照準則的規定,承租人可以採用實際利率法,也可以採用直線法和年數總和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