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非上市公司與合夥企業的區別
公司的設立依據《公司法》,合夥企業的設立依據《合夥企業法》。他們最大的區別在於,公司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而普通合夥人要對合夥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這些債務包括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借貸、資金周轉等發生的債務,也包括從事違法行為等發生的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情形。在產生了對外債務的情況下,如果是公司,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外承擔責任,如果仍然不夠清償的,不能當然要求股東以個人財產清償;如果是合夥企業,在產生了對外債務的情況下,如果合夥企業以其全部財產對外承擔了責任,還不夠清償的,合夥人得以其個人財產清償,直至該債務清償完畢為止。
此外,公司在設立、管理運作上與合夥企業有重大差別。公司設立時,股東不可以勞務出資,而合夥企業可以;公司設立時要簽署公司章程,章程內容有法律規定的明確要求,合夥企業只要合夥人之間有明確約定的合夥協議即可;公司得依法設立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合夥企業只要有執行事務合夥人就可以負責企業的運營。
在盈虧承擔上,公司股東以其出資比例分享利潤,承擔虧損;而合夥企業是以合夥人間約定的比例來分享利潤,分擔虧損。
總之,公司的運作管理比合夥企業要求更規范,但股東的風險相對較小;而合夥企業運作模式相對比較靈活,但合夥人承擔的風險相對較大。
② 合夥公司如何融資
1 風險投資機構
風險投資是初創企業獲得資金的常用途徑。獲得風險投資的程序較為繁冗。創業者需要提交商業計劃書,還要證明企業具有穩定的管理結構。大多數風險投資機構會要求獲得初創企業的股權,這就意味著他們想要擁有你公司的股份,以此換取提供種子基金。不過風險投資可以充分地提供企業所需資金,確保創業者成功實現自己的創業想法。
2 向身邊人借款
創業者的家人會願意借錢給創業者,從而提供創辦企業所需的資金。但是,要保證像對待其他投資者一樣對待家人。不要因為是自己家裡人就認為他們不想要收回自己的資金。實際上,自己家裡人借錢不能歸還造成的問題更多,甚至不如不借。
3 銀行貸款
創業者隨時都可以試試從本地的銀行融資。如果創業者的企業有貸款還款記錄,這個辦法效果會更好。此外,創業者也可以通過獲得個人貸款,來解決企業開支。不過如果沒能償還貸款,這么做可能會對自己的信用有負面影響。以下是增加獲得貸款機會的幾個訣竅:
-將初創企業改為公司制
-通過申請小額貸款來建立信用記錄
-使用抵押來確保獲得貸款
4 聯合創始人
以前的創業模式,創始人單打獨斗,利用資源和機會優勢,搶先一步,成就事業的成功,但隨著新經濟模式和人力資本的出現,新創企業都形成了目前天然的標配:聯合創始人、期權池。作為初創企業的第一筆資金,應該來自於啟動項目的聯合創始人,當然以技術、工資等形式也是一種出資方式,但在維持企業基本市場運營的過程中,各個創始人應該投上真金白銀的一票。目前許多(新創)企業都設立了期權池和股權激勵,通過設立有限合夥企業來集聚員工資金(注意政策紅線),打造了利益和事業共同體平台。
5 天使投資人
天使投資是初創企業融資的不錯選擇,這種融資通常沒有多少附加條件。這些投資人的投資目標是初創企業可以取得成功。不過,天使投資人也不會白白把錢掏出來。作為投資條件,他們可能要加入公司董事會。大多數還想要看看商業計劃書,而這份計劃書要能讓他們對創業者的事業感到振奮。比如,某個天使投資人可能對人類移民太空感興趣。因此,創業者就要說明企業的新產品如何將這一目標變成可能。
6 尋求政府政策幫助
國家正在大力支持和扶持的政策已慢慢在各地落地,尤其是對早期創新創業的大力支持和對傳統企業轉型企業的大力扶持。從公司注冊流程和費用的精簡、稅務的補貼、高級人才的補貼、高新技術的獎勵和支持、校企合作的扶持、科研成果轉化的支持都有不同程度的真金白銀的獎勵、補貼和政策支持,而一些先行的高新區管委會則在這塊領域更加大刀闊斧的支持。
7 尋找合適的企業孵化平台
企業孵化平台旨在對高新技術成果、科技型企業和創業企業進行孵化,以推動合作和交流,使企業"做大"。能夠在企業創辦初期舉步維艱時,提供場地、商務設施等一般性服務,商務代理服務和制定戰略、管理制度、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市場分析、專業知識培訓等管理咨詢服務,協助獲得政府資金、申請擔保貸款、直接向企業進行投資、與風險投資結合等投融資服務。
8 眾籌模式
作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大熱風口之一,目前的互聯網眾籌平台發展迅猛,涌現出解決創意實現、產品上市、店面擴張或股權融資等各種形式的眾籌平台。原來傳統產業的發展方式:投產建廠、招人、招商、鋪貨、售後等研產銷模式,在新經濟浪潮的今天被徹底拉平。客戶定製、參與設計、眾創、眾包、眾籌成為新創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模式,新創企業擁有更多的渠道和平台去實現企業夢想。當然眾多眾籌平台在助推企業成長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畢竟沒有專業機構的盡調、投管實力,投資群體風險意識也參差不齊,如果企業選擇了股權眾籌等方式,在後續的融資過程中也要考慮股權結構的優化和老股東的退出問題,以降低上市進程中的規范成本和風險。
③ 項目融資與傳統的公司融資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通常情況下,企業的融資方式從來源上可以分為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內源融資主要是指通過的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來轉化為企業的投資,即將留存收益和折舊作為企業擴大規模的資金進行投資的過程,內源融資不需要企業支付利息或者股息,成本比較低,並在股權結構不變的前提下,實現企業的融資目的。內源融資一般取決於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利潤水平,具有低風險性、低成本性和自主性的特點,是促進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往往作為企業首選的融資方式,當內源融資獲得的資金無法滿足企業需求時,企業才會通過外源融資方式獲得資金。外源融資主要是指從企業外部獲得企業發展的資金,並轉化為自身投資的過程,一般按產權關系可以將外源融資劃分為權益融資和債務融資。其中權益融資又可以分為私募股權和公募股權,私募股權是指向特定的投資者發行股票而籌集資金的過程,公募股權是指向社會公眾發行股票而籌集資金的過程,權益融資不需要到期還本付息,沒有償還資金的壓力,一般被稱為企業的永久性資本。債務融資又可分為銀行貸款、公司債券、融資租賃、商業信用等,除靠企業間的商業信用進行的短期融資外,其他債務融資一般都要求企業定期還本付息,企業面臨的壓力較大,融資成本較高,而企業的財務風險也主要來源於債務融資%外源融資使企業籌得的資金遠遠高於內源融資,尤其是需要籌集大量資金的企業,單純的內源融資無法籌集企業所需要的全部資金,往往還要採取外源融資的方式。
④ 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公司的融資有什麼區別
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公司的融資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同:
1、責任不同: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是屬於無限連帶責任的,公司法人或者合夥人對於公司的出現的問題需要全權負責。而公司是屬於有限責任的。
2、法律地位不同: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的法人是屬於個人法人,而公司法人是屬於企業法人。
3、組建方式不同。公司一般由兩個以上投資人共同出資設立,投資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合夥企業由兩個以上合夥人共同出資設立,合夥人一般為自然人;個人獨資企業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設立。
4、投資人與企業的財產關系不同。公司股東的個人財產和他投入到公司的財產是徹底分離的,股東對公司所需要承擔的責任以其出資額的比例不同而不同。企業合夥人的財產和合夥企業的財產是相對分離的,合夥人對於清償企業債務需要用其合夥財產以外的財產來償還。個人獨資企業和企業的財產是沒有界限的,投資人對其投資的企業負有全部的責任。
⑤ 合夥企業如何融資
一、銷售資金流。這是最沒有後遺症的融資方法,如果你的產品或者項目夠強勢的話。有人說,這還算嗎?好吧,融資融資,融到錢就算嘛,我只是隨手一寫,要是不同意的話,隨便一看就可。
二、信託借款法。現在地產公司很青睞這種融資方法,因為門檻低,選擇面廣,數額還巨大。當然,成本也較高。因此,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各種融資方式結合使用,這種信託融資的比例還是慢慢降低較好。
三、公司發行債券。可以約定某個節點公司上調債券利率和投資者回售選擇權。用低於常規貸款的利率短期內融到大量資本,以減少資金流壓力,節省利息支出,提升利潤率。
四、夾層融資。股權轉讓做幌子,實際約定在期限到期後,企業回購股權,以差價作為利息或者約定利息。如果可以做表外負債,財務報表會很可觀。
五、售後回租式租賃。企業將資產賣給融資租賃公司,然後回租資產。約定回購總額和期限,在期限內分期付款,回購期限到期後,達到約定的總額,即實現回購。
六、債務重組。債權人將企業即將到期債權轉讓給資管公司,企業接受債務重組,三方約定重組期限,相當於延長了債務的還款期限。
⑥ 合夥企業和合夥制企業的區別
合夥企業與合夥制企業是一個意思。合夥企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規定的企業形式,合夥制企業是一種通俗的說法,沒有什麽區別。
合夥企業的財產歸合夥人共有,其共有的方式,一般是按份共有,即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或者按照合夥出資的比例共有。只有合夥協議特別約定合夥企業的財產共同共有時,才歸各合夥人共同共有。
合夥企業的企業資金來源於三個方面,一是合夥人的出資,二是合夥企業的盈利,三是合夥企業的融資,包括借款等。
⑦ 公司與合夥企業的區別主要有哪些
區別:
1,適用的法律不同:公司適用於《公司法》,合夥企業適用於《合夥企業法》。
2,公司有法人資格,有獨立的名義、獨立的財產、獨立的責任;合夥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沒有獨立的責任、獨立的財產。
3,公司的股東對公司負有限責任;合夥企業的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負無限責任,對其他合夥人負無限連帶責任。
4,股份公司為資合性企業(人和性極少),有限公司為資合性為主、人和性為輔的企業;有限合夥企業為資合性為輔、人和性為主的企業,普通合夥企業為人和性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