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家怎樣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銀行方面:降低貸款基準利率,增加社會資金的流動量。
企業方面:試行金融改革,讓閑置的民間資本流動起來,像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就算這裡面的。
證券市場方面:降低想要上市公司的門檻等
B. 如何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一部分政策咨詢,一部分銀團貸款。避免商業銀行收取額外的費用。成都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這一類的政府性質部門多咨詢下。
C. 如何破解「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還是得先談關於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成因,然後再談各方面的解決措施:
從外部因素看,我們國家金融體系發展本身有缺陷,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產品和服務體系不健全,政府在法律和制度層面對中小企業融資扶持的設計還不夠。(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政府機構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重視程度和參與程度非常高,有很多經驗我們可以借鑒,我們會做一個他山之石的系列)。不夠發達的金融體系,資金提供方通常是供給關系的強勢方,可以按自己的風險偏好設定門檻、挑選業務做。資金渠道在面對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時,往往被調侃為只會做錦上添花的事而不會干雪中送炭的活。
雖然近年中小企業融資創新產品已經很多,但實踐的中我們看到這樣的情況:資金提供方在設計融資產品時,通常只關注風控,不關注服務;在企業融資申請過程中只提供門檻,不提供幫助。導致企業融資過程總是摸著石頭過河,不管走傳統機構還是創新渠道,申請失敗乃至成功融資,最後產品對企業來說還是覺得霧里看花,搞不明白。導致大部分的融資渠道融資創新也不被中小企業知曉。
從中小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看,企業法人自理結構不完善、缺乏長遠規劃和目標,決策短視、管理能力不強導致抗風險能力弱、生命周期短暫;企業自身行為不當,許多中小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制度,有的設置幾套賬目、有的甚至沒有建立會計賬目,資金管理較為混亂、融資不按約定使用和償還,這些不當行為導致企業信用水平低下。企業作為融資主體透明度低,不確定因素多,信息不對稱抑制了資金提供者的放貸意願,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資金提供者為了減少風險提高融資成本又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融資貴。
了解了原因,我們來看看各方面已經在採取的解決措施:政府近年大力加強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加緊出台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扶持,同時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認可普惠金融、允許互聯網金融創新都是為了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傳統金融機構也做了很多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業務創新,如加強信用貸款的發放,嘗試各種中小企業集合債、集合票據、集合信託產品等等。很多中小企業頁認識到自身問題,開始努力提高經營能力,規范公司治理結構和財務管理,維護好企業信用,甚至研究宏觀經濟形勢變動和經濟發展新常態做好企業發展規劃。
D. 美國,加拿大的銀行怎麼樣妥善解決廣大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
美國制定了一套完備的、既不影響銀行安全穩健經營又使小企業能夠從銀行獲得貸款的制度安排。1953年7月,美國國會通過了《小企業法案》,規定成立小企業管理局,1958年國會又將其確定為「永久性聯邦機構」。小企業管理局為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爭取政府訂單,並對小企業主提供各種培訓。
在小企業貸款融資方面,小企業管理局並不直接向小企業提供貸款,而是通過與銀行、信貸機構合作的方式為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當然並不是所有銀行都能從事小企業管理局擔保的貸款業務,要想從事這項業務必須獲得小企業管理局的認可。目前,在美國大約有7000家商業銀行與小企業管理局建立了合作貸款擔保關系。
在具體貸款項目方面,小企業管理局根據貸款對象的不同需求,細化了多樣化的貸款項目。這些貸款項目包括:第一類,7(a)貸款項目,主要針對出口型小企業以及在城市以外地區經營的小企業的信貸擔保。第二類,微額度貸款項目,主要提供額度較小的短期貸款,該貸款項目實際貸出款項平均額度為1.3萬美元。第三類,CDC/504中長期貸款項目擔保,這類項目主要是長期、固定利率貸款,用於小企業購買固定資產、擴張企業規模及企業的技術升級等,並通過企業擴張,幫助增加就業。第四類,災難貸款擔保,主要針對房屋業主、私營企業、非盈利組織在房地產、個人資產、機械設備、存貨和商業資產遭到破壞或損毀時提供貸款擔保,以幫助小企業渡過危機。
在美國,小企業獲得銀行貸款需要經過以下程序:
首先,自籌啟動資金。小企業主必須要有三分之一的自籌資金。
其次,資金周轉計劃。小企業要有一個詳細可信的資金周轉計劃,以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源還貸。
第三,足夠的抵押物。企業主必須向銀行申明個人資產,譬如房子、汽車、貴重財物,以及這些資產能否用作貸款抵押。
第四,資信調查及審貸。銀行對小企業進行資信調查,了解其信用,分析其資金周轉計劃,分析貸款和資產比例。在此過程中,企業主有責任主動與銀行聯系,說服銀行提供貸款並最好能提供長期低息貸款。
第五,提供擔保。銀行如果認為可以貸款,但缺乏擔保,這時銀行就可能與小企業管理局的地區辦事處聯系,要求其為借款小企業提供擔保。小企業管理局地區辦事處負責人再次審核小企業的貸款申請材料。一般情況下,通過銀行審查的小企業大都能獲得小企業管理局的擔保。
需要說明的是,小企業管理局只擔保貸款的大部分而不是全部。一般來講,15萬美元及以下的貸款擔保率不超過85%;15萬美元以上的貸款擔保率不超過75%;擔保的最高貸款額度為200萬美元,擔保率為50%。銀行可將獲得小企業管理局擔保的那部分貸款進行資產證券化,然後在市場上轉賣。倘若借款的小企業連續2個月未能償還應還的貸款本息,銀行可以向小企業管理局要求代為償付擔保部分的貸款本息,同時終止貸款。在這種情況下,三方都會受到損失。小企業管理局有一個部門負責說服銀行延長貸款償付期或減免部分本息,同時給小企業提供管理等方面的咨詢,助其渡過難關,以爭取三方都有更好的結果。如果遇到企業亂花錢的情況,小企業管理局會採取強制措施,凍結小企業主個人資產,然後拍賣,一般情況下能收回60%的貸款。
E. 台灣的銀行怎麼樣妥善解決廣大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
基本上,台灣目前的投資環境是相對增速較慢,對內地南韓,新加坡,東南亞地區都是.
為什麼如此說,可以從台灣中央銀行持續的低利率來說,而且外國直接投資(Foreigh Direct Investment; FDI)相較於20年前增速是遠遠落後的,
所以相對來說,盡管如美國,歐洲等地加強資金監管,並且調高利率等相對緊縮政策,台灣利率仍然未有緊密跟上調升,國內的資金仍然是寬裕,而且利率低,所以相對便宜,但是政策調控,以及對陸的貿易出現政治上的敏感問題,中小企業本身投資及融資意願降低,是比較主要面臨的狀況
F. 如何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企業負擔重」問題
為促進中小民營企業的經濟發展就要「三創新」。創新融資方式,按照中小民營企業納稅額,由政府提供擔保,銀行向企業提供貸款。並且盡快設立由政府出資的政策性擔保公司,從而降低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創新優惠政策,盡快啟動中小民營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降低准入門檻,全面放開經營領域。創新減負措施,按照能免則免、能減則減的原則,廢除不合理的稅費和行政事業性收費制度。不斷完善中小民營企業服務體系及力度。大力宣傳中小民營企業的先進典型,在社會中形成支持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G. 怎樣解決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
企業法人自理結構不完善、缺乏長遠規劃和目標,決策短視、管理能力不強導致抗風險能力弱、生命周期短暫;企業自身行為不當,許多中小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制度,有的設置幾套賬目、有的甚至沒有建立會計賬目,資金管理較為混亂、融資不按約定使用和償還,這些不當行為導致企業信用水平低下。
企業作為融資主體透明度低,不確定因素多,信息不對稱抑制了資金提供者的放貸意願,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資金提供者為了減少風險提高融資成本又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融資貴。解決好這些問題,就能更改解決融資難題。
H. 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人民銀行採取了哪些措施
人民銀行非常重視社會融資問題。從貨幣政策執行層面看,央行今年以來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適應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需要,不斷創新、豐富政策工具,優化政策工具的組合,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和微調,主要採取了六個方面措施:(1)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搭配使用常規公開市場操作,正逆回購,以及短期流動調節工具,適時調節流動性,保持流動性衡量合理適度。(2)兩次定向降准。這些措施都是引導信貸資源更多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優化信貸結構配置。(3)適當調整宏觀審慎政策參數,加大了小微企業,「三農」,以及加大了中西部信貸支持。(4)在10個省市開展人民銀行分支行常備借貸便利,也就是SLF新設工具的試點,該工具在於完善人民銀行對中小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的渠道。(5)新設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分為:支農再貸款和支小再貸款。同時近期出台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的再貼現額度120億,支農再貸款額度200億且利率下調一個百分點,也在於發揮這方面結構性力度,進一步提供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6)有序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