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投资 » 湖南投资非洲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湖南投资非洲

发布时间: 2021-05-12 02:32:34

① 湖南的同胞们说一下湘潭这地方怎么样我甘肃的!

湘潭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地区,湘江中下游。现辖湘乡市、韶山市、湘潭县和雨湖区、岳塘两个城区,全市总面积5015平方公里。湘潭,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一座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自1949年以来,湘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发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把湘潭建成了全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全省第一个农村达小康市。 湘潭市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水面俱备。在全部土地总面积中,山地607.76平方公里,占12.12%,丘陵965.41平方公里,占19.25%;岗地1607.39公里,占32.05%;平原1406.81平方公里,占28.05%;水面427.59平方公里,占8.53%。 湘潭市有一座著名的山脉,当地人称之“盘龙山”。相传,有一清吉黄龙隐藏于此,龙头昂首向东......故盘龙冲历来被看作是块气运极好的风水宝地。 市境内最高点是湘乡市境的白云峰,海拔802;最低点易家湾吴家港,海拔29.06米。 湘潭境内河流有涟水、涓水,人工河韶山灌区总干渠、南北干渠等,还有水府庙水库,是境内最大的水库。 韶山灌区 韶山灌区1965年开始兴建,灌溉着湘潭、长沙、娄底3个地市的韶山、宁乡、湘潭、湘乡、双峰、望城和雨湖七个县(市、区)的70多万h㎡农田,是湘潭市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目前有中小型水电站2座,年发电量1.4亿kwh,灌区受益面积达25万h㎡。 水府庙水库 水府庙水库又名溪口水库,位于娄底市东,跨娄星区、湘乡、双峰三县市区,它切断涟水,库容5.6亿立方米水库面积相当于9个杭州西湖,为韶山灌区的源头。水库有100多公里长的库岸线,拥有100多个库湾34个鸟屿,最大的3平方公里。库中水质优良,碧波荡漾,水鸟嬉戏。 湘乡市辖57570亩,占水库总水面的85.67%。水库地处湘中丘陵,集雨面积大,水位较稳定,水质优良,天然饵料丰富,具有较好的渔业生产条件。 涓水 涓水古名“兴乐江”、又名“白果河”、“易俗河”,为湘江一级支流。涓水发源于湘潭市双峰县昌山(九峰山),流经衡山县新桥、白果,湘潭县花石、射埠、吟江、古塘桥、双板桥,在易俗河镇汇入湘江。涓水全长103公里,流域面积1764平方公里。 湘潭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秋干旱,冬春易受寒潮和大风侵袭。光能资源比较丰富,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640—1700小时。热量资源富足,平均气温16.7—17.4℃。降水量较充沛,但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全年降水量为1200—1500毫米。 生物资源 湘潭市现有森林植被以人工林为主,树种类型多样,用材林有杉木、马尾松、樟木、稠木、楠木、百乐等16种;经济林有油茶、油桐、棕、乌桕、桑、茶叶、桃、李、梅等15种;引进树有湿地松、国外松、火炬松、水杉、池杉、意大利杨、黑荆等。农作物资源丰富,可供栽培的粮食、油料、纤维及其他经济作物上千种。其中,粮食作物500多个品种;经济作物00多个品种。湘潭县的“寸三莲” 以优质高产驰名中外,市郊的寸辣椒、矮脚白菜、项蓬长冬瓜等久负盛名。湘潭市的动物种类繁多,其中不少是产业动物,有的已被开发利用。养殖的主要经济鱼类达到40多种,畜禽中的沙子岭猪、壹天石羊为优良的地方品种。 土地资源 湘潭位于衡山山脉的小丘陵地带,地貌以平原、岗地、丘陵为主,土地资源具有耕地、水面和丘陵地较多较好的优势。现实有耕地12.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3%,全市人均占有耕地447平方米。土地质量好,利用率高,水稻土、红壤、菜园土分布较广,有利于以水稻为主的种植业和大农业的开发。 水资源 湘潭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年降雨量一般在1500毫米左右。全市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37.7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1.45亿立方米,地下水6.3亿立方米。湘江和涟水、涓水都流经湘潭。 矿产资源 湘潭境内已发现和查明的矿产有36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6种。储量较大的石灰石、矽沙、白云石、石膏、滑石、方解石、磷矿石、海泡石等。此外,有锰、铁、石英沙、钾长石、重晶石等其他金属矿。上述矿藏中以石灰石、矽沙、锰、石膏、白云石等开发利用较好。 “十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建设“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 “湘中南现代物流中心”和“长株潭生态休闲中心”,努力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全面落实省、市实事工程,克服了国际局势动荡、重大灾害干扰和自然资源制约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一、综合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湘潭市生产总值达367.03亿元,比2000年增长74.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8%,增速比“九五”时期提高3.7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加大、位次前移,其中:生产总值在全省的比重由2000年的5%提高到6%,总量排位由第11位上升到第7位。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6.9%提高到8.1 %,总量排位由第6位上升到第4位。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2.8%提高到3.4%,总量由第11位上升到第7位。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5.57%提高到11.1%,总量保持在前三位。2007年湘潭市生产总值达521.62亿元。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7:36:47调整至2005年的15.2:43.3:41.5,二产业比重有了较大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0年的19.5%上升至33.7%。城乡结构进一步调整,2005年末城镇化率达42.5%,比2000年提高11.65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取得较大突破。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全市近90%的市属国有中小企业完成改制任务。积极支持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及剥离社会职能。通过改制,化解企业债务包袱60多亿元,补偿安置职工6万多人,盘活存量资产和闲置资产近40亿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明显。行政体制、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等各项改革取得较大成效。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外向度大大提高,2005年末全市外贸依存度达15.1%。招商引资硕果累累,五年间累计引进到位外资5.1亿美元,年均增长34.4%。 民营经济、园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05年末,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接近50%,比2000年提高10个百分点。园区经济不断壮大。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29.9亿元,比上年增长61%。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市参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扩大、标准提高,做到了应保尽保。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平稳运行,并先后启动了工伤、生育保险。2005年,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1.5万人,比2000年增加3.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9.6万人,增加26.2万人。5年来,全市共改造扩建农村敬老院26所,新增床位1300张。 就业紧张局面有所缓解。通过实施“城区五万人就业工程”,5年内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9.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05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5.8亿元,比2000年增长31.5%。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所增长,其中:粮食总产量155.6万吨,比2000年增长12.4 %;蔬菜118.7万吨,增长49.6 %;水果3.77万吨,增长69%;出栏肉猪541.16万头,增长37%;出笼家禽1100万羽,增长25.5%;水产品6.89万吨,增长23%。 农业结构继续优化。以“稻—菜”、“菜—菜”“莲—菜”等耕作模式为主的稻田耕作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市优质稻种植173.6万亩,占水稻种植比重达53.8%。水果、蔬菜、花卉苗木、药材等经济作物面积比2000年大大增加。生猪养殖加工业实施的“公司+协户+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良好,涌现了一批带动作用较强的龙头企业。2005年畜牧业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50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48.7%提高到54.2%。5个千亩以上的特色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增强。5年间,该市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退耕还林及长江防护林、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农业机械等项目投资15亿元。2005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61.3万千瓦,比2000年增长70.9%。5年间新增电排装机容量1.7万千瓦,新增灌溉面积3500公顷,硬化各类渠道1923公里,田园化2.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179万亩。到2005年止,全市累计建设沼气池13万个。 三、工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2005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475亿元,5年平均增长20.7%。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53.6亿元增加到134亿元,年均增长15.8%。规模工业企业由388户增加到460多户。规模工业产值2005年达380.87亿元,年均增长24.8%。工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2005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6.5%,比2000年提高8.4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十五”期间是该市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最好的时期,5年内全市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盈亏相抵后共实现利润38.1亿元,扭转“九五”时期连年亏损局面。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00年的76.5%提高到2005年的146.2%。 企业投入加大。通过狠抓项目建设,工业技改投入逐年增加,由2000年的1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81.64亿元,5年内共投入技改资金183.4亿元,比“九五”增长3.2倍。湘钢500万吨钢改造工程、电厂一、二期工程、江南汽车九华生产基地轿车项目投入均在40亿元以上。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全面铺开,19家企业进入国家、省级示范企业行列。 支柱产业发展壮大。通过“十五”期间的加速发展,全市已基本形成了冶金、机电、化纤纺织、新材料等支柱产业。2005年,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6亿元,比2000年增长3.5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5年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7亿元,是“九五”的2.2倍。城镇以上共有1761个项目建成投产,其中基本建设项目482个,更新改造项目1073个。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5年间全市投入城市建设资金42.8亿元,比“九五”增长4倍。城区面积由45平方公里扩展到76平方公里,展示和代表湘潭开放与发展形象的河东新区基本建成。5年新增城市道路60公里,新、改、扩建城市主次干道和连通道40多条。三大桥建成通车,四大桥开工,城市二环线、湘江生态经济带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市政设施日益完善,河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正式运行,河东水体净化工程启动,双马垃圾场一期工程交付使用,城市天然气工程实现供气。完成景观道建设20余条,新建和改造10多个绿化广场和10多个市民休闲小游园,提质改造小街小巷120余条。人民大厦、广电中心、梦泽山庄、东方红广场等一批文化设施和大型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顺利完成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的创建任务。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较为活跃。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3.3亿元,比2000年增长63.5%,年均增长10.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8.13亿元,比2000年增长65.4%;餐饮业零售额20.5亿元,增长138%。 重点物流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和顺石油物流、步步高物流配送、湖南三和医药物流、大汉钢材物流等10个首批认定的重点物流项目目前已有8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3亿多元。其中和顺石油物流第一期、湘潭港综合物流第一期工程均已完成并投入运营。 六、对外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十五”时期是该市对外贸易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0.5亿美元,年均增长36.7%。2005年,全市外贸依存度达15.1%,比2000年提高9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成绩显著。5年来,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61家,直接利用外资5.1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7倍,年均增长34.4%。引进吸纳内资122亿元,为“九五”时期的3.3倍。外商投资企业入库税收贡献率连年提高,2005年达到2.2亿元,为2000年的4.7倍。引进战略投资伙伴迈出可喜步伐,5年共引进跨国集团、国内500强企业16家。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取得进步。已有9家市内企业在亚洲、欧洲、非洲等9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投资。成功举办两届中德(湘潭)环境管理暨企业合作大会和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提高了湘潭的知名度和城市影响力。 旅游业获得长足发展。2005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26.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72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52倍和2.8倍。红色旅游、绿色山水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三大板块构筑了该市旅游产品的大框架,特别是红色旅游在全国首屈一指。

满意请采纳

② 中资助推非洲发展当地人怎么看

第三届对非投资论坛日前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来自中国与非洲的400多名政府官员、企业家、金融机构代表、专家学者等,围绕能源、农业与农业产业化、信息技术、教育、金融、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论坛期间,中非双方签署了涉及能源、农业、教育等项目的多个谅解备忘录。

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日趋紧密。与会人士认为,众多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兴业,给这片“希望的大陆”带来了紧缺的资本、技术、就业岗位,成为非洲经济腾飞的重要助推器。

前两届对非投资论坛分别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中国广州举办,今年的会议来到了非洲大陆西海岸明珠达喀尔。会议由塞内加尔政府、中国财政部、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世界银行集团共同主办,旨在分享中国发展经验,加速对非投资。

“非洲的真正发展需要铁路。”当萨勒总统在会上说出这句话时,在场的非洲与会者报以热烈掌声。萨勒表示,非洲国家之间需要建设铁路网,实现互联互通,否则非洲内部的贸易就难以展开。“我们需要建设非洲的铁路。非洲需要电信、桥梁、港口、机场、电厂等基础设施建设”。

非洲渴望更多的投资,为正加速前行的经济列车增添新的动力。过去10年,非洲经济高速增长,这与日益增多的中国投资不无关系。不久前报道称,中国已经成为非洲外国直接投资的最大来源国。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用生在会上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国开行累计向43个非洲国家提供投融资超过500亿美元,贷款余额达368亿美元,重点支持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发展。

马里首都巴马科拥有一家中国企业投资建设的现代化制药厂。出席论坛的人福马里医药公司总经理李文胜介绍说,该公司投资3500万美元建成了西非地区技术标准最高的药厂,在当地生产基础医疗用药品。这家药厂不但结束了马里没有制药能力的历史,还为当地创造了200多个就业岗位。与此同时,药厂为当地带来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人才培训体系。“当地员工都以能在中国企业工作为荣,当地政府经常询问能否引进更多的制造业企业来到马里。”李文胜说,未来,围绕该厂还将形成原材料生产的产业链,从而带动当地工业发展。

李文胜表示,非洲国家深知其发展离不开投资,对来自中国的投资非常欢迎。非洲国家不但希望吸引更多的制造业投资,以带动就业、提高技术水平,也期待教育、金融、卫生等更多领域的投资。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正日趋多元化,参加本届论坛的中企来自基础设施、制造业、金融、通信、医药等诸多领域。除传统领域外,中国企业还进军非洲电商市场,中国手机制造企业甚至为非洲消费者量身定制了智能手机,突出美颜和音乐功能,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

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对非洲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达33亿美元,同比增长14%,覆盖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领域。

今年底,埃塞—湖南工业园将在埃塞俄比亚第二大城市阿达玛开工建设。据该工业园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经有16家中国企业同意入驻,包括三一重工、福田汽车等,入园企业涵盖装备制造、家具家电、建筑建材、纺织服装等领域。这只是两国产能合作的一个缩影。建于2007年的东方工业园已经吸引了7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大多数是中国企业。华坚鞋厂雇用了5000多名当地工人,更是该国的就业大户和创汇大户。

中国对非投资吸引广泛关注。今年上半年,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安永在《非洲投资吸引力报告》中指出,2005年以来,中国已经在非洲投资了293个项目,投资金额高达664亿美元,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3万个。去年中国投资在非洲创造的就业岗位创下新高,较2015年增长了1倍,是美国的3倍多。

麦肯锡的报告认为,中国企业参与非洲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大大超过此前的研究。报告显示,在非洲投资兴业的中国企业超过1万家,其中90%左右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中1/3是制造业企业。这些中国企业给非洲带来了紧缺的资本、管理经验和就业岗位。许多中国企业在非洲开展了长期投资,74%的受访中资企业对未来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报告指出,中国对非投资和商业活动为非洲带来了三大经济红利。一是创造就业和技能培养,中国企业雇用的绝大多数员工都是本地人。二是知识和新技术的转移,中国企业通过向非洲各国引入新产品和技术,推动了非洲市场的现代化进程。三是融资和基础设施开发。受访的50位非洲政府官员表示,中国企业的主要优势在于高效的成本结构和较快的项目交付速度。

③ 最适合穷人发展的城市是哪里

最适合穷人发展的城市是杭州、天津、武汉、成都、广州。

1、杭州

杭州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电子政务试点城市、数字电视试点城市和国家软件产业化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杭州致力于打造“滨江天堂硅谷”,以信息和新型医药、环保、新材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杭州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5、广州

广州人均住户存款均居全国前三位,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一位。广州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第一位,国家中心城市指数居中国第三位。福布斯2017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居第二位;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居第三位。

④ 湖南东信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湖南东信棉业集团是国内大型民营纺织工贸企业之一,员工总数一万四千余人。公司下辖湘潭东信一分厂、东信二分厂、东信精纺分厂、湖南东信棉业(常德)有限公司、邵阳东信棉业有限公司、湖南东信棉业(茶陵)有限公司、岳阳东信洲际纺织有限公司七个生产基地和上海、绍兴、佛山、长沙四个销售分公司,拥有近60多万枚纱锭和6000台布机(包括部分喷气、剑杆和片梭布机),年产坯布14000多万米,并拥有棉花生产加工基地和水电站。 公司以生产和销售棉纱、坯布为主,兼营印染布、纺织设备、纺织配件及原料、化工原料等业务;公司拥有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权。近年来,公司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非洲、韩国、东南亚、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及相应的保障机制,以保证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公司信誉和产品也因此在业界得到好评。
法定代表人:高骅
成立时间:1999-09-20
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3000000005701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长沙市开福区建湘中路146号银海大厦1802号

⑤ 益阳穷吗

益阳宜居,不宜创业。
米国纽约富吧,中国人在哪男盗女娼不在少数?
非洲穷吧,可是去那的中国人大多发了财回来了。
穷庙也有富方丈。
关键在于你自己。
如果你是刚考上益阳的学校的学生。
那只证明你成绩太烂了。都80%的升学率了。你虽然考上了,这里最好的学校都只是二本。
也就是说,你考上了野鸡学校。如果没有关系后台,毕业就等于失业。只能去餐馆当服务员。然后再去做传销。
如果你是想嫁入益阳,那么恭喜你,这里确实宜居。有些东西不是钱能买到了。等你在一二线城市生活一段时间,再来益阳,就会知道益阳的好了。
如果你是想来投资创业,一般情况下还是免了吧,同质化竞争已经完全饱和。
除非你有很好的项目。
不多说了,好自为之。

⑥ 2019中非博览会在长沙, 我们可以去看看吗

应该先到主办单位报名申请试试。
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唯一的经贸合作平台。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将于2019年6月27日至29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博览会以“合作共赢,务实推进中非经贸关系”为主题,聚焦贸易促进、投资推介、农业技术、能源电力、合作园区、基础设施及融资合作等重点领域,将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项活动。届时,中国和非洲各国政要、使节、州省(郡、市)长、国际组织代表、企业家、金融机构、商协会、采购商、参展商、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等数千人将齐聚长沙,共襄盛会。
主题:
合作共赢,务实推进中非经贸关系
举办时间:
2019年6月27日-29日
举办城市:
中国·湖南·长沙
举办地点:
会场设长沙圣爵菲斯大酒店;展馆设湖南国际会展中心(芒果馆)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湖南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湖南省商务厅、商务部外贸发展局、湖南省委外事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南省分会、长沙市人民政府、湘潭市人民政府
主要活动安排:
1. 开幕式暨中非经贸合作论坛
时间:2019年6月27日上午
地点:长沙圣爵菲斯大酒店
内容:中国国家领导人和非洲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并做主旨演讲;嘉宾代表致辞;举行中非重大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2. 专题研讨活动
(1)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
时间:2019年6月27日下午
地点:长沙圣爵菲斯大酒店
内容:探讨中非农业合作特别是粮食生产领域合作模式,分享中国农业发展经验,发布杂交水稻在非洲推广种植的最新成果等。
(2)中非基础设施和融资合作对话会
时间:2019年6月27日下午
地点:长沙圣爵菲斯大酒店
内容:非洲国家推介基础设施领域重点项目,中国企业分享在基础设施领域发展经验,有关企业、金融机构和智库共同商讨合作。
(3)中非双边贸易促进研讨会
时间:2019年6月27日下午
地点:湖南国际会展中心(芒果馆)
内容:介绍双边贸易促进相关政策情况,探讨贸易促进的新领域、新方式。
(4)中非经贸合作区发展研讨会
时间:2019年6月27日下午
地点:长沙圣爵菲斯大酒店
内容:分享中国园区建设、开发、运营经验,共同商讨经贸合作区发展和运营模式,经贸合作区推介。
3. 经贸洽谈活动
(1)非洲国家投资合作推介会
时间:2019年6月28日上午
地点:长沙圣爵菲斯大酒店
内容:非洲国家推介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发布投资合作项目信息,重点企业和园区路演等。
(2)中国省区市对非经贸合作推介会
时间:2019年6月28日上午
地点:长沙圣爵菲斯大酒店
内容:参会中国省区市推介对非合作政策和企业,发布对非合作项目信息,企业路演等。
(3)中非经贸合作磋商会
时间:2019年6月28日下午
地点:长沙圣爵菲斯大酒店
内容:举行中非企业间一对一洽谈、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等活动,达成一批合作意向,推动中非产业、园区和企业经贸合作。

⑦ 万和商汇是不是骗人的

收藏0跟贴
“贝宁共和国文化贸易交流会”
2020-12-16 18:09 中国企业报青财经
来源:中国企业报·青财经

编辑:岳上媛

主编:江金骐

2020年12月11日,应天维盛康集团热情邀请,贝宁共和国驻华大使西蒙・阿多韦兰德先生 (H.E. Mr. Simon P. Adovelande) 、贝宁共和国驻华参赞吕克・艾巴先生(Luc EBAH)等一行四人莅临集团公司,出席由天维盛康集团与贝宁驻华大使馆联合举办的“贝宁共和国文化贸易交流会”活动。天维盛康集团副总裁侯路怡、胡建民,北京万合商汇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智等领导接待了大使并参与活动。

同时,山东博兴万利达厨业有限公司、北京星禹心愿文化传媒公司、湖南星视直播、北京中海建国酒业有限公司、北京市东城区工商联青创会、北京市东城区新联会社会服务专业委员会等企业和机构领导代表也出席了本次活动。与会方就经济、贸易、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交流。

天维盛康集团副总裁胡建民(左一)与万合商汇总经理张智(右二)陪同大使参观公司

活动伊始,天维盛康集团副总裁胡建民向大使一行详细介绍天维盛康集团目前所进行的国际贸易合作项目。

贝宁驻华大使西蒙对天维盛康集团目前取得的项目建设成绩给予高度肯定。同时表示,贝宁共和国是非洲大陆上第一个设立中国文化中心的国家,与中国具有48年建交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如今,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为签约国之一的贝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很高兴能在这种关键时期遇到天维盛康集团这样专业的平台,可以为我们落实中非合作精神带来切实的帮助,我们希望能与天维盛康集团达成“合作备忘录”,拟定可行的合作计划,定期举行项目推进见面会,将合作项目落实到位,为中国和贝宁的经贸发展作出贡献。

天维盛康集团副总裁胡建民向大使一行做项目介绍

天维盛康集团副总裁侯路怡与大使互赠礼品

万合商汇总经理张智表示:“非常感谢大使先生的提议,我们必将遵照大使先生的建议,尽快拟定‘合作备忘录’,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展开系列合作,做出成果!”谈话最后,贝宁驻华大使为在座的天维盛康集团工作人员亲手佩戴上代表中贝两国友谊的徽章,并祝福今后的合作一切顺利。

活动第二个环节是专为参会企业家设置的“中国—贝宁国际贸易项目交流路演”。贝宁大使与企业家们进行了充分交流,来自北京、山东、湖南等地的企业家及代表,进行了企业产品与服务的路演介绍。针对贝宁共和国的大量贸易订单需求,中国企业家纷纷表示贝宁共和国是中国企业走入非洲的上佳选择,在天维盛康集团的帮助下,有十足信心在后续合作中把自身产品与服务推向贝宁市场,从而实现国际市场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