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 发行国债等积极财政货币政策 可以扩大内需
首先GDP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而发行国债并不是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是政府减少税收,增加政府购买等,这样政府预算就会出现赤字,通过发行国债来筹资,减少税收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同时增加的政府购买更是直接引起GDP增长
2. 大量发行国债是在通货膨胀还是在通货紧缩时
当然是通货膨胀时才大量发行国债,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应理解通货膨胀及紧缩的含义,通货膨胀简单讲就是由于市场上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而发行国债可以减少市场上的货币量。
3. 1998年开始次为了刺激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我国连续四年发行s100亿元特别长期国债请么事公愤
根据经济学理论,拉动经济发展三架马车为消费、出口、投资
发行国债实际上就是政府加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政府购买主要是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发展
相对而言,100亿的规模还是比较温和的,也不会引发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特别是房价
而2009年为了对抗金融危机政府4万亿投资及对方政府配套20万亿投资就大不一样,直接导致房价翻倍,物价大幅上涨
经济泡沫越来越大,房价高企直接导致其它各行各业的萧条,有效需求不足
所以说,高房价是中国经济最大的毒瘤,经济泡沫没有不破裂的
4. 发国债是为促进内需老百姓买了国债哪还有钱买商品,怎么会促内需呢
政府的钱是有限的,不可能因为要用钱就去印钞票,国债促进内需可以理解为
出售国债,将百姓的大钱收集起来,然后运用这笔资金扶持一些企业,或者补贴企业,让其增加生产或者是做活动促销。百姓可以花钱买国债,但是不代表他们愿意花钱消费,消费的数目和购买国债的数目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些钱直接补贴给企业,或者放贷给企业,企业盈利后还是会支付利息的。而且国债时间长,利息不会很高,也是很好的宏观手段。
税收有税收的用处,国债更多的是一种经济控制手段
5. 为什么多次发行国债,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
国家发行国债,将民间的资金吸纳之后以官方的名义投资于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或者用于政策性的贷款等,可以官方地创造投资需求。
但是,全社会的资金可以看做一个水池,只是水池水域分为官方的和民间的,从民间流到官方,总的水量并没有增加。官方的投资多了,民间的投资资金就被压缩了,消费也会减少,这就是挤出效应。
国家不能通过印钞的方式去投资,这样会形成恶性通胀,所以,当经济低迷,大家不愿意消费和投资的时候,国家吸纳大家的钱,主动去投资,可以增加投资,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此时,民间本来投资消费意愿低迷,所以,挤出效应不大。
6. 国家发行国债意味着什么
就是国家向人民借钱,有利息的!
国家发行国债的原因,主要是用来调节货币流通量的。
国债发行一般来说有两种用途,一是政府筹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另一种用途就是政府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目的在于调节市场上的资金量,对于西方国家来说,第二种意义更大,当市场上的钱太多的时候,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来收集市场上的资金以防止通货膨胀,调节利率.
这是我国发行国债和其他国家的比较:一、我国现行的国债发行方式。(直接发行、代销发行、承购包销发行、招标拍卖发行。)即“是什么”。
二、国际主要的国债发行方式。
三、我国与国际发行方式的利弊比较。即“存在什么问题”。
四、如何改进。即“解决问题”。
国债市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债发行市场,也称一级市场。二是国债流通市场,也称为二级市场。一级市场好比批发市场,二级市场就像零售市场。一级市场是否顺利通畅,对国债的发行至关重要。一般说来,国债发行有四种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日子越过越富裕,余钱剩米多了,就会想着去投资,于是有炒股的、做期货的,集邮的,搞艺术品收藏的等等,投资方式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而在诸种投资方式中,国债可说是一枝独秀,倍受投资者青睐。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国债是国家发行的,国家财大气粗,政府决不会有借无还。投资国债不仅风险小,而且收益又比银行储蓄高。因此,国债被誉为"金边债券"。
7. 请问如果一个国家大量发行国债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个很难用一个结论性的语言来说,大量发行国债,对国家是好事,还是坏事。
一般来说,国债的发行都是用于公共事业或大型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主动力,但如果大量发行国债,需要还较多利息,这对于政府以及老百姓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比如美国,财政赤字已经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国债市场大约为4万亿美元。而购买这些国债的大都为亚洲如中国、日本的央行。所以才有种说法就是美国是用亚洲的钱在发展的。但她的经济也没见有多少危害,也是在蓬勃发展阿。
另外,国债一般都卖的出去,为什么呢?
因为在国家发行国债的时候,都会采用招标制,也就是说,有某家公司承担发行奉献,即使到时候卖不掉,也会由这家公司全部买下来的。
8. 如果国家大量发行国债,对个人投资和资产有何影响
1、如果把购买国债也视为一种投资的话,总体来说,不影响投资总量,但会影响投资结构。因为老百姓把剩余的钱买了国债,必然减少了用于其他方面投资的钱(国债买多了,建厂房、买机械的钱就少了)。
2、同理,如果把国债也视为一种资产的话,总体来说,不影响资产总量,但会影响资产的结构(国债买多了,购买固定资产如房子、车子的钱就少了)。
9. 特种国债的介绍
国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按使用用途不同,国债可分为赤字国债、建设国债和特种国债。政府通过国债筹集的收入,可以用于各项开支。根据举借国债对筹集收入使用方向的规定,国债可以分为赤字国债、建设国债、战争国债和特殊国债。简单的说,赤字国债用于弥补政府预算赤字的国债;建设国债是发债筹措的资金用于建设项目的国债;战争国债专指用于弥补战争费用的国债。特种国债是指政府为了实施某种特殊政策而发行的国债。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大,政府有时为了某个特殊的社会目的而需要大量资金,为此也有可能举借国债。为启动内需发债也是一种特殊目的的举债行为。
10. 为什么增加国债发行规模和降低税率能扩大内需呢
发国债是从政府的角度,发了国债政府有钱了,就可以大兴土木,搞基础设施建设。修路、修桥什么的,每项工程砸钱的同时就消费了东西,带来了就业,就拉动内需了;
降低税率是从经济体内企业和个人的角度,税率低了,大家交的钱少了,相当于手里的可支配收入多了,收入多了自然花的也就多了,今天买套衣服,明天换个手机,内需就拉动了
但是像发国债,政府钱多了得同时人民手里的钱就少了,因为拿去买国债了。这也会“挤出”一部分居民的消费,但是消费减少的部分要小于因为政府投资带来的内需增加,所以总效果是:发国债促内需(这段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