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投资 » 国债招标利率中标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国债招标利率中标

发布时间: 2021-04-14 16:40:42

Ⅰ 什么是国债混合式招标

混合式招标标的为利率时,全场加权平均中标利率为当期国债票面利率。投标机构中标利率低于或等于票面利率的标位,按票面利率购买当期国债;高于票面利率一定价位以内,按各自中标利率购买当期国债;高于票面利率一定价位以上标位,全部落标。
标的为价格时,以各标位中标数量为权重计算全场加权平均中标价格,投标机构中标价格高于或等于全场加权平均中标价格的标位,按全场加权平均中标价格购买当期国债;投标机构中标价格低于全场加权平均中标价格一定价位以内的标位,按各中标价格购买当期国债;低于全场加权平均中标价格一定价位以下的则全部落标。
下面举出一个以利率为标的进行招标的例子,对这个概念进行阐述。
假设:某期国债竞争性招标量为250亿,采用混合式招标方式进行招标。在实际招标过程中,全部承销商最低竞投标位是3%,最高竞投标位是4%。
按照混合式招标的规则,财政部将从3%开始的标位竞投数量进行累计,假设到3.6%时,竞投数量累计为250亿元。由此,这3%到3.6%的利率区间就是计算混合式招标时全场加权平均中标利率的计算区间,具体计算方法是:将3%到3.6%之间所有标位按照竞投数量进行加权平均,即可得出全场加权平均中标利率,我们假设这个利率是3.4%,而我们将3.6%命名为最优中标标位。
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利率区间段:3%~3.4%及3.41%~3.6%。
所有在3%到3.4%的标位之间进行竞投的承销商,都将按照3.4%的利率进行承销。所有在3.41%至3.6%之间进行竞投的承销商,都将按照各自投标利率进行承销。
因此,如果某承销商幸运地选择了在3.41%至3.6%之间进行竞投,那么相对于那些按照全场加权平均中标利率进行承销的承销商而言,就拥有了一定的利差优势。
仍以上述债券为例,介绍一下券商从中赚取利差的模式:
如果客户在承销商处下的订单是,在3.35%处认购3个亿,但承销商将该部分投标量的标位篡改为3.56%。
根据中标结果,由于客户的订单是选择在3.35%的标位进行竞投,客户必然认为自己中标的利率就是3.40%;另一方面,承销商则是以3.56%所对应的价格取得的债券。因此,承销商不需要动用自己一分一毫资金,而只因操纵客户标位就能轻松赚得3.40%~3.56%间的差价。
如果客户下的订单是在3.35%处认购3亿元,但是承销商将原来客户订单改在3.62%,鉴于最优中标标位是3.60%,承销商此次在3.62%标位上的3亿元投标量就没有中标。客户本应得到的3亿元债券也就此落空。这样承销商将不得不向别的承销商征询是否有足够数量的债券。
假设承销商将客户在3.62%的标位竞投3亿元篡改为在3.60%的标位上投注3亿元。按照中标结果:客户原定的标位并未中标,并不需要为此划付资金,但实际上承销商由于篡改了客户的标位而中标3亿元,这样承销商或者寻找其他买家垫付这笔资金,或者用自有资金认购。

Ⅱ 求大神讲一下荷兰式招标,为啥标的为利率是,选择最高中标利率呢,最高中标利率表示这个价格是高还是低呢

荷兰式招标(单一价格招标)标的为利率时,最高中标利率为当期国债的票面利率;标的为利差时,最高中标利差为当期国债的基本利差;标的为价格时,最低中标价格为当期国债的承销价格。

Ⅲ 请问“中标利率”是什么意思

1月12日晚,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零点5个百分点。 此举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其一,从今年开始,央行进入常规信贷时代,不再允许信贷如2009年般疯狂增长。其二,资产品价格泡沫将受到监控。新年之后,信贷增速过快,将助推资产品价格继续上涨。其三,在防通胀与稳经济的权衡中,央行不会对通胀风险坐视不管。 央行行动之快出乎市场预料,显示今年货币政策小步快调的基调不会动摇。 央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及时而果断的,否则中国的资产泡沫将不可收拾,最终会压垮实体经济。 2009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制造了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表像,全国财政收入预计达到68477亿元,增长11.7%。但宽松的货币政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到2009年11月,全国房价水平再创历史新高,一手房全年销售量、投资性购房比例同创历史新高。房地产市场有此三高,将资产泡沫的印迹烙刻在2009年宏观经济的额头。 央行在实际操作中实行紧缩政策。最明显的例证是,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回购。从2009年年末到2010年第一周,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连续13周净回笼,累计回收货币高达8510亿元。1月7日,央行招标发行600亿元三个月期央票,发行价99.666元,对 应 中 标 收 益 率1.3684%。这一发行利率较上次的1.3280%上涨了4个基点。同时,央行还进行了300亿元91天期正回购,中标利率也上涨3个基点至1.36%。这被认为是为未来加息埋下了伏笔。 央行有必要视情况实行进一步的紧缩政策。 就国内而言,新年之后第一周信贷增长极快,预计在5000亿到6000亿之间,这说明货币流动性挟去年之余威,热度并未消退。商业银行信贷有早投放早获益的惯性,不会因为央行的一句话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商业银行作为经济理性人毕竟是利益至上。而资产品价格处于胶着状态,房地产市场瞻前顾后,股市在股指期货消息的刺激下蓄势震荡。 就国外而言,欧洲央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秉持中性政策,货币发行量不如美中等国。资源大国澳大利亚、挪威等国业已加息,同为亚洲国家的印度、越南等国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胀,农产品等价格强劲上涨,政府不得不用加息压制。 2010年是各国货币政策逐渐回归正常化的年份,抢救政策万变不离其衷,不过是货币宽松、宽松再宽松,而紧缩政策则各有各的奥妙。如澳大利亚等国加息,美国债券市场收益率上升,而中国央行以小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非一步到位的加息政策。中国加息牵一发而动全身,主要考虑到与美元的利差导致热钱的涌入,以及信贷大户的资金成本,通常是最后使用的核武器,常规武器除了定向票据之外,差不多悉数上阵。从提高央票利率、信贷窗口指导到提升存款准备金率。 突然提升存款准备金率给市场巨大的心理冲击,这个冲击是由时间的突然性所带来的,而不是上调幅度过大的结果。上调存款准备金可以抑制信贷与减少基础货币,此次仅提高50个基点,回收2900亿的流动性,不至于让资产品价格伤筋动骨,却是对投资者一个足够有力的警告——投资者们,你们不要轻举妄动了。 就抑制资产泡沫而言,央行算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也是对国际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强烈呼应。 至于提升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那就是在数次重击之后再挨一次重击,虽然通常而言加息可以提高房价,突显房地产的保值增值能力。但这次不一样,在资产价格泡沫发生之后、实体经济全面通胀之前,房地产就挨了一闷棍,房地产疯狂上涨在2009年年底购房者通宵排队时已经划上了休止符。 对股市而言影响不会太大,股市目前正沐浴在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的阳光之中,一个巨大的好消息屏蔽了货币的逐步紧缩,资本市场走上了一条自有的发展逻辑,可以暂时抵抗紧缩政策的影响。

Ⅳ 国债的中标利率是什么意思

美国式招标(多种价格招标):在标的为利率时,全场加权平均中标利率为当期国债的票面利率;
荷兰式招标(单一价格招标):在标的为利率时,最高中标利率为当期国债的票面利率;
混合式招标:混合招标方式下,中标利率是由全场投标利率加权平均确定的。

Ⅳ 国债的中标利率是怎样来的

在竞标结束后,发行系统将各承销商有效投标价位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排序,并将投标数额累加,直至满足预定发行额为止。此时的价位便是本次公开招标的中标价位,中标的承销商都以此价格或利率中标。该价格又称为中标价格或中标利率。此时实际投标量与计划发行量之比,即是全场倍数。
边际倍数主要出现在美国式招标和混合式招标中。美国式中标又称多价位中标。在竞标结束后,发行系统将各承销商的有效投标价位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排列,直至募满预定发行额为止。在此价位以内的所有有效投标均以各承销商的各自出价中标。其中,所有中标价位按照中标量进行加权平均后的价格即是本期债券的票面价格或票面利率。中标价位中,最高的利率(或最低价格所对应的利率)即是边际利率。在边际利率上的投标量与中标量之比,即是边际倍数。
全场倍数越大,说明大家的投资意愿越强,对该债券的认可度越高。边际倍数越大,说明认购者对边际利率的看法越一致。另外,边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的利差则反映了市场对该债券未来的走势。利差较大,反映大家对该债券的走势分歧较大;利差越小,则市场的看法越趋于一致。

Ⅵ 关于我国国债的公开招标发行,不理解为何要将标价从低利率选起这里的利率具体指什么(见图)

实际上两者并不矛盾的,必须注意一点债券投资中,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比的(注:这个利率指的有时候是比较广泛的,有时候是指市场利率,有时是指债券到期收益率),而文中的利率,指的一般是债券票面利率。
先简单说一下从价格高选起,这个实际不难理解的,对于国债的发行方来说,相同的一个债券,当然是卖出价格越高越好,发行方才能得到更多的融资资金。必须注意一下这里有一个条件就是债券的票面利率是确定(为何确定,原因是相同一个债券),而债券价格不确定。
至于从低利率选起实际上你要这样理解,一般这种方式都是以债券价格已经确定为衡量标准,而这个债券价格一般是债券面值,这样也相对的说明债券发行方能融资得到的资金数量是确定的,既然能融资得到的资金数量确定,对于债券发行方来说,你是愿意向债券投资者支付较高的债券利息还是愿意支付较低的债券利息?当然以债券发行方的角度来说,是愿意支付的利息越少越好,那么其对应的债券的票面利率就是越低越好,所以是从低利率选起。

Ⅶ 价格招标和利率招标哪个比较好

价格招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供应数量,经常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自恢复公开市场交易以来,采用了价格招标和数量招标等不同招标方式。其中,价格招标以利率或价格为标的,旨在发现银行间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商业银行对利率的预期。按照价格决定方式分类,有美式招标和荷兰式招标。以价格为标的的荷兰式招标,是以募满发行额为止所有投标者的最低中标价格作为最后中标价格,全体中标者的中标价格是单一的;以价格为标的的美式招标,是以募满发行额为止中标者各自的投标价格作为各中标者的最低中标价,各中标者的认购价格是不相同的。

利率招标:发行的债券或国债,定下年限后,利率由投标人定。

比如国家要发行某一期央票,发行总规模确定,比如要发500亿,央行会根据市场利率水平定一个范围,比如是2%-4%,那么在银行间市场(里面都是银行、保险、基金公司、券商等大机构),各家机构都去做投标。比如,我是中国银行,我给央行保价,如果利率是4%,我购买50亿,如果3%,我买30亿,等等。。每家机构都这样报。最后央行根据保价情况,确定一个利率,比如是2.5%,然后给各家机构配额,给你分几亿,给他分几亿。这个利率实际是大家竞标弄出来的,反映了市场对资金的供需情况。在国内,这个利率通常反映了利率的未来走势,也被人们当做部分基准利率来看。

只有对普通投资者的电子记账式国债是央行决定发行利率,而这个利率实际上也是由其他基准利率确定的,这部分国债在债券市场的占比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