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投资回本最快
开店创业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最好的办法了,但是什么样的项目也是需要考虑的,其实选什么项目要根据你对市场的洞察力,创意礼品店确实是个好选择,投资小、风险低、利润高、回本快。非常受年轻人的青睐,毕竟亲手制作一份礼物比购买成品来的意义深刻,所以diy创意礼品店还是不错的。
『贰』 财务会计中投资者投入的成本组成是什么
会计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
品种法:品种法亦称简单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大批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
分批法:分批法亦称定单法,是指以产品的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分批法的主要特点是所有的生产费用要分别产品的定单或者批别来归集,成本计算对象是购买者事先定货或者企业规定的产品批别。
分步法:分步法是指以生产过程中各个加工步骤(分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产成品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连续加工式生产的企业和车间,如冶金、纺织、造纸、水泥等。
其次的还有:辅助的:定额法、分类法。
因产品生产类型的不同特点和企业不同的管理要求,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即产品的品种、批别、生产步骤。而成本对象的不同,形成了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此外,如果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为了简化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可将产品的品种规格归并分类,按类别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费用,然后再按品种规格或生产批别、生产步骤分配费用、计算成本。这种用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的方法,成为分类法。分类法不是单独应用的成本计算方法,需与某一种或某两种基本方法结合应用,以便简化基本方法的核算工作,所以属于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以下面表格简单列示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使用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及使用的类型。
具体的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
适用的类型
品种法
大量大批生产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工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发电、采煤
分批法
小批单件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成本
精密仪器、专用设备
分步法
大量大批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冶金、纺织、造纸
分类法
综合性生产
分步、不分计算成本的生产
家电、服装。总之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以及制造费用、原材料按领用,人工按生产工人工资,其他计入制造费用最后归集到生产成本。然后按你们公司执行的方法计入库存商品。审查主要是公司自行盘点,然后审查人员抽盘,计算你们公司成本分配是否正确,还有产品收入发出,原材料收入发出的截止日期测试,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与成本总额的比率,并与行业标准核对,把所有生产使用的原材料,与生产有关的电耗及其他消耗全部计入成本,提完生产部门的工资、福利费、大修理费、待摊费用等与生产有关的制造费用,然后将制造费用结转为生产成本,整个生产成本就出来了。
『叁』 计算三个项目标准差第一步为什么要除以10000(投资额)红色,求解
你直线看下你的题目,表格里面给的数值是2000万元,而不是2000,因此在算公差的时候,首先需要统一一下单位的,因此都需要除以10000.
『肆』 创业计划书中投资可以考虑前面的第几步
同时可以考虑前面的第几部的话,你肯定要他的计划书要写出来前面的几个。
『伍』 三个“不低于”预示着怎样的理财格局变化
一、中国经济目前处于“深秋”
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态势,我个人喜欢用的一个形容词是“深秋”,我不认为我们是寒冬,但都感受到了深深的凉意。为什么说中国经济处于深秋?下一阶段到底怎么发展?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我的观点是中国经济这一轮的下降,其幅度或者是深度,或者对经济的冲击力,可能比统计数据来得更严重一点。对此,我觉得还是应该有一定实事求是的认识。因为这次官方统计数据是2015年1月份到9月份,前三季度累计GDP增速是6.9%,政府的目标是7%左右,6.9并不是太差。但要仔细分析,6.9的背后是什么?如果刨除金融业绩,增长速度只有6.2%。这是根据官方统计数字测算,如果只有6.2%,对实体经济而言,是相当低的,很多企业家也很不习惯,我们习惯于两位数的增长。
再看一下,在6.2%的实体经济增长速度后面又是什么数据?首先工业增加值是6%左右,还可能低于这个数字,因为工业物价的增长速度是负的,还在跌。所以给企业家们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三个季度累计增长6.2%还要严重一点。
最近我做了简单的测算,按照国际标准测算的工业增长速度,可能比官方的数字还要低一点,可能还低0.3%、0.4%,这是比较准确的工业部门增长的实际速度。这就是当前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要回避,不能说6.9%已经不错了。
二、新陈代谢放缓是最值得强调的因素
原因何在?为什么当前中国经济的速度在不断下滑,当然我们想提的问题是为什么实体经济的增速比较慢?原因何在?未来会怎么演变,政府会出什么政策?我们反复探讨,企业家怎么调整,个人怎么理财?
我个人观点,三个因素导致一到三季度中国经济实体部门增长速度在下滑。
第一个因素,很简单,房地产。房地产仍然在调整之中,房地产这个行业已经调整了将近两年,2014年全国总体房价和交易量是负增长,是负的8%到10%的增长,房价下降了8%,交易量下降了10%。在交易量和价格萎缩的过程中,我谈的是全国平均,不是个别地区,房地产的投资开发速度当然在放缓,它还是正增长就已经非常幸运了。
所以,2014年房地产的投资开发增长是12%左右,已经相当不错了。但这个12%比前面的15%、16%明显下降。2015年上半年继续下滑,2015年上半年的投资开发新房子的增长速度,累计到9月份已经降到了3%了。从2014去年的12%到今年的3%已经是巨幅下降,经济不下滑才奇怪。
好在从2015年5月份开始,房地产行业已经出现了拐点,从5月份开始,房地产行业的交易量和房价,全国总体上看开始回升了。但交易量还有房价的整体上升,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传递到房地产新开发的投资增速回升。清华大学发了一份报告,经过分析,2016年五六月份才会出现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回升,从目前的3%往上走,所以这是第一个因素。
房地产这个行业在深度调整,当然现在已经出现了回升的迹象。从目前情况来看,大中城市、大型城市回升比较好,包括北京、深圳、上海,交易量在回升,中部城市安徽、武汉恢复得比较好。因为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马上带来原材料、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的下降,产能过剩进一步严重。
第二个因素,不可否认,是国际因素。全球经济除了美国和英国之外,经济增速都在下滑,下滑到3%。一般世界经济正常的增长速度是5%,尤其和中国经济密切相关的经济体,比如说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经济不景气,第二大贸易伙伴东盟,增长速度也下滑,这是国际因素。
只有英国、美国增长速度基本上是正增长,但购买力没有上升,消费并没有上升,工资率并没有进一步上升。英国和美国为什么恢复得比较好呢,是因为美国和英国的经济政策是最老道、最务实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英国第一个提出必须救市,不是买股票,是政府直接拿出财政的钱或者是印制钞票去救助金融机构。
就是因为这样务实的方法,英国和美国帮助了金融经济。但是整体的世界经济恢复比较缓慢,也拖累了中国经济。比如说今年整体上讲,我们的出口将是负增长。非常少有。
好在中国在经济不利的情况下,进口原材料价格也在下降,国际收支没有影响。2015年中国的国际收支将会出现创纪录的6000亿贸易顺差,恢复到6%。浙江的企业家很多在国外,可能最有感觉。
第三个因素,我觉得恐怕是最重要的因素,最值得强调的因素,中国经济出现了新陈代谢放缓的现象。经济和人一样,要新陈代谢,什么意思呢?不符合中国经济的企业要被干掉,新企业要加速,这才是经济发展之道。但现在的情况是钢铁企业严重产能过剩,但还在苦苦挣扎,就为了挣几毛钱还在生产。所以,我们的钢铁应该退出一部分,应该让更多高效的企业进来。退出太慢了,现在称之为“僵尸企业”的太多了,现在退不出来,还抱怨政策不对、经济不好。
三、2016年的增长走势恐怕是前低后高
中国经济在未来五年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企业应该怎么做?投资理财应该怎么做?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我相信未来这一两年,尤其是2016年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力点还是稳增长和保增长。按照目前的态势,经济下滑还要持续至少一个季度或者半年,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往下滑,对“十三五”的执行非常有挑战性。所以,我个人观察2016年的经济工作重点还是想方设法调动一切积极性稳增长、保增长。
所以,2016年上半年,我的预计是将会有一系列的政策出台,调动地方积极性,包括给地方政府、地方官员正面激励,树榜样,破格提拔,鼓励创新,鼓励多试。通过这些办法把已经批准的、已经立项的项目落实下去,这些事在明年一季度会密集布局,到2016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会逐步发力。这是会导致明年的增长前低后高的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房地产。刚刚已经讲过了,2016年上半年或者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开发的速度上不来,但到2016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范围内,房地产的投资开发速度应该是逐步往上走了。所以,房地产这个行业就会转换到成为中国经济的拉动力,这是我们非常需要的。
第三个因素,影响明年经济走势或后年经济走势的,可能是已经出台的、还没有完全落地的计划生育改革政策——二孩政策。我看了很多人口专家的各种预测,他们的普遍预测是二孩政策按全年算,将会多出生200万到300万的婴儿,2016年下半年就算一半,也是150万,那也是比较大的数字。
这200万到300万的婴儿对2016年、2017年经济有什么影响呢?我的分析是,首先一批能够享受计划生育改革红利的人口,应该集中在城市。所以,城里人、公务人员、大学老师到目前为止生一个孩子的,会首先响应计划生育改革政策。
第二批是想生二胎,想了很多年了,但一直受政策影响,不愿意生、不敢生的这部分人群,生育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家庭。能够首先享受到计划生育政策改革实惠的一定是这些人,1300万人0.23%左右。这0.23%左右新增婴儿,会比正常全社会的平均消费量多一点。
更重要的是很多家庭生了二胎之后,还必须增加其他的消费,比如房子适当要扩大,如果买不了第二辆车,车要换成七座。我初步测算,至少会带来额外0.5个人的消费。所以二孩政策,如果能带来300万新出生的婴儿,对GDP的拉动是0.2%。主要是城里人,一个孩子的消费带来额外的消费,而且平均消费比全国多一点。
所以,这几个因素告诉我们,2016年的增长走势恐怕是前低后高。当前经济的下滑趋势在2016年中可能有所逆转,年底有所回升。2017年稍微远一点,不太好预测,但基本上和这个是一样的格局。2015年是6.8%,因为四季度会略有下降,2016年略有回升,2017年还是这样的格局,6.7、6.8或者高一点。我还要说一下,这是官方统计,并不是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实体经济增长的速度比这个数字多一点,所以这是2016年、2017年的基本格局。
四、企业布局要有前瞻性但不能过分超前
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该做什么样的调整?个人、家庭应该做什么样的调整?个人理财做什么样的调整?对于企业家来说,我认为应该走在经济形势发展的前面,不能过分超前,不能说把今天的经济布局建立在对未来十年的经济规划之上,不能说今天布局十年以后的事,这个可能过早了一点,但至少要略有提前,要有前瞻性。我们一起讨论几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产业必须布局。中国经济出现了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的格局,这个结构不一样根本的因素是什么呢?最根本的就是一条,就是工资涨了,是农民工的工资涨了,全部改变我们的产业形态。未来大学生比不上同样年龄蓝领工人的工资。蓝领工人的工资上涨带来的后果是消费上升。此时此刻,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下滑,但消费的增长超过GDP,消费占GDP的比重在不断上升,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的研究表明国家统计局的消费量远远低于实际消费。
浙江企业家是最灵敏的一群,应该跑在市场前面,要布局,要改变结构,哪里有先进的结构?有现成的案例,就看日本、韩国、台湾,一开始他们也做小五金,后来逐步升级做电子产品,这就是觉醒。
第二,我呼吁大家一定要关注的是地区结构,也一定要清楚,地区结构也非常重要,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在浙江,总的来说,在城里做炼钢的行业不是你的方向。浙江应该有自己的优势,之前有很好的行业,比如说做小五金,做家电,恐怕就可以移到隔壁的江西、安徽了。江西和安徽的人均GDP还不到浙江的一半,他们的劳动力便宜,土地便宜。所以,位置选对了,在什么位置做什么活也一定要选对。
说到这儿,也许你会问中国经济哪些地方比较活跃呢?哪些地方的三四年、五六年的经济发展会比较快呢?中国的经济版图将会如何演变呢?我讲一点个人的认识。这个认识有一个基本条件,就是中国经济从现在开始,老百姓有了比较大的、自由迁徙的权力了。如果问我中国经济哪里火,首先中国人往哪个地方移,哪个地方就会火。现在年轻人往哪里去,哪里就有戏。为什么东北不行?因为人少,人往外跑,再有本事也很困难。
中国哪些地方人口会集聚?哪些地方值得去投资?一是人口基数大的地方要关注。安徽、河南人口基数大,四川人口多。所以,要关注人口原本的基数,关注籍贯人口。二要关注气侯因素。气侯因素是不能改变的,当我们人均GDP很低的时候,当大家担心温饱的时候,北方寒冷地区经济发展稍微快一点,现在是反过来了,都往南边跑。
三是交通。举一个合肥的例子,最近合肥很火,合肥就是人口多,气侯相对比东北温和,交通枢纽有了高铁,和上海、北京、武汉很快联系在一块儿,这三个因素都具备,因此合肥很火,再过几年,合肥人口超过一千万,经济还要上涨,地铁还要修。所以,大家除了产业以外,一定要关注中国的地理布局,地区选错了,有时候往往也是致命的。
第三个需要呼吁企业家关注的是国外的营养品。现在的“一带一路”是国策,应该长期坚持。作为国策是极其有战略高度的,长远来看,对中国经济绝对会有影响,绝对会有正面的高度。“一带一路”的影响,就是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要一直往西辐射,欧洲的德国,再往北去一点,是英国,英国、德国和中国连成一片,这个世界就搞定了。美国是一个岛国,他们认为做好自己国内的事情就可以了。
所以,“一带一路”是战略思想,我高度赞同,我们和欧洲一起稳定世界,一起对抗、对冲美国的大权,没有多角机制就不能稳定。但对企业家们,我想提醒的是,投资一定要谨慎,但要走出去。我建议你们把“走出去”当成深山采药一样去汲取营养品,美国、欧洲、国外有一些你们需要的营养品,缺什么补什么,缺什么找什么。
五、金融行业未来五年可能会有格局性变化
对个人,对家庭,大家关心的是理财,在经济变迁时代,在金融变革时代,理财应该怎么做?孩子们的教育应该怎么做?我也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现在中国金融正在经历大的变革时期,金融行业未来五年可能会有格局性的变化,未来会有几件事将改变我们的想法:
一是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对个人也开放了,也可以投资了,还有基于互联网的产品,比如说蚂蚁金服、陆家所等等,就以某种形式开放。以后你们不是买股票的概念,以后你们可能到互联网上买一些金融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买信托,买理财,买其他各种各样比较复杂的产品,这是第一个变化。
二是国内国外将会打通,以后的金融业将会更加的国际化。五年之内,我相信如果不出重大意外的话,一定会有一些境外的公司来境内上市,我指的不是阿里、京东、网络回归A股,更重要的是还有100%的纯外国公司,苹果电脑、微软来我们A股上市,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可以完成。这就形成了境内境外打通,可以不出国门就可以投资股票,以后沪港通会变成深港通。
这两个变化之后,给大家带来几个启示。首先是更多地去研究专业化的投资机构,而不是单打独斗凭着个人的喜好理财,我建议理财要找更加专业的公司,因为金融产品越来越复杂了,形势越来越复杂了,你没办法盯着它了。但不是说盲目地选择金融机构,你应该花更多的精力从研究股票转向选择投资机构,你选对了专业机构就成功了一半,让他们帮你做。
第二个建议是更多的分层次、多元化。今后一定要理财多元化、分散去投,这是未来五年给我们提供的机遇。股市经过大调整,今后还会进一步波动,但就目前经济来看,不是所有企业都是阿里、京东,所以传统行业产能还是过剩,所以不要有过多的股市上升的期望值,要谨慎,但要利用好专业机构。
最后,我们还要共同关注一个话题,就是如何关注下一代。我的建议,首先当然是要国际化,未来中国不断国际化,人才培养也要国际化,孩子的培养也要国际化。
『陆』 入股开店最好多长时间分一次红
这个还是要看店铺的盈利状况了,做好能与个投资方做到沟通啊。
一年或是半年的飞红一次就可以啊。还是要保障店铺运营的啊。
『柒』 基金中说的红利再投资是什么意思呢
红利再投资俗称利滚利,是指基金进行现金分红时,基金持有人将分红所得的现金以当天基金价格直接用于购买该基金,增加原先持有基金的份额。对基金管理人来说,红利再投资没有发生现金流出,因此,红利再投资通常是不收申购费用的。
基金管理人鼓励投资者追加投资,因此一般规定红利再投资不收取费用。假如投资者领取现金红利后,又要再追加投资的话,将视为新的申购,需要支付申购费用。因此,选择红利再投资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成本,红利再投资也可以同样在购买个股的情况下一样操作。
(7)投资半步红扩展阅读:
基金分红依据:
1、一般来说,基金分红需要满足以下原则: 1.基金当期收益先弥补上期亏损后,方可进行当期收益分配;
2、基金收益分配后每份基金份额的净值不能低于面值;
3、如果基金当期出现亏损,则不进行收益分配。有的基金还在招募说明书中对基金收益的分派事先作了约定,如一年中最少、最多的分派次数,或当可分配收益达到一定标准就进行分红等。
『捌』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遇到这样的问题:投资决策 “三步走”的第一步,投什么啊
我把所有的3步都告诉你好了,行吧。
投资是一个选择过程,投资管理看起来很复杂,但只要懂得原理,速可贷快乐投资管理就变得很简单了。科学的投资管理需要“三步走”:
第一步,投什么?
第二步,怎么投?
第三步,重视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