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投资 » 中国的买入国债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中国的买入国债

发布时间: 2021-04-10 18:47:17

⑴ 现在适合购买中国国债

可以的,
你要是看好中国发展前景,就买,不看好,就不买。就跟美国债一样~~国债玩的是信心~~

中国经济形势看好,人民币汇率看涨~~中国现在既然有决心发国债,说明下决心要提高中国的主权债务平级了。应该不会违约的。

⑵ 中国购买别国国债有什么好处

1买国债肯定要收利息的
2买国债可以增加抵抗国际风险能力
3买国债就是做他的债主 说话有底气~

⑶ 中国国债谁在买

关于“中国花大量的钱购买美国国债是错误的选择”,你必须要明白为什么要买美国国债,主要因为,美国一个靠借贷消费的国家,同时因为它是第一强国,美元成为了世界的支付和储备货币,即美元可以在世界保持强势,有到处借钱的资本;而中国是外贸出口以及制造大国,靠对外贸易以及国外对中国的投资积累了大量的外汇——美元;那么问一问中国持有大量美元后,不买美国国债那买什么比美国国债好呢?首先,我国的外汇储备——美元并不全部是我们自己的,除了国内的企业自己赚取的美元外汇,还有国外企业到中国的投资,或者他们出口赚取的外汇,以及发达国家对我们的援助,世界主要金融机构对我们的贷款,如世界银行;还有一些只是想短期在国内赚取收益的“热钱”。他们进入国内后,就会把美元拿到银行换成人民币在国内使用,同时随时有可能又换回美元提出来转移到国外,还有就是国内的企业去到国外买技术、设备、原材料如石油、矿石等,都随时需要使用美元,因为美元是世界的支付货币。这些外汇必须保值增值,同时随时应付支付,投资美国国债是最好的渠道,美国国债流动性最好,金融市场最发达,世界上的国家和金融机构都投资美国国债,说白了就是可以随时在市场上把自己的美国国债变现应付自己使用,同时还有利息收益。

股票风险太大,大力去买大宗商品,中国是买什么就涨什么,买完其价格就狂跌,买其他国家的国债,一是没有美国国债流动性好以及低风险,二是可能买了过后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

当然,我们也不傻,我们可以在买的时候提出附加条件,例如给新买的国债进行通胀保护,或者在其他方面让美国让出利益,例如高科技技术、军事等,地缘政治,以及我们最紧张的两个地方,以前长期被国外敲打的,你也知道法国那个总统对中国做了什么事情,但美国没有附和,这就叫交换。

减少美国国债投资,会造成我们外汇储备投资的渠道变窄,形成手握大量的现金,不能保值增值,同时握有这些现金是有成本,因为要支付利息。同时减少美国国债,势必告诉世界我们看淡美国经济和政府,抛售美国国债,造成国债价格下跌,使得我们手里没有卖出的国债也缩水;并且打击美国经济,减少从我们的进口,我们大量的外贸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工厂倒闭也会减少上游的煤、电、石油、金属、水泥等原材料的使用,引发我国经济连锁反应。

如果我们增持美国国债,代表支持美国经济复苏,通过购买推高国债价格,降低其收益率,使得美国的融资成本降低,有利于负担减少,从而使其经济快速恢复正常,对我国的出口也加速恢复,从而达到对我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希望采纳

⑷ 哪些国家买了中国国债

东盟十国、蒙古、朝鲜等主要与中国进行贸易的亚洲国家

  1. 发达国家中,挪威央行已投资于人民币资产,总额达33亿元人民币;

  2. 尼日利亚中央银行行长拉米多·萨努西于今年9月7日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尼日利亚将从下个季度起,逐步将部分外汇储备转换成人民币,所占比例可望达到10%;

  3. 尼日利亚最感兴趣的资产类别是中国政府发行的国债,该国未来可能获得人民币的办法包括和中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在香港人民币市场将美元转换成人民币,以及在两国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等;

  4. 眼下中国之所以没有大规模向海外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主要原因如下:首先,人民币尚不能做到完全自由兑换,国外投资者难以直接通过中国央行用外汇兑换人民币;其次,海外缺乏人民币国债的流通市场,投资者购买后二级市场的买卖交易极少。

⑸ 买中国银行国债怎么操作啊

1、储蓄国债(电子式),是指财政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通过试点商业银行面向个人投资者销售的、以电子记账方式记录债权的不可流通人民币债券。您可以通过个人网上银行(销售时间为8:30至16:30)及柜台购买(以各分行对外营业时间为准,但不得早于8:30,结束不晚于16:30)。
2、储蓄国债(凭证式)是指国家不印制实物券面,而采用填制“中国人民共和国储蓄国债(凭证式)收款凭证”的方式,由财政部通过部分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柜台,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储蓄性国债。储蓄国债(凭证式)的柜台销售和柜台提前兑付时间,不得早于8:30,不得晚于16:30,具体以各分行对外营业时间为准。
3、柜台债券业务,是指中行通过辖内指定营业网点柜台、电子银行等渠道公开双边报价与客户公正进行债券买卖交易,并办理相关业务,完成债券的托管和结算的业务行为。电子渠道和柜台记账式债券的交易时间为工作日每周一至周五9:30-15:30(柜台债券休市日除外)。具体各种业务类型的办理时间按照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债登和上清所的相关规程和规定执行,各营业网点不得擅自停止柜台交易。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⑹ 有那些国家购买中国国债

目前购买中国国债的国家有:
1、中国香港:中国财政部首次在香港发行国债是在2009年9月28日,总额为60亿元人民币,面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发行。当时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对于促进香港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具有积极意义。
2、韩国和日本。另外,目前在外汇储备中持有人民币的国家还包括:东盟十国、蒙古、朝鲜等主要与中国进行贸易的亚洲国家。
3、在发达国家中,挪威央行已投资于人民币资产,总额达33亿元人民币。
4、非洲国家,尼日利亚中央银行行长拉米多·萨努西于2011年9月7日表示,尼日利亚将逐步将部分外汇储备转换成人民币,所占比例将达10%。萨努西指出,尼日利亚最感兴趣的资产类别是中国政府发行的国债,该国未来可能获得人民币的办法包括和中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在香港人民币市场将美元转换成人民币,以及在两国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等。
再者:目前中国之所以没有大规模向海外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主要原因如下:首先,人民币尚不能做到完全自由兑换,国外投资者难以直接通过中国央行用外汇兑换人民币;其次,海外缺乏人民币国债的流通市场,投资者购买后二级市场的买卖交易极少。

⑺ 中国的国债哪国买

绝大多数中国的国债,都是由国内的机构投资者(银行、保险等)和个人购买的。但是财政部也有少部分国债是直接面向海外进行拍卖的,我国发行美元的人民币国债,海外的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用美元购买;我国也向海外发行了以人民计价的国债,国外的央行(如东南亚国家)、机构投资者也都购买踊跃,利率甚至非常低,因为他们看好的是人民币资产的升值趋势。

中国之所以没有大规模向海外发行人民币债券,一是因为人民币尚不能完全自由兑换,国外投资者难以直接通过中国央行用美元等外汇兑换人民币,二是海外尚缺乏人民币国债的流通市场,投资者购买后,多数是持有到期,二级市场的买卖交易极少。所以现在香港一直在致力于打造离岸人民币国债交易市场,就是顺应了这个趋势。

将来人民币的国债在海外大面积流通将是大趋势,前些天王岐山访问英国时,还说过,支持伦敦建设离岸人民币市场,就是这个意思。这也将成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因为持有的中国国债在市场上可自由交易,就意味着资产的流动性增大了很多,会让中国国债产生溢价;同时,流动性良好的中国国债,也必将成为外国央行的新宠,也就意味着人民币将成为他国的外汇储备(现在马来西亚、尼日利亚已经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相信在未来三五年,就能看到更多的人民币成为他国外汇储备的案例。

⑻ 怎样买中国国债

国债的购买方式及途径:
储蓄国债分为凭证式和电子式两种。这两种形式都是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其中凭证式的国债,发售和兑付是通过各大银行的储蓄网点、邮政储蓄部门的网点以及财政部门的国债服务部办理。如果要去购买,带上身份证和承办银行的活期存折(或借记卡),并在承办银行网点开立个人国债账户,这个账户开立后便可永久使用,即可购买。
电子式国债可能更适合年轻人来操作了,前提是要有网银,并通过资金清算账户认证,这一步须在银行柜台进行,然后要开通储蓄卡证券交易功能,最后是开通储蓄国债账户,待时机成熟便登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的个人网银,即可在网上操作购买,但是需要眼疾手快!

⑼ 中国的经济和买国债原因是这样吗

我汗啊,不是这样的。天啊,居然到现在了还有人这样讲,这文章是哪年出的啊????懂不懂经济啊,不懂别瞎说
首先,关于外企决定中国经济这一点。我真的很想问问这篇文章的作者,你将我们国家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置于何地?中国能够直接用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增长,这里国有企业的贡献是最大的,为什么近年大家都要考公务员,因为政府不缺钱啊!!平心而论,这世界上那几个发达国家的政府,哪个不是一屁股的债,很少有向中国这样不缺钱的,这是我国的优势,难道这都是外企贡献的???
还有关于“65000亿美元GDP这GDP里面有差不多1半是外企产生的 这些钱白白进了外商的口袋”这一点。中国对于外资企业的利润使用是有限制的,大部分要用在对中国的再投资,具体是什么比例我忘记了。中国政府也不是傻子。
还有外资和外商带来的资本是用于投资实业的,比如说富士康在中国设厂啊这种,这些资本投进去了就很少能再变现,经济学里面叫他们沉没成本。而热钱这个概念,主要是投进股市,债券市场这些虚拟市场的,以短期盈利为主,把价格炒高了就撤,是真正具有破坏性的。所以,外商投资和热钱完全是两个概念,这两个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所以那句“只要外企和外商带进的热钱大量抽出 就会导致使中国经济垮掉”纯属胡扯,概念都没搞清
还有那句“尽量买国货少买进口货 只有贸易顺差慢慢的抵消掉外汇后中国才能开始第二次腾飞”。中国是出口>进口啊,少买进口货的结果是顺差越来越大啊,作者你不觉得你说反了吗????
最后,说道国债的问题。中国买国债是从自身对宏观经济的控制,我国的贸易顺差,外汇管理,和政治因素等多方面来进行考虑的。首先,我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非常的大。人民币一旦升值,我国沿海那些出口加工业的小企业就会倒闭一大片。毕竟我国的出口产品大部分是位于产业链最低端的产品,利润率很低的。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国外汇当局就要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币抛出人民币。外汇储备就是这么来的。外汇多了就需要投资,不然放那里也是浪费,也就是买他国国债。还有就是经济上有一个“三元悖论”。简单解释起来就是一个国家,资本自由流动,汇率固定和货币政策有效性是不能同时存在的。这也是国家在国际调整上的一个依据,具体的就不讲了。
刚看你上面问的那些东西太激动了,一下子就写了那么多。不过貌似一直都是在挑错= =!!我个人认为对于外企主要是防止他们凭借雄厚的资本垄断市场。外企的存在还是利大于弊的。希望以上写的这些能对你有帮助。

⑽ 中国买了多少、国家国债

中国买了一万多亿美元的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