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投资 » 中国再次购买美国国债新宋吧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中国再次购买美国国债新宋吧

发布时间: 2021-04-09 07:34:19

❶ 中国那么多钱,为什么中国还继续买美国国债

买美债,其实是一种无奈地选择。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每年都会积累成千上万亿元的贸易顺差产生的外汇(以美元为主),那这些新收到的美元总得让它产生收益或利息,而日债、欧债的规模都不够大,只有美债的规模足够大,能满足我们的购买量。其次,美债的风险、收益等重要指标,都比日债、欧债好一些,或者说风险小,所以,只好无奈地选择美债,总比放在我们的仓库中一点利息都不产生好一些。挺无奈的。

❷ 为何中国已经买了美国那么多国债,还要继续买呢

除了美元,没有哪个国家的货币或者是商品能够承受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

你想~

如果你不买美债的话,你把美元捏在手上,美元每下跌一分钱,你两万亿资产就少200亿,你说夸不夸张?

同时它还逼你人民币升值,你每升值%1那么它的债务少%1

加上它印钞票变质,如果它贬值%1加上你升值%1,那么它的债务就少%2

你如果不买它的美债(至少买这个每年还有利息,比美元好)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奥巴马政府推出奥巴马债券来安抚中国,让中国新购买的美国债券能够尽可能的保值.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祝你好运~

❸ 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有什么影响

过去的数年来,中国政府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但美国本土的投资者却不停减持。例如,10年前美国国债的总额约为3万亿元,当中逾七成、即2万亿元以上为美国本土的投资者拥有;但时至今天,美国国债的总额增至4万亿元,却只有三成为本土投资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断下降。美国人不买美国国债的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

至于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的主因,就是因为其着眼点并不放在投资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借此保护国家的出口业。要令人民币不升值有两个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场上大举抛售人民币,或是大举购入美元。这个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购入美国债,以防止人民币汇率上升。

专家认为,在中国现有的金融环境下,购买美国国债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外汇储备来自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顺差及进入中国的国际游资。截至2005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超过8000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0年资金净外流,10年来国外净运用我国资金累计达到1.72万亿元。中国如同国际资金流动的“中转站”:一边是外资持续涌入赚取高额回报,推高外汇储备余额;一边是中国的资金持续多年净外流,而投资回报率偏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把这种现象称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银行首席外汇分析员刘维明指出,中国资金净外流是巨额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引起的,并不是说国内企业的资金多得用不了。这并不是一个悖论。刘维明解释说,在现行外汇制度下,境外资金进入中国时必须兑换为人民币,由央行把外汇买下,形成外汇储备。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用来购买美国国债,而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到5%。与进入中国的国际资本获得的高额回报相比,中国运用外汇储备投资取得的收益显得颇低。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对此,央行解决方案是,加紧研究建立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满足企业和个人合理的用汇要求,降低国内资金净外流的水平。不能苛求外汇储备对外投资所获回报的高低。投资美国国债虽牺牲了部分收益,但能够规避风险。由于我国国内金融体系处理风险的能力较低,这里存在一个风险和收益相交换的问题。美国国债风险低,变现能力强,且与欧元区和日元区相比,美元区经济仍处于强势地位。在此背景下,购买美国债就不难理解了。

买与不买陷入两难

现在,中国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假如继续买入美元国债,从经济角度上看,将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为美国国债回报低,只较日债稍好;但如果停止购买美国国债,甚至沽出的话,美元就会再进一步贬值,中国同样损失惨重,即所谓“买又惨,不买又惨”!

由于中国购入了大量美债,假如美元贬值的话,持有国债在账面上已输一大截,加上利息率的上升,债汇价格定会再进一步下跌。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估计,假如人民币升值10%,中国政府就会承受500亿美元的账面资本损失,如果美国利率再上升2%,中国就再损失三百亿到五百亿美元,结果总共损失八百亿到1000亿美元,当然以上还没有计算美元汇价下跌而带来的出口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可做出的选择非常少。

不稳定的平衡

所以现在的情况下,是一个“不稳定的平衡”,虽然美国人每天仍能吃喝玩乐,但这样的平衡是令人担心的。美国的经常赤字不断膨胀,2005年经常账目赤字,已创纪录升至8000亿美元,比2004年攀升34%,即美国每天差不多要吸收30亿元,才能填补这个赤字。

所以,世界就是这样的奇妙:中日拿上数千亿的真金白银,不断购买美元资产来资助美国利率,然后美国人将已超买的资产拿来再抵押,来买中国及日本生产的电器。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笑话,就像你把大部分的身家都借给一个债仔,由于借出去的钱实在太多了,于是自己每天要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拿给债仔享用,并希望他每天生活得幸福快乐,不要有些微伤风感冒,否则便会同归于尽!因为假如大家都停止支持这个债仔的话,美国政府将在极短时间内破产,带来的灾害将会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为严重。

❹ 中国为什么大量购买美国国债这种做法正确与否

如果不买
原来持有的美国国债就要贬值
不得已而为之
只有等到全球经济转暖
投资盈利
再把鸡蛋分散放

❺ 为什么美国不买中国国债,让我们中国也当回欠钱大爷,

1.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资本市场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债券市场也是全球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强的市场。由于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庞大,欧洲、日本市场债务规模较小,在充分考虑投资安全的前提下,美国国债仍然是投资的主要方向之一。
2.在目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还不能大幅度地减持外汇储备或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否则会造成美元的大幅度贬值,给中国带来更大损失。
3.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恶化,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中国,注视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庞大的外汇储备,希望中国能够为缓解世界金融危机做出贡献。
我们为什么买美国国债????
第一,美元是世界货币,对外贸易结算是用美元来结算的!

第二,美国印出美元,货币是有一定总量的,多了就是通货膨胀,少了就是通货紧缩,但是这些美元付给中国以后,就会造成美国国内货币量的减少,所以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机制将美元再送回美国,

才能保证货币总量的平衡,不然的话美国就得开印钞机印钞票了!

让美元回到美国,有两种机制,一种是花钱,购买美国的产品,但是美国可以卖给我们的只有农产品和波音飞机,这钱花不出去!

另外一种是存钱,这种机制就是美国国债!再说黄金,世界上的黄金,基本上都在各国的中央银行手里,在市场上流通的并不多,大部分的黄金都在美国和英法手里,你想买也买不到!况且,黄金和

货币目前已经脱钓,不能代表货币总量,货币总量远远超过黄金储备量,一个国家的币值稳定于否,不再取决于黄金储量,而是取决于国家信用!

所以,你要和美国做生意,赚美国人的钱,就必须买美国国债,这是没有选择的,因为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换句话来说,就叫美元霸权!游戏规则是美国人定的,你要不就别玩!要不就等到你有能

力,改变这个游戏规则!
还有,中国也不敢把这两万亿美元花出去!九八年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国家为什么抵抗不过对冲基金,就是因为他们手里的美元储备太少,如果你手里美元多,就可以放出美元,买回本币,这样就

可以阻止本币大幅下跌!如果你手里美元不够,不足以吃进对方抛售的本币,那这个国家的本币就得大幅贬值!而香港因为有中央国库的美元储备充足,所以才没倒霉!美国的这一手叫剪羊毛,就是

买进一个国家的货币和证券,然后诱使这个国家的货币快速升值,等到升值到一定程度,就会突然清空手里的存货换回美元,随之这个国家的货币就大幅贬值,几十年的辛苦钱就这样被美国拿走!中

国手里的两万亿,就是怕美国玩这手!所以,中国一方面不允许货币大幅升值,另一方面手里有这两万亿可以玩对冲!美国这么多年用这种办法把世界全收割了一遍,南美,日本,韩国,欧盟,最后

只剩中国没割了!(韩国也没割着,当初九八年也是这么玩韩国的,他们老百姓很爱国,把家里的金子全捐给Z府,抵抗对冲基金,也算是韩国可怕的地方),由于以上两种原因,没割成!反而要联合

亚洲和欧洲国家要终结美元霸权,这下美国就慌了,他这么多年凭啥日子过得这么好,就是因为美元霸权,可以剥削其他国家,一遍一遍得收割,甚至认为这日子可以永远这么滋润,连制造业也不要

了,除了军火产全部转移出了国内,完全靠第三产业和金融业过活!而美元霸权就是美国的命根子!这次美国航母来,就是因为中国在积极推进亚洲一体化,抛弃美元,搞人民币亚洲结算!美国在亚

洲制造事端,造成亚洲国家和中国的不信任,从而让亚洲一体化搞不下去,维护美元地位!如果中国继续推行亚洲一体化,美国的航母就会一直呆着不走,继续找事!

为什么不用几万亿的美元改善民生?是那两万亿美元的所有者不是中国Z府,而是属于出口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私企和一些投资中国市场的外国资本!打个比方来说,你是一个私企老板,

你生产了产品出口,外国人付给你美元!但是美元你不能在国内消费啊,中行把你的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发给你,如果中国进来一块钱美元,假如当时的汇率是一比七,那中央银行就印七块钱人民币给

你!这样才能保证货币总量的平衡!如果你以后要去交易,你把你l手里的人民币交给中行,中央银行按照你提供的人民币币值,支付相应的美元给国外公司!美元出去了,你所付给银行的人民币就停

止在市场上流通!这么说你该明白了吧,中行手里的钱根本不属于中国Z府,只是中行代管而已,如果把这些钱随意花出去,外币账户所有者想动用外汇的钱从哪里来?

美国失去了美元霸权,也就失去了特权,他是可能重新建起自己的工业,重新生产他需要的东西,但是没有美元,他也就不会象现在这样用美元剥削世界,让其他国家为其承担通货膨胀,自己却享受

廉价工业品!楼上你说美元霸权对美国重要不重要?以美国目前的人工成本,如果他自己生产生活必需品,他承受得了吗?没有美元霸权,我们的日子会很好过!不必维持那么庞大的外汇储备来抵抗

美国的金融侵略!维持这么庞大的外储是很累的,自己赚的钱,却不能花!如果我们可以用人民币就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也不必那么辛苦的为国外生产廉价工业品,挣血汗钱

!我们也可以让非洲人给我们生产廉价工业品供我们使用!我们也可以玩玩金融,剪剪别人的羊毛,享受高品质的生活!为什么中国人要出卖自己,还不是因为美元霸权?知道自己苦在什么地方了吗

?知道为什么美国人日子过得好了吗?
其实你只要抓住最基本的,所有的关于美元债券的问题就都可以理解了!为什么要选美债,其他的为什么不合适?仅仅就一条就够解释全部了,因为其他任何外汇储备替代品,美国都可以操纵他的价

格!唯独美债,他不会对自己下手,因为这是美国的命根子!
打个比方来说,你想用石油及其他资源类产品做为储备方式,可原油交易市场和资源类交易市场都被美国所控制,他可以操纵价格!这就有一个现象,中国买什么?什么就贵!卖什么,什么就便宜

!定价权在美国人手里!

❻ 中国大量购入美国国债的利弊(全面分析)

近年中国持续增持美国国债,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也未减持。这和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结售汇制度、外汇储备结构、去杠杆化、人民币国际化、中美关系、美元地位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有政治因素。增持美国国债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感,抑制了美国大量印制美元,但却带来很多风险,包括美元贬值风险、国债缩水风险、债务偿还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货币政策风险。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现状
(一)持有量暴增
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此后中国逐渐开始购买美国国债。从1972年到1999年底,由于缺少外汇,不熟悉美国金融市场等原因,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数额较少,而且基本上没有形成较大的持有量。中国对美国国债的大量持有是在2000年以后,2000年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有量仅仅600亿美元,但是从2001年开始这个数额开始了迅猛增长,到2009年5月已经达到了8015亿美元。
(二)金融危机后加速持有美国国债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不仅没有减持美国国债,反而加速持有美国国债。2008年9月,中国增持美国国债436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一债权国。2009年5月中国又增持了380亿美元美国国债,总量达到8015亿美元。从2007年底到2008年底的单年增加持有量达2498亿美元,也创下了前所未有的单年增持纪录。2009年1月和2月中国外汇储备分别减少326亿美元和14亿美元,但是中国在这两个月分别增持了122亿和46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三)逐步调整美国国债持有结构
目前中国依然在持续购买美国长期国债,但净增持规模在2008年的第4季度明显下降。2008年第2季度至第4季度,中国增持美国长期国债分别为242亿、361亿、42亿美元;增持美国短期国债分别为-110亿、470亿、1050亿美元。2009年5月,中国增持美国长期国债40.3亿美元,增持短期国债339.7亿美元,这表明中国5月所购入国债以短期国债为主。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原因剖析
(一)资金来源—改革开放外汇储备迅猛增加
将我国长期以来的外汇储备情况和美国国债持有量结合起来分析可知,中国外汇储备越多,持有的美国国债越多,即中国使用外汇储备的重要途径是购买美国国债。2001-2008年,中国每年稳定的有40%左右的外汇储备是以美国国债的形式存在。所以长期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和持有美国国债量之间具有稳定的比例关系。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以贸易上“奖出限入”,资金上“宽进严出”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导致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急剧快速增长,当外汇储备增加时,就会有更多的外汇储备去购买美国国债。
(二)购买对象—美国国债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金融危机导致美元的强势地位陷入危机。但是欧元、英镑、日元的表现却更弱,所以这些货币目前还都不能替代美元的国际地位。在全球都面临金融危机时,中国意识到美国国债是相对保险的投资产品。美国国债容量大、需求强劲、交易活跃、流动性强、收益较高,如果减持美元资产,来增持其他币种资产,也只能导致外汇储备市场价值出现较大账面损失。
(三)储备结构—不能大部分购买黄金、石油等
中国的外汇储备中不仅含有外商来华投资的款项和中国所欠的外债,还包含国际游资和贸易顺差。即使在贸易顺差中,也不全是国内企业出口所得,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跨国企业。2001-2006年,超过50万家外商投资企业正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其出口总额已连续5年占据当年中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为了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外汇储备就必须满足外商和内商的经常性兑换需求。所以中国不能将大部分外汇储备用于购买黄金、石油和矿产等实物。
(四)去杠杆化—大量资本重新流入美国
金融危机下,去杠杆化已经成为一个热词,现在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国的金融机构)都已启动去杠杆化进程,引起大量短期国际资本重新流回美国。另外,由于美国国债仍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最具流动性的资产,所以大量短期国际资本重新流入美国投资于美国国债。这一方面会引起美国短期国债收益率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会引起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的升值。因此增持美国国债就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
(五)结售汇制—政府控制跨境资本流动
强制结售汇条件下,企业必须把所得外汇卖给指定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在外汇市场上将超过头寸限额的外汇卖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在取得外汇的同时,要增加相应数量的本币发行。可以说,外汇是央行通过增加货币发行从企业和个人手中取得的,因而外汇储备成为央行的资产。这就满足了政府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的控制,政府手中集中的过多的外汇储备不得不投向海外市场,美国国债是相对合适的投资产品,因此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增加。
(六)其他目的—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仍然继续增持美国国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现阶段的国际信誉还是建立在庞大外汇储备和巨额美国国债持有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可以通过大量持有美元国债来维持人民币的国际信誉,为人民币国际化迈进一大步。
(七)中美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现在,美国是中国商品的最大进口国,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国可以维持中国的出口增长,中国可以维持美国超前消费。中国停止购买或者抛售美国国债,会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增和价格暴跌,从而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账面损失。一旦中国减持美国国债,美国就会印刷更多的美元进行救市,于是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缩水,中国就会进一步减持美国国债,如此下去中国便陷入了恶性循环。
(八)政治因素—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不仅有经济上不得已的原因,其中也涉及政治因素。历史表明,全球经济危机或是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都会建立新的国际秩序。这次金融危机后,不论欧洲、中国还是日本,都没有一个经济体能取代美国的角色。中美两国制度不同,近年中国迅速崛起,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形成了挑战和威胁,因此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徘徊不定。这时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从旁协助美国救市,就占据了道德优势,中美两国之间就能建立起良好的国际关系,这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风险
(一)国债缩水风险
自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增发国债一直是美国政府的最主要融资方式。2007年美国国债的净发行额为5490亿美元,2008年上升至1.47万亿美元。一旦新增国债供给量超过其市场需求量,则新增国债的收益率将会显著上升,而存量国债市场价值缩水。
(二)美元贬值风险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在未来6个月内购买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增加了美国长期内通胀与美元贬值的风险。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迅猛增长。由于美联储的资本金并没有变动,所以其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就意味着其在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一旦美国经济有所回升,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提高,流动性将加速转化为信贷与广义货币。这时美联储不能及时从货币市场抽回流动性,那么通胀将随之而来,美元就会贬值。
(三)债务偿还风险
近年来,美国一直依靠发行国债来弥补其巨大的融资缺口。伴随金融危机的爆发,大规模救市的展开,美国的债务负担更加沉重。白宫预算管理处预测2010财年美财政赤字1.26万亿美元,比之前预期提高870亿美元,占GDP的8.5%。美国的净资产在急剧下降,而债务数额却快速上升,由此可见美国已不具高额债务的偿还能力。
(四)本币汇率风险
中国M2/GDP的比例现在高居世界之最,说明央行投放的货币并没有转化为对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要么资金是在虚拟经济如资本市场内循环,要么说明货币的投放已超出实体经济的合理要求。中国2009年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用更多的美元外汇增持美国国债,于是美联储就将这些货币投入到本国的货币市场增加本国的流动性,于是支撑起美国企业的融资和对外投资,这些企业会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这样大量的货币以外汇和投资的形式再次流入中国,按国内的换汇机制会引起人民币的再一次增发,长期看必然引起本币的贬值。
(五)货币政策风险
巨额美国国债的存在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形成障碍。对于大量的美国国债,需要以美元的价值投放相应的人民币数量,但是大量美国国债造成外汇的沉淀,短期内美元贬值的趋势必然给国内货币政策造成干扰。一旦美元贬值,前期投放的人民币过剩,国内流动性过剩,从而进一步诱发通胀。另外,对应大量美国国债的人民币增发要求央行必须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以防止国内的流动性泛滥,但是提高利率会诱发国际投机资本对人民币的套利,使得央行紧缩措施收效并不明显。

❼ 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过程是怎样的

通过企业进出口的贸易顺差得到的外汇储备,来进行购买美国国债。因为中国出口多,进口少,实现贸易顺差,得到了“外汇储备”。作为储备的美元可以存到美国银行里面,但美国银行也不保险,而且利息很低,于是就买美国国债。所以购买美国国债用的是外汇储备。

美国国债的购买是国家级别的行为,通过国家的黄金储备,境外投资以及中国政府在各个企业所换取的外汇中提取资金,然后通过国际债券市场,向美国政府购买国债。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全程起到一个风险评估的作用。外汇管理局则是直接操作的机构,各大商业银行则是为购买国债的行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7)中国再次购买美国国债新宋吧扩展阅读:

在国际市场上,安全有收益的债券不多,美债是其中之一,每年收益率稳定不说,美国还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安全就更有保障。

至于“两房”债券,即使它跌成垃圾,其实,对我国的收益也不会有影响,因为我国是持有债券,而不是交易债券,所以,只要“两房”不倒闭(事实上这两家公司已经非常大,倒闭是根本不可能的),票面上的利率不变,对我国的收益就没有影响。

中国是少量持有一些欧洲债券和日本债券的,不过,首先他们发行债券的规模很小,其次,这些债券的安全性也不如美债。欧洲刚闹过一个债务危机,希腊等五国赖账的可能性可是很大的哟(而美国赖账的几率几乎为0)。

所以,对于我国上万亿的外储而言,首要且权重最大的就是美债。所谓分散风险的一些投资占比其实很小,因为没有什么产品的规模能够承得下我国巨额的外储,而且还能达到稳定收益。

❽ 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利弊

买美国国债是中美两国双赢的结局,或者在现阶段没有最好的选择前是次优选择,买美国国债说白了就是我国靠外贸出口(也就是世界工厂)赚取了太多的美圆,还有国外到中国投资,引进来的都是美元;为了保值增值,我国就购买美国的国债。
买美国国债,可以减少我们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有利于我们出口,增加我们的就业。
美国第一强国,国家信用最高;买美国国债是最安全;同时美国金融市场发达,交易自由;方便我们买进卖出!还有就是收益固定;用美元买美债,不用担心汇率风险。所以,美国的国债最安全收益稳定。
美元国债我们国家肯定是一直持有下去的,在没有更好的投资之前。
弊:
就是美国国债收益低,美元老爱贬值,中美两国经济捆绑紧密,所以不得不继续购买美债。
我国汇率上升,不会造成国债缩水;只要是美国国债是用美元买的,只要不兑换成人民币是不会形成汇兑损益的。汇率上升,是指升值;例如:过去人民币兑美元是8:1;现在变成6:1了,就是升值,以前要用8块人民币兑换成1美元买一个汉堡,现在只需6元了。当然,汇率变化跟我们老百姓的货币贬值感受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是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对外币是升值,但在国内使用却是贬值,因为物价越来越高,就是货币太多形成贬值了。

❾ 关于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

其实,这可以说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我国购买美国债券,确实是给美国融资,而美元贬值,我们又深受其害。
但是因为这是一种政治手段,所以不能不买。
一是,可以表达中国对美国“一哥”地位的支持,也就是说,我不和“大哥”作对,不信?我把钱都给大哥花;
二是,美国经济是世界的火车头,万一美国经济垮了,世界经济就垮了。中国在取代美国成为火车头前不得不为这个火车头“输油”;
三是,金融“保险”和金融“炸弹”。可以说,因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所以也就有了某种保险,保证美国不会直接武力进攻中国,保险系数不知道有多大。这种“保险”也能变成一种“炸弹”,万一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可以抛售美国国债,造成美国国债贬值,在全世界产生恐慌。这是一种“自杀式”炸弹。但是其威力如何,也存在争议。

❿ 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问题中国以怎样的方式购买美国的

都是通过国际市场买的。
1、2011年6月之前,中国一直通过一级交易商购买美国国债,
2、但在2011年6月之后,中国购买的方式出现了变化,可以不再通过这一间接的方式进行购买。
路透社获得的资料显示,美国财政部给予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计算机直接接入链接,可以登录其拍卖系统。在2011年6月末,中国首次通过这一直接的方式购买了美国两年期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