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投资 » 航天投资何周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航天投资何周

发布时间: 2021-04-07 18:28:24

㈠ 发展航天事业的利与弊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躺在摇篮里,而会不断地探索新的天体和空间。首先,他将小心翼翼地穿过大气层,之后,便去征服整个太阳系空间。——人类宇航之父 齐奥尔科夫斯基

发展航天事业可以开发宇宙中相对于人类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以改善地球资源逐渐枯竭的局面。而且航天事业也是各国竞争的一个方面。它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成本过高、短期效益不明显、造成太空污染等。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

㈡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3年1月5日晚上7时许,“神舟”四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2002年12月30日零时40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入太空。4月1日,成功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神舟”三号飞船舱盖被打开,阳光照在“模拟宇航员”的脸上,拟人载荷试验取得良好效果,“模拟宇航员”安然无恙。
2002年12月30日至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成功发射,并在飞行7天后平安返回。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
从1999年到2005年,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飞跃,我国载人航天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称奇,令亿万中国人民备受鼓舞、倍感自豪。
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突破,中国航天人以他们的智慧与努力,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快速跃升。

㈢ 2017世界航天十大事件有哪些 2017世界航天十大事件是哪几个

先来个列举,一共有这些:

  1. 重返月球、登陆火星,这回要玩真的了?

  2. Space-X火力全开!

  3. 军事卫星竞争进入新时代

  4. 卡西尼号的华丽谢幕

  5. 高通量通信时代已经到来

  6. 世界纪录:印度一箭104星

  7. 开普勒惊天发现:人类是否唯一?

  8. 不死老兵联盟U火箭的“英雄谢幕”

  9. 伽利略和北斗全面挑战GPS

  10. 铱星系统绝地重生!

57年5月15日,人类历史上首枚洲际导弹R7在苏联境内升空。在仅仅4个多月后,这种洲际导弹就被改装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火箭并将第一颗卫星送入太空。这次事件极大震撼了东西方阵营,成为20世纪历史上重大事件之一,它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东西方阵营的太空竞赛揭开大幕。

到2017年,人类航天已经走过了整整60年。经过早期50-60年代疯狂的军备竞赛、70年代的近地空间竞争、80年代的偃旗息鼓、90年代的苏联覆灭和美国绝对制霸,21世纪的人类航天则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最好时代,而2017是个不平凡的一年。

10. 铱星系统绝地重生!

1990年,发展到如日中天的摩托罗拉公司提出了超越那个年代理解的铱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计划,预计发射共计77颗卫星,进入7个780千米高的极轨轨道,为全球任何地点的用户提供直接卫星通信。

铱星的说法也来自于77,这正好是铱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实际上只发了66颗,但依然沿用此名字)。摩托罗拉为此投入巨资,以至于在1996-1998年短短3年时间内,所有卫星布网完毕并于1998年11月投入运营。

然而,成立之时却赶上美国基于地面基站的移动通讯服务大肆占领各种市场,席卷全球,质量更好、更加稳定的铱星项目却由于昂贵的造价而失去竞争力被很快淘汰,仅仅在投入运营后半年,这个巨大的个人卫星通讯系统就因为无法盈利被迫破产,摩托罗拉从此陷入巨大危机。

一个跨时代的领先技术,在市场面前败下阵来。

已经烧钱达到3000亿人民币级别的太空发射系统和猎户座飞船

9月22日,NASA宣布美国新一代登月/火星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和新一代飞船猎户座号将在2019年首次组合发射,目标是围绕月球探测并返回。在过去十年内,这一套系统已经烧掉了400多亿美元,目前各个分系统都测试完毕,在最终调整等待发射;

9月27日,美俄等20个国家宣布将会在月球建立名为“深空通道”的月球空间站,从技术到资金支持都有了一定保证。

不管最后发展速度怎样,可以看到重返月球和登陆火星已经是美国从小布什时代起持续了近20年之久的政策,而今年的跨度无疑最大。

或许,时隔60年后,陪伴了地球亿万年的月球,将会再次迎来访客。

2017的世界航天,充满的是时代的变革和技术的跨越。2018年这股热潮还将继续,随着中国再次探测月球、美国探测火星时间窗口又至,相信在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领域,新的一年将会有新的惊喜。

㈣ 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高管

全春来 性别:男学历:硕士及研究生全春来:男,1959年出生,硕士,研究员。1988年3月-2001年10月在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历任工程师、高工、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主任、副所长、党委委员,2001年10月-2004年10月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706所、204所所长,2003年3月至今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副院长、党委成员,2003年3月-2009年12月任长峰科技工业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书记,2002年2月-2010年5月先后任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副董事长、董事长。2012年10月起任本公司董事长。1990年、1993年被航空航天部破格评聘为高级工程师、研究员。1997年至2001年被国家科委高新技术司聘为863/CIMS主题专业专家组成员,2001至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聘为“十五”863/CIMS主题专家组成员,1991年被航空航天部授予首届“航天十佳”青年,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11月被航天机电集团评聘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2002至2005年任北京市海淀区十三届人大代表,2008年任奥运安保项目总指挥。 年龄:54职务:董事长任职时间:2012-10-10罗辑性别:男学历:本科罗辑:男,1946年生,大学本科。检察员、律师。1997年-1999年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察出版社社长;2000年-2005年在北京市正平律师事务所任合伙律师;2005年-2010年在北京市汉衡律师事务所任合伙律师。2010年5月起任公司独立董事。 年龄:67职务:独立董事任职时间:2010-05-07于春全性别:男学历:本科于春全:男,1951年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道桥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2-2008年11月在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历任科长、处长、局长助理、副局长、总工程师;2005-2008年任北京奥组委交通部长;2008年11月-2011年12月任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兼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及交通管理顾问、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教授,北京交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交通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 年龄:62职务:独立董事任职时间:2013-04-25刘伟性别:男学历:本科刘伟:男,1957年生,大学本科,研究员,高级工程师。1993年至今在中汽投资开发公司项目管理部任副经理。2006年8月起任航天长峰监事。 年龄:56职务:监事任职时间:2006-08-11侯业性别:男学历:本科侯业:男,籍贯辽宁沈阳,汉族,1959年8月出生,1979年12月参加工作,198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高级经济师。1988年5月至1991年9月,任航天二院23所财务处副处长;1991年9月至1992年9月,任航天二院财务部综合处副处长;1992年9月至1994年6月任航天二院23所声表面波公司副总经理;1994年6月至1995年3月,任航天二院计划财务部财务处处长;1995年3月至2001年1月,任航天二院计划财务部副部长;1998年4月至2001年1月任长峰科技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长峰集团”,现名称为“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2001年1月至2006年3月,任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2006年4月至今任长峰集团总经理专项助理。 年龄:54职务:副总经理任职时间:2011-08-28王瑛性别:男学历:本科王瑛:男,1960年12月生,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自动控制(导弹)专业大学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2006年2月任长峰科技工业集团公司系统工程部副部长(主持工作),2006年4月至今任长峰科技工业集团公司系统工程部总经理,2010年3月至今任项目总指挥。 年龄:53职务:总工程师任职时间:2010-09-17刘珂性别:男学历:本科刘珂:男,1962年生,本科,工程师。2001年2月-2004年4月任航天二院人事部领导干部处处长,2004.4-2009.8任航天二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2009.8-2011.8在航天二院六九九长任党委书记,2011.8至今在航天二院二O六所任党委书记兼副所长。2006年获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先进个人,2007年获二院建院五十周年突出贡献奖。 年龄:51职务:董事任职时间:2013-04-25唐宁性别:男学历:硕士及研究生唐宁:男,1963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员。1985年12月起参加工作,1986年1月-1986年9月任航天工业部二院二部三室设计师;1986年9月-1987年7月在中央讲师团甘肃兰州教育学院支教(1987.05起任助理工程师);1987年7月-1991年5月任航天工业部二院二部三室设计师(1988年6月起任工程师);1991年5月-1995年10月任航天工业部二院二部三室副主任(1991年12月起任高级工程师,1995年8月起任研究员);1995年10月-1997年11月任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二部三室主任;1997年11月-2004年8月任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数控集团副总经理;2004年8月-2005年5月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8所副所长;2005年5月-2006年2月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8所副所长、二院信息化工程副总设计师兼信息技术中心主任;2006年2月-2011年2月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8所所长、二院信息化工程副总设计师兼信息技术中心主任。2011年3月起任本公司董事兼总裁。 年龄:50职务:总经理,董事任职时间:2011-02-28吕英性别:男学历:硕士及研究生吕英:男,1963年生,硕士,研究员。2001年4月-2002年6月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706所、204所计划发展处处长;2002年6月-2004年12月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706所、204所副所长,2004年12月至今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706所、204所所长。2007年4月起任公司董事。 年龄:50职务:董事任职时间:2007-04-09苗润生性别:男学历:博士研究生苗润生:男,1963年生,经济学博士。2003年-2009年在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历任副教授、教授、副院长;2009年至今在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任总会计师。兼任国际财务与会计副总编辑、财会信报常务理事、北京总会计师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2010年5月起任公司独立董事。 年龄:50职务:独立董事任职时间:2010-05-07张世溪性别:男学历:硕士及研究生张世溪:男,1964年生,硕士,高级工程师。1993年5月-2005年7月在航天科工集团二院699厂历任计划处副处长、军品管理处处长、党支部书记、综合计划处处长、副总经济师、厂长助理、副厂长、总会计师;2005年7月-2009年8月任精华公司总经理;2009年8月至今任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民用产业发展部部长。2010年5月起任公司董事。 年龄:49职务:董事任职时间:2010-05-07郭会明性别:男学历:硕士及研究生郭会明:男,籍贯湖北天门,汉族,1965年7月出生,1991年3月参加工作,198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惯性导航与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员。1993年7月至1998年7月,任航天二院仿真中心(以下简称:“仿真中心”)民品事业部副部长;1998年7月至1999年8月,任仿真中心副总工程师;1999年8月至2001年10月,任仿真中心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任系统试验部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 年龄:48职务:副总经理任职时间:2011-08-28杨笔豪性别:男学历:本科杨笔豪:男,籍贯湖北来凤,汉族,1967年9月出生,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京航空学院电子工程专业大学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994年1月至1997年10月,任航天二院699厂(以下简称:“699厂”)产品开发所副所长(副处级);1997年10月至2001年7月,任699厂民品部设计开发部副部长、模具车间主任;2000年1月至2001年7月,任699厂天金公司党支部书记;2001年7月至2002年6月,任699厂民品总公司总工程师;2002年6月至2004年 年龄:46职务:副总经理任职时间:2011-08-28林烨性别:男学历:本科林烨:男,1968年生,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1997年7月-1999年6月任航天总公司二院审计监察法制处副处长,1999年6月-2001年2月任航天机电集团二院纪检审计法制部法制处副处长,2001年2月-2009年1月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办公室管理改革法规处副处长,2009年2月-2009年9月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总法律顾问助理、院办公室政策法规处处长,2010年5月至今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副总法律顾问,2012年12月至今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法律事务部副部长。 年龄:45职务:监事会主席任职时间:2013-04-25鄂胜国性别:男学历:硕士及研究生鄂胜国:男,1969年生,硕士,研究员级高级会计师。2000年4月-2002年3月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七二一医院财务处副处长,2002年3月-2002年12月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财务部系统试验部财务会计室副主任,2002年12月-2009年9月历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财务部综合财务处一处副处长、处长,2009年2月-2011年12月任长峰科技工业集团公司监事,2009年7月-2012年10月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财务部副部长,2012年10月至今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财务部部长。 年龄:44职务:董事任职时间:2013-04-25刘金成性别:男学历:硕士及研究生刘金成:男,1969年生,硕士,高级会计师。1991.07-1997.10任航天部二院财务部财务处干事、副处长;1997.10-2001.01任长峰集团公司财务部副部长;2001.01至今任公司财务总监;2009.12起兼任公司董事会秘书。 年龄:44职务:财务总监,董秘任职时间:2004-04-23李晓青性别:女学历:本科李晓青:女,1972年生,本科,高级政工师。1996年8月-2003年7月在航天二院通信站工作,2003年7月-2010年3月在长峰科技工业集团公司人事党群部工作,2010年3月-2011年5月任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人事党群部副部长,2011年5月-2011年9月在航天二院民用产业研发中心工作,2011年10至今任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副部长,2012年6月至今任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纪委副书记,2012年7月至今任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 年龄:41职务:职工监事任职时间:2013-04-25周翔性别:男学历:本科周翔:男,籍贯湖北当阳,汉族,1976年9月出生,1999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预备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大学本科毕业,获工学学位学位,高级工程师。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任长峰集团综合安保系统研发部副主任;2007年3月至2011年2月,任长峰集团综合安保系统研发部主任;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任深圳大运会安保科技系统建设项目总工程师;2010年8月至今,任航天二院民用产业研发中心筹备委员会副主任。

㈤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成立背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根据国务院深化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于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由中央直接管理。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我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曾历经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等发展阶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着我国全部的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飞行器等宇航产品及全部战略导弹和部分战术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发射试验任务;同时,着力发展卫星应用设备及产品、信息技术产品、新能源与新材料产品、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产品、特种车辆及汽车零部件、空间生物产品等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大力开拓以卫星及其地面运营服务、国际宇航商业服务、航天金融投资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为主的航天服务业,是我国境内唯一的广播通信卫星运营服务商;是我国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产品提供商。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集团公司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创造了以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两大里程碑为标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在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11个国防科技重点试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公司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制定了航天核心技术计划,取得了数百项标志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以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航天科技专项的立项研制。公司成立以来,共获得5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申请专利一万多件。2006年,作为唯一一家军工企业,被列入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并在2008年获得了“创新型企业”称号;2011年获得“中国十大创新型企业”称号;2007年,集团公司获得了国家首次设立的“中国工业大奖”。2006年,集团公司党组被中组部、国资委党委授予了“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2010年,集团公司连续两届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授予任期考核“业绩优秀企业”称号和“科技创新特别奖”。集团公司还先后获得“改革开放30周年杰出品牌”、“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最具价值之责任榜样”等荣誉称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拥有“神舟”、“长征”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8个以航天产品经营为主的产、研结合的经济技术实体和一个外贸公司以及若干直属研究所、咨询机构、公司等,主要从事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具有大型系统工程管理的能力和经验,为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以控股的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为代表,主要从事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型材料与先进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汽车零部件及特种车辆等民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并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集团公司资产总额达2241亿元。2011年,集团公司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经济运行质量良好,实现营业收入1018亿元,利润总额91.4亿元。成本费用率持续下降,圆满完成了国资委年度经济考核指标,连续7年获得国资委业绩考核A 级,连续5年财务绩效评价“优秀”。 当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在加快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加速发展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四大主业,积极推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致力创新,勇于开拓,全力铸造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努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和平利用空间的伟大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辖有8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研究院)、14家专业公司、9家上市公司和若干直属单位,研发和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天津、内蒙古、深圳(香港)、海南等地。截至2011年底,集团公司从业人员15.94万人,已培养形成了以重点学科带头人为代表的科技人才、以优秀企业家为代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以能工巧匠为代表的技能人才等五支人才队伍。其中,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3名,国家级专家105名,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专家6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00余名。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孕育形成了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以及以“以国为重、以人为本、以质取信、以新图强”为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航天特色的企业文化。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在按照“发展航天、强大集团、改革创新、铸造一流”的发展方针,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突出导弹武器系统、宇航技术与产品、民用产业三大主业,努力向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目标迈进。

㈥ 航空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回暖复苏,未来几年全球航空飞机需求空间巨大,空客公司认为未来20年全球将新增客机和货机28200架,波音认为未来20年全球将新增客机和货机34000架。而这些潜在的需求量必将大部分被波音、空客揽入囊中。飞机制造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订单将散落全球各地。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前瞻》认为,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国内航空零部件制造企业设计、生产和设备工艺等竞争力将会不断加强,未来几年将会分享这场航空盛宴,前瞻预计到2018年,我国民用航空飞机零部件制造行业将实现近225亿的规模。

近年来,我国航空客运增长强劲,为全球航空业做出了较大贡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年中国航空零部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前瞻》数据显示,2013年1-10月,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为559.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0.40%。2006-2012年,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12.21%。其中,以2009年为分界点,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上升到500亿吨公里的水平。

㈦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和太阳同步轨道(SSO)的长征系列火箭。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长征火箭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并在一九九零年四月成功地实施了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把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上太空。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3年1月5日晚上7时许,“神舟”四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2002年12月30日零时40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参考资料:潍坊王磊 - 举人 四级 http://..com/question/3208442.html?si=1

㈧ 航天飞船耗资巨大的利弊

晕 当然是回收的利益比投资大了

我记得看过一文章 说每1美圆的航天投资 能回收多少多少 具体数字不清楚了 可能是10多 可能是8
--------------------------------

虽然初期投资巨大 但是有很多实验 在外太空 低重力的环境中比地球上好
而且那些太空望远镜 比如90年发射的哈勃 在太空中观察的效率的比地球上好N倍 因为地球上还会受到大气的影响

同时 民用科技里 通信卫星等
军民两用的 GPS定位
军用的侦察卫星,预警卫星等 这些都是航天发展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