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的国债(国库券)是财政部发行的还是人民银行发行的
国债是财政部发行的,人民银行发行央票
B. 央行发行票据与财政部发行国债的异同
央行票据与金融市场各发债主体发行债券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各发债主体发行债券,同时增加自身的资产和负债,发行债券的目的是筹集资金,即增加可用资金。例如,财政部发行国债,目的是增加可用资金,进而使财政支出的规模得以扩大。而中央银行发行央行票据,目的不是为了扩大其资产运用规模,而是在于吸收商业银行部分流动性,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中央银行在资产和负债总量上都是不变的,它们在性质上完全不同。
中央银行票据是货币政策管理手段,并不是为政府筹资的工具,与财政部发行国债并不冲突。国债才是政府筹资的工具。因此,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并不是一回事。
C. 中央政府发行国债和财政部发行国债有什么区别
中央政府发行国债和财政部发行国债没有什么区别,中央政府发行国债,是由财政部具体组织实施。
而央行票据与金融市场各发债主体发行债券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各发债主体发行债券,同时增加自身的资产和负债,发行债券的目的是筹集资金,即增加可用资金。例如,财政部发行国债,目的是增加可用资金,进而使财政支出的规模得以扩大。而中央银行发行央行票据,目的不是为了扩大其资产运用规模,而是在于吸收商业银行部分流动性,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中央银行在资产和负债总量上都是不变的,它们在性质上完全不同。
中央银行票据是货币政策管理手段,并不是为政府筹资的工具,与财政部发行国债并不冲突。国债才是政府筹资的工具。因此,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并不是一回事。
D. 今年我国财政部发行了哪些国债期限与收益如何
你可以到财政部官网中的国债管理去查询,每次发行国债的公告中都有详细介绍。
http://gks.mof.gov.cn/redianzhuanti/guozaiguanli/
E. 财政部发行国债,我在哪里能查到最新消息,并且还能查到历次的发行资料
中国债券信息网上有历次发行公告 包括了国债 金融债 公司债
在此网上你还可以找到债券发行计划
http://www.chinabond.com.cn
F. 国债是政府发行的还是中央银行发行的
发行国库券,目的是为了向社会公众举债,弥补财政赤字。所以发行国库券是由中央政府财政部门发行。在我国是国家财政部发行。以前发行的实物国库券,不是现在的记账式国债,由财政部委托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各商业银行向社会公众发行。
所以,国库券归要结底是政府(通过财政部)发行的。可以参看一下以前的国库券的图片,背面全部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公章。
G. 国债是什么部门发行的为什么要发行国债呢
因为随着经济的增长,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大,公共部门的支出也在不断的增长。由于税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导致税收增加在短期内只能由税基增加来实现,新征税种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实行,所以导致财政赤字即收不抵支的现象。那么发行国债就很有必要了,因为他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最好方法(还有增加税收和增发通货)。
国债还可以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和调节经济冷热度。
另外发行国债也是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手段(财政收入主要有税、利、债、费),从世界各国来看,必不可少。
我国的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由国家财政信誉作担保,信誉度非常高,历来有“金边债券”之称,稳健型投资者喜欢投资国债。其种类有凭证式、实物券式、记帐式三种。
国债种类
国债的种类繁多,按国债的券面形式可分为三大品种,即:无记名式(实物)国债、凭证式国债和记帐式国债。其中无记名式国债已不多见,而后两者则为目前的主要形式。
(一)无记名式(实物)国债
什么是无记名式国债?无记名式国债是一种票面上不记载债权人姓名或单位名称的债券,通常以实物券形式出现,又称实物券或国库券。
无记名式国债是我国发行历史最长的一种国债。我国从建国起,50年代发行的国债和从1981年起发行的国债主要是无记名式国库券。
发行时通过各银行储蓄网点、财政部门国债服务部以及国债经营机构的营业网点面向社会公开销售,投资者也可以利用证券帐户委托证券经营机构在证券交易所场内购买。
无记名国债的现券兑付,由银行、邮政系统储蓄网点和财政国债中介机构办理;或实行交易场所场内兑付。
无记名式国库券的一般特点是:不记名、不挂失,可以上市流通。由于不记名、不挂失,其持有的安全性不如凭证式和记帐式国库券,但购买手续简便。由于可上市转让,流通性较强。上市转让价格随二级市场的供求状况而定,当市场因素发生变动时,其价格会产生较大波动,因此具有获取较大利润的机会,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一般来说,无记名式国库券更适合金融机构和投资意识较强的购买者。
(二)凭证式国债
什么是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我国从 1994年开始发行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其票面形式类似于银行定期存单,利率通常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高,具有类似储蓄、又优于储蓄的特点,通常被称为 “储蓄式国债”,是以储蓄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理想的投资方式。
凭证式国债通过各银行储蓄网点和财政部门国债服务部面向社会发行,主要面向老百姓,从投资者购买之日起开始计息,可以记名、可以挂失,但不能上市流通。
投资者购买凭证式国债后如需变现,可以到原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付,经办机构按兑取本金的千分之二收取手续费。对于提前兑取的凭证式国债,经办网点还可以二次卖出。
与储蓄相比,凭证式国债的主要特点是安全、方便、收益适中。具体说来是:
1.凭证式国债发售网点多,购买和兑取方便、手续简便;
2.可以记名挂失,持有的安全性较好;
3.利率比银行同期存款利率高l一2个百分点(但低于无记名式和记帐式国债),提前兑取时按持有时间采取累进利率计息;
4.凭证式国债虽不能上市交易,但可提前兑取,变现灵活,地点就近,投资者如遇特殊需要,可以随时到原购买点兑取现金;
5.利息风险小,提前兑取按持有期限长短、取相应档次利率计息,各档次利率均高于或等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没有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只能活期计息的风险;
6.没有市场风险,凭证式国债不能上市,提前兑取时的价格(本金和利息)不随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变动,可以避免市场价格风险。
(三)记帐式国债
什么是记帐式国债?记帐式国债又称无纸化国债,它是指将投资者持有的国债登记于证券帐户中,投资者仅取得收据或对帐单以证实其所有权的一种国债。
我国从1994年推出记帐式国债这一品种。记帐式国债的券面特点是国债无纸化、投资者购买时并没有得到纸券或凭证,而是在其债券帐户上记上一笔。其一般特点是:
1.记帐式国债可以记名、挂失,以无券形式发行可以防止证券的遗失、被窃与伪造,安全性好;
2.可上市转让,流通性好;
3.期限有长有短,但更适合短期国债的发行;
4.记帐式国债通过交易所电脑网络发行,从而可降低证券的发行成本;
5.上市后价格随行就市,有获取较大收益的可能,但同时也伴随有一定的风险。
可见,记帐式国债具有成本低、收益好、安全性好、流通性强的特点。
由于记帐式国债的发行、交易特点,它主要是针对金融意识较强的个人投资者以及有现金管理需求的机构投资者进行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而设计的国债品种,投资者将其托管在指定券商的席位上,便于流通交易,变现能力强,不易丢失,还可以通过低买高卖获得高额利润。
无记名式、凭证式和记帐式三种国债相比,各有其特点。在收益性上,无记名式和记帐式国债要略好于凭证式国债,通常无记名式和记帐式国债的票面利率要略高于相同期限的凭证式国债。在安全性上,凭证式国债略好于无记名式国债和记帐式国债,后两者中记帐式又略好些。在流动性上,记帐式国债略好于无记名式国债,无记名式国债又略好于凭证式国债。
H. 目前我国国债是由国家财政部发行吗
目前我国国债是由国家财政部发行。国债是由政府发行的债券。与其它类型债券相比较,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具有极高的信用度,被誉为“金边债券”。
我国目前发行的普通型国债主要可分为凭证式国债、记帐式国债和无记名(实物)国债三种,特殊型国债主要有定向债券、特种国债和专项国债等几种。
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国家储蓄债,可记名、挂失,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可提前兑付,不能上市流通,从购买之日起记息。
记帐式国债:以电脑记帐形式记录债权,通过无纸化方式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
无记名(实物)国债:是一种实物债券,以实物券的形式记录债权,不记名、不挂失,可上市流通。
定向债券:为筹集国家建设资金,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采取主要向养老保险基金、待业保险基金(简称:“两金”)及其它社会保险基金定向募集的债券,称为“特种定向债券”,简称“定向债券”。
特别国债: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审议批准,财政部于1998年8月向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了2700亿元长期特别国债,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
专项国债: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 过,财政部于1998年9月面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 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4家国有商业银行发行了 1000亿、年利率5.5%的10年期附息国债,专项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设施投入。
I. 财政部在香港发行多少国债
据媒体7月5日报道,国家财政部2018年度首批50亿元人民币国债5日顺利在香港发行,其中占比较高的两年期国债获得超额认购,且中标利率位于预期下限范围,反映了投资者对人民币国债的信心和需求。
此次发行的国债包括面向机构投资者的45亿元人民币国债,以及面向国外中央银行和地区货币管理当局的5亿元人民币国债。其中面向机构投资者的部分,又分为票面息率3.65厘的两年期30亿元国债和票面息率3.8厘的5年期15亿元国债。
交通银行香港分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人民币国债超过3000亿元,半年时间的增幅超过50%,其中6月的增量接近800亿元,创历史单月最高纪录。
经国务院批准,2018年财政部将分两次在香港发行100亿元人民币国债,每次各发行50亿元。
J. 财政部发行国债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么为什么
是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尽快复苏,这称之为扩张性财政政策。
(10)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扩展阅读:
“我们反思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教训是多方面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说。她认为,金融对外开放应与内部改革相结合,缺乏管理的开放和银行体系的脆弱会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而短期投机性资本的异常流动有可能构成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各国应对外资过度追逐国内资产保持警惕。
相对于周边国家,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要小很多。为缓解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支持受到危机冲击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尽快走出困境,我国在向世界承诺保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和政策。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面对当时通货紧缩压力,我国在危机发生之后宣布启动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最具代表性措施是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经济结构。这些措施对稳定中国经济,改善投资环境,以及带动亚洲经济复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金融改革方面,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不久,我国于1997年11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性。在随后的改革中,财政部于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注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补充资本金,并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不良资产。
在近几年中,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引人注目,这3家银行相继改制成股份公司并登陆香港或内地股市,绘就了中国金融改革史册中的精彩篇章。中国农业银行目前也在积极推进内部改革,为股份制改革做准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将步入新的征程。银监会统计部副主任兼研究局副局长刘春航表示,这些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措施使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都有所提高。
针对亚洲再次成为大量国际资金流入重点市场,国际收支失衡压力增大的情况。吴晓灵表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世界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失衡双重挑战,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来自于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对此,我国政府已有充分的认识,并采取综合措施调整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