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情况下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呢
会计和税法上对收入、成本、费用等的确认条件有差异的地方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举个例子,企业当年发生的广告业务宣传费在会计上是全额确认为销售费用在税前扣除的,但是在税法上规定只能按当年营业销售收入的15%扣除,超过部分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税前扣除。
这样扣除的金额就会与会计上存在一个暂时性的差异,可以导致以后少缴税,所以这部分在当年就要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应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
通俗地说,以后需要多缴税的事项现在就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后可以少缴税的事项就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1)递延所得税资产国债扩展阅读
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具体分析如下: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相乘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原则上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包括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原则上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税所得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包括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税所得是指未来期间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相应增加的应税所得,并应提供相关的证据。
2、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当确认以前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3、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属于长期资产。
2. 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计算的几个问题。谢谢大家了!!!
我今年考注会的会计,也正好复习到这章了,所以和你探讨一下。
1.关于无形资产所得税的问题,我先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你的问题
例:A企业2007年为开发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5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为350万元.假设无形资产从08起分5年摊销。2008年税前利润为200万。如不存在其它调整事项。计算08年的所得税费用
a.应纳税所得额:200-(350*150%-350)/5
=165
说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税法规定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因企业摊销了70(350/5),税法允许多摊50%部分(350*50%)/5=35,所以应纳税所得额要减去允许多摊的部分35万
b.08年底无形资产账面价值:280万,计税基础:420=350*150%-350*150%/5
虽然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因为该项无形资产并非产生于企业合并,同时在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确认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需要调整该项资产的历史成本,准则规定该种情况下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这个原因
是书上的原文,我也没理解透彻,为了考试把它记住就
是了。
2.关于国债利息收入。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故无递延所得税,只是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从利润中减去。
3.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老是搞不明白,求通俗点的解释
你就记住,会计发生的费用与计税标准之差
例如:固定资产原值300W
企业入账面值200W 税法入账150W
说明企业面值大于税法标准,其折旧费就当于企业计提了100W,税法提150W;企业比税法少提费用,是不是以后期间要补回来的?补回来是不是成了以后期间要多交税?多交税是不是增中了企业的负债?即而成了递延所得税负俩了,反之就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以上我是这么理解的。
4. 国债的利息收入要确认递延所得税么
国债的利息收入在计算所得税的时候是免税的,所以是永久性差异,不存在递延所得税的问题。
5. 债务法下递延所得税资产
2006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2+15)*30%=5.1万元;
2006年末应有递延所得税资产:(5+20)*33%=8.25万元;
2006年应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8.25-5.1=3.1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66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15万元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69.15万元
如上所述,2006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8.25万元。
6. 企业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应确认递延所得税,是对还有是错
国债利息根据税法规定是免税的,而会计对于这部分收益需要确认投资收益。两者产生的差异是永久性差异,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消失。因此,不会引起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
收到利息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投资-债卷投资
投资收益-(利息)
7.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最好举例子。
递延所得税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本科目应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根据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等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于购买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商誉”等科目。
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二)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中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比如企业计提100万元产品质量保证,所得税税率为25%,则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25%=25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所得税费用 25
递延所得税负债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
二、本科目可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应于购买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商誉,借记“商誉”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比如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则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00*25%=2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25
8. 什么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通俗一点,谢谢
递延所得税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
根据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
二)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
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具体分析如下: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相乘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原则上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包括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原则上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税所得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包括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税所得是指未来期间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相应增加的应税所得,并应提供相关的证据。
2.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当确认以前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3.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属于长期资产。
9. 本期取得国债利息收益会不会引起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国债利息根据税法规定是免税的,而会计对于这部分收益需要确认投资收益。两者产生的差异是永久性差异,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消失。因此,不会引起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