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基建投资
广义的基建投资是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狭义的基建投资是指企业或地方政府对项目的建筑物投资部分
② 基建项目投资超过概算投资该怎么办
1. 目的
规范财政投资基本建设项目概算审批工作,根据项目初步设计,核准项目概算总投资,控制投资规模,提高财政基本建设投资效益。
2. 范围
适用于区财政投资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初步设计后申请概算审批的过程。
3. 职责
3.1计划处(科)经办人员受理已批准立项的财政投资基本建设项目概算申请,委托已通过招标形式选定的概算评审单位进行概算审核,必要时经局、处领导批准可以进行内部审核,根据审核结果出具初审意见。根据终审意见,拟定《财政投资基本建设项目概算批复暨建设通知书》。
3.2 计划处(科)领导负责复审。
3.3 分管副局长负责初核。
3.4 项目概算总投资未超过立项(可研)投资的,局长负责终审。
3.5 项目概算总投资超出立项(可研)投资的,局长负责复核,区领导负责终审。
4. 工作内容
4.1 受理
4.1.1 项目建设业主向计划处(科)经办人员提供以下文件:
(1) 项目概算审批申请书(项目超立项(可研)总投资的,需业主、主管部门加具意见);
(2) 项目立项计划文件(复印件);
(3) 项目初步设计图纸及概算书;
(4) 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或项目其它审核单位对初步设计的批复文件;
(5) 其他有助于说明工程造价的材料。
4.1.2 经办人员检查上述资料齐全后,将客户资料在《文书领取通知书》登记,并向客户发放此通知书。
4.2 初审与复审
4.2.1经办人员对项目概算资料进行审核,委托已通过招标选定的概算评审单位进行概算审核,必要时经局、处(科)领导批准可以进行内部审核。4.2.2经办人员根据概算审核结果在《财政投资基本建设项目概算投资审批表》(服务提供过程记录)上提出初审意见。
4.2.3计划处(科)领导根据有关规定对经办人员意见进行审理,在《财政投资基本建设项目概算投资审批表》(服务提供过程记录)上签署复审意见。将有关资料交由经办人员呈局领导审批(核)。
4.3 初核
分管副局长根据有关规定对上述资料及有关复审意见进行初核,在《财政投资基本建设项目概算投资审批表》(服务提供过程记录)上签署初核意见。
4.4 复核与终审
4.4.1对概算评审额未超出立项总投资的项目,局长根据有关规定,对上述资料及有关审核意见进行终审,在《财政投资基本建设项目概算投资审批表》(服务提供过程记录)上签署审批意见,将上述资料退回经办人员。
4.4.2审核后的概算投资超出立项总投资的项目,局长对上述资料及有关初核意见进行复核,在《财政投资基本建设项目概算投资审批表》(服务提供过程记录)上签署复核意见。区领导负责终审,在《财政投资基本建设项目概算投资审批表》上签署审批意见,将上述资料退回经办人员。
4.5 交付
经办人员根据终审意见发放《财政投资基本建设项目概算批复暨建设通知书》,并收回《文书领取通知书》,项目建设业主在通知书上签收。上述资料办结后原件由经办人员存档。
4.6质量监督
下一环节监督上一环节的服务质量,上一环节不符合规范要求时,即时填写《不合格服务评审处置表》交上一环节纠正,经过下一环节验证确认已符合规范要求时,再继续审批。
5. 质量要求
5.1 合法:严格依照国家、省、市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管委会《财政投资基本建设管理规定》办理。
5.2 时限:自受理至交付,120个工作时完成。委托评审、因概算额超出立项总投资需报区领导审批的时间另计。
5.3 准确:资料与文件齐全、真实、适合,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管理制度的要求。
5.4 态度:和气、耐心、不发生任何争执。
5.5公开:受理和办事过程中应以口头或书面方式,清楚而全面地告知顾客应知的事项。
6. 相关文件
6.1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财政投资基本建设管理规定》 (穗开管[2003]30号)
7. 记录表格
7.1 广州开发区财政投资基本建设项目概算审批申请书
7.2 广州开发区财政投资基本建设项目概算批复暨建设通知书
7.3 文书领取通知书
7.4《财政投资基本建设项目概算投资审批表》(服务提供过程记录)
7.5 不合格服务评审处置表 GDL-QR8.3-01
③ 什么是 基建投资
你好 很高兴为你解答
基建投资是以货币表现的基本建设完成的工作量,是指利用国家预算内拨款、自筹资金、国内外基本建设贷款以及其他专项资金进行的,以扩大生产能力(或新增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新建、扩建工程及有关的工作量。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基本建设规模和建设进度的综合性指标。
基建投资概念
建设投资是2009年版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教材中出现的新概念,由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和预备费组成,其中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和设备工器具购置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④ 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有何区别
随着专项债和资本金管理两项财政逆周期政策的落实,基建项目融资能力将显著提高,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明显回升。在政策多措并举打破基建投资瓶颈的宏观环境下,市场热情也将持续高涨,当前市场对周期板块的高度关注便是最好例证。
展望2020,基建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以“铁公基”为代表的传统基建,以及“基建补短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项目都有望提振经济。当然,在大幅“加力”之外,继续“提效”仍然是基建发展重点,补齐投资短板、提高投资效益,应是下一阶段逆周期调节加力的重点。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当前基建投资受地方财力不足和严控隐性债务制约较大。提前下发专项债和降低项目资本金比例,有助于基建项目扩大投资规模,强化逆周期调节。当然,被寄予厚望的基建投资能否赢回市场期望,仍有待政策及时落地、配套措施精准实施。
⑤ 基建项目投资包括哪些
(一) 按建设性质划分。
1. 新建项目,是指从无到有,“平地起家”,新开始建设的项目。有的建设项目原有基础
础很小,经扩大建设规模后,其新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超过原有固定资产价值三倍以上的,也算新建项目。
2. 扩建项目,是指原有企业、事业单位、为扩大原有产品生产能力(或效益),或增加新的产品生产能力,而新建主要车间或工程项目。
3. 改建项目,是指原有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科技含量,采用新技术,改进产品质量,或改变新产品方向,对原有设备或工程进行改造的项目。有的企业为了平衡生产能力,增建一些附属、辅助车间或非生产性工程,也算改建项目。
4. 迁建项目,是指原有企业、事业单位,由于各种原因经上级批准搬迁到另地建设的项目。迁建项目中符合新建、扩建、改建条件的,应分别作为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迁建项目不包括留在原址的部分。
5. 恢复项目,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因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使原有固定资产全部或部分报废,以后又投资按原有规模重新恢复起来的项目。在恢复的同时进行扩建的,应作为扩建项目。
二)按建设规模大小划分。
基本建设项目可分为大型项目、中型项目、小型项目;更新改造项目分为限额以上项目、限额以下项目。基本建设大中小型项目是按项目的建设总规模或总投资来确定的。习惯上将大型和中型项目合称为大中型项目。新建项目按项目的全部设计规模(能力)或所需投资(总概算)计算;扩建项目按扩建新增的设计能力或扩建所需投资(扩建总概算)计算,不包括扩建以前原有的生产能力。但是,新建项目的规模是指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规定的建设规模,而不是指远景规划所设想的长远发展规模。明确分期设计、分期建设的,应按分期规模计算。基本建设项目大中小型划分标准,是国家规定的,按总投资划分的项目,能源、交通、原材料工业项目5000万元以上,其他项目3000万元以上的为大中型项目,在此标准以下的为小型项目。
(三)按项目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划分。
1. 生产性项目,指直接用于物质生产或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的项目,主要包括工业项目(含矿业)、建筑业、地质资源勘探及农林水有关的生产项目、运输邮电项目、商业和物资供应项目等。
2.非生产性项目,指直接用于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项目,主要包括文教卫生、科学研究、社会福利、公用事业建设、行政机关和团体办公用房建设等项目。
(四)按建设过程划分。
1.筹建项目,指尚未开工,正在进行选址、规划、设计等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建设项目。
2.施工项目,指报告期内实际施工的建设项目,包括报告期内新开工的项目、上期跨入报告期续建的项目、以前停建而在本期复工的项目、报告期施工并在报告期建成投产或停建的项目。
3.投产项目,指报告期内按设计规定的内容,形成设计规定的生产能力(或效益)并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包括部分投产项目和全部投产项目。
4.收尾项目,指已经建成投产和已经组织验收,设计能力已全部建成,但还遗留少量尾工需继续进行扫尾的建设项目。
5.停缓建项目,指根据现有人财物力和国民经济调整的要求,在计划期内停止或暂缓建设的项目。
(五)按项目工作阶段划分。
1.前期工作项目,指已批准项目建议书,正在做可行性研究或者进行初步设计(或扩初设计)的项目。
2.预备项目,指已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或扩初设计),正在进行施工准备待转入正式计划的项目。
3.新开工项目,指施工准备已经就绪,经批准,报告期内计划新开工建设的项目。
4.续建项目(包括报告期建成投产项目),指在报告期之前已开始建设,跨入报告期继续施工的项目。
(六)按项目隶属关系划分。
1.中央项目,亦称部直属项目。它是指中央各主管部门直接安排和管理的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基本建设计划,由中央各主管部门编制、报批和下达。所需的统配物资和主要设备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均由中央各主管部门直接供应和解决。
2. 地方项目,指由省、市、自治区和地(市)、县等各级地方直接安排和管理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基本建设计划由各级地方主管部门编制、报批和下达,所需物资和设备由各地方地方主管部门直接供应。
⑥ 投资基础设施的理由是什么
基础设施投资的含义基础设施投资是指能够为企业提供作为中间投入用于生产的基本需求,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所需要的基本消费服务,能够为社区提供用于改善不利的外部环境的服务等基本设施建设的投资.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所谓“乘数效应”,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基础设施是处在“上游”的产业部门,基础设施投资是一种“社会先行资本”。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构成其他部门(也包括本部门)必需的投入品和服务,如供电、供水、道路和交通等等。基础设施在产业锁链中属于这样一类产业,即当基础产业、加工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时,一般要求适度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要求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发展。从价值构成上分析,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构成其他部门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因而它们的价格变动具有很强的连锁效应,会引起整个产业成本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