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投资 » 朝邑网投资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朝邑网投资

发布时间: 2021-06-12 15:50:34

① 有关黄河的典故,诗词,成语有哪些

黄河谚语、成语诗句、名句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渡黄河诗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覩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凉洲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不到黄河心不甘。
说 尽 黄 河 只 为 水(谚语)
意 思:比 喻 说 了 多 少 话 , 只 有 一 个 目 的。
例 句:你 不 用 再 争 辩 了,~,还 是 对 我 有 意 见。

•跳进黄河洗不清。
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成了"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看来他是不 到黄河心不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句诗说的是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逝入海。今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黄河下游的"悬河"现象。"悬河",是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流,又称"地上河"。悬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开阔、比降不大、水流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亦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黄河至下游后,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于下游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黄河下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现在黄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县的曹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了。"由于河道高出地面,一般来说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成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黄河两岸已不属于黄河流域了。
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黄河水到峡谷中被两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冲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离开三门峡谷,场景惊心动魄。过去黄河水运发达,曾为航船要道。但在三门峡段,常有触礁者。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称。后船每行至此,船夫们便下船用纤绳拉过。传说中的砥柱石,是用来镇定河水波澜的,在船夫们的眼中,砥柱石却是一座航标。石上原刻有"照我来"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驶来。船只要朝它驶来,眼看要撞上时,砥柱前面的波涛回过水来,正好将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黄河的形成:
之一
在距今160万年左右,青藏高原在一次猛烈惊人的抬升运动中,跃然升出地面,其他板块边缘发生断裂褶皱,形成阶梯状地貌,原来广泛分布的湖泊汇集成河。一条由湖泊汇集而成的大河随之奔腾而下,形成地质构造史中惊心动魄的一幕。
之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是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年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黄河与我国其他江河相比,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水少沙多。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17,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4位。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324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造成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约10厘米。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合沙量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在世界江河是绝无仅有的。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
二是水、沙时空分布不均。
黄河水量的60%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与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来自几场暴雨洪水。这种水少沙多,水、沙分布的集中性,给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和下游防洪,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三是地上悬河。
由于长期泥沙淤积,目前黄河下游堤防临背悬差一般5~6米。滩面比新乡市地面高出约20米,比开封市地面高出约13米,比济南市地面高出约5米。悬河形势险峻,洪水威胁成为国家的心腹之患。
四是洪水灾害频繁。
黄河北抵天津,南达江淮,洪水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惨重损失。同时黄河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淤塞河道,良田沙化,给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长期难以恢复。由于洪水灾害频繁,历史上黄河洪水被称为“中国之忧患”。
黄河情况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据史料记载,从先秦到民国年间的2540多年中,黄河下游共决溢1590余次,该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防洪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小浪底工程浩大,总工期十一年。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讯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工程于一九九四年九月十二日正式开工,于1997年11月截流。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用于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的投资达80多亿元,完成各类土石方14亿多立方米,其工程量相当于建造13座万里长城。群众投劳近5亿工日。依靠防洪工程体系和广大军民的严密防守,已连续夺取50年黄河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伟大胜利。
确保黄河岁岁安澜,不仅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也十分巨大。据综合分析计算,黄河下游50年不决口,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近4000亿元。避免人员伤亡、河渠淤塞、良田沙化、环境恶化、影响社会稳定等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目前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总库容574亿立方米,引水工程4600多处,提水工程2.9万处,干流设计引水能力已超过6000立方米每秒。流域内及下游沿黄地区灌溉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120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1亿亩,增长了8倍,其中宁蒙河套灌区、汾渭灌区和黄河下游引黄灌区这3大片灌溉面积占全河的70%以上,用水量占80%。灌区农业增产效益显著,在约占耕地面积45%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70%以上的粮食和大部分经济作物,许多灌区已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棉基地。
黄河下游现共修建引黄涵闸94座,引黄灌溉和抗旱浇地面积达3600多万亩,平均年引水量近100亿立方米,豫、鲁两省沿黄20个地、市的百余县用上了黄河水。
黄河水资源利用范围,已从过去主要用于农田灌溉,转为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沿河兰州、包头、郑州、开封、济南、东营等50多座大中城市和一大批工矿企业,均以黄河为主要水源。农村27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也靠黄河供水得到解决。还建成了引黄济青(岛)、引黄济卫(河)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黄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共580亿立方米,目前已耗用307亿立方米,水资源利用率高达53%,与国内外大江大河相比,已属较高水平。据综合分析计算,建国50年来,引黄灌溉、供水的直接经济效益达6000亿元。
防洪历史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是黄河历史的真实写照和区别于其他河流的显著特点。因此,在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史上,就有了源于下游决口改道而带来的多个黄河故道。如禹河故道(亦称《禹贡》河道)、西汉故道、东汉故道、明清故道等。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禹河故道。行河时期,从大禹治水开始算起,至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1400余年,是黄河史上有记载以来最早的一条古河道。
黄河水神与灵物的传说
黄河水神,由来已久,但历史上各朝各代水神的具体名称不同,大河上下各段各地所敬奉的河神与致祭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史籍上记载的黄河水神,最早的一位是河伯。河伯在史籍记载上有“冰夷”、“冯夷”、“无夷”等名。最初很可能是大水有灵一类的自然崇拜,后来渐渐变成为人格化的水神。
他们说,有个叫冯夷的人,被黄河水淹死,一肚子怨恨,就到天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天帝听说黄河危害百姓,就封冯夷为黄河水神,称为河伯,治理黄河。
大禹,是国人最崇敬的历史人物之一。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更是为世人所无限敬仰。透过现象看本质,其真正意义却在于:首先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真正创立者,其次是在他的治理下,黄河历1400余年无河患,世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大禹治水后的黄河河道也被世人认为是最佳的河道,并长期影响着后人的治河活动。
伴随着大禹治水的传说,人们有时也把大禹当作黄河水神来敬奉。
郑州一带民间有《河伯授图》的传说,说是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这故事所要交代的就是大禹是继河伯之后的黄河水神。河南武陟县嘉应观,最高的建筑是禹王阁,阁内塑禹王锁蚊像,而且站在阁上,就可以看到茫茫黄河。开封城东南有一座禹王台,高丘上建有禹王殿,原殿中供奉有高八尺的禹王铜像。山东济南龙洞山,旧名禹登山,传说为大禹治水登临处。
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 。怎么办呢?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
第二天一清早,有两人来报:“黄河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的了。”闯王大喜,急忙传令三军赶快渡河。到了河边一看,河水还“哗哗”地流得正欢呢,根本就没结冰。可是上面却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船连船,板连板,四平八稳,正适合大军渡河。
闯王纳闷极了,正要下马察看,忽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坐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闯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不辜负百姓们的厚爱,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说罢,驱马上桥,领兵东去了。
九曲
黄河的弯多,素有"九曲黄河"的说法。黄河在黄土高原转了许多的大弯之后,呼啸奔腾远去。留下那首高亢的信天游民歌还在我们耳旁回荡:"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和"九十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说明黄河的弯曲多。黄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的弯曲,干流的主要大弯有6个,小弯更多了,大多在黄土高原。大弯中,180度的大弯有3个,90度的大弯有2个,45度大弯有1个。而黄河总的走势就构成一个"几"字型的大弯,总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东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仅为2068公里,但实际流程是5464公里,是直线距离的2.64倍。

② 关于黄河的格言、成语和俗语

1.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还。
——李白《将进酒》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关于黄河的诗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诗歌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崔曙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歌词:
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朗诵:瞿弦和
指挥:严良堃
乐团:中央乐团交响乐团,中央乐团合唱团

(朗诵词)
朋友!
你到过黄河吗?
你渡过黄河吗?
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
拼着性命
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
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
那么你听吧!
(歌词)
咳哟!划哟……
乌云啊,遮满天!
波涛啊,高如山!
冷风啊,扑上脸!
浪花啊,打进船!
咳哟!划哟……
伙伴啊,睁开眼!
舵手啊,把住腕!
当心啊,别偷懒!
拼命啊,莫胆寒!
咳!划哟!咳!划哟!
咳!划哟!咳!划哟!
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
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
行船好比上火线,
团结一心冲上前!
咳!划哟!咳!划哟!
咳!划哟!咳!划哟!
咳哟!划哟-…
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
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
咳哟!咳哟!
哈哈哈哈……

我们看见了河岸,
我们登上了河岸,
心啊安一安,
气啊喘一喘.
回头来,
再和那黄河怒涛
决一死战!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咳!划哟……

第一乐章结束

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
朗诵:瞿弦和
指挥:严良堃
乐团:中央乐团交响乐团,中央乐团合唱团

(朗诵词)

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独唱:杨鸿基)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第二乐章结束

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
朗诵:瞿弦和
指挥:严良堃
乐团:中央乐团交响乐团

(朗诵词)

黄河!
我们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这里,
我们要在你的面前,
献一首长诗,
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

(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黄河之水天上来,
排山倒海,
汹涌澎湃,
奔腾叫啸,
使人肝胆破裂!

它是中国的大动脉,
在它的周身,
奔流着民族的热血.

红日高照,
水上金光迸裂.
月出东山,
河面银光似雪.

它震动着,
跳跃着,
像一条飞龙,
日行千里,
注入浩浩的东海.
虎口龙门,
摆成天上的奇阵;
人,
不敢在它的身边挨近,
就是毒龙
也不敢在水底存身.
在十里路外,
仰望着它的浓烟上升,
象烧着漫天大火,
使你感到热血沸腾;
其实
凉气逼来,
你会周身感到寒冷.
它呻吟着,
震荡着,
发出十万万匹马力,
爷了地壳,
冲散了天上的乌云.

啊,黄河!
河中之王!

它是一匹疯狂的猛兽,
发起怒来,
赛过千万条毒蟒,
它要作浪兴波,
冲破人间的堤防;
于是黄河两岸,
遭到可怕的灾殃:
它吞食了两岸的人民,
削平了数百里外的村庄,
使千百万同胞
扶老携幼,
流亡他乡,
挣扎在饥饿线上,
死亡线上!

如今
两岸的人民,
又受到了空前的灾难:
东方的海盗,
在亚洲的原野,
伸张着杀人的毒焰;
于是饥饿和死亡,
像黑热病一样,
在黄河的两岸传染!

啊,黄河!
你抚育着我们民族的成长:
你亲眼看见,
这五千年来的古国
遭受过多少灾难!
自古以来,
在黄河边上
展开了无数血战,
让垒垒白骨
堆满你的河身,
殷殷鲜血
染红你的河面!
但你从没有看见
敌人的残暴
如同今天这般;
也从来没有看见
黄帝的子孙
像今天这样
开始了全国动员.

在黄河两岸,
游击兵团,
野战兵团,
星罗棋布,
散布在敌人后面;

在万山丛中,
在青纱帐里,
展开了英勇血战!
啊,黄河!
你记载着我们民族的年代,
古往今来,
在你的身边
兴起了多少英雄豪杰!
但是,
你从不曾看见
四万万同胞
像今天这样
团结得如钢似铁;
千百万民族英雄,
为了保卫祖国
洒尽他们的热血;
英雄的故事,
像黄河怒涛,
山岳般地壮烈!

啊,黄河!
你可曾听见
在你的身旁
响彻了胜利的凯歌?
你可曾看见
祖国的铁军
在敌人后方
布成了地网天罗?
他们把守着黄河两岸,
不让敌人渡过!
他们要把疯狂的敌人
埋葬在滚滚的黄河!

啊,黄河!
你奔流着,
怒吼着,
替法西斯的恶魔
唱着灭亡的葬歌!
你怒吼着,
叫啸着,
向着祖国的原野,
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
胜利的凯歌!

俗语、谚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天下黄河富宁夏、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成语:

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2.有泥沙灾害,灾害是指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事件。泥沙灾害是由于泥沙的侵蚀、搬运、堆积给人类社会带来灾祸的自然现象和过程。滑坡、土壤流失是泥沙运动的直接表现。还有一些灾害的发生虽不是泥沙运动的直接结果,但与泥沙运动有关。例如洪水灾害发生除气象条件外,特定的地形更易产生洪水灾害;而这种地形条件的产生与泥沙运动有密切关系。象洪水灾害、滑坡灾害这样与泥沙运动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灾害还有许多。
洪水灾害
洪水灾害在下游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是人所共知的。无论是过去黄河频繁的决口,还是现在必要的堤防建设,都与下游泥沙不断淤积有关。黄河下游1950~1996年年均淤积约2.2亿t,可使两堤间河道年均抬高3.8 cm。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下游强烈淤积的特征不会改变。因此,为了保持一定的防洪标准,需要不断付出越来越大的努力。其次,不利的泥沙淤积分布也增大了洪水灾害发生的几率。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原因,横向上下游的泥沙淤积集中于河槽,形成明显的二级悬河和造成明显的河槽萎缩,导致单位淤积量同流量水位抬升量增大。1964年以来,下游3 000 m3/s流量水位平均单位淤积上升量比1950年至1960年大2倍以上。由于滩地糙率明显高于河槽,1958年至1998年期间,下游设防流量(相近于1958年洪峰流量)与3 000 m3/s流量的水位抬升量相近(图1) 。另外,二级悬河有助于形成“滚河”“斜河”等不利的防洪形势。 土地沙化
黄河来沙悬沙中沙粒组分(>0.05 mm)占的比例较高,床沙中沙粒组分达76%(1965年至1985年下游大断面床沙粒度1133组观测数据平均)。这样,在水流动力较强条件下堆积下来的沉积物易成为沙化土地的母质。黄河的决口冲积扇、废弃河床、引水渠道堆积等存在土地沙化现象。河岸侵蚀
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岸组成物质主要为沙和粉沙, 抗蚀力很低,而水流含沙量高,河床比降大(2/10 000左右),水流具有很强的造床能力。因此,即使在自然状态下,黄河下游游荡段坍岸速率高达470 m/a (三门峡建库前历年平均值), 同样为多沙游荡河流的布拉马普特拉河坍岸速率只有(6~275)m/a, 长江最大也只有200 m/a〔3〕。
河流上修建水库,向下游泄放清水, 河流的挟沙变得不饱和, 河岸侵蚀有时会表现得十分强烈。黄河下游在三门峡水库运用初期下游河岸侵蚀情况如图2, 此期, 孟津至陶城埠共塌失滩地近327 km2〔4〕。
河床发生强烈淤积时,河岸侵蚀也可能表现的比较明显。 1964年至1973年三门峡水库滞洪排沙期, 下游河槽淤积严重, 滩槽高差减小, 河岸抵抗流路摆动的能力相对减小。 这期间, 高村以上游荡段典型断面河槽摆动范围达3 360 m, 比建库前10 a还大。 1973年后, 河槽淤积减弱, 至1982年, 河槽摆动范围降为2 870 m〔5〕。
参考资料: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zhx/zhx99/zhx9904/990409.htm
回答者:脱力 - 初入江湖 二级 3-4 13:27
黄河的诗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俗语谚语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到黄河不死心
跳进黄河洗不清
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天下黄河富宁夏
不到黄河心不死
圣人出,黄河清

英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长得一表人才,骑得烈马,拉得硬弓,百步之内,指哪里射哪里,分毫不差。每天早晨日头一冒红,黄河就骑马出去打猎了。每次他都经过一家员外的花园。这天打猎回来,他又经过那花园,看见墙头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姑娘一甩手扔下了一只手镯就躲到墙后去了。
黄河跳下马,拾起手镯,以为刚才碰到的是仙女。从此,每次经过那个花园他总要抬头张望。可是,墙头上除了摇摆的花枝,再也见不到那个姑娘。半个月后的一天,黄河打猎回来晚了,月亮已经升起。快到花园那里,忽然道边闪出一个人来。黄河一看正是那个姑娘,高兴得不得了。姑娘说自己是背着父亲跑来和他相见的。两人谈了好久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第二天到了约会的时间,那姑娘没来。以后一连十多天,黄河再也没见到那姑娘。一打听,原来是那员外知道了此事,把他女儿关了起来。黄河听说后发誓:“就是天翻地覆,也要把姑娘救出来。”那员外怕得罪黄河,便出了个难题,让人们在门前搭起架子,上面吊一个铜钱,并四处张贴告示:谁能在一百步之外把箭射进铜钱眼里,就把女儿嫁给他。消息传出,穿绸的着缎的纷纷而来。但谁也没能把箭射进钱眼里。
黄河走了出来,挽弓塔箭,只听“飕”的一声,箭像流行似的飞了出去,不左不右正射在铜钱眼里。员外又要求黄河的第二支箭必须将前一支箭顶出,黄河也办到了。员外再出难题,要黄河百步之外不但射下铜钱,还要将钱接住,不许铜钱落地。这时,连看热闹的人都知道员外在存心耍赖。黄河怒火烧心,一扭身子,“飕” 的一箭向员外飞去。员外年轻是练过武,头一偏躲过那箭,并连声喊手下人去把黄河抓起来。大家都替黄河抱不平,忿忿地嚷了起来。
黄河挤出人群来到山上,他并不是怕员外来抓他,自己从来是箭不虚发的,这次没有射中,他觉得老大的丢脸。他决心在深山老林中苦练武艺,练好后再去救姑娘。过了一年,黄河把武艺练得更好了,于是动身去救那姑娘。中午时分觉得肚子饿了,一箭射下个大鸟。大鸟开口说:“好汉你不要害我,我能告诉你那姑娘的情况。”黄河一听,忙把箭从大鸟身上拔了下来。
大鸟告诉黄河,员外逼着他女儿跟财主成亲,那姑娘气得跳楼了。临跳时,她大叫着:“黄河!黄河!黄河啊……”黄河听了,心像大山崩裂,他“噗”的一下坐在地上,泪珠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
大鸟吓得飞到天空,往下一看,黄河的眼泪流成了河水,汪洋一片,滚滚向东流去,黄河成了“黄河”啦!黄河的水,总是浪滚翻天。人们说,那是黄河心里忿恨,老想靠近那个村庄去救那个姑娘。

危害
黄河水污染每年造成经济损失上百亿元 黄河水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15亿元至156亿元。这是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专家组对黄河水污染进行量化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黄河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水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引黄灌溉、工业、城市供水累计经济效益达6000亿元,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但近十多年来,黄河污染有加重趋势,目前,黄河每年废污水排放总量已达42亿立方米,比20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入黄污染物已超出黄河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据专家介绍,工业污染是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3%,但水污染又反过来给工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据测算,黄河流域每年因水污染导致工业用水成本增高、产品质量下降带来的损失约23至32亿元。农业是黄河上的用水大户,占黄河总用水量的90%,黄河水污染给农业造成的损失每年最高达33亿元。
令人担忧的是,沿黄地区许多农田被迫用污水灌溉,对区域内居民健康带来危害。据初步测算,区域内每年人体健康损失达22亿至27亿元。黄河水污染同时还带来水资源价值损失、城镇供水损失,并增加了处理污水的市政额外投资,每年总损失近60亿元。
回答者:zhaocheng12 - 千总 四级 3-4 13:30
t

参考资料:www.37021.com
回答者:匿名 3-5 12:41
近10年来,黄河源区河湖附近多年冻土区范围存在大幅度退化现象,局部多年冻土层厚度减薄乃至消失,多年冻土下界上升,且垂直上升幅度大于50米。自1980年以来,季节性冻土最大冻结深度由原来的3.2米渐变为2.8米,出现季节性冻结深度变浅、季节性冻土厚度变薄和冻结期缩短等退化现象。
多年冻土退化使赋存于高寒草地和维系高寒草甸生长发育的多年冻土表部的冻结层地下水水位下降,从而引发和加剧了高寒草地的"三化"(退化、沙漠化、盐渍化)以及水环境变异,并认为这是导致黄河源区占主导地位的高寒草甸失水向沙漠化草地和"黑土滩"退化的主要地质原因。
黄河源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多年冻土区的基岩类冻结层上水、松散岩类冻结层上水和冻结层下水、非多年冻土区及多年冻土区融区内的松散岩类孔隙水。冻结层水受多年冻土层及季节性冻土层影响,水文地质复杂多变,尤其是冻结层上水的动态变化年内及年际间极不稳定。黄河源区的主要自然生态系统多建于冻土地质环境条件之上,冻土的发育需要有可冻的水源及寒冷的条件,而近几十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等因素已使冻土环境发生变化并关联到生态环境中的水、土、热等环境条件的变化,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已刻不容缓。
我们华夏子孙的文明是湛着黄河水写成的,可以说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现在人类的文明。保护黄河刻不容缓,让我们加入到保护黄河-湿地的队伍中来吧,不要让黄河-母亲再流泪了。我志愿加入到保护黄河-湿地的志愿者中来,希望有理想的年轻人都加入到保护黄河-湿地的队伍中来,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创美好家园!
黄河(诗歌)
浑浊的河流
把天地间的泥沙
都溶进你的胸怀
激起翻腾无比
野马般的浪头
九十九道弯留下的痛苦
千百年伤痕累累
拍岸惊起
中华民族历史
雄伟的见证

黄河 你似粗犷的男儿
冲破桎梏放荡不羁
滔滔奔流如此雄伟的性格
是寻找
宽阔明镜般蓝色的海洋
是注视深水多姿的鱼儿
还有自由飞翔的飞鸟
生死度外的筏子客
无不为你惊奇

我是黄河的不肖子孙
站在巴彦咯拉源头
遥望东方天空一片空白
梦幻冲击原始的古化石
黄色的星落入涛涛瀑布……

不朽的黄河
奔腾的黄河
造就中华亿万年
文明历史的长河
倔强的骨魂青春永驻
一往情深
激荡着民族腾飞的强音

③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邮政储蓄是哪个营业网点

就是朝邑邮政储蓄所

④ 当当网送货到陕西大荔朝邑用哪个快递公司

当当网生活上陕西用的快递最快的当然是顺丰快递了

⑤ 关于黄河的,知道的快告诉我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入渤海,全长5 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

2.关于黄河的神话传说:炎黄二帝与尧舜禹的传说
传说黄帝原姓公孙,因长于姬水,才改姓姬;曾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因是有熊国君之苗裔,又称有熊氏。他“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伶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后来被推举为部落首领,率部迁徙到陕西北部定居。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寻找更加平坦、开阔、肥沃的土地,又沿北洛河南下,到达今陕西的大荔、朝邑一带。那里的黄土地给了他们发展农业的便利条件,但不时出现的干旱又困扰着他们,迫使他们去继续寻找理想之所。于是,黄帝又率领族人从大荔、朝邑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麓进入汾河谷地,再向东北迁移,到达今河北涿鹿附近。那里有由桑干河、洋河冲积而成的适宜农耕的宽阔谷地,附近还有可供狩猎的山林,他们觉得环境非常优越,就定居了下来。

就在黄帝率领他的部落东迁的时候,炎帝也率领他的族人开始长途跋涉。炎帝又称赤帝,一说他降生于厉(烈)山即今湖北随州市厉山镇,一说他降生于常羊即今陕西宝鸡神农乡常羊山,“育于姜水,姜姓,以火德王,亦曰烈山氏”。同是为了寻找理想的定居之地,他也率领部落东迁。但走的路线与黄帝不同,他们先是沿渭河东下,到达今河南西南部,再顺黄河东下,到达现在的豫东地区,在那里安顿了下来。

那时候,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和氏族制度的瓦解,部落首领逐步掌握了一定的特权。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为了互争雄长,经常发生战争。一些部落首领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内行刀锯,外用甲兵”,也发动掠夺财富、奴役其他氏族部落的战争。这种战争加剧了社会的分化,给正常的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威胁,但氏族制度调节社会矛盾的习惯法此时又已丧失作用,对此显得无能为力。面对日益增多的战争,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部落便互相联合起来,结成联盟,进而结成范围更大的联合体。炎、黄两大部落这时也都使用武力征讨四方,扩大自己的势力,从而引发大规模的冲突。双方在阪泉(今河北怀来)进行了三次大战,黄帝指挥属下的熊、罴、貔、貅、、虎六个氏族,与炎帝部落杀得天昏地暗,炎帝部落遭到惨败,只得缴械投降。由于这两个部落有血缘亲属关系,黄帝没有屠杀炎帝部落,而是和他们结成部落联盟,黄帝便成了炎黄部落联盟的首领。炎黄部落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雏形。

后来,定居在山东曲阜地区的九黎首领蚩尤扩展势力范围,又引发了与炎帝部落的战争。九黎即九夷,属于东夷族。传说蚩尤领有9个部落,81个氏族,他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如同妖魔,这可能是出自炎黄子孙对其他部落首领的故意丑化。“蚩尤作冶”,“以金作兵”,制造兵杖、刀、戟、大弩,英勇善战,威震天下。他率领9个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西进豫东,进攻炎帝部落。炎帝部落无法抵挡,节节败退,居地尽失。蚩尤紧追不舍,炎帝向黄帝寻求援助。黄帝于是率部迎击,与蚩尤在涿鹿展开激战。这场战争进行得极其惨烈,据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不胜,蚩尤放出大雾弥漫了三天三夜,黄帝的部落看不清方向,黄帝之“臣”风后受北斗星座的启示发明了指南车,他们才得以冲出大雾。黄帝在困境中还得到玄女的帮助,制作了80面大鼓,用东海神兽夔的皮蒙鼓,用雷兽的骨头作鼓槌,在战斗中擂响,声闻500里。战斗延续了很长时间,最后在冀州进行决战。黄帝派应龙向蚩尤进攻,应龙蓄水,摆下水阵。蚩尤请来风伯雨师,一时风雨大作,冲垮水阵,使黄帝再次陷入了困境。黄帝又请来天女旱魃阻止风雨,使天气突然转晴。蚩尤不知所措,部下惶恐不安,黄帝指挥大军掩杀过去,取得最后的胜利,蚩尤和他请来的风伯雨师都投降了黄帝。黄帝便进入东夷活动的地区,他“驾象车而六蛟龙,毕言(兆火鸟)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凰)覆上”,至泰山之顶大会鬼神,并演奏了他亲自作的一支激越悲凉的《清角》乐曲,以纪念涿鹿之战的胜利。蚩尤后来被杀,一部分九黎人加入炎黄部落联盟,融入了华夏族;一部分南下,融入南方的苗蛮之中。

涿鹿战争的胜利,进一步扩大了炎黄部落联盟的势力,发展成规模更大的部落联合体。黄帝的权威大大提高了,集审判权、祭祀权、军事指挥权与生产指挥权于一身。各部落均需听从他的号令,不听从号令的,即出兵进行征伐。他还开山修路,努力打通部落地区的隔绝,增进部落之间的交往。传说黄帝一生“未尝宁居”,在118岁那年出巡河南时死在荆山,人们将他护送回陕北,葬在今陕西黄陵县的桥山之上,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黄帝陵。

由于黄帝后来被追尊为华夏的祖先,后人便把远古时代的许多创造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大臣”们,如说黄帝建造屋宇,开凿水井,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弓弩,炼石为铜,创制乐律,他的妻子嫘祖发明育蚕,他的“大臣”仓颉创文字,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等等。同样的原因,由于炎帝也被追尊为华夏的祖先,后人也将一些创造发明的功劳算到他的身上,并称他为神农氏。在先秦的传说中,神农氏和炎帝原本是时代不同的两个人物,神农氏生活的时代要早于炎帝。到战国时,人们将两个人合在一起,称为炎帝神农氏,说“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这些发明当然也是原始时代人们的集体创造。

3.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任务的故事:
原始农耕时代;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河姆渡的磨制石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黄河流域的古战场,请举出几处:牧野古战场;崤山古战场;巨鹿古战场;昆阳古战场;官渡古战场
5.黄河沿岸的许多城市曾经是历代王朝的都城: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于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6.黄河沿岸的著名石窟有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须弥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等等。其中云冈、龙门、麦积山、敦煌号称我国四大石窟。
7.关于黄河的诗词歌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8.关于黄河的成语:河清海晏`河清难候`河山带砺
9.关于黄河的俗语: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唐·李白)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唐·李白)

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明·萧磁)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焕)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唐·李白)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唐·李白)

九曲黄河万里浪,浪淘风簸自天涯(唐·刘禹锡)

10.关于黄河的谚语:
不到黄河不死心;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黄河九曲十八弯;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
圣人出,黄河清;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黄河百害,惟富一。;
11.关于黄河的歌曲、民谣:《黄河大合唱》

1 2 . 西安、洛阳、开封这三个早期古都皆位于黄河流域。
西安建都的朝代为14朝,即西周(363年)、秦(统一后15年)、西汉(210年)、新(15年)、东汉(献帝 6年)、西晋(愍帝 4年)、前赵(11年)、前秦(33年)、后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大周(15年)。以上14个王朝在长安建都时间共计1064年。
开封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历史上先后有七个朝代在这里建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给这座古都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 至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相继在开封建都。
“跳进黄河洗不清”的真正含义:原来黄河泥沙太重,当你跳进黄河后,浑身上下竟裹上了一层泥沙,这是在黄河中永远也洗不清的东西。

⑥ 请问大荔朝邑的天下第一仓是怎么回事

这个仓叫丰图义仓,是慈禧太后亲自提的“天下第一仓”,现在这个匾还在;丰图义仓在历史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在丰收年,它囤积粮食,在灾年,它又放粮赈灾,关中地区的人民受益匪浅;我的少年时光就是在这儿度过的,记得当时到粮站买粮就是去的丰图义仓,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几百年了,它居然还在用,而且气势宏伟,坚固耐用,比起现在建的许多建筑都要好。
欢迎到我的网站交流:
渭南室内环境网
http://www.hao0913.com
渭南教育信息网
http://www.wnxxe.com

⑦ 西安金鹏种苗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陕西省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元法定代表:王建人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登记状态:存续登记机关: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临潼分局注册地址:西安市临潼区栎阳街办朝邑村中兴组
法定代表人:王建人
成立时间:2001-12-04
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1011510000278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一路八号御道华城A座803室

⑧ 上海朝邑贸易有限公司招聘信息,上海朝邑贸易有限公司怎么样



钉钉企典 数据来源:以下信息来自企业征信机构,更多详细企业风险数据,公司官网,公司简介,可在上面进行查询,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详询公司官网。



• 公司简介:



上海朝邑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11-30,注册资本null,法定代表人是陈朝辉,公司地址是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251号15A,B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与税号是91310117MA1J1TGTXG,行业是化妆品及卫生用品批发,登记机关是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松江分局,经营业务范围是化妆品、工艺礼品、珠宝饰品、金银饰品、服装服饰、床上用品、针纺织品、劳防用品、鞋帽、皮革制品、箱包、母婴用品、电子产品、办公用品、日用百货销售,电子商务(不得从事增值电信、金融业务),商务咨询,设计、制作各类广告,利用自有媒体发布广告。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上海朝邑贸易有限公司工商注册号是310117003561706



• 分支机构:






• 对外投资:






• 股东:






• 高管人员:




⑨ 大荔县朝邑农场丰荔有机冬枣专业合作社怎么样

大荔县朝邑农场丰荔有机冬枣专业合作社是2012-03-27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地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赵渡镇平民村。

大荔县朝邑农场丰荔有机冬枣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3610523MA6Y23JRXJ,企业法人马增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大荔县朝邑农场丰荔有机冬枣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是:冬枣种植;组织收购、销售成员及同类生产经营者的冬枣;引进冬枣种植新技术、新品种,开展冬枣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为本社社员提供农资产品;冬枣深加工;特许经营的商业管理、电子商务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大荔县朝邑农场丰荔有机冬枣专业合作社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大荔县朝邑农场丰荔有机冬枣专业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