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投资 » 美团机构投资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美团机构投资

发布时间: 2021-06-12 00:28:37

Ⅰ 为何说美团金融版图再下一城

&nbsp2016年,美团点评相继拿下小额贷款牌照以及第三方支付牌照,随后开始布局小贷业务和第三方支付。

&nbspBAT之外,进入保险业的互联网公司又新增一家。继支付、小贷、民营银行牌照之后,美团又将保险经纪牌照收入囊中。

&nbsp2016年12月16日,吉林亿联银行获得银监会批筹。其主发起人为中发金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吉林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两者分别认购吉林亿联银行30%、28.5%的股份,而后者正是美团网的全资控股子公司。2017年5月16日,吉林亿联银行在长春正式开业。

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穆荣均曾表示:“设立小贷公司和民营银行,核心是配合我们整体的下半场战略,为千万线下小微商户在原有的口碑经营、营销推广、外卖配送、IT系统等服务之外,提供便捷、实惠的金融服务,帮助他们做好生意。”

Ⅱ 美团最近负面新闻不断,市值已经跌去1.2万亿,会对它产生什么影响

美团的近期情况不是很顺利,各种负面消息继续导致美团的市值暴跌。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美团的股价已从最高时期的460港元跌至目前的246港元。 ,跌幅超过46%,市值蒸发了近1.2万亿港元。

另外,将来,美团在做很多事情时会三思而后行,而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毕竟,中国现行的法律越来越好,没有公司敢于触及法律之外的事情。 否则,最终将遭受痛苦的是你自己。

Ⅲ 为什么像滴滴、美团这种大公司,明明很有钱,却还要不断融资

为什么像滴滴、美团这种大公司,明明很有钱,却还是要不断融资?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矛盾,但是也很好理解,因为这两家公司其实很缺钱,因为公司没有盈利,连续亏损,常年的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商业运营需要投入巨量的资金,否则这两家公司早就破产了。

但是这三种资金来源最稳妥的方式就是股东的股权融资,其他两种都不稳定 ,也具有极大的法律风险,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各种跑路其本质就是第三种融资的方式,比如网贷,比如长租公寓,比如OFO。

Ⅳ 美团大众点评合并,谁吞并谁

此次合并后,同时投资有美团与大众点评的红杉资本将成为新公司最大的股东,美团与大众点评在业务上将“保持独立”。

红杉资本于1972年在美国硅谷成立。在成立之后的30多年之中,红杉作为第一家机构投资人投资了如Apple, Google, Cisco, Oracle, Yahoo, Linkedin等众多创新型的领导潮流的公司。在中国,红杉资本中国团队目前管理约20亿美元的海外基金和近40亿人民币的国内基金,用于投资中国的高成长企业。红杉中国的合伙人及投资团队兼备国际经济发展视野和本土创业企业经验,从2005年9月成立至今,在科技、消费服务业、医疗健康和新能源/清洁技术等投资了众多具有代表意义的高成长公司。
红杉中国的投资组合包括新浪网、阿里巴巴集团、万学教育、京东商城、文思创新、唯品会、豆瓣网、诺亚财富、高德软件、乐蜂网、奇虎360、乾照光电、焦点科技、大众点评网、中国利农集团、乡村基餐饮、斯凯网络、博纳影视、开封药业、秦川机床、快乐购,蒙草抗旱、匹克运动等。

Ⅳ 美团地推铁军是怎么炼成的

2010年开始风起云涌的团购大战,硝烟散去,那些风光一时的玩家,或销声匿迹,或被并购,或不温不火地苟延残喘,美团成为其中的剩者和王者,现在更是瞄准了O2O这块大蛋糕努力布局。团购业的资深玩家、投资人都承认,美团能迅速从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跟王兴拥有一个大牛人——原阿里巴巴副总裁干嘉伟,人称阿干——有很大的关系。
确实,阿干的加盟让美团对庞大的扫街团队的管理精细化和规范化起来,让美团早早从草莽阶段进入野战军作战时代,迅速甩开竞争对手。《创业家》&I黑马近期对阿干进行了专访。
以下为美团COO干嘉伟口述:

当时来美团我确实很犹豫:阿里很好,团购很乱。
当时拉手网创始人吴波找过我,猎头也猎过我几次。美团网创始人王兴也找我聊。我从来不相信自己是一个运气很好的人,我从来不相信,可以突然碰到一个机会不劳而获就怎么样了。我还是相信,勤勤恳恳,靠自己的努力,靠实力把一件事情越做越好。像那种赶紧弄一下,很快就上市的公司,我不去判断它的好坏,但至少不是我的风格。我要做事情就会拉开架子,从基本功开始,一步一步往上走。如果在做事情的节奏感上意见不一样,可能就算合作了,也会有很多冲突。
美团真正触动我的是2011年9月。在杭州,美团开一个区域交流会,我跟王兴说,想去看一下。到了那里后,我感觉美团跟十年前的阿里很像。我感觉这群人做事的方式、基本价值观跟我很Match。我在边上看就有一种想要加入的冲动,把我十多年的经验分享给他们,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冲动。
坦白讲,我选择一家公司只关注两点:第一、这个行业有没有前景;第二、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做事情的动机和心态是不是我认可的。当时,美团虽然在大团队管理方面并不算好,但基因很健康。我在阿里曾管理过7000多人的团队,所以哪怕美团有再多的问题我觉得都还好。换句话讲,正因为有问题王兴找我,没那么多问题找我干吗呢?
最后做决定时,我征求我老婆的意见,她说,尊重我,支持我。最后我自言自语——如果不去,过几年会不会后悔?想了想,我觉得肯定会后悔。哪怕最后美团不成,我也可以把自己过去积累的一些经验展现出来。
管理,说白了,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刚到美团,我怎么跟美团原来的团队建立信任的呢?首先你自己得对这个行业非常懂、是个专家,这是大前提,否则你有再多的光环,也没人会信你。其次,你得通过适当的方式,跟团队大量地交互,因为所有的事不是你自己去做,是通过别人来做。一个管理人员如何快速的让你周边的人感受到你真实的一面,某种程度上也是领导力的一种体现。
当然,我也会使用一些必要的手段,比如走访城市,面对面交流。在北京,我们每周都有一期培训,我都会抽两到三个小时跟大家见面,没有任何主题,大家随便举手问任何问题,我不一定把所有的真相说出来,但是我说的一定是真的。
你是什么样风格的人,就会用什么样的人。其实用人是最大的政治,你选了这样风格的人,那就决定了下面的一群人是怎么样的风格。我个人还是非常认同阿里的公平、开放、透明的管理方式,所以我在美团选择的管理者也这样的人,他们选的员工也会是这样的人。这样,很多东西的传递相对会比较顺畅一点。
在美团这几年,我“吐”出来很多经验,但我学习到的东西也同样多。以前在阿里,很多东西都是顺理成章的,而对美团来说,我进来的时候差不多是团购市场最低潮的时候,这几年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挑战也大了很多。你会遇到很多之前没遇到的情况,去思考,去学习,去成长。
我知道跟我真正懂有很大的差别
本地生活(服务)具有非标准化的特点,这决定了它没法像淘宝那样,通过让商家或者小卖家自己上来,用UGC的模式发展客户。本地商家IT互联网意识比较弱,能力比较差,它需要一个庞大的线下团队或者叫地推团队去发展和维护。
因为团购业务发展非常快,需要有一个标准化的建模的过程。这就像部队一样——一开始揭竿而起,乱打,但如果要成为正规军,就要出操,练刺杀,一个基本动作练很多次。
我来到美团之后,在业务技能层面,首先做了一个标准化的拆解和分析,然后把模型建立起来。我们要的是结果,但只有把过程管好才能拿到结果。你只有把A、B、C、D都做好了,才能拿到E。管好过程其实就是把A、B、C、D拆分出来,然后告诉大家,你要怎么做才能把这几样都做好,才能拿到结果。这个叫做标准作业流程(SOP)。这个在工业企业里面,已经做得不能再熟了。
但庞大的线下团队对管理的要求非常高。人跟机器其实有一个最大的差别:人是有情绪、有思想的,机器只要你编好程,它就会按照规定运作。当把SOP放在不同的人身上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时候甚至是相反的结果。
这时候,你就要跟团队讲:什么叫管理,包括管理的目标和运营管理的一些基本动作、管理的一些SOP等。某种程度上,你可以把业务跟管理想象成土壤和土壤上种的植物——只有土壤是好的土壤、良性的土壤,再加上正确的业务策略,才能拿到好的结果,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你团队积极正向,但业务上没套路,打不了胜仗。就像土八路,你再勇敢,但是没有训练过,冲上去还是挂了。但你训练充分、装备好,如果土壤不好,照样也拿不到好结果。
我觉得我来到美团之后,主要还是从业务和团队管理这两个方面,根据业务特点,把这些标准管理流程把它总结出来,然后再通过合适的管理手段不断去强化,去运营。让这两个方面配合的越来越默契。
业务策略其实没有什么太复杂的,无非是先抓拜访量,然后再抓有效拜访量,先有量再有质。我们每天早上拿出半个小时开晨会,然后晚上把大家叫回来,把一天碰到的问题去跟你的主管经理一个一个过,解决你第二天的问题。这些东西很多公司都在做,只不过做的质量和坚持的程度有差异。
我经常跟团队讲,这个世界上,同样一个工作,做的人很多,做法也大同小异,但真正的行家很少。什么叫真正的行家?首先他有很强的对真相的探索意愿和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打破沙锅问到底。另外,他这样做成功过,他不这样做失败过。吹牛大家都会,东边听两句,西边听两句。
真正的行家,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再多的反对意见,也认为必须这样做。抓拜访量什么的,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做不好,原因是什么?因为这不是他的信仰,碰到一些困难时,就会绕过去。比如有员工会说“我打电话效果挺好的,还更快,上门拜访,老板不在还可能白跑一趟,有这时间打电话不是更好吗?”很多时候,如果你不是真正的行家,就会被这个迷惑,管理动作就会走形。我知道跟我真正懂有很大的差别。
管理大道相通
不同公司的对地推团队的管理可能会有不同的流派之说。哪怕就是同一家公司,不一样的管理者,也多少会带有他个人的风格和特质。从深层次来讲,我认为大道相通。
我把所有的管理我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最原始的管理,差不多没有管理或者自发的一些管理。计划经济年代谈不上什么管理,改革开放之后才真正引入西方的现代企业管理,也就三十来年。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大多数还处于第一层次,是一种本能、自发的管理。
第二个层次,引入相对比较科学的管理方法,比如目标管理、绩效考评等。在我看来,大多数世界500强对中国的分支机构的管理处于在这个层级上,它们跟民营和国营企业比,对目标、结果、数字会更关注,赏罚更分明。
第三个层次,引入了比较完善的过程管理。我觉得第三层次能很好的把业务逻辑进行分解梳理,然后通过管理系统把各个关键的过程指标抓起来,通过对过程的管控实现对结果的可控。因为只有过程是可以追求的,结果是没法追求的。
第四个层次,就是我在美团经常讲的所谓培养人或者叫做“借假修真”。什么是假?我们讲的结果、过程指标,这些数字某种程度上说都是假的。那什么是真?人才和组织的发展提升,才是真。再高明的管理人员跑到第三层次,能做的是什么?这就像我给他装上一个传感器,监控他做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过程,最后我来拿结果,所以它更多的还是传统的过程式管理。但是真正有效能的管理是什么?是你把下级变成你自己,让他自发自愿的去工作,这才是真正有效能的管理。
换句话说,过程指标、结果指标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这些让不靠谱的人靠谱起来,去培养、去复制你自己。这样你培养出来的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是自主自发要把这件事情做好,而不仅仅是因为你的管理很细。好的管理人员是什么?是他走了之后,这家公司或者这块业务依然在健康成长。
表面上,管理者都在看指标、看数据,但事实上我们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是不一样的,是有差异的。
等到了第四个层次,你要做的其实就两件事情:第一、招募和训练下属。我经常跟美团的同事讲,管一家公司跟管一个国家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国家要抓教育,企业就是招募和训练员工。
第二、做好顶层设计,或者叫制度设计。这个设计里,是良币驱逐劣币,让那些有能力、有意愿的人得到他该得到的一切,鼓励大家都去努力。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是因为它有全球最好的教育体系,所谓的美国梦是真实存在的,激励着美国公民去努力上进。
什么是人性?大家都希望活又轻松钱又多,又自由。我们做管理,就要针对人性的特点,设计出好的制度,让那些你希望的行为不断的发生,你认可的那类人得到他该得到的一切,甚至得到的比他想象的还要多,那样的话大家都会往这个方向去努力,这样你的管理才会变成越来越自发自愿的。
我是在阿里体认到管理的第四层次的。
马云让我打通了管理的“任督二脉”
我在阿里干了十几年,从一线销售一步步做上来。对我而言,从第三层次到第四层次是一个巨大的褪变。按照练武人的话来说,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借假修真”这四个字还是马云跟我讲的。
2008年11月,当时我负责阿里的广东大区,马云去广东去出差,在深圳马可波罗酒店外面,我们一起吃了个晚饭。那时我们的级别比他差蛮远的,也就是聊了一下。在那个之前我是一直在第三层次拼命干,也有些成绩,但那天晚上听他讲了“借假修真”的观点后,突然豁然开朗。
其实这种说法之前也听过,但到那天自己才算领悟了。因为我用第三层次的管理方式去管团队,虽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但感觉到了天花板了。那时候团队已经非常累了,他们觉得我这个老板非常敬业,你在拼命,他们也在拼命,但并没有达到我期望的那种高端,跟着我干,感觉压力太大,也不快活。其实管理的投入和产出到后面已经衰减得很厉害了。
这时需要别人点拨你一下。按第三层次去管理,充其量是一种物理变化,它是物质不变,能量守恒,力气花得再多就会疲劳,多花一个小时就多一个小时的疲劳。只有用第四层次的管理才有可能让团队产生化学变化。只有你真正塑造改变了一个人,才有可能让你整个团队有变化,才有可能让他们之间相互冲撞激荡、相互鼓励,才有可能产生化学反应或者甚至说像链式反应核爆炸。
如果你善于培养团队,你就会发现后劲会很长。因为它不是靠吃兴奋剂或者你施加的高压拿到的那个结果,而是由内而外或者练了内力之后再去做。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最好的地区是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总量,尤其是外贸总量,珠三角是远超长三角的。但阿里的广东大区在我去之前,一直是千年老二。第一名是浙江。我去了之后发现,广东团队之所以一直是千年老二,关键就是这个团队缺少了一点理想主义色彩。
阿里当时为了激励大家做业绩,有一个排级制度,金、银、铜排,这个制度设计得很巧妙——这个月的业绩决定了排级,这个排级决定了你下个月的提成。比如说,我这个月业绩很好,但问题是我下个月业绩好我才能拿得更多,所以下个月更得玩命干。阿里的排级制度设计得很科学。但它也有负作用,比如我这个月做到金牌了,那我就会想,我得为下个月留点业绩,对不对?广东团队非常务实,算帐算得很清楚,一做到金牌就刹车,把业绩留到下个月。浙江是阿里起家的地方,他们某种程度有比较浓厚的理想主义或者英雄主义情怀,他们为了荣誉,每个月把“子弹”打光,下个月重新再来。
广东团队一点不笨,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甚至比浙江团队都好,但他们会自我设限。诊断出广东团队当时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缺少一些理想主义色彩之后,我每月月中把所有的经理、主管,包括潜在管理人员都叫过来,跟他们讲什么是管理,告诉大家到底做管理是算清账重要还是培养人重要,有能力、有条件的时候,千万不要去自我设限,能力越强,意味着你责任越大。
通过对团队灌输理想主义,结果就不一样了。2009年,广东第一次月度销售额超过浙江,10年来第一次。之所以有这个变化,最重要还是团队的变化,这个变化不是因为我带去了更多的术,而是因为带了一些道过去。
早会、晚会会有激励作用,但并不持久,你只有真正去改变一个人,去塑造他的内心、点燃他内心的小火苗,才是最持久的。激发跟激励是不一样的。

Ⅵ 据称美团点评开始新一轮融资领投方不是腾讯那是谁呢

据爆料,美团开始新一轮融资了,此轮融资投前美团估值约为250亿美元,较2016年年初融资时的180亿美元,估值高出近40%。

此前王兴曾说过,互联网的下半场要上天、入地、全球化。所谓上天,就是高科技。在互联网下半场,更多的要关注底层科技,比如AI、大数据、云计算等。

所谓“入地”就是“接地气”,甚至是扎到地底下去。“现在仅仅做表层连接的事情已经不够了,如果仅仅停留在C端,有微信就够了。创业要’入地‘,要真正要做连接、改造并且提高效率,真正创造价值。

全球化。从全球互联网格局来看,只有中、美有巨型的互联网公司,而且无论是模式还是技术,都是中美两国的企业领先,未来互联网下半场的竞争将是中美之间的竞争。所以中国企业要是不放眼全球,长期来看在全球是没有竞争力的。

只要能有大的发展,那就加油吧!

Ⅶ 美团网的发展历史

一、2010年

2010年3月4日,王兴推出美团网。

2010年3月,获得天使投资人王江的种子投资;

2010年5月4日,美团网上海站上线。

2010年5月6日,美团网武汉站上线。

2010年7月26日,美团网西安站上线。

2010年8月2日,美团网广州站上线。

2010年8月,获得了红杉资本1200万美元A轮投资;

2010年10月19日,美团网无锡站上线。

2010年10月22日,美团网南京站上线。

2010年12月22日,美团网石家庄站上线。

二、2011年

2011年7月,美团获得阿里巴巴和红杉资本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2011年12月28日 中国网- 美团网荣获“年度最佳团购网站” 称号。

2011年12月23日中国经济网- 美团网11月销售额超2.5亿,稳居团购业第一

2011年12月22日 美团网入选“十大网络购物品牌”

2011年07月13日,阿里巴巴领投美团网5000万美金。

2011年04月06日,计世网消息, 美团网荣获“团购之星”称号。

三、2014年

2014年5月消息称美团获得3亿美元C轮融资,领投机构为泛大西洋资本,红杉资本及阿里巴巴跟投,美团C轮融资的估值在30亿美元左右。

美团的重要事件:

2014年美团全年交易额突破460亿元,较去年增长180%以上,市场份额占比超过60%,比2013年的53%增长了7个百分点。

2015年1月18日,美团网CEO王兴表示,美团已经完成7亿美元融资,美团估值达到70亿美元。

10月8日,大众点评与美团网宣布合并,美团CEO王兴和大众点评CEO张涛将会同时担任联席CEO和联席董事长。

11月,阿里确认退出美团。

11月10日,美团CEO王兴发内部邮件表示,将不再担任联席董事长。

2016年8月,北京市食药监局利用高科技手段对互联网违法行为进行搜索监测,为监管部门提供了一批违法线索,查处了一大批违法案件。

8月10日,北京市食药监局对美团进行立案调查。

2018年6月22日,美团点评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9月20日,美团点评登陆港交所。

2019年8月14日,检查组来到美团打车上海分公司进行上户检查。

通过监管平台数据比对,发现“美团打车”存在违规派单行为,交通执法部门现场开具了3万元的处罚决定书。

Ⅷ 美团网借钱平台靠谱吗

现在互联网金融遍地开花,美团自然也不例外,前些年就开始了自己的金融体系布局,从支付到小额借贷,现在美团APP上的借钱业务就是美团的小额贷款业务。

1、美团借钱背后是小额贷款服务

从美团提供的借款协议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团的小额贷款服务由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提供,从天眼查上可以查到其经营业务范围包括:开展各项贷款、票据贴现、资金转让和以自由资金进行股权投资等,由此可见美团这家的小额贷款公司是可以进行相关借款业务。

眼尖的网友可能会发现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将自己的小额贷款业务放在重庆注册公司,比如网络、阿里等,这主要是因为重庆在这方面监管环境较为宽松,由此吸引了一企业入驻。

2、美团借钱运营时合规吗?

虽然美团可以进行小额贷款业务,但这并不能代表美团在具体运营时没有问题,现在美团在这块上玩的就是坑蒙拐骗手段,就拿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说。

某次在美团点外卖之后,提示我有红包可以领取,我就按照着提示一步步的领取,可结果到了最后发现却是给我开通了借钱业务,给我的额度是3.15万元,但是我并不需要借钱更不会去借小额贷款,后来我就直接给关闭了。

除了诱导开通借钱业务还不算,美团还会做其他一些诱导的事情,比如引诱你查询自己的额度,而这个查询背后就是授权美团查询你的个人征信,结果你的征信上就会出现“贷款查询但没有放款成功”的记录。

可以说这种行为非常坑爹,一些不知情的用户如果多次出现这种查询,会导致其未来在向银行办理信用卡、贷款时出现问题,可能直接会被拒绝。

Lscssh科技官观点:

综合以上信息来说,美团借钱这项业务是合法的,因为工商部门允许其通过自己的小额贷款公司来进行这项业务,但在具体运营方式上可以说完全不合规,通过各种暗戳戳的手段来欺骗用户开通借钱业务,查询用户个人征信。

最后,奉劝各位网友不要随便去查看各种互联网金融公司给你的所谓借钱额度,真的很坑!

Ⅸ 美团团购网是哪几家公司合作的啊有没有什么巨头入股

1.腾讯为美团的第一大股东,持有20.14%的B类股;美团点评董事长兼CEO王兴持有5.73亿股A类股,投票权为48.41%,是公司的控制者。

2.美团此前的融资过程是在2010年获得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 1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3.在2011年7月获得阿里巴巴(alibaba)和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 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4.2014年5月,获得泛大西洋资本、红杉资本、阿里巴巴共同投资的3亿美元C轮融资,对美团C轮估值约40亿美元。

(9)美团机构投资扩展阅读:

美团赴港上市招股书披露信息显示,腾讯为美团的第一大股东,持有20.14%的B类股;美团点评董事长兼CEO王兴持有5.73亿股A类股,投票权为48.41%,是公司的控制者。提及竞争对手,美团表示,在餐饮外卖及到店服务方面与阿里巴巴集团及其投资的公司进行竞争,在酒店、旅游及票务交通服务方面与携程国际有限公司进行竞争。

在香港联交所开放“同股不同权”后,美团6月22日正式递交上市申请,将设不同投票权架构。昨天招股书在联交所网站被披露,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银美林为美团IPO的联席保荐人。美团点评表示,本次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升级技术并提升研发能力、开发新服务及产品、有选择地进行收购或投资于与公司业务互补并符合公司策略的资产及业务,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不过具体募集资金和美团估值并未披露。招股书还对美团点评的一些业务情况进行了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