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投资 » 第章风险投资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第章风险投资

发布时间: 2021-06-10 03:29:03

⑴ 风险投资的第一轮投资称为什么

种子资本;
根据接受风险投资的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一般可将风险投资分为四种类型。
1、种子资本(seed capital)
2、导入资本(start-up funds)
3、发展资本(development capital)
4、风险并购资本(venture A capital)

⑵ 巨头基金第一笔风险投资是多少,是谁投资的

根据历史调查显示:巨头基金是又现在的"中国投资第一人“,在投资领域有江西浪子之称的赖董投资的,可笑的是,当时第一个投资5毛钱的人,现在已经身价过亿,在巨头投资的这笔钱,在其后的十年当中,已经增值100000000倍,成功打败当时号称”进贤财团掌门人“的吴总。

⑶ 创业企业如何引入风险投资

毕竟投资有风险,在作风险投资之前,首先要对自己合作的内外的风险投资公司有个整体性了解,即目前有哪些风险投资公司,公司设在什么地区,资金实力如何,知名度如何,已投资了哪些项目,公司经营业绩及投资范围等。然后再根据本公司的需要寻求意向投资者。通常情况下,寻求意向投资者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通过网上查询。目前有不少风险投资的专业网站,这些网站对本公司的投资方向、已投资项目和资金实力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2。查阅“风险投资公司大全”等专业资料,在这些书中常会有一些关于风险投资公司投资方向和投资项目等信息。
3。通过各类创业投资协会等机构寻找,如不同的城市都成立了创业投资协会,这些协会经常组织新项目发布、投资洽谈和创业沙龙等活动。
4。通过各种研究、咨询等中介机构介绍,如各类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证券公司等机构,都会有很多项目和投资信息。

⑷ 中国风险投资年鉴的图书信息

书名:2007-中国风险投资年鉴
图书编号:2204306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定价:800.0
ISBN:780112765
作者:本社
出版日期:2007-04-01
版次:1
开本:29cm 《中国风险投资年鉴》是反映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历程的大型史料性工具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教授担任主编。年鉴将分地区、分行业、分阶段地统计分析中国风险投资业的有关数据,梳理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脉络,及时总结风险投资的经验教训。
《中国风险投资年鉴》(2007)以2006-2007年为核心,客观地反映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历程,全景式记录、跟踪介绍中国风险投资观点综述、政策法规、研究报告、调查数据、行业动态以及相关机构、协会、企业和风险投资家名录;记载著名风险投资案例;评述行业投资特点和国际风险投资最新趋势。
《中国风险投资年鉴》(2007)为投资者和创业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为研究学者、投资家、创业企业界、政府决策者之间架起桥梁,为中国风险投资界提供系统、准确、广泛的资讯服务。它是中央及地方政府相关科技与经济管理部门、各类投资基金、金融及中介机构、全国相关行业协会及创业型企业、图书馆、资料室、研究机构以及从事风险投资及关注风险投资事业各界人士重要的参考工具书。 特载篇
第一章风险投资及相关重要观点集粹
第二章政策法律法规综述
发展篇
第一章2006年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概况
第二章中国内地热点区域风险投资发展报告
第三章中国私有权益风险投资报告
第四章全球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统计篇
研究篇
案例篇
行业篇
附录篇

⑸ 论文对中国风险投资的分析

帮你完成,,要吗。。雷锋帮你

⑹ 风险投资与创业板的目录

代序(汤世生)
推荐(冼国明曾勇)
推荐序(温泉)
第1章风险投资与私人权益资本市场介绍
1.1风险投资的概念与内涵
1.2创业金融学与公司金融学的五点不同
1.3私人权益资本市场
本章小结
专栏1-1另类投资简介
模块一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
第2章机会识别与开发
2.1创业机会:概念与分类
2.1.1创业机会的概念
2.1.2机会的来源
2.1.3机会分类
2.2创业机会的识别
2.2.1创业机会识别过程
2.2.2创业机会识别之影响因素
2.3创业机会评价与开发
2.4商业模式
2.4.1商业模式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2.4.2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
本章小结
专栏2-1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的互动:大连泰德煤网商业模式案例分析
第3章创业企业
3.1团队生产与代理关系结合体假说
3.1.1创业企业家的投入
3.1.2风险投资家的投入
3.1.3团队生产和代理关系结合体
3.2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与创业企业
3.3创业企业发展阶段及特点
3.3.1创业企业的定义
3.3.2创业企业的发展阶段
本章小结
专栏3-1商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兼谈如何写好商业计划书
模块二估价创业企业
第4章调整现值法与风险资本法
4.1DCF模型与调整现值法
4.1.1创业企业的估值与成熟企业有何不同
4.1.2DCF模型
4.1.3为何是APV而不是WACC
4.2APV法估价创业企业
4.3风险投资法估价创业企业
本章小结
专栏4-1APV法估值案例
第5章实物(战略)期权
5.1实物期权与金融期权参数对照
5.1.1期权的定义
5.1.2金融期权与实物期权
5.1.3实物期权与金融期权的参数对照
5.2实物增长期权和实物交换期权
5.2.1实物增长期权
5.2.2实物交换(转换)期权
5.3风险中性定价与隐含波动率
5.3.1风险中性定价原理
5.3.2隐含波动率
5.4战略期权
5.4.1延迟期权
5.4.2分阶段投资期权
5.4.3放弃期权
本章小结
专栏5-1放弃期权的价值
专栏5-2二项式模型估算实物期权价值
第6章实物期权估价
6.1单一企业范式增长机会的估价模型
6.2复合实物期权估价模型
6.2.1生产决定的增长期权评估
6.2.2营销决定的交换期权评估
6.2.3复合实物期权价值
6.2.4比较静态分析
6.3拓展的DCF模型
6.4实物期权应用误区与难点
6.4.1实物期权方法之几个认识误区
6.4.2实物期权方法在风险投资领域应用之困难
本章小结
专栏6-1“精确的错误”与“上帝在发疯”
模块三动态资本结构和状态依存治理
第7章不对称信息和动态资本结构
7.1信息揭示与动态博弈
7.2分阶段投资与动态资本结构
7.2.1分阶段投资
7.2.2动态资本结构
7.3法律作为控制变量之创业者持股比例
7.4面对风险之契约选择
本章小结
专栏7-1风险融资的资本结构:寻找最优投资工具
专栏7-2深究反稀释条款
第8章控制权配置与状态依存治理:创新企业预期估值之风险规避
8.1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视角下之控制权配置
8.2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下控制权配置
8.3学习模型与创业企业CEO更替
8.4对赌协议:兼谈创新企业预期估值之风险规避
本章小结
专栏8-1投资协议条款清单之雇佣协议
专栏8-2报酬机制设计:以有限合伙为例
第9章产业组织视角
9.1产业组织视角下战略性构建创业企业组合
9.2产业组织视角下风险投资机构:辛迪加
9.3产业组织视角创业企业组合构建策略:中国大陆的实证
9.4产业组织范式资本结构理论
本章小结
专栏9-1风险资本与公司治理:基于33个国家(地区)实证研究
专栏9-2委托代理与创业企业估价
专栏9-3融资策略与产品市场行为
模块四流动性事件与退出机制
第10章流动性与流动性事件
10.1流动性的六种内涵
10.2宏观流动性与创业企业估价:美国实证研究
10.3风险投资的最佳退出路径:基于欧美的实证研究
本章小结
专栏10-1风险资本的六种退出方式
专栏10-2好耶网的成功退出之道:IPO并非最优选择
第11章退出机制与交易结构设计
11.1红筹模式
11.1.1“红筹”、“大红筹”与“小红筹”
11.1.2外资VC在中国的运作模式
11.1.3外资VC机构选择“离岸”运作的原因
11.2跨境换股
11.2.1特殊目的公司与返程投资
11.2.2跨境换股的概念
11.2.3跨境换股与买壳上市和造壳上市
11.3“盛大模式”与“境外期权模式”
11.3.1如何合法规避政府对外资收购战略性行业企业的管制:盛大模式
11.3.2如何合法规避政府对个人控股海外壳公司的管制:境外期权模式
本章小结
专栏11-1“蒙牛股份”的交易结构
第12章创业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估值与表现
12.1IPO简介
12.1.1为什么要IPO
12.1.2发行与上市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12.2IPO估价与上市时机的选择
12.2.1IPO估价
12.2.2上市时机选择的重要性
12.2.3上市时机选择的影响因素
12.3VC与PE支持的公司IPO表现:中国大陆实证研究
本章小结
专栏12-1风险资本在IPO中的效应:基于美国的实证研究
专栏12-2IPO抑价之原因:多方博弈的缩影
模块五风险资本专题
第13章风险投资机构
13.1VC组织形态与治理
13.1.1有限合伙型
13.1.2公司型
13.1.3天使型
13.1.4公司信托
13.2积极而专业之金融中介:人力资本专业化
13.3独立VC之创业企业组合规模研究
13.3.1中国大陆实证研究
13.3.2加拿大实证研究
13.4VC之收益衡量:内部收益率(IRR)
13.4.1内部收益率的定义与特点
13.4.2内部收益率的缺陷
本章小结
专栏13-1外国VC投资中国的六种模式
专栏13-2中国风险投资基金与证券投资基金之特征区别
第14章风险资本与创新
14.1公司风险投资(CVC)
14.1.1CVC的五个目的
14.1.2内部市场驱动创新
14.1.3寻租与无效投资
14.2风险资本与技术创新
14.2.1风险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14.2.2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促进
本章小结
专栏14-1网络泡沫时代“估价理论”与行为金融:兼谈DCF模型之基准作用
专栏14-2巴西的PE/VC经验
专栏14-3从境外风险投资新发展看中国风险投资之抉择
模块六创业板
第15章创业板市场的设立与定位
15.1创业板市场的概念与内涵
15.2中外主要创业板市场的设立方式与模式比较
15.3中外主要创业板市场定位比较
本章小结
专栏15-1如何理解与把握“五新三高”
第16章创业板市场发行上市制度
16.1创业板市场发行上市的审核制度的概念与内涵
16.2中外主要创业板市场发行上市的审核制度比较
16.3中外主要创业板市场发行上市的审核程序比较
16.4创业板市场发行上市条件
16.4.1中外主要创业板市场发行上市的定量标准比较
16.4.2中外主要创业板市场发行上市的定性标准比较
本章小结
专栏16-1发行上市审核制度中外比较之启示
专栏16-2中小企业发行审核要点及案例分析
第17章创业板市场交易制度
17.1中外主要创业板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比较
17.2中外主要创业板市场交易委托方式比较
17.3中外主要创业板市场委托匹配原则比较
17.4中外主要创业板市场的市场稳定措施比较
本章小结
专栏17-1创业板市场交易制度中外比较之启示
专栏17-2合伙企业法修改与风险投资的法律实务
第18章创业板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18.1创业板市场信息披露类别
18.2中外主要创业板信息披露管理体制比较
18.3中外主要创业板信息披露内容比较
本章小结
专栏18-1信息披露制度中外比较之启示
专栏18-2风险投资基金的非法募资问题探讨
第19章法人治理之特殊性与保荐人职责
19.1创业板市场独立董事制度
19.1.1中外主要创业板上市企业之独立董事制度比较分析
19.1.2关于独立董事制度:中国主板经验教训
19.2创业板市场保荐人制度
19.2.1保荐人制度之概念与内涵
19.2.2中外主要创业板保荐人制度模式比较
19.2.3中外主要创业板保荐人职责要求比较
本章小结
专栏19-1独立董事制度中外比较之启示
专栏19-2保荐人职责中外比较之启示
专栏19-3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机构证券开户探讨
第20章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
20.1中外主要创业板市场退市标准比较
20.2中外主要创业板市场退市程序:以美国与中国香港为例
20.3创业板市场退市渠道分析:以美国NASDAQ市场为例
本章小结
专栏20-1退市制度中外比较之启示
专栏20-2《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条款解读
代后记
参考文献

⑺ 风险投资的法律问题

风险投资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风险投资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功,并为英国、日本等国家所移植与借鉴。我国对这一新的投资方式也极为关注,1998年民建中央向全国政协九届一次大会提交了题为《关于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此后,风险投资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在我国迅速展开。对于风险投资这一新的经济现象,法学研究应给予关注和回应,风险投资的产生和发展为经济法、民商法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野和研究领域。我国风险投资的理论研究,特别是风险投资的法律理论研究,还很薄弱。从法学角度对其加以研究的文章尚不多见,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尚付阙如。
本文以风险投资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系统论、经济分析、比较分析以及法解释学等方法对风险投资法律制度一般理论、风险投资主体法律制度、风险投资行为法律制度和风险投资政府扶植和监管法律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一些思路。
第一章在对风险投资的历史沿革、产生的社会基础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剖析了风险投资的概念和特征,指出风险投资是指主要由职业投资家采取独特运作机制并主要以高风险高回报的非上市企业为投资对象的一种股权投资方式。
第二章为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的一般理论,首先阐述了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的概念、特征和价值,并进一步分析了风险投资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最后,归纳了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机构结合的四种模式,即有限合伙模式、公司模式、委托管理模式和信托模式。第一、二两章构成本文总论部分,为后文的论述张本。 第二、四两章是对风险投资主体法律制度的论述。
第三章分析了风险投资的三方主体,即风险投资者、风险企业(家)以及风险投资家(机构)。风险投资机构是风险投资法律关系中最主要的参加者,它是联系风险投资者和风险企业的中介。
而风险投资有限合伙又是最为典型的风险投资组织形式,所以第四章专章分析了风险投资有限合伙法律制度。首先对风险投资有限合伙的产生根源、概念、特征和风险投资有限合伙契约加以阐述。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我国引入风险投资有限合伙的必要性和途径。
本文主张在制定《有限合伙法》或修改现行法律之前,可以通过契约约束使投资者承担有限责任,以此来对普通合伙加以变通,以实现法律制度的创新。 对风险投资行为法律制度的论述主要围绕风险资本的募集、风险资本的运用和风险资本的退出制度而展开,风险资本的募集与风险投资机构的设立直接相连,所以关于风险资本募集的法律制度在风险投资主体法律制度中加以论述。风险资本的运用在法律上主要体现为风险投资家(机构)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契约关系。
第五章详细考察了风险投资计划书、投资条款清单、股票购买协议、股东协议和雇佣协议的内容,特别是对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最为重要的契约形式——股票购买协议作了详细的阐述。
第六章对风险投资退出法律制度加以梳理,具体分析了P、出售、股份回购和清算等退出方式。 最后两章分析了风险投资政府扶植与监管法律制度。
第七章分析政府在风险投资中扶植的必翌性和可能性、国外政府扶植模式和主要扶植措施,基于上述分析并在考察国外有关法律制度和我国风险投资政府扶植中存在的问题后,笔者指出我国引入风险投资的初期,应采川政府主导模式;待我国风险投资业逐步发展成熟后,相应地过渡到市场主导模式。
最后一章阐述了风险投资监管的概念、原则、意义、监管内容以及有关国家和地区的风险投资监管体制,并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我国风险投资监管体制的构想:我国在国家风险投资监管 一机构设置上,宜选择中国证监会模式,在自律模式选择上,应选择会员强制入会模式。在监管机构与白律组织权力配置上,当前宜建立以国家监管为主导,辅之以行业自律的复合型监管体制,待将来我国风险投资运作较为成熟和规范后,将逐步转变为以行业自律为主导,辅之以适度的国家监管的监管体制。

⑻ 投资银行学这门课程第十一章私募股权投资与风险投资的知识点有哪些

投资银行学这门课第十一章私募股权投资与风险投资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第一节私募股权投资,第二节风险投资,第三节投资银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