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住宅类别怎样分类按级别、按建筑物层数分、按楼型分又怎样分
一、按功能分:
1、居住建筑
居住建筑主要是指提供人们日常居住生活使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宿舍、公寓等。
2、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主要是指提供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建筑物。
3、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主要是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如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储建筑等。
4、农业建筑
农业建筑主要是指用于农业、牧业生产和加工的建筑,如温室、畜禽饲养场、粮食与饲料加工站、农机修理站等。
二、按楼型分:
1、低层建筑 指1~2层建筑。
2、多层建筑 指3~6层建筑。
3、高层建筑指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世界上对高层建筑的界定,各国规定有差异。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规定,民用建筑按层数或高度的分类是按照《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为依据来划分的。
简单说,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其他民用建筑均为高层建筑。根据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达成的共识,确定高度100m以上的建筑物为超高层建筑。
三、按规模分:
1、大量性建筑
大量性建筑主要是指量大面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些建筑,如住宅、学校、商店、医院、中小型办公楼等。
2、大型性建筑
大型性建筑主要是指建筑规模大、耗资多、影响较大的建筑,与大量性建筑相比,其修建数量有限,但这些建筑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具有代表性,对城市的面貌影响很大,如大型火车站、航空站、大型体育馆、博物馆、大会堂等。
四、按楼体高度分类,主要分为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等。
五、按楼体结构形式分类,主要分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混框架结构、钢混剪刀墙结构、钢混框架一剪刀墙结构、钢结构等。
六、按楼体建筑形式分类,主要分类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其他形式住宅等。
七、按房屋型分类,主要分为普通单元式住宅、公寓式住宅、复式住宅、跃层式住宅、花园洋房式住宅、小户型住宅(超小户型)等。
八、按房屋政策属性分类,主要分为廉租房、已购公房(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住宅合作社集资建房等。
B. 国家规定民居住房室内高度是多少
一层层高为4.8-5.1米, 中间楼层层高均为2.9米;顶层层高3米,楼顶为上人屋面。
C. 商品房楼层高度标准是多少
1.根据有关规定,商品房的楼层的高度必须符合标准:住宅层的高不应高于2.80m。卧室、起居室的净高不应低于2.40m,其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m。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时,其一半面积的净高不应低于2.10m,其余不宜...
2.上述只是商品房楼层楼高的低标准,如果购房合同中买卖双方对层的高另有约定(该约定必须高于国家标准,否则无效),则开发商交房时应当达到约定的标准。
D. 什么是楼层净高楼层净高一般多少最合适
什么是楼层净高?
所谓楼层净高,是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可理解为:下层地板面或楼板上表面到上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楼梯净高和层高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
净高=层高-楼板厚度,即层高和楼板厚度的差叫净高。
有些建筑物无法测量出层高,例如地下室的入口处、窑洞等建筑物就测不出层高。为保证人最基本的活动空间,建筑物空间的高度应使用楼层净高这一标准取代层高标准。
买房时该区分层高和净高
Q:某项目出售前开发商领购房者看的样板房层高2.8米,所以买房子的人都以为是净高2.8米,合同中签的是层高2.8米,前段时间通知分户验收发现房子净高2.65-2.67米,解释为层高包括净高和楼板的厚度,这样是否存在欺骗行为?
A:层高和净高是两个不同概念,不能将室内测量的净高等同于层高。如果看到开发商提供的规划设计图上标明住宅层高是2.8米,开发商在合同中也约定"层高2.8米",就不能认定开发商存在欺诈。因为经过建设、规划部门审批的图纸,开发商不会随便更改,但施工队在实际施工中可能会有误差,而且,根据房屋的位置、跨度和建材不同,楼板的厚度也不同,再加上表面上水泥灰的厚度,建成后的房屋净高也就不同。所以,如果合同约定的层高2.8米与开发商所提供的规划、设计图的标注一致,而实际测量屋内高度(即净高)不足是正常的。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1-09,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
E. 关于层高的那些事儿,可能还有人不知道
层高or净高,你都了解么?开发商跟您签订的购房合同里面写的是层高还是净高?开发商有没有偷偷改了图纸,您的权益得到保障了么?小编将通过本文带您深入了解住宅层高。
一、层高的经典误区:层高=净高?
一般售楼处人员讲解的层高,并不是我们眼前看到高度,我们理解的更多的是净高。而层高其实是净高再加上部分楼板的厚度。关于认识层高和层高的计算,我们就需要先了解一个“净高”的概念。
净高,其实是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而层高,简单而言是指房屋下层地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于是,就会有如下关系:
层高=净高+楼板厚度 (具体如下图所示)
二、层高影响啥?居住舒适度&产权面积
层高的高度会影响室内采光和通透性,相信大家都希望层高更高一些的房子,更高更宽才是居住的舒适居所。层高如果较低,室内容易采光受阻、通风不畅,空间也会显得局促和压抑,生活舒适度降低。
可是你们知道吗?层高的高度,不仅影响室内采光和通透性,影响我们居住的舒适度,我们房屋产权面积也是根据层高来计算的。但是,我们需要把普通住宅和商住分开来看:
1.住宅:
层高3.6米以下(普通住宅):算单层面积。
层高3.6米(含3.6米)-4.8米:算1.5层面积。例如100平的房子,如果房屋层高是在3.6米—4.8米之间,那么实际产权面积就是以150平来算了。
层高大于4.8米的:算双层面积。例如,还是100平的房子,如果房屋层高大于4.8米的,就要按照200平的产权面积来算了。
除了普通住宅之外,还有一部分商住项目也获得了大部分购房者的亲睐,尤其是对于外地来沪青年或者投资置业的人来说,商住项目层高问题也比较值得关注。
2.商住项目:
层高5.4米以下的:算单层面积
层高5.4米(含5.4米)-7.6米:算1.5层面积。同理,如果100平的户型层高达在5.4米和7.6米之间,那么它实际产权面积是150平来算的。
层高7.6米(含7.6米)以上,算双层面积。
三、住宅层高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
按照国家规范规定,住宅层高宜为2.80米以上。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开发商会根据产品的定位来确定楼盘不同层高,以增强舒适性获得不同购房者的认可。而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住宅层高是随着产品的细分而逐渐多样化,此趋势日益明显。开发商在打造楼盘的时候,除了达到标准的2.8米层高界限之外,住宅有很多都超过3米,甚至达到3.4米乃至3.5米新的极限高端。这属于户型上的一种新尝试和改变,也是以为购房者创造更加舒适的空间来提高项目吸引力。
对此,我们可以看到,住宅根据楼盘定位不同,逐渐出现层高设计的细分化,从而同是住宅却出现不同的层高。听小编说来~
1.普通住宅层高啥标准?
按照国家和上海相关规定,一般普通住宅层高多为2.8米以上,说明2.8米是最基本的层高,也是我们接触最多的高度。因为一旦在层高上花心血,大部分开发商会耗费更多的财力和物力,所以更多的开发商满足国家基本标准设计房屋层高。那么,我们需要注意了,如果层高是2.8米,那么净高就不足2.8米,再加上室内装修等,室内实际高度会更低,采光和通风不够,会显得较为压抑。
2. 洋房项目层高需多高?
和一般住宅不同,花园洋房会更加注重居住的舒适性质,所以相较于国家规定的2.8米层高,洋房的层高一般在3米左右。相对而言,开发商打造的成本高一些,价格也会相对贵一些。
3.中高端项目层高需几何?
小编将大平层等改善都归类于中高端项目一类来讲。一般而言,改善型住宅会更加注重居住的舒适度,所以层高也会相对更高一些。其中,大平层的层高一般是3米至3.5之间。但是必须在3.6米以下,不然不只是算单层面积。
4.住宅层高新尝试
随着市场激烈竞争,开发商越来越开始在户型上进行创新,在层高和产权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创造性地打造3.5米层高的住宅,并未达到3.6米,所以也只算单层的产权面积。但是,空间会向上延伸,此户型层高做得比较极致,室内通透性和采光性更强,增强舒适度,以吸引购房者。
对于别墅而言,不同楼层使用,别墅每层层高都有所不同。例如一层一般作为客厅和接待室,层高就会高一些;而二层作为休息室内,层高相应会低一些。但是别墅层高标准适用于住宅,必须在2.8米以上,不能高于3.6米。
但是开发商在进行室内设计之时,为了展现开阔的布局,会在餐厅等部分设计高达7米的挑高空间,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层高,只是室内在不改变总体结构下的一种装修设计方式,通过可适用空间的合理改造,从而展现室内的开阔大气之感。
以LOFT为代表的商住项目,相对于一般类型房源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上下双层的复式结构,层高过矮会导致结构紧凑,影响舒适度,引起压迫感,层高过高则会受到政策限制。
商业住宅类层高需小于等于4.9米,办公类层高需小于等于5.5米,而商业类层高则需要小于等于6.1米,超出部分需要双倍计算。
也就是说,商住楼一般将层高控制在4.9米以下,才能实现“买一层送一层”、做夹层的公寓,但是内部夹层需要业主自行施工。另外,现在一般商业项目都处于地铁上盖,即可自住,投资价值更高。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8-03,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
F. 多少层高的住宅算高层住宅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37—87)将住宅建筑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无疑,现代超高层建筑从一定意义上是城市现代化标志。
高层住宅是城市化、工业现代化的产物,按它的外部体形可分为塔式、板式和墙式;按它的内部空间组合可分为单元式和走廊式。高层住宅一般设有电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为此国家还明确规定:12层及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幢楼设置电梯不少于两部。高层住宅的优点是可以节约土地,增加住房和居住人口。建造和使用高层住宅也有不足之处,如:投资大,高层建筑的钢材和混凝土消耗量都高于多层建筑,加上要配置电梯、高压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门窗,一次性投入很大,另外使用后,还要为电梯、泵站修缮养护付出一笔经常性费用;同时由于电梯的存在,住户的公摊面积也会增大等。
高层建筑分为小高层和高层和超高层,小高层一般是7-11层,高层12-38层,38层以上为超高层。
G. 对住宅设计中的层高控制有哪些规定
国家没有具体规定,是房开商和业主之间的合同!请看以下案例,希望能给到您帮助:
[案例]高先生根据售楼广告,选中了某"高档"住宅小区120平方米的商品房一套。买卖合同中约定房屋的层高为2.8米。入住后,高先生总感觉房子没有2.8米高,经过测量,高先生发现房屋的实际高度只有2.58米,他认为开发商在售楼宣传和签订合同时存在欺诈行为。对此开发商解释说:合同约定的2.8米是层高不是净高,而是加了上下墙体一半厚度后的高度。高先生于是向律师咨询:开发商的说法有道理吗?我国对商品房的层高和净高有什么规定?
[律师说法]住宅的高度可以用"米"或"层"来计算,每一层的高度在设计上有一定要求,称为层高。层高是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上表面(或下表面)到相邻上层楼板上表面(或下表面)之间的竖向尺寸。净高是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上表面到上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净高和层高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净高=层高-楼板厚度",即层高和楼板厚度的差叫净高。
一般认为,房屋层高越高,室内高低处温度的温差越大,空气对流越好,人体感觉越舒适,但房屋的保温性、节能性相对较差。那么,国家规定的房屋层高是多少呢?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主编的《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指出,居室净高不应低于2.5米;建设部主编的《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中,规定了层高优先尺寸系列宜为2.0~3.0米;《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普通住宅层高宜为2.80米。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米,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米,利用坡屋顶内空间做卧室、起居室(厅)时,其1/2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米。之所以把住宅层高控制在2.80米以下,其目的"不仅是控制投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住宅节地、节能、节材、节约资源"(摘自《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另外,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计算建筑面积的房屋,层高(高度)均应在2.20米以上(含2.20米)。因此,购房者在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应对房屋层高或净高做出约定,如合同约定"层高",指的就是图纸上的结构标高(指结构设计图中的所标注的标高),是"净高+楼板厚度"。本案中,高先生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如果看到开发商提供的规划设计图上标明住宅层高是2.80米,开发商在合同中也约定"层高2.8米",就不能认定开发商存在欺诈。因为经过建设、规划部门审批的图纸,开发商不会随便更改,但施工队在实际施工中可能会有误差,而且,根据房屋的位置、跨度和建材不同,楼板的厚度也不同,再加上表面上水泥灰的厚度,建成后的房屋净高也就不同。所以,如果合同约定的层高2.8米与开发商所提供的规划、设计图的标注一致,而实际测量屋内高度(即净高)不足是正常的。因为层高和净高是两个不同概念,故高先生不能以室内测量的净高来简单判断层高不足。
如经有关部门确认房屋层高不足的,购房者如何要求赔偿呢?如《商品房买卖合同》有规定的,按合同规定处理;合同没有规定的,购房者可与开发商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采取法律途径解决,根据实际情况或要求退房,或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
[律师提醒]实践中,购房人可要求开发商把房屋的平面图作为合同的附件,如平面图不是按比例尺寸绘制的,可要求开发商标注详细尺寸,诸如门、窗的位置、墙体的厚度、房屋的层高(净高)、每个房间的朝向等
H. 房屋的层高和净高怎么算你知道相关标准吗
购房者在收房的时候会对室内实际高度进行测量,往往会出现分歧,合同写的是层高,业主量的是净高,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层高净高对居住舒适度有一定影响,所以,要对房屋层高、净高的问题进行简单了解。
层高和净高是有区别的,一定要区分开。层高是指住宅高度以“层”为单位计量,通常包括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楼层净高,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一、定义
层高:指上下两层楼面(或地面至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其中,最上一层的层高是其楼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净高: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可以理解为:下层地板面或楼板上表面到上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两者关系用公示表示:层高=室内净高+楼板厚度。
二、测量参照面
房产测量的参照面对测量的实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房产测量的成果和房产测量结果的公正性。房屋层高测量是楼面、地面和屋顶面。
三、高度标准
一般认为,房屋层高越高,室内高低处温度的温差越大,空气对流越好,人体感觉越舒适,但房屋的保温性、节能性相对较差。根据住建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规定,住宅层高宜为2.80米。
要明确的是,之所以把住宅层高控制在2.80米以下,目的不仅是控制投资的问题,重要的一点是为住宅节地、节能、节材、节约资源。
1、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米,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米,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2、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其1/2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米。
3、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0米。
4、厨房、卫生间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面、地面净距不得低于1.90米,且不得影响门、窗扇开启。
四、实际测量有问题如何处理?
由于楼板厚度的不同、房屋建材的不同等,实际测量可能会存在误差,如果相关部门鉴定确实层高不足,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1、合同中有详细规定的,按照合同规定处理。
2、合同中没有规定的,可以和开发商协商解决。
3、购房者和开发商协商不成,可以采取法律途径解决。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发现,层高和净高两者的区别并不是很大,购房者容易混淆,误把开发商说的层高当成了净高,测量时忽略楼板高度,造成误解。
为避免纠纷,购房者可要求开发商把房屋平面图作为合同的附件,如果房屋平面图绘制比例有问题,可要求开发商标注详细尺寸,比如墙体的厚度、房屋的层高(净高)、每个房间的朝向、门、窗的位置、等。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3-08,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领取看房红包,百元现金直接领
I. 住宅的层高和净高怎么算的
购房者在收房的时候会对室内实际高度进行测量,往往会出现分歧,合同写的是层高,业主量的是净高,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层高净高对居住舒适度有一定影响,所以,要对房屋层高、净高的问题进行简单了解。
层高和净高是有区别的,一定要区分开。层高是指住宅高度以“层”为单位计量,通常包括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楼层净高,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一、定义
层高:指上下两层楼面(或地面至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其中,最上一层的层高是其楼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净高: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可以理解为:下层地板面或楼板上表面到上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两者关系用公示表示:层高=室内净高+楼板厚度。
二、测量参照面
房产测量的参照面对测量的实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房产测量的成果和房产测量结果的公正性。房屋层高测量是楼面、地面和屋顶面。
三、高度标准
一般认为,房屋层高越高,室内高低处温度的温差越大,空气对流越好,人体感觉越舒适,但房屋的保温性、节能性相对较差。根据住建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规定,住宅层高宜为2.80米。
要明确的是,之所以把住宅层高控制在2.80米以下,目的不仅是控制投资的问题,重要的一点是为住宅节地、节能、节材、节约资源。
1、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米,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米,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2、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其1/2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米。
3、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0米。
4、厨房、卫生间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面、地面净距不得低于1.90米,且不得影响门、窗扇开启。
四、实际测量有问题如何处理?
由于楼板厚度的不同、房屋建材的不同等,实际测量可能会存在误差,如果相关部门鉴定确实层高不足,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1、合同中有详细规定的,按照合同规定处理。
2、合同中没有规定的,可以和开发商协商解决。
3、购房者和开发商协商不成,可以采取法律途径解决。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发现,层高和净高两者的区别并不是很大,购房者容易混淆,误把开发商说的层高当成了净高,测量时忽略楼板高度,造成误解。
为避免纠纷,购房者可要求开发商把房屋平面图作为合同的附件,如果房屋平面图绘制比例有问题,可要求开发商标注详细尺寸,比如墙体的厚度、房屋的层高(净高)、每个房间的朝向、门、窗的位置等。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2-07,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