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有多少国债
美国财政部数据计算显示,中国2009年10月末约持有美国长期机构债4,797.68亿美元、长期公司债245.46亿美元、股票1,007.5亿美元。从2008年9月起,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2009年年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8948亿美元,约为2009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37%,以及2009年中国GDP的18%。
持有美国国债面临着较高的机会成本或实际成本。美国10年期国债的年度收益率平均为3%-6%,这远低于投资者投资于股票指数或进行直接投资能够获得的平均收益率。对中国央行而言,持有美国国债有着更为现实的成本。这是因为,央行外汇储备的累积会导致外汇占款增加,为防止外汇占款增加对国内基础货币的冲击,央行通常采用发行央票的方式进行冲销,而央票是有利息成本的。
至于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的主因,就是因为其着眼点并不放在投资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借此保护国家的出口业。要令人民币不升值有两个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场上大举抛售人民币,或是大举购入美元。这个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购入美国债,以防止人民币汇率上升。
希望采纳
❷ 中国国债达到多少了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报道,根据美国财政部周二发布的月度数据,中国在2011年8月份出售了365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中国的持有总量由此降至1.137万亿美元,是一年来最低的。
报道称,当月中国出售了365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其中较长期国债的出售达到400亿美元,中国的持有总量由此降至1.137万亿美元,是一年来最低的。中国仍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者,第二位是日本,其8月份持有总量达到9366亿美元,高于7月份的9148亿美元。
但是,外国投资者对美国股票、债券和其它金融资产的需求在8月份飙升,投资者尤其热衷于买入美国国债,视其为一种避险投资。8月初,标普将美国的信用评级下调一级,至AA+。但就美国国债面临的需求而言,欧元区债务危机和全球股市大幅下滑的影响,超出了美国评级遭调降的影响。来自英国、瑞士、日本的投资者,以及对冲基金爱用的加勒比地区银行业,大量买入美国国债。
英国的美国国债持有总量在8月份增加425亿美元,至3972亿美元,而一年前为1810亿美元。但是,鉴于伦敦作为一个金融中心的地位,此类流动可能反映了其它国家的购买。过去,当美国财政部每年一次修正国际资本流动(Tic)数据时,曾大幅下调英国的持有量,同时大幅上调中国的持有量。
瑞士的美国国债持有总量在8月份增加391亿美元,至1475亿美元,但这被视为反映了瑞士央行压低本币汇率的努力。
8月份的Tic数据很可能标志着美国国债购买量的一个高峰。9月份,在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降至1.72%这一1945年以来的最低位之后,外国官方实体和日本私人投资者出售了数量可观的美国国债。
上述基准收益率已在10月份回升至2.25%,同时美联储(Fed)数据显示,外国央行自9月初以来出售了735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日本私人投资者在9月份最后一周出售了创纪录的290亿美元外国债券,其中大部分为美国国债。
❸ 中国拥有怎么多美国债券应该怎么处理好
持有美国国债实际上是一种双赢的手段。一方面,中国大量的外汇,只有以美元资产的形式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除此之外的其他外汇资产,例如欧元,日元的汇率波动幅度太大,不适合大量持有。
在美元资产中,风险最小的又是美国国债,因此,在当前中国保有大量外汇储备的情况下,持有大量美元债权是有利于中国利益的。
现在虽然在尝试主权基金的方式抱有外汇资产,但购买矿山,银行等企业的股权风险远大于美国国债。对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波动性较大的发展中国家,资产的安全性显然是第一位的。
从美国方面讲,从中国流入的大量美元平衡了他的国际收支,这也是对美国有力的。
从宏观经济整体运行角度来看的话,同样是双赢的。
整体来看,中国的储蓄率因各种国情,是偏高的,所谓的偏高,是指相对于中国的消费和投资来说,因此,不可避免的导致中国人生产的比消耗的多,于是产生了出口顺差,如果我们把大量的顺差不给他一个合适的途径流出去的话,就会导致国内经济失调,甚至国际经济失调(因为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足够大),例如,会导致通货膨胀。
从美国来看,情况与中国恰恰相反,如果不能从国外引来足够的美元,美国的生产就会中断,而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这是双赢的。
虽然,对中国来说,并非是最符合中国利益的,但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我们把外汇储备放在哪个国家,而在于如何保持一个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这就涉及到了如何调节储蓄率的问题。影响人们消费,投资的一些重要问题例如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等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中国的高储蓄率问题将不会得到改善,在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的背景下,出口数量将不会下降,从而,高的外汇储备规模将不可避免,只要我们有超出日常需要的外汇储备,就必须给他找一个何时得保有手段,而美国国债是最佳选择。
❹ 中国买了很多美国国债这是唯一的办法吗
你谦虚了,你非但不是外行,而且这话完全说到点子上了。不错,这些美元正是巨大的贸易顺差积累的。按理用这钱进口美国商品就达成贸易平衡了。当然是可以。美国也正是希望这样。希望我们大量购买他们的商品以拉动疲软的经济。降低失业率。可问题是你想想他们有什么东西我们需要买这么多?听来听去也就是买几十架波音客机算是大单了。那还得是我们主席去访问什么的,算是带去的大礼包了。你说要买10艘航母,100架F22……这种东西他又不肯卖。当然我们也不要他的。苦就苦在这里,他们看我们的商品样样要;我们看他们的没什么要的。所有这顺差是难改了。。。
❺ 中国国债共有多少
美国财政部数据计算显示,中国2009年10月末约持有美国长期机构债4,797.68亿美元、长期公司债245.46亿美元、股票1,007.5亿美元。从2008年9月起,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2009年年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8948亿美元,约为2009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37%,以及2009年中国GDP的18%。
持有美国国债面临着较高的机会成本或实际成本。美国10年期国债的年度收益率平均为3%-6%,这远低于投资者投资于股票指数或进行直接投资能够获得的平均收益率。对中国央行而言,持有美国国债有着更为现实的成本。这是因为,央行外汇储备的累积会导致外汇占款增加,为防止外汇占款增加对国内基础货币的冲击,央行通常采用发行央票的方式进行冲销,而央票是有利息成本的。
至于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的主因,就是因为其着眼点并不放在投资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借此保护国家的出口业。要令人民币不升值有两个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场上大举抛售人民币,或是大举购入美元。这个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购入美国债,以防止人民币汇率上升。
希望采纳
❻ 高人指点。 中国买美国这么多国债, 其实是中国吃亏
很大一部分不是中国主动买的。
是由于国际间的贸易是采用美元来支付结算,我们国家又是一个外贸大国,所以只要和任何国家的外国人一做生意,就要被动的收很多美元。
早一阵子我国不是和俄罗斯等国家签协议,双方贸易用本国货币结算,就是这个原因。不想被动收一堆美元
收了美元怎么办呢?要拿到外面投资,美国的国债用美国国家信用担保,算收益比较稳定的,而其他的石油矿产等战略性资源又不是拿钱想买就能买的。
❼ 中国的国债问题我要具体
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基本上买什么什么就涨价。如果买了石油,那老百姓天天用汽油就会更贵,所以不能买油,要是买黄金,黄金价能涨飞了~就不划算。
只能买国债,可是一般的国家也不发行这么多国债,你想买,人家还不卖呢。只有美国发这么多。
如果不买,美国还是一样要印钞票。咱们外汇储备的美元钞票一样会贬值。买了美债,就能让美国少印点钞票,还能给咱利息。相比之下,这是损失最少的办法。
美国国债和美元现钞在国际市场上,基本是有相同的购买力和流动性的。说白了,你拿一张100美元的国债债券,去美国照样当100美元钞票花。所以国库里的美元换成美债,实质是没有变化的。那为什么不拿出来投资呢?
因为这些钱不能动!这些钱是作为RMB的币值保证用的。就像美国存得8000吨黄金一个作用。美国虽然那么多金子,但却从来都是不拿出来卖得。中国没那么多金子,就只能拿外币作为RMB价值保证。
为什么要币值保证呢?因为纸币是纸做的。是政府赋予的纸币价值。政府许诺这张写着100的纸票字值这么多钱。但老百姓信任政府的这个许诺,不是靠信用,而是靠政府手里有没有那么多物品来确保这些纸币。如果一个老百姓说,我不想要纸币了,拿着手里的纸币去政府,说给我换成现货。政府就必须要拿出现货才行。这样纸币的价值才有保障。中国存的是外汇,美国存的是黄金。世界上只有2个国家是用黄金来作保的,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瑞士。其他国家都是用外汇作保的。
所以中国的外汇储备至多换成外国国债或者实物物资作为储备,不到紧急情况下不能用。投资就更不可以了。
他们不会赖账的,至多靠多发货币来使货币通货膨胀,以此来使币值减少,这样就能少还点。
但是,西方国家不可能印得太多,因为印的太多,会让他们自己的经济因为通货膨胀先垮掉的。
❽ 中国外汇储备多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中国发行的国债比较多
是说,存放的外币多
❾ 中国有多少国债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是5000多亿,而总共外汇储备是1.8万亿。美元储备在中国外汇储备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高达60%。
❿ 中国国债上限是多少
在纽约第六大道和42街交汇点的一栋大楼上,有一块26英尺长的显示屏,这就是著名的"国家债务钟"。1989年老布什刚上台时建立了这个"国家债务钟",希望提醒美国人多为子孙后代着想,在经济问题上不要"寅吃卯粮"。
8月2日,就在距离违约最后期限不到10个小时,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获两院投票通过的提高债务上限议案。如今国家债务钟的数字突破了美国国债法定上限14.29万亿美元,还在继续增加。
虽然美国在最后一刻避免了技术性违约,但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和全球经济冲突的加剧并没有因此改善。8月3日,中国的评级机构大公国际率先下调美国信用评级,8月5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评级展望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失去AAA信用评级。
8月4日,由于担心美国经济可能陷入第二轮衰退以及欧洲债务危机迟迟不见解决,美国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4%,全球股市迎来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美债或短期遭减持对于中国所持有的1.16万亿美元国债而言,由于国债面临抛售压力出现价格下跌,中国持有国债面临账面损失。
由于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美国金融市场是全球最发达的金融市场,这导致美国国债一直享有最高的主权信用评级。一方面,美国政府可以凭借这一评级优势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融资,另一方面,美国国债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流动性、最安全的金融资产。
但这种优势和信任正在发生变化。8月5日,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降至AA+,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失去AAA信用评级。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维持在3%的较低水平,失去3A评级后投资者处于避险需求可能短期减持美国国债,价格走低将推动其收益率走高,新发国债成本也将上升。
摩根大通固定收益部门全球策略主管特里贝尔顿指出,信用评级降至"AA"级,美国长期国债利率可能上升60至70个基点,意味着政府发行国债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每年可能因此多支付1000亿美元利息。
据媒体报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曾多次公开警告,中国作为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处境危险,无论是美元贬值或美债评级下降,都可能导致中国投资美国国债的账面减值将达20%至30%。一旦抛售将引发贬值截至今年5月,美国公共债务14.3万亿美元,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央行和投资者占比31%,这意味着各国央行和投资者都被捆绑在美债战车上。
"美国此次提高国债上限暂缓债券违约,但这种解决危机的方法通过不停地印钞票继续加剧全球的流动性和杠杆率,无疑将危机进一步扩大。"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说。
美国财政部资料显示,自1960年以来,美国国会已经78次提高债务上限,平均每八个月提高一次。自奥巴马2009年1月20日就任总统以来,国会已经三次提高债务上限,提高总额为2.979万亿美元。
美国一个民间机构还专门开设了"美国债务钟"的网站,在这个网站首页的最中间显要位置,列出了美国社会面临的总债务:约55万亿美元。以2010年美国全年GDP总额14.5万亿美元作比较,这个数值是美国全年GDP的将近4倍。平均每位美国公民负债17.6万美元,每个美国家庭负债额达到66万美元。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根治美国债务危机取决于美国政府债务管理能力的提升。美国的这种以债补债的模式不会有根本的改变,这是其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的。
美国国债很大一部分是由全球经济买单。截至今年5月,美国公共债务总额为14.3万亿美元,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央行和投资者持有4.45万亿美元。里昂证券中国策略师安迪·罗斯曼称,即使中国有可能会出售部分美国债券,这也将引起其他国家出售自己所持的美国债券,进而导致中国所持债券贬值。"对中国来说,这将是金融自杀。"罗斯曼称。
外汇储备购买力下降事实上,持有美债的风险并非来自偿付风险,迄今为止美债还未出现过偿付问题。但美债可能随着美元走软等原因,导致美债持有者被动出现损失。
中国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截至5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6万亿美元,是美国国债的第一持有主体,占比高达12%,比美联储还高出2个百分点。而中国的对外金融资产中,71%为美元资产。换言之,中美在美国债务问题上的关系属"唇亡齿寒"。
总部设在芝加哥的金融服务公司Mesirow Financial HoldingsInc.的首席经济学家斯万克说:"美国沉迷于消费,且中国是惟一一个能满足我们这种欲望的国家。想要戒掉这种瘾并不容易。"我国的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美元的购买力即我国外汇储备的购买力,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是对外投资,因此美元对欧元、英镑、日元等其他非人民币币种的走势,将直接决定我国外汇储备的购买力。然而,反映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的美元指数从2005年的93.34下跌至目前的74.6附近,下跌超过20%。此外,国际上的大宗商品等都是以美元计价的,如果美元贬值这些商品的价格就要涨价,从而造成我国外汇储备实际购买力的下降。
"美元时间"网站以消费物价指数为基数,计算出1914至2010年美元的购买力变化。1990年1美元的购买力相当于2010年的1.71美元,也就是说,1990年需要花1美元购买的东西到了2010年要花1.71美元才能买到。
中国出口面临压力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引擎,债务问题带来的经济衰退、美元走软等问题将影响全球贸易,其中最大的出口国是中国。
美国政府此次提高举债上限的代价是未来十年削减赤字2万亿美元,这对于高福利的美国来说并非易事。
中国社科院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指出,在目前美国政府财政支出中福利性开支占比高达58%,这种义务性支出(包括社会保障、医疗保健和养老)是美国历届政府竞选中承诺累积的,所以异常地刚性,很难压缩。有学者担心,削减赤字将打压不稳定的美国经济,经济衰退或不可避免。
从外需角度看,2010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3853.4亿美元,占中国贸易总额的12.9%。中国最大的出口地是欧盟,其次是美国,欧洲同样面临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明认为,美债危机影响下,未来几年中国进出口企业可能面临外需持续疲软、人民币继续升值、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的不利环境。除了通过各种手段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太多办法来应对。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是,在美国债务违约问题出现后,美元走软导致其他货币被动升值,日本和瑞士上周都不得不出手干预各自外汇市场。美元走软导致的人民币汇率升值,也会抑制中国出口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