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投资中认知与行为偏差有哪些类型,在实际的投资中有什么意义
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过分自信如何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投资股票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它需要收集、分析信息,并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决策。然而,过分自信会导致我们高估信息的准确性和我们分析信息的能力。这样就会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经常表现为过分频繁交易、冒风险和最终的投资损失。
A、过分自信的投资者会频繁交易。他们的过分自信会使他们非常确信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加了他们交易的数量。投资者的观点来自于他们对所获得的信息的准确性的确信程度,以及他们分析信息的能力。一般而言,投资者会高估他们所获得的信息的准确性,而且对信息的分析判断也会存在偏见。,过分自信的投资者会更加强烈地相信他们自己对一种股票的价值的判断,而不太在乎别人的想法。
心理学家发现,在较男性化的任务范畴(比如财务管理)方面,男性比女性会有更高程度的过分自信。’在做投资决策时,男性会比女性表现得更加过分自信一些。因此,男性投资者要比女性投资者交易得更频繁一些。
过分自信不仅导致你交易太多而把金钱浪费在佣金上,而且还会导致你卖出好股票而买入差股票。
1、 B、过分自信还会影响投资者的冒险行为。理性的投资者会在最大化收益的
同时最小化所承担的风险。然而,过分自信的投资者会错误判断他们所承担的风险的水平。想想看,如果一个投资者深信自己所挑选的股票会有很高的回报率,哪里还会意识到风险呢?
过分自信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会有较高的风险,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他们倾向于买入高风险的股票,高风险的股票主要是那些小公司和新上市的公司的股票;另一方面因素就是他们没有充分地进行分散化投资。
过度自信是投资者典型而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过度自信在牛市的顶峰达到它的最高点,而在熊市的底端达到最低点。牛市往往导致了更多的过度自信。
人们在获得收益之后倾向于接受他们以前通常不接受的赌博,而遭受损失之后,他们会拒绝以前通常接受的赌博,这种现象称为“赌场资金效应”(house money effect)。过长的牛市可能会引起赌场资金效应,即获得收益者会提高赌注的愿望。因为巨大收益使投资者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更大的投资活动,这时变得不再回避风险。
2、信息反应的认知偏差
①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
股市中对信息存在“过度反应”(over reaction)和“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两种现象。反应不足是指人们对信息反应不准确的另一种形式,也可称为保守主义,就是指人们的思想一般存在惰性,不愿意改变个人原有的信念,即使新的信息来了,人们的反应仍是不足的。反应过度是指人们对于信息的理解会产生偏差,对于某些信息产生过激的反应。特别是最新的信息,甚至是小道消息,使得人们过分关注,在投资决策中给这些信息加上很大的权重,而忽视其他信息。
在股市中,如果近期的收益朝相反的方向转变,投资者会错误的相信公司是处于均值回归状态,并且会对近期的消息反应不足。如果投资者得到收益增长的信息,那么他们会倾向于得出结论:公司正处于一种增长的状态,并且会过度地导致过度反应的推理趋势。这些投资者在市场上升时变得过于乐观而在市场下降时变得过于悲观。当预测一再失误时,会对重要的信息反应不足,从而使市场暴涨或暴跌。
过度交易并过度反应会使长期业绩受到损害。投资者对难以处理或难以获取的信息反应不足。总之,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夸大自己对股票价值判断的准确性;自我归因偏差则使他们低估关于股票价值的公开信息。对个人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对公共信息的反应不足都会导致股票回报的短期持续性和长期反转。
②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
动量效应(momenturn effect)是指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而表现不好的股票也将持续其不好的表现。
反转效应(reversaleffect)是指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表现差的股票在其后一段时间内有强烈的趋势经历相当大的逆转,而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最佳股票则倾向于在其后的时间内出现差的表现。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产生的根源仍然在于投资者对于信息的反应不足与过度反应。例如,当公司公布收益上升的消息后,股票价格首先在短期内表现出持续的走势,随后在长期又出现反转走势。显然,这是由于前期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不足,过于保守,后期是由于投资者对新信息估价过高,出现过度反应。
③隔离效应
隔离效应(disjunction effect)是指人们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再作出决策的倾向,即使信息对决策并不重要,或即使他们在不考虑所披露的信息时也能做出同样的决策。隔离效应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时在重要的公告发布之前,出现价格窄幅波动和交易量萎缩,而在公告发布之后会出现更大的波动或交易量的上升现象。
3、损失厌恶的认知与行为偏差
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不对称性。人们并非厌恶风险,而是厌恶损失。损失总显得比收获更突出,感受更强烈。
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是指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感到损失令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影响。人们发现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损失厌恶与禀赋效应:许多决策是在两种方案中选择:维持原状,或者接受一个新的方案。现状为参考水平,因为损失比盈利显得更让人难以忍受,所以决策者偏爱维持原状。
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也叫拥有效应,这是指人们不愿意放弃现状下的资产,这是因为放弃一项资产的痛苦程度大于得到一项资产的喜悦程度。禀赋效应告诉我们,同样一个东西如果是我们本来就拥有的,那么卖价会较高;如果我们本来就没有,那么我们愿意支付的价钱会较低。
4、后悔厌恶
后悔厌恶(regret aversion)是指当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痛苦。为了避免后悔,人们常常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如投资者趋向于等待一定的信息到来后,才做出决策,即便是这些信息对决策来讲并不重要,没有它们也能做出决策。人们对错误决定而自责的情绪就是后悔。后悔比受到损失更加痛苦,要为损失承担责任。
避免后悔和寻求自豪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但是它会怎么样影响投资决策呢?两位金融经济学家赫什?谢夫林(Hersh Shefrin)和迈尔?斯塔特曼(Meir Stat—man)用心理行为来分析投资者的行为。’他们发现害怕后悔和寻求自豪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倾向于过早卖出盈利的股票,而长时间持有亏损的股票,他们称这种状况为“倾向性效应”。
⑵ 投资房地产的不足与风险有哪些
1.不可抗力因素,如灾害,特别是自然灾害,对房地产的破坏是致命的,这是投资房地产的最大风险之一。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都不承保因地震或战争所引发的损害对象,所以即使买了房地产保险也无法得到赔偿。对于房地产保险,人们有许多误解,事实上,它只是一种作为贷款抵押的人寿险,或者只是关于房屋基本装修的火险。许多人都把这些保险当作房地产本身的保险了。
2.有些投资者看到房地产价格节节攀升,便会超负荷地贷款购买房地产,而由于原先计算好的租金收入和还贷方案因市场的逆转和自身财力的变化出了问题,还贷便出现了问题。
所以,借贷买房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给投资者以杠杆式的好处,也可以给他以杠杆式的损害。如果投资者能够防止过度贷款,那么纵有损失,也不至于负债累累。如果投资者的还贷额度与未来的还贷能力相符,那么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下跌,也不至于影响到他的正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如果投资者有能力度过危机,那么就有可能迎来房地产市场的又一春。
3.其他风险。
(1)房产地基或周遭地质可能出现问题。
(2)火灾多由电力设施或煤气使用等出现问题而引发,也可能因人为因素引起火灾。轻的火灾不会破坏整个建筑物,严重的火灾则会破坏性地烧毁建筑物。
(3)建筑材料老化和其他建筑材料问题,如漏水、水泥板块剥离脱落等。
⑶ 凯恩斯认为在什么因素的作用下,投资需求不足
凯恩斯认为在资本的边际效率规律作用下,投资需求不足。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基础之上的,而其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则是以其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为前提的。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
(3)投资反应不足扩展阅读:
由于人们总是不把所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费掉,而要留下一部分作为储蓄,这样人们的收入越是增加,消费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就越小。
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个规律的作用,增加的产量在除去个人消费增加以后,就留下了一缺口。假如没有相应的投资来填补这个缺口,产品就会有一部分无法销售出去,于是就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生产紧缩和失业。
为了避免生产下降和失业增加,就必须相应增加投资。但凯恩斯认为,在生产过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消费不足,投资也是不足的。
⑷ 解释行为金融中的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
过度反应是指投资者对新信息过分高估,反应不足是指投资者对市场上的新信息缺乏足够的重视.
⑸ 导致投融资总量不足的原因
很多方面的原因,基本上很难,因为现在风险很大,投资者都很谨慎,除非你的项目特别好,不然很难融资,现在经济都不景气,所以还是好好努力吧,慢慢来,不要着急,只要努力做,会越来越好的,希望帮到你。
⑹ 投资股市的风险和不足是什么
1.上市公司出了问题。这里所说的上市公司出了问题:一是指投资者所投资的上市公司在认为应处于正常的发展阶段时,却出乎意料地出现了重大的经营管理问题,这时,该上市公司的股价往往会巨幅下跌;二是指投资者所投资的上市公司在某个时间段内发生了或有某些征兆表明发生了重大的财务问题,尤其是致命的重大财务问题,这样就会给上市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该公司的股价会随之暴跌,并有可能导致暂停交易的情况,直至公司停盘或退市;三是指个别的上市公司,由于市场的复杂原因,或由于管理层的管理严重失控,或由于管理层的个别人犯罪,甚至是结伙犯罪,从而导致危机的发生。这些是投资股市的风险。不过,按照危机管理的思路,这时或许可能是投资的最佳时机。但投资者要明白的是,这种情况必须是在公司问题暴露后,经仔细分析和研究,确定客观上是上市公司遭遇了非致命性的打击,才能得出“危险就是机会”的投资结论。
至于有人喜欢投资垃圾股,一方面可能是以反向思维的智慧进行投资,另一方面可能是有人看到了制度的缺陷因而冒险。
2.上市公司走向衰败。除了一些公司可能会突然爆发问题而遭致风险外,也有一些公司则是逐步走向衰败的。并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定会在曲折和大浪淘沙后发展而成长的,有些公司会在市场竞争中失败并走向衰败。如果投资者投资了这么一只股票,那么,其价格的总趋势将在波动中不断向下,直至该上市公司衰败甚至退市。而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投资者总是期望超跌反弹,结果却大失所望。由于这类上市公司并不是极个别的现象,并且它影响的也并非是极少数人的投资结果,因此,投资者一定要擦亮眼睛,绝不可以随便投资,必须要有眼光和智慧,认真地做好基本面的分析。
3.新股包装上市。投资者一定要记住,并非所有上市公司的报告都是完整、准确、真实、可靠的,包括财务会计报告。在复杂的市场活动中,那些赚了公司钱的律师、会计师、审计师们,总会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将要上市的公司在财务报表和公司陈述上,做到尽可能地符合当时的法律、政策和市场要求,以使将要IPO的公司成功上市。
这类包装上市的新股,在上市后会逐渐暴露出其庐山真面目,逐渐褪尽其原来的光环,在高位出手后,接手的股民便沉到股海里去了。
4.股民贪心和投资失控导致投资效益差甚至亏损。贪心和恐惧是投资者进入股市最常有的心态。贪心可以表现为总想买到最低、卖得最高,结果总不能如愿,反而无所适从,倒成了股市情绪的牺牲品。恐惧则表现为股价在高处时怕下跌,而在低处时怕还有更低,或者怕自己所看中的股票在上升时跑掉而没有买到,时常表现为股票越涨越不敢买、越跌越害怕。结果,在复杂的股市波动中,有些人看到股市波动巨大,似乎机会多得很,在尝到几次甜头后,便确信自己有投资才能,从而疯狂举债入市、不断厮杀,结果几年打滚下来却血本无归,甚至负债累累。
股市似乎提供了这么一种可能性:只要投资者有足够的智慧,那就只需看看股票的价格行情,敲几下键盘,就会有巨额的回报。或许这点正是吸引许多人奋不顾身投身股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股市还提供了一个让人们实践“永不服输”的心理表现的场所,从而股市也如一个令人着迷的斗智斗勇的场所,直至投资者财力不能承受投资之重或者最终绝望,方才离场。
股市真是复杂,甚至能使人性都有更复杂的表现。即使投资者在股市中并不想贪心,自觉赚一点钱就好,却仍可以解读为一种为尽力保护资本和收益的另类的贪心表现。即使是这样一种不想贪心的心理,最终也可能演绎成在股市中曾赚过小钱却亏了大钱的局面。
5.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政策与股市发展密切相关。
虽然这一相关性未必都表现为直接的线性关系,但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政策变化总是在不同的深度和广度上影响着股市,导致股市或大涨或大跌,或反转上升或逆转向下,或长期向好或长期走熊。股市中的资本逐利性非常强,所以,股市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政策变化的反应极其敏感,对此,人们也称股市为提前反应,或称股市为“先知”,正如“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样。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不管长期和短期,顺应大势和股市涨跌操作已非易事,但如果错误地反向操作,一定会形成风险。
6.股市泡沫风险。股市也是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的一种存在方式,与社会中的人和人性是密切相关的。人性支配下的活动并不完全是理性的。股市中人们疯狂的表现就是人性疯狂、非理性一面的反映。所谓股市的严重泡沫,就是人性疯狂、非理性的一面使得股价疯狂上升到与股票应有价值严重背离的高价位状态。虽然个别情况是一些股票因被疯狂操纵而导致股价疯狂上涨或下跌,但许多人似乎并不认为这是非理性和疯狂的,甚至似乎达到了“存在即合理”的理性哲学境界。这或许是股市迷人的地方之一,但也是股市的重大风险之一。
反之,当股市疯狂下跌时,可能(也仅仅是可能)造就了良好的投资机会。只是在这个时候,许多人已经被狂跌吓住了,在剧烈的波动中失去了投资判断力。而等到缓过神来时,他们仍对暴跌心有余悸,于是便失去了这样一次极难得的投资机会。
7.投资策略不当的风险。这主要源于投资者采用错误的投资策略,或者有正确的投资策略,但却执行不当。既然市场如战场,股市中的多空变化自然是智力较量的结果。没有正确的和好的投资策略,投资者是很难在变化难测的股市里获取投资成功的;或者投资者即使已经制定了正确的和好的投资策略,如果不能严格地遵循和执行,那么,在面对股市变化的“法无定法”中一样无法取胜。这是大多数人之所以在股市里投资亏多赚少的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
⑺ 如何利用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来获取超额利润
如何利用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来获取超额利润
过度反应是指投资者对新信息过分高估,反应不足是指投资者对市场上的新信息缺乏足够的重视.
⑻ 什么是投资不足
是指因企业放弃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而使债权人利益受损并进而降低企业价值的现象
⑼ 为什么市场缺少诚信,就会导致投资不足呢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信息的不完全会经济偏离最优状态运行,而资本市场是资金跨期调配的市场,因此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资本市场缺乏商业信誉,会降低市场信息配置的效率,各经济学主体会减少资本的供给,导致资本价格即利率上升,所以投资会受到抑制。
⑽ 反应不足与反应过度有哪些
如果市场是严格有效的,一旦有新信息出现,证券价格就应立即作出一步到位式的正确反应。但实际上,市场不会是严格有效的,因此其对新信息的反应速度和程度就会存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