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成都道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成都道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04月1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项目投资咨询(不含金融、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咨询、企业管理咨询、营销策划、企业投资策划等。
法定代表人:杨春
成立时间:2003-04-06
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1010900003159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成都高新区彩虹街2号1-2幢7号
B. 中国为啥不引进道奇挑战者.中国以后有可能买到道奇挑战着吗
道奇不看重中国市场,原因很简单,他旗下的车都是大排量的3.6L 5.4L的这种,进中国的话给政府要收接近一辆车的税。美国卖20w的车,到国内变成40w,还不算上经销商要赚取的费用。
C. 想知道关于道奇公司的历史和目前状态,谢谢大家!
在北美落基山脉有一种强壮剽悍的大角公羊,在与恶劣地理环境的斗争中,它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无论是悬崖峭壁还是傍山险路,都来去自如、如履平地。如今,它已化身成为世界上最雄浑奔放的汽车品牌——道奇,在各种各样的道路上留下了矫健的身影。回顾道奇品牌的发展历史,你会发现公羊精神一直指引道奇向前发展,它给每一辆道奇汽车都赋予了灵魂,让它们野性十足,在全世界每个角落奔跑不息。
道奇品牌创始人:道奇兄弟
创业篇:从两个轮子到到四个轮子飞跃
道奇品牌创始人道奇兄弟的事业是从制造自行车开始的。1897年,道奇兄弟与佛瑞德•埃文斯成立了合伙企业,并成功制造了“埃文斯-道奇”自行车。1900年,合伙企业解散后,道奇兄弟在底特律建立了自己的机械厂开始为福特汽车制作了大量的配件,包括发动机、底盘和所有的传动部件,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1913年,道奇兄弟注意到福特有想要自给自足的倾向,于是在密执安州重开了一家大型工厂,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道奇总厂。1914年,道奇兄弟投资建成了美国第一条试车道,开创了汽车公司自己投资建立试车道的先河,为道奇汽车的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同年,道奇兄弟设计出他们的第一辆车,将其戏称为“Old Betsy”,这就是现在道奇的雏形,真正完成了从两个轮子到四个轮子的飞跃。
成长篇:世界大战让道奇品牌名扬海外
战争中对军用汽车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甚至苛刻的,然而道奇品牌汽车却以其过硬的质量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成为了军方用车的首选车辆。1916年,美国政府为远征军订购250辆道奇汽车,用于追捕墨西哥强盗潘丘•维拉;这支远征军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支机械化冲锋队,道奇汽车的出色表现得到了他们的充分肯定。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中,美国远征军司令官珀欣将军特地选择道奇汽车作为他的座驾。借助一战的东风,道奇品牌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全球第一款全钢车身汽车的推出,第一家欧洲工厂的设立等一系列举措都让道奇品牌名扬四海。到了1940年代,道奇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生产40万辆载重车和数千辆坦克,大大小小的战场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合作篇:克莱斯勒牵手道奇再创辉煌
1928年,对于克莱斯勒集团和道奇兄弟公司来说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一年道奇兄弟公司被克莱斯勒集团收购,成为其一个分部。当时不少经济专家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这次结合使双方都获得了较大的利益,克莱斯勒集团将是道奇的一个可靠投资者,而道奇公司将向克莱斯勒集团提供一支已经建立完善的销售队伍、制造设备以及道奇品牌可靠的声望和公众商业信誉。整个收购过程十分漫长,同时也牵动了无数关心道奇品牌人的心。最后,当收购正式生效时,克莱斯勒集团整体实力上升了一个档次,完全具备了与通用汽车公司(GM)和福特汽车公司(Ford)竞争的实力,真正成为世界汽车巨头,道奇品牌也随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第八大品牌。
如今,道奇品牌在美国市场拥有6%的市场份额,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第八大品牌。道奇品牌向海外市场发展的过程是全球汽车业不可错过的精彩章节。2007年4月,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车展上,克莱斯勒集团宣布将道奇品牌正式引入中国,并且公布了道奇进入中国后的一系列举措,力争以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让雄浑奔放道奇品牌实现再次腾飞。
D.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的所谓"道奇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日本政府把由产业扶持政策、产业调整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保护政策和产业组织的产业政策与有关的经济计划结合,保进企业的振兴。
1949年,以编制特别会计预算方式的平衡,全面废止政府补贴、全面停止复兴金融公库的贷出活动、确定一美元兑360日元的固定汇率为目的的“道奇计划”,以及尽快制定稳定财政、金融、物价和工资、最大限度提高出口的产量等措施的“经济安定九原则”实施,使战后持续不断的通货膨胀大体上得到了控制。《中小企业诊断制度》(1948年)是政府为指导中小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有效运用设备、资金等而制定的。政府根据企业提出的申请,从各种角度就企业的现场设备、生产方法、技术、产品、质量、成本、经营方针、经营内容等加以调查和“诊断”,提出有益于改善技术与经营的劝告,必要时给予指导。由于“诊断”效果显著,接受诊断的企业不断增多。政府除了通过“诊断”来协助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并从财政金融方面加以政策扶持外,还通过淘汰、合并和“系列化”对企业进行整顿,以确保增强大部分企业的活力。
五十年代始,钢铁、煤碳、电力、合成纤维等部门正为其部门合理化而进行设备投资,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我国产业合理化的方针政策》(1951年)、《钢铁工业和煤碳工业的合理化政策纲要》(1958年)。1955年,政府运用对重要机械和合理化机械实行特别折旧、对重要产品免税、对重要机械的进口免征关税等特别措施,推行产业合理化以求搞活企业。1953年又制定了扶持合成纤维产业的五年计划,1955年7月制定出对石油化工部门的扶持政策。
七十年代起,由于中东战争使石油价格提高,使日本工业布局的不合理而造成地区工业发展不平衡,以及日本发展中长期积累而得不到解决的矛盾开始激化、表面化,这给日本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政府为此开始转向引导企业发展那些能够抵挡资源冲击、适应性强、技术性高、能源消耗小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政府在增加对国内知识密集型产业投资的同时,指导企业将公害大、耗能多的企业转向海外,并要求节省能源和资源。《省能源政策基本方向的规定》(通产省1974年公布)、《特定不景气地区中小企业对策临时措施法》(1978年)、《特定不景气产业稳定临时措施法》(1979年)等的颁布实施,就是为了推行该政策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国家强制手断实施的不景气对策措施,引导和协助企业摆脱了困难,从政策上为搞活企业提供了保证,也为日本经济朝加工业、轻工业方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从日本主要出口产品的变化可见其产业政策转变的一斑:六十年代出口产品为钢铁、化纤和机械;七十年代为汽车;八十年代初、中期为家电;八十年代后期为计算机、新材料等高技术产品。知识密集型产业下策遭到了靠重工业,化工业发家的垄断资本集团的强烈反对,大量的投资导致了通货膨胀,知识密集型产业使大量劳动者失业,等等。这一切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一样,是随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而产生,这些政策既解决了一些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但又形成了一些更难以解决的新矛盾。资本主义社会无法从根本上根治它经济上的弊病。
E. 克莱斯勒、道奇为什么不大量国产
不是不国产
以前克莱斯勒和奔驰戴姆勒还没分家的时候不是有北京戴姆勒的铂锐三厢车以及东南的凯领和大捷龙这样的mpv吗,当时用的是2.7的发动机
后来美国经融危机,美国的汽车行业里面原本就属克莱斯勒垫底,当时就差点破产,07年的时候,菲亚特收购了克莱斯勒大半的股份帮助其恢复业绩才把这半死不活的车企给拉回死亡线。
你觉得他这么个境遇哪还有闲钱在中国投资啊
而且国人一看到克莱斯勒那种3.6和5.4的发动机就要摇头,虽然以目前新300的3.6油耗不会比德系bba2.x带个t的发动机油耗高多少。但是约定俗成还是造成了大排量=大油耗的观念。所以他真要来华投产那大排量的车必然滑铁卢。不过借着菲亚特的涡轮倒是可取的,下一代jeep就是用菲亚特和克莱斯勒一起研发的底盘带一台菲亚特的1.8t的涡轮国产。道奇和克莱斯勒如果要在华发展,通过菲亚特或许是条路子,当然也可以利用他自家五角星发动机模块化的优势做出3.0以内高扭矩的发动机来投产。
F. 克莱斯勒和道奇有什么关系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Chrysler Corporation)。美国第三大汽车制造企业。公司总部设在密歇根州海兰德帕克 公司简介
1925年,沃尔特·P.克莱斯勒[1]
脱离通用汽车公司,自行创设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同年,该公司买下马克斯韦尔汽车公司。1928年又买下道奇兄弟汽车公司 。1936~1949年,曾一度超过福特汽车公司,成为美国第二大汽车公司,但50~60年代初,生产处于滑坡期,60年代中期,公司经过改组稳住阵脚。1974年以后,克莱斯勒公司的业务又走下坡路,1978年出现严重的亏损,1980年濒临破产。最后,由于政府给予15亿美元的联邦贷款保证,才使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免于倒闭。1982年开始扭亏为盈。1994年,公司共有雇员11.59万人,纯利润37亿美元,占美国汽车市场14.7%的份额。
克莱斯勒公司以经营汽车业务为主,主要生产道奇、顺风、克莱斯勒等牌号的汽车。它在美国的汽车装配工厂有8家,汽车制造厂及汽车零部件厂有36家。除此之外还经营游艇、钢铁、艇外推进器等业务。拥有22个零部件仓库。公司除经营民用产品外,还从事军用品生产,有从事国防和宇航工业的工厂10家。公司拥有出口、运输、金融、信贷、租赁和保险等专业公司,在美国国内的零售网点有132个。公司在加拿大、瑞士、英国、巴拿马、南非、澳大利亚等国仍旧拥有许多分支机构。80年代与中国北京共同生产切诺基吉普车。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是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创立于1925年创始人名叫沃尔特·克莱斯勒。其汽车销售额在全世界汽车公司中名列第九。它的前身是麦克斯韦尔汽车公司。该公司在全世界许多国家设有子公司,是一个跨国汽车公司。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底特律。
克莱斯勒公司以经营汽车业务为主,也涉足产游艇、钢铁、艇外推进器等业务以及军用物资生产,以及出口、运输、金融、信贷、租赁和保险领域。公司在国内拥有36家汽车制造厂和汽车零部件厂22家零部件仓库以及10家国防及宇航业工厂。公司产品分两大类:一是汽车产品。包括成品汽车及其零部件,公司也从其他 汽车公司进口并为其销售小汽车,生产所需的工程技术、设计制造设备由克莱斯勒技术中心提供。二是克莱斯勒金融业务。克莱斯勒金融机构及其附属机构为克莱斯勒的客户提供各式金融服务。也提供批发和零售金融服务、租赁服务、库存金融服务和消费信贷。此外还有其他的,主要指五星运输公司及其附属机构从80年代末开始提供的汽车租赁服务。
克莱斯勒于1998年被德国戴姆勒集团以330亿美元价格收购,成立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这桩被称为“大象婚姻”的结合未能缔造一个成功的全球汽车集团,相反,美国方面高昂的退休养老成本给戴姆勒带来很大困扰。
2007年8月,由美国前财长斯诺统领的私募基金泽普世(Cerberus)资本管理公司完成了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收购,以74亿美元价格从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购买该公司60%的股票,后来又购买了剩下的40%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