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投资 » 资本寒冬投资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资本寒冬投资

发布时间: 2021-06-08 09:17:14

『壹』 如何评价资本寒冬中挺过来的企业

资本寒冬即初创企业融资困难,投资人投资意愿不强;对于创业者来说,现在是资本寒冬,没钱来;对于投资方来说,有钱但是没有值得投资的合适企业。

但是资本寒冬并不意味着行业的冬天,相反资本寒冬将推动各个初创企业能脚踏实地去做好自己的项目,做好自己的独特的商业模式和特色的切入点,而不是一味的模仿,靠着资本的流入去打价格战。

资本都在盯着真正优秀的项目,整个行业正在去伪存真,修养生息,为的就是对真正的创新创业的理性回归,为的就是之后更好的辉煌时代。

『贰』 什么叫所谓的“资本寒冬”

“资本寒冬”是一种现象:初创企业融资较难,VC们投资意愿不强,于是创业者认为现在是资本寒冬:“资本层面没有钱了!”之所以出现所谓“资本寒冬”,不是因为资本方没有钱了,而是企业层面出了问题,没有值得投资的好企业了。

『叁』 都说进入资本寒冬时期,现在创业的公司还有机会吗哪些领域比较能够吸引投资

这位网友,你好,谢谢你的提问!

在我看来,创业永远都有机会,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是以什么形式切入点,只要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大家都知道,资本或者经济永远都会在成长、衰退和危机之间循环往复,让我们常常从乐观的高峰跌落失望深渊,又在某种契机下东山再起。

对于创业者来说,不要害怕资本寒冬,寒冬当然会过去。对于创业者来说,最关键的是能不能熬过寒冬,等到春天来临的时候。

创业者肯定不能去考虑什么领域能吸引到投资就去做哪方面的创业,而是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去寻找创业的切入点。

因为所谓的创业投资风头都是不可持续的,很多所谓的时髦的概念只是媒体、投资机构、创业公司对外PR的素材,并不是经营企业最核心的。

关注现金流,持续不断地与自己的用户或者客户沟通,不断打磨自己的产品才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根据投资机构的内部情况看,在没有持续性热点行业诞生的情况下,创业投资行业短期内不可能繁荣,所谓的没有热点,就没有赚钱效应;当然没有赚钱效应,大家也就谨慎了。

该回答来自于网络问咖 王晖 大咖

『肆』 资本寒冬,韬韫投资凭什么募集到10亿资金

正值资本市场最恶劣的时候,一家专注于定增和跨境并购的私募基金韬韫投资却完成10亿元资金的募集,犹如一声炸雷,石破惊天。

更难能可贵的是,该产品是韬韫投资首支自主发行的非结构化管理型产品,此成绩,在证券私募界,屈指可数。

那么韬韫投资凭什么在这么恶劣的市场环境中完成10亿元资金的募集呢?做为定增界的老牌投资机构,人称韬韫的团队为定增界的“常胜将军”。业内很多人都知道,韬韫团队曾带领投资人参与投资的兴民钢圈、康得新、芭田股份、胜利精密等定增项目,都取得了数倍的收益,为人称赞。

而韬韫投资这次自主发行的产品,也将主要投资于定增与跨境并购,主要认购对象为机构投资者,过往的优异业绩、资深的团队、过硬的专业素质、投资机构的信任等因此促使韬韫投资成功募集10亿元,为“资本寒冬”带来了“丝丝暖意”。

『伍』 “资本寒冬”是什么意思

“资本寒冬”是一种现象,近期表现略为突出:初创企业融资较难,VC 们投资意愿不强,于是创业者认为现在是资本寒冬(资本层面没有钱了)。

之所以出现所谓“资本寒冬”,不是因为资本方没有钱了,而是企业层面出了问题,没有值得投资的好企业了。

对于资本寒冬的好坏,不同的人总是有不同的看法。对于那些习惯了资本运作模式的人来讲,资本寒冬的来临对于他们来讲无疑是一剂毒药,因为缺少了资本的支持后,他们的发展举步维艰,不仅在资本风生水起的时代积累起来的优势会荡然无存,在未来的发展中同样优势不再。

从积极意义上看,资本寒冬的来临预示着以平台和流量为主导发展模式开始终结,新的世代将会开启。



(5)资本寒冬投资扩展阅读:

在资本寒冬中,并不受”资本寒冬“影响并且炙手可热的6个领域:

1、基于共享经济模式下个人对个人的服务领域

PWC估计,未来十年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要增加到3350亿美元。目前分享经济在国内的势头不错,出行领域渐成规模,预测今后发展的方向主要以车、房等高价值的闲置资源和相对标准化且基于人的服务两个方向为主。

2、商业WiFi领域

作为O2O的底层入口,商业WiFi被公认为下一个互联网风口。商业WiFi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完成了O2O闭环。在解决设备布设问题、WiFi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问题之后,商业WiFi变现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问题。

3、闲置用品置换领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渐富足,互联网消费升级,剁手党”疯狂购物产生的大量闲置,直接催生了“闲置经济”。再加上共享经济大行其道,让消费者处理闲置、进行闲散资源利用意识的崛起,对于闲置物品出售和购买需求正在井喷。

4、基于公积金智能化管理的互联网金融领域

公积金是上班族的一笔隐形财富,但由于买房的低频性,公积金账户的大量资金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根据《住房公积金2014年年度报告》,截止2014年底,我国住房公积金扣除提取后的缴存余额为37046.83亿元,这意味着超万亿住房公积金未得到有效利用,成为“沉睡资本”

5、“互联网+”时代的多语言翻译服务领域

2015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达到1.1亿人次,市场调查表示 94%的游客表示在旅游期间遇到了语言障碍,64%的游客有兴趣雇佣语言助手。中国快速发展的出入境旅游业对移动翻译服务提出了巨大的需求。

6、IT导购周边的垂直电商领域

相对于整个电商而言,电商通常理解是在商业核心上仍然是传统商业的传承,说到垂直电商,以前垂直电商更多倾向从商品的物理属性垂直,而现在垂直电商更倾向细分受众从商品的延伸属性进行垂直。新的垂直电商更符合用户的价值取向和购买习惯。

『陆』 现在真的是资本寒冬吗

现在服装行业也不好弄啊,低端服装市场太大。但是辛巴达有丰富的经验,而且和互联网结合,打造了国内第一家服装行业的柔性供应链,实力强大。我想这也是辛巴达为什么能融资顺利的原因吧,风投给辛巴达投资说明他们还是看好辛巴达的发展的。

『柒』 资本寒冬有什么可怕

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承认,资本寒冬已经成为“新常态”,从1997年到2015年,欧美国家“每隔7年就有一次经济危机”的魔咒在中国也应验了。相信对于很多人而言,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至今还难以忘怀。工作难找、钱难挣、买东西精打细算、尤其是经济下行和物价高走,造成了普通上班族每天在刀削面的问题上,纠结于买敞开了吃的大碗还是便宜两块钱却不管饱的小碗。
时隔七年,经济寒冬的论断再次席卷中国,由于中国股市的提前预演,人们面对寒冬来临前已经有了相对充分的心理准备,然而,现实仍然以超出预期的姿态刺激着人们的神经。钢铁煤炭等能源资源产能过剩、传统企业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和互联网改造的双重压力,然而,以挑战者自居的互联网行业也好不到哪去,互联网头牌阿里市值狂跌,360网络等巨头在美国受冷遇阻,都在酝酿退市。最有意思的创投圈,那些关于常年潜伏在3W咖啡里,见到不错的项目就塞上3万5万的互联网大叔们的故事,也早已成为笑谈。真实的情况是,以前能拿到美元投资的公司现在只能谈谈人民币,更多的人已经饥不择食,不管金额大小,美元还是日元,只要还能融到钱就谢天谢地了。
所以,我们将要面临的大环境是:经济危机预期之下,虽然人们的生活急需互联网技术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但是互联网行业本身却必将经历一个挤出泡沫的过程。这也引发了我们对一个问题的思考,资本寒冬之时,90%的互联网公司将会死掉,然而,谁会成为那剩下的10%?“傻钱”越来越少,人们不再需要锦上添花的需求,只有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互联网公司能够生存下去。

『捌』 为什么会出现资本寒冬

“资本寒冬”是一种现象,近期表现略为突出:初创企业融资较难,VC 们投资意愿不强,于是创业者认为现在是资本寒冬:“资本层面没有钱了!”
之所以出现所谓“资本寒冬”,不是因为资本方没有钱了,而是企业层面出了问题,没有值得投资的好企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