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靠期货发家的真实故事
可以讲述期货奇才、机构投资部经理吉明先生的传奇故事:
1998年,在中国的江苏省,有一个亿万富翁在期货市场上,连受重挫,遭到3000万的亏损,濒临灭顶之灾。
然而,5个月后,这位富翁在一个高参的指点下,却奇迹般地得以“复活”。不光把亏损的3000万元扳了回来,还倒赚了5000万元!
短短5个月,搏取8000万,这神话是怎么创造的?那位使亿万富翁复活的“高参”又是谁呢?
为寻根探秘,记者多次慕名来到江苏中期期货有限公司,对被人们称为“神鹰”的期货奇才、机构投资部经理吉明先生进行了专访。
许多投资者之所以失败,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只看到挣钱的机会,而不对市场进行选择。
1997年,为了向国际化基金管理、专业理财方面靠拢,公司让吉明到南京总部负责基金试点。
当时,期货交易的品种比较多,有不少品种如天津红小豆、海南咖啡等行情波动巨大,机构操纵现象多。尽管机会很多,但他还是把这类品种排除在视野之外。因为这些品种可分析性差,超出了个人的判断之外,挣钱是偶然的,而赔钱却是必然的。
按照安全第一的首要原则,他选择了大连大豆、上海铜和海南橡胶作为主要观察对象,这些活跃的大品种本身就提供了足够的投资机会。这正是吉明在进行基金投资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而许多投资者之所以失败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平时只看到挣钱的机会,而不对市场进行选择,往往对风险失去控制,分析立足的根基不稳。
吉明在选择好了品种后,接着就对所关心的品种做战略性的评估。即当前的走势处于发展的什么阶段:是积蓄能量?还是处于趋势能量释放的尾声?还是在构筑顶底等等什么的。他认为这是相当重要的工作。因为它决定着下一步的操作计划和策略。只有做到前瞻性预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评估行情的中心任务是:超前地捕捉一波具有战略投资意义的行情,而不是局部意义的短线行情。
至于对于锁定的交易品种,交易机会的捕捉,吉明倾向于等到商品的基本面趋向与价格所表现的技术面达到统一时。这样做,才符合每战必胜的操作宗旨。他认为贯穿《孙子兵法》全文的精髓在于全胜的思想,期货交易也是如此。
吉明说,基本面的内在要求,决定着做交易的方向。而进出场策略、时机,则更多地应用技术面的表现。根据他总结的总体方针:“宏观顺势,微观逆势”,战略方向一旦确定,就在看似最危险的地方进场交易,而实际上这恰恰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和可转化的。
2. 实物国债,货币国债
1.实物国债是指以某种商品实物为本位而发行的国债。
政府发行实物国债,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货币经济不发达时,实物交易占主导地位;
二是尽管货币经济已比较发达,但币值不稳定,为维护国债信誉,增强国债吸引力,发行实物国债。
实物国债是新中国刚成立时,陈云为抑制当时的恶性通胀采取的一个措施。
1950年底,为了不用增加货币供应量弥补当时的财政赤字,陈云决定发行国债。但当时人民币几乎处于完全崩溃的边缘,物价上涨依然凶猛。如果发行货币国债,可以肯定不仅价格奇低,而且可能根本就没有人买。为此,陈云想出了以实物为计价基础的实物国债,当时叫“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公债的单位定为“分”,每分以上海,天津等六大城市的大米6斤,面粉1.5斤,白细布4尺,煤炭16斤的平均批发价的总和计算。此平均批发价总和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每十日公布一次。公债分5年偿还,年息五厘。每年付一次利息。(当时的工资也是按实物发放的。)
2.货币国债是指以某种货币为本位而发行的国债。它可以进一步分为本币国债和外币国债,前者以本国货币为本位而发行,后者以外国货币为本位而发行。
划分:
1. 战争公债
是政府为筹集军费而发行的债券。战争时期,政府开支骤增,战争公债是较理想的筹资方式。
2. 赤字公债
在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出现财政赤字的情况下,可通过发行赤字公债来平衡财政收支。
3. 建设公债
是政府为了投资于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而发行的债券。
4.特种公债
是政府为了实施某种特殊政策而发行的公债。
3. 债券是什么意思,说的直白些,谢谢啦!最好举个例子
国债,说白就是国家借你的钱去建造工程之类的,你的收益等于你借的那笔钱的利息。就等于银行贷款给你,你到期了就要还钱和给利息给银行。 债券中,你自己的角色就等于银行。
4. 327国债事件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一、1995年2月23日爆发的327国债期货事件,可以说是建国以来罕见的金融地震。
327品种是对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的代称。由于其于1995年6月即将交收,现货1992年3年期国债保值贴补率明显低于银行利率,故一向是颇为活跃的炒作题材。
市场在1994年底就传言327等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国库券可能要加息;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不可能,因为一旦加息需要国家多支出10多亿元的资金,在客观形势吃紧的情况下,显然绝非易事。
于是,围绕着对这一问题的争议,期货市场形成了327品种的多方与空方,该品种价格行情的最大振幅曾达4元多。
二、2月23日,财政部发出公告,关于1992年期国库券保值贴补的消息终于得到证实。多头得理不饶人,咄咄逼人地乘胜追击,而空方却不甘束手就擒。双方围绕327高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空方的总指挥是万国证券公司,二号主力辽宁国发(集团)公司。
在148.50元附近,空方集结了大量的兵力。但多方力量势不可挡,一开盘,价位就跳空高开,数百万的空单被轻而易举地吃掉,价格大幅飙升,迅速推高到151.98元。16时22分,离收盘还有8分钟。
正当许多人都以为大局已定时,风云突变,730万口(约合人民币1460亿元)的抛单突然出现在屏幕上,多方顿时兵败如山倒。
最后双方在147.50元的位置鸣金收兵。当日上海国债期货总成交8539.93亿元,其中80%即6800亿元左右集中在327品种上。若按收市价147.50元结算,意味着一大批多头将一贫如洗,甚至陷于无法自拔的资不抵债的泥坑。
交易刚结束,上海证券交易所、证管办就接到了指有会员严重违规操作的控告。根据后来的处理结果,327事件被定性为一起严重的违规事件。
它是在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快、交易所监管不严和风险管理滞后的情况下,由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辽宁国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数大户蓄意违规、操纵市场、扭曲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所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
三、作为327事件主要责任者的万国证券公司,在这次大起大落的剧烈震荡中,一下子就陷入了灭顶之灾。万国证券成立于1988年7月18日,总裁管金生。
这家起步时只有3500万元资本金的证券公司在短短6年的时间就发展成资产规模数十亿元的综合性公司,是中国证券业的一大奇迹。
万国证券成立不到两个月就先声夺人,争取到为意大利国民劳动银行新加坡分行在伦敦发行欧洲日元证券作承销商,成为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从事同类业务的第一家证券公司。
1992年,万国证券又与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及香港长江实业集团联合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大众国际51%的股权,又创造了国内证券公司第一次在香港收购控股上市公司的奇迹。
1993年。万国证券在首批券商信用评级中成为唯一获得国内AAA最高信用级别的一家。
1994年,万国证券A股交易占上交所总成交量的22%,B股则达到50%,在上交所会员中首屈一指。当年上市的上海12只B股中有8只是由万国证券作国内主承销商。
如日中天的万国证券打起了“万国证券,证券王国”的旗号,声言要成为中国的野村、中国的美林。然而,在缺乏必要的监管条件下的过于顺利以及由此滋长起来的狂妄自大及膨胀野心,却成了它的“死穴”。
四、万国证券的总裁管金生是上海外国语学院法国文学硕士,毕业后先后就职于上海市级机关、上海信托投资公司。曾担任中美国际投资法研讨会秘书长,由此而受欧共体邀请,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进修,获法学硕士及商业管理硕士。
1988年学成回国,即着手创办万国证券公司。人生经历上过于一帆风顺,同样容易养成一个人过于自负的性格。他风头出尽,被尊为“中国证券教父”。
327事件后,人们指责管金生用家长制的那一套来领导全国最大的证券公司,而他本人却感到还有一条,这就是万国缺少监督机制。
如果说管金生在327品种上走了眼不过是一种偶然,那么,他以及他所领导的万国在327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则是一种必然。自从成为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几乎所向无敌的虎狼之师,他们就太自以为是,也太自信了,他们以为国家不可能因其利率偏低而加息,因而一直在做空。
而当加息的消息被证实时,为了挽救公司可能出现的高达10亿元以上的损失,便不顾一切地铤而走险,违规恶炒。
2月23日下午,空方主力阵营中的辽国发临阵倒戈,突然空翻多,使327品种的创出151.98元的天价。
在大势既去的情况下,最后8分钟,急红了眼的空方司令万国赤膊上阵,先以50万口将价位打到150元,接着连续以几个数十万口的量级把价位再打到148元,最后一笔730万口的巨大卖单令全场目瞪口呆,把价位封死在147.50元。
在这一阵紧锣密鼓的狂轰烂炸之中,万国共抛出1056万口卖单,面值达2112亿元,而所有的327国债总额只有240亿元。也就是说,万国卖空的数额超过了该品种总额的7.8倍。
管金生的一步之差,令万国遭遇了它事业上的滑铁卢,在管本人而言也是其人生道路上的滑铁卢。
(4)我与国债的故事扩展阅读
“中国的巴林事件”
以万国证券公司为代表的空方主力认为1995年1月起通货膨胀已见顶回落,不会贴息,坚决做空,而其对手方中经开则依据物价翘尾、周边市场“327”品种价格普遍高于上海以及提前了解财政部决策动向等因素,坚决做多,不断推升价位。
1995年2月23日,一直在“327”品种上联合做空的辽宁国发(集团)有限公司抢先得知“327”贴息消息,立即由做空改为做多,使得“327”品种在一分钟内上涨2元,十分钟内上涨3.77元。
做空主力万国证券公司立即陷入困境,按照其当时的持仓量和价位,一旦期货合约到期,履行交割义务,其亏损高达60多亿元。
为维护自己利益,“327”合约空方主力在148.50价位封盘失败后,在交易结束前最后8分钟,空方主力大量透支交易,以700万手、价值1400亿元的巨量空单,将价格打压至147.50元收盘,使“327”合约暴跌3.8元,并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造成了传媒所称的“中国的巴林事件”。
“327”国债交易中的异常情况,震惊了证券市场。事发当日晚上,上交所召集有关各方紧急磋商,最终权衡利弊,确认空方主力恶意违规,宣布最后8分钟所有的“327”品种期货交易无效,各会员之间实行协议平仓。
5. 谁知道1995年的327国债事件是怎么回事
“327事件”始末
“327”是一个国债期货合约代号,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产品在期货市场具有投机价值。
1995年初,时任万国证券总经理的管金生预测,“327”国债的保值贴息率应维持在8%的水平,据此计算将以132元的价格兑付。当其市价在147~148元波动的时候,万国证券联合辽宁国发集团大举做空。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空头判断彻底错误,万国证券为此将巨亏60亿元。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管金生在当日收盘前8分钟大举透支卖出国债期货,导致当日开盘的多方全部爆仓。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出现约40亿元的亏损。
当日晚,上证所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异常、无效的,“327”产品兑付价由会员协议确定。这使万国证券的尾盘操作收获瞬间化为泡影。万国亏损56亿元,濒临破产。
同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
6. 实物国债的内容
实物国债与实物债券不是同一个含义。有关实物债券的内容请参考实物债券。
依照不同的发行本位,国债可以分为实物国债和货币国债。
实物国债是新中国刚成立时,陈云为抑制当时的恶性通胀采取的一个措施。1950年底,为了不用增加货币供应量弥补当时的财政赤字,陈云决定发行国债。但当时人民币几乎处于完全崩溃的边缘,物价上涨依然凶猛。如果发行货币国债,可以肯定不仅价格奇低,而且可能根本就没有人买。为此,陈云想出了以实物为计价基础的实物国债,当时叫“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公债的单位定为“分”,每分以上海,天津等六大城市的大米6斤,面粉1.5斤,白细布4尺,煤炭16斤的平均批发价的总和计算。此平均批发价总和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每十日公布一次。公债分5年偿还,年息五厘。每年付一次利息。(当时的工资也是按实物发放的。)我不知道历史上是否有先例,也不知道这是陈云个人的决策还是某智囊的建议。不论怎样,最终遏制的人民币的恶性贬值和当时的恶性通胀。这在历史上也许是唯一的,至少西方没有过,因为这种做法没有任何当时或现在的经济学理论做基础。在上世纪80年代发生过通胀,当时有人到美国经济学大师那里去求高招,得到的回答是西方是从中国学习如何治理通胀的。这个故事我没有找到准确的依据。
这个做法的历史意义是,实际上将当时的人民币建立在关键物资的基础之上,没有金本位,也没有所谓“虚金本位”。
这段历史似乎已经被人们忘记了。政府在治理目前的通胀时,或采取行政措施抑制蔬菜价格,或提高存款准备金和利率。前者还有某种“计划经济”的影子,后者则完全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政策。没有思考当年的成功经验中的合理的,必然的核心。
7. 你生活中经历过哪些与债务相关的经历,怎样从金融的角度理解
生活中我曾经购买过国债,这些就是与债务有关的。国债就是国家发行的债券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的
8. 关于理财的小故事保底300字
我本人长得并不漂亮,但受上天恩宠,我的女儿却生得粉雕玉琢,跟人民币似的人见人爱。
昨天全家人在聊到以后要不要给女儿报各种兴趣班时,爷爷说道:“什么钢琴呀舞蹈呀绘画呀都不学,就让孩子好好玩儿,实在要学也只学武术。”我一听差点没一口水呛住,嘟嘟了一句:“学武术啊,那我这个当妈的可得努力赚钱了。”奶奶忙问为什么,我放下杯子,慢慢说道:“假如有一天,女儿回来跟我说:妈妈,今天有个小流氓骚扰我,我把他打了一顿,人家要5万医药费。我会大声说:什么?要5万!来给你20万,再回去打三顿。”
女人一旦当了妈妈,心智至少成熟10岁以上。这是大自然的力量,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妈妈”这两个字赋予更多的含义便是责任。
春节期间老公把我父母从四川接到陕西,于是我也有了依偎在自己妈妈身边的机会。听她讲述我小时候的各种调皮,虽然没陪过人家医药费,但也折腾了不少钱。70年代中期全国普遍工资都低,家里还有奶奶、姐姐和我。父母都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一家工厂上班,他们微薄的收入要养活全家5口人。很难想象在那种情况下,家里还能有什么余钱来理财?真正条件改善是在工厂从小镇搬到绵阳市以后,姐姐上初中,我上小学。每到周末全家人会一起去逛公园、看电影、吃各种四川小吃,寒暑假还会去名山大川旅游,我的童年说起来还是很幸福的。
依稀记得有一年春节,舅舅找妈妈借钱,妈妈说我买的国库券还没到期呢,等到期了给你吧。我小时候还在妈妈房间里见过她所说的国库券,应该就是现在的储蓄国债吧。那时候的人们普遍都缺乏理财意识,发了工资得先应对全家人整月的开支,我的父母都是节约型的,除了给我和姐姐花钱,他们自己都是省了又省的。一个月下来总会有些许结余,妈妈的做法是存到银行活期里,等积攒到了一个整数就取出来买定期的国库券(国债)。她现在每月领取的退休工资也会拿几百块钱去银行做零存整取,她们那一代人的理财方法只有一种——存银行。
然而庆幸的是我赶上了好时代,出生在70年代末期,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生孩子在互联网+时代。我现在的理财知识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年代里一点一点学习得来的。说到这,真心要感谢挖财,感谢财友们分享了那么多的智慧,让我现在的做法跟母亲那一代人相比有了彻底的颠覆。
同样是每月领死工资,我领到钱后首先要做以下四件事:
1、还房贷,每月1500元的月供,非还不可。
2、教育储蓄,每月定投1000元的债券基金是宝贝女儿的学费,雷打不动。
3、股基投资,每月定投800元股票基金作为以后自己养老、全家旅游的经费。由于我设置的投资年限长达10年,所以现在大盘越跌我心越欢喜,毕竟买得便宜才是硬道理呀。
4、60单储蓄,每月存500元五年定期,作为自己养老的补充,利用时间和复利,到退休时除了国家发的退休工资,还有几十万的储蓄毫无风险,每月到账。这叫存小钱,图安心。
我那可怜的工资把以上四件事做完,剩下的才是本月供全家开支的钱,不够就找老公要,多了就到处投资。挖财产品买一点、票据买一点、P2P买一点、看看黄金价跌了也买一点。虽然投资渠道是全面开花,但我会用《核心资产组合方案及纪律表》来控制平衡。这个表在我的另一篇文章《我的资产配置确保养老养娃两不误》里面,感兴趣的财友可以自己搜索看看。
地址链接:http://bbs.waca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74183&extra=page%3D1%26filter%3Ddigest%26digest%3D1
毕竟年代不同了,把余钱放在银行活期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可我身边偏偏就有这样一位。数月前老公去参加朋友聚会,坐出租车时不小心把钱包掉了。我俩都吓坏了,要知道里面不仅有现金,还有身份证、工作证、驾驶证以及所有银行卡。赶紧打电话挂失吧,在银行发来的通知短信里我看见老公的银行卡活期余额有好几万。当时真是又好笑又好气,这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这么落伍的人。虽然后来钱包找回来了,可他的私房钱也曝光了。拜托,以后藏私房钱能不能藏得有点技术含量。
每当面对电脑里的资产配置表时,我骄傲得像个女王,每一块钱都是我的仆人,他们的任务就是出去找回更多的仆人。他们或长期或短期,或高风险或低风险,都在我的统一指挥下源源不断的赚取着利益,只要我一声令下,他们就能乖乖的回到我的口袋。
两周前我和老公去买车,4s店本来说好了一个月以后取车付全款。没想到才第三天就通知我们去提车付款,老公看到我银行卡的余额只有两千多块钱,郁闷的说:“这车还买不买呀?”我笑了笑答道:“你别着急嘛,明天保证让你开新车”。只见我掏出手机,轻飘飘的划拉了几下就出去玩了。老公半信半疑,第二天急忙问我钱到账了没有。他哪里知道我可以一夜之间紧急调回资金20多万。
母亲那一代是保守的理财,我这一代是有规划的理财,不知等女儿长大又将面临什么时代。等她五岁以后我将循序渐进的教授她理财的基本知识,让她从小树立起管理金钱的意识。咱们做父母的除了要给孩子足够的金钱储备,还要有知识储备。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她的人生才有选择的权利,选择不被谋生所迫的、不被利益所诱惑的、选择一条真正有意义、自己感兴趣的人生道路。
9. 急!!!!!!!!!!!!!!!!!!
你的这两个问题在网络中都可以搜索到你只需键入:
与世博同行,做可爱上海青少年
如何用好压岁钱
就可找到很多相关文章,自己秩序稍加摘录、编辑就可以了,县棉可你选了一片,但比较长哦
一、问题的提出
每年春节,大家都收到压岁钱,据我们的在同学中的调查(附件),同学们对压岁钱的用途各不相同:有的去打游戏机;有的用来捐款;有的买玩具;有的买学习用品;有的交学费;还有的同学把这些钱存到银行……那么,我们应如何用好压岁钱呢?联想到在数学课上,老师冲到一个有趣的问题:能否对生活中的问提开展严究呢?于是,我们展开了一个小小的调查。
二、研究时间
2003年12月——2004年3月
三、展开调查
(1)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我们先进行了实地调查:分别前往广州市天河北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认真听取了工作人员的介绍,还查阅了有关的网上资料、书籍资料,最后通过讨论提出对如何用压岁钱的想法。
(2)从银行调查到的数据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银行的名称不同,但年利率都一样:
存款种类 时间 年利率% 备注
活期 / 0.72
整存整取 定期 三个月 1.71
六个月 1.89
一年 1.98
二年 2.25
三年 2.52
五年 2.79
存本取息零存整取 非活定期 一年 1.71
三年 1.89
五年 1.98
存款通知 定期 提前一天 1.08
提前七天 1.62
国债 三年 2.52 三月1日发行2004年的第一期,一年大约有三次。时间分:三年和五年
五年 2.83
保险 十年 17% 跟保险公司合作,不扣利息税,有十年制
零存整取 教育储蓄 一年 1.98 以零存整取的存钱方法可以享受整存整取的同等年利率,不打税。
三年 2.52
五年 2.79
融合基金 / 1.0595
协定存款 协定户 / 1.44 跟银行约定什么时候来取钱
结算户 / 0.72
(3)调查问卷中的数据
三、整理与分析
原来,我们不明白利率中“%”的意思,但我们很快就联想起平常穿的羽绒服的商标中曾经出现过这个符号,就领悟过来:“%”就是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100份中所占的份数的代表符号。例如:活期年利率为“0.72%”,就是指在银行存100元,一年可以拿0.72元的利息,也就是存100元到银行,一年后就能拿到100.72元了(除税)。如果将100元定期3个月的话,到期时应得利息是1.71÷4=0.4275元。
存款有活期、定期、协定存款、教育储蓄、基金、保险、国债和零存整取之分,那么,我们要怎样存钱,才能在我们需要用钱的时候能方便取出来,同时又能获得较高的利息呢?
例如:今年,上四年级的梦梦同学收到了1500元的压岁钱,按她的计划,先留下400元用于这学期的学费,剩下的钱暂时存进银行,到今年9月份的时候,她还要取出400元钱来交下个学期的学费。
那么,她该怎样存钱,才让这笔钱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拿到比较高的利息呢?让我们来帮梦梦同学设计合理的存钱方案吧!
四、我们的讨论
讨论一:先留下400元用于这学期的学费,剩下的1100元先定期6个月,到期后取出400元,再将剩下的700元和利息一起存进银行(定期6个月)。
计算方法如下:
1100×1.89%÷2=1100×0.0189÷2=10.395
1100+10.395=1110.395
1110.395-400=710.395
710.395×1.89%÷2≈6.713
710.395+6.713≈717.108
按照这个方案,一年后梦梦同学存折上就有717.108元(除税)。
讨论二:先留下400元用于这学期的学费,把剩下的1100元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400元(存定期六个月,用于交下学期的学费);另一部分700元(存定期一年)。
计算方法如下:
400×1.89%÷2=3.78
700×1.98%=13.86
700+13.86+3.78=717.64
按照这个方案,一年后梦梦同学存折上有717.64元(除税)。
讨论三:先留下400元用于这学期的学费,把剩下的1100元分出两部分,一部分是400元,另一部分700元。先将400元定期6个月,然后把700元存入教育储蓄(一年)。
计算方法如下:
400×1.89%÷2=3.78
700×1.98%=13.86
700+13.86+3.78=717.64
按照这个方案,一年后梦梦同学存折上有717.64元(不用打税)。
将讨论一与讨论二相比较,可知,两种讨论是存在差别的:
717.64-717.108=0.56
可见,采用讨论二的存钱方式比讨论一多0.56元,但第三种讨论不用打税,更划算。
五、 结论
我们觉得,第三种讨论更划算。
六、体验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知道了银行存钱分活期和定期、协定户、教育储蓄、基金、保险、国债和非活定期,活期是方便人们需要,任何时候都能拿到钱;而定期则是根据个人的需要;保险是与保险公司合作,不扣利息税,有十年制;协定户和结算户能跟银行约定什么时候来取钱;教育储蓄以零存整取能享受整存整取的同等年利率,不打税。选择适当的限期,让不急用的钱通过银行以一定的方式升值。
原来,我们以为把钱的数目与利率相乘所得的数就一定是这笔钱的所得利息,如定期将100元定期3个月时,我以为3个月后我们就能得到应到1.71元,那么我们将钱分4次这样定期的话,我们就能得1.71×4=6.48元,而实际上银行定期一年的利率才1.98%,即100元才1.98元,为什么定期一年比定期3个月还少?后来我们才明白定期3个月的年利率,应该是指你的钱存够一年后的利率,即100元到期时应得利息是1.71÷4=0.4275元。
以到银行为例,存钱的方法很多,每一种方式都可以使原有钱的数量增值,但如果有计划,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就可以让同等数量的钱增加得更多。
在上面计算不同方案的利息时,我们算的利息从数目上只差0.56元,好像作用不大,但是如果我们全市的小学生都这样做,并且每年将这些利息捐给贫困山区的学生,这可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呀!知识的积累不就是积少成多的吗?
当然,对压岁钱进行合理存款仅仅是合理利用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网上搜索也了解到许多同龄人合理利用压岁钱的有趣故事,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故事1:石梦莹:送给表姐当学费
今年,梦莹只拿了400元的压岁钱,虽然不多,却做了一件挺有意义的事。事情是这样的,她生活在农村的一个远房表姐今年考上了大学,一学年的学费要几千块,而她的妹妹正在读初中,一个月也要好几十块的生活费,对于只靠几亩薄田为生的她们的父母亲来说,根本无法支付。可是面对两个好学的女儿,她们的父母又怎么能忍心让她们停学?当她无意中听见爸爸妈妈在悄悄商量这件事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把400元钱送给了她们。400元虽然很微薄,却给了表姐她们上学的希望。因此,尽管现在她已身无分文,可是她感到非常快乐。
故事2:余路漫:给姥姥当手术费
“一百、两百、三百……这么多的压岁钱路漫怎么花?为妈妈买件衣服还是为爸爸买条领带?”她打起了小算盘。一个小主意在她的眼前一闪而过,她高兴地叫起来:“给姥姥做手术用!”听妈妈说,姥姥腿不好,要换关节需要很多钱。眼前的这些钱,加上这几年积攒下来的总共有9000元呢,也算是做孙女的一点心意吧。当她把这个不足挂齿的小主意告诉妈妈时,妈妈高兴地笑了:“路漫长大了!”
故事3:何婷:用好每一分钱
自从何婷懂事起,就有一个坏毛病——一直乱花钱。今年也不例外,大人们时常苦口婆心地劝何婷,可何婷却无动于衷。年初五那天,何婷拿着压岁钱,来到街上,不到半天,就把钱用掉好多。在回家的路上,何婷盘算着如何应付到家后地一番追查。找什么借口呢?买学习用品吧,不行,前天才“买”了;给讨饭的人了吧,也不至于给那么多吧。想来想去,总算灵机一动——“借给同学”了。不知不觉,到了家门口,何婷有恃无恐地进了家,何婷妈妈问她,今天是不是把钱用完了?顿时,何婷赶紧埋下头,一种强烈的自责和愧疚驱使着何婷迎上去,喉咙里滚出一个“我”字。何婷妈妈好像看出了她的心思,便给何婷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在她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是她妈妈拉扯大的。家里穷,没钱上学,她羡慕那些上学的孩子。一天,她想到去外面挣钱,她把想法告诉妈妈,妈妈同意了。于是,她就帮别人洗衣服,擦皮鞋……女孩把挣到的钱都存一个盒子里,日积月累,她存了很多钱,可以上学了。何婷想:故事里的小女孩乖巧呀!她把挣的钱攒起来,等有用时就可以随心应手了。而何婷却一直乱花钱,浪费了许许多多的钱……从此,何婷再也不乱用一分钱了。
(以上故事来源于网上资料)
六、体会与建议
1、这次调查不仅使我们知道了一些关于银行年利率的利息计算的知识,同时,还使我们认识到应如何科学地利用压岁钱,使之既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又能产生好的社会效果。
2、做事情一定要有计划,这样,事情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3、不要轻视生活中小的数学问题,像如何用好压岁钱等小问题在生活中随处都有,是我们学习数学的活教材。了数学知识呢。
4、通过这次调查使我们走进了社会,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还增强了我们动手、动脑、电脑操作等能力!
5、我们的胆量和合作精神得到提高,还运用了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0. 谁能给个国债的简单的例子啊...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存银行定期和买国债都是一样,都是持有到期赚取利息,如何选择取决于两者的利率高低,一般都是谁家利息高就把钱放在那里。还有就是提前支取,银行定期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计息还要减去利息税,而凭证式国债提前支取是按分段计息,时间越长利息越高,同时支付本金0.1%的手续费,而记帐式国债你想变现,直接卖出就是,但避免高买低卖,不然会出现亏损。说白了现在有两种国债,凭证式国债和记帐式国债,前者只能持有到期,或者可以象股票那样进行买卖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