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投资 » 保守投资案例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保守投资案例

发布时间: 2021-06-03 05:34:00

『壹』 对外投资有哪些真实案例

对外投资有哪些真实案例?对外投资的各个国家案例非常多的,查查网上吗?

『贰』 世界上有哪些投资成功的案例

中国风险投资业萌发于80年代,被称为创业投资。1985年1月11日,中国第一家专营新技术风险投资的全国性金融企业--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在北京成立。该公司跟后来成立的北京太平洋优联技术创业有限公司、清华永新高科技投资控股公司等数家风险投资公司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应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风险投资在中国并没有得到稳定的发展。直到1998年,民建中央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出著名的“一号提案”,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风险投资才在中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国内这方面的案例虽然不像美国那样典型,但我们更有意义,所以我们将分期作比较详细的介绍。

(一)

深圳金蝶软件公司引入风险投资案例

1998年5月6日,我国最大的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厂商之一――深圳金蝶软件公司宣布,金蝶公司与世界著名的信息产业跨国集团――国际数据集团 IDG已经正式签定协议,将接受IDG设在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广东太平洋技术创业有限公司2000万元人民币的风险投资,用于金蝶软件公司的科研开发和国际性市场开拓业务。这是继四通利方之后国内IT业接受的最大一笔风险投资,也是中国财务软件行业接受的第一笔国际风险投资。

一石激起千层浪,金蝶软件公司这一敢“吃螃蟹”的举措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面对风险投资这一新生事物,人们不禁纷纷要问:金蝶公司在自身业务飞速发展时,为什么要引进风险投资呢?为什么IDG公司要选择金蝶公司这样一个规模并不大的企业进行投资呢?风险投资的引进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有何意义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对这一引进风险投资的案例进行分析。

一、引入风险投资的必要性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近20年来,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投融资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从直接由国家财政拨款,到拨改贷,企业从银行申请贷款,再到发展证券市场融资,改革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国家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一直支持力度不大,这导致了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借钱、要钱、多投资的极大冲动,在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的同时,净资产收益率却一降再降;而那些产权关系清楚,极具发展潜力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却告贷无门,始终未能建立较好的融资渠道。这是因为,国有商业银行在对非国有企业的贷款上存在着许多成文与不成文的限制,不愿对非国企贷款;另外,非国有企业目前几乎没有上市的机会,很难从证券市场上得到资金。这些最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却因资金的短缺不能快速发展。由于资金不足,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积累发展,所以导致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直接面对的是国际跨国集团的竞争,往往因企业规模太小而不能形成规模优势,难以与之相抗衡。 依靠企业自身的积累永远都是需要的,企业没有内部积累,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抗御风险的能力。但是,仅仅停留在以自身的积累进行再投入是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从现在市场趋势看,往往是高起点、大投入的企业才能占领市场。完全依靠自身的积累进行大投入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是做不到的,没有融资的积累是低效率的积累,如果企业的资本积累仅仅局限在由生产经营而产生盈利之后进行分割,企业的资本积累就非常地有限,企业也不能得到快速和超常规发展。要实现企业的快速和超常规的发展,就必须把积累的视野拓展得更宽一些。当今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大公司际窃谧时驹擞

『叁』 投资界有哪些算得上是经典的投资案例

Yahoo!的例子,成功始于杨致远、戴维等人的创意,正是这种创意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成功,也给社会带来巨大财富。风险投资的魅力则在于企业股票上市后的倍增效益。
巴菲特用了70年的时间去持续研究老牌汽车保险公司。该企业的超级明星经理人,杰克·伯恩在一个又一个的时刻挽狂澜于既倒。1美元的留存收益就创造了3·12美元的市值增长,这种超额盈利能力创造了超额的价值。因为GEICO公司在破产的风险下却迎来了巨大的安全边际,在20年中,这个企业20年盈利23亿美元,增值50倍。
2015年5月29日,wifi万能钥匙在筹道股权众筹平台上线,项目上线不到一小时,浏览量即突破十万,截至6月10号众筹成功,浏览量已超过300万,共有5712人认购,认购金额达到70亿。

『肆』 求风险投资成功案例

风险投资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科技公司创办的过程。在美国,一个新兴的科技公司(Startups)的创业过程通常是这样的:来自思科公司的工程师山姆和IBM公司的工程师强尼发明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技术,当然这种技术和他们所在公司的核心业务无关,两人觉得这种技术很有商业前景,他们就写了个专利草案,又花五千美元找了个专利律师,向美国专利局递交了专利申请(关键之一,知识产权很重要)。两个人下班后以及周末的所有时间全泡在山姆家的车库里用模拟软件 Matlab 进行模拟,证明这种技术可以将无线通信速度提高五十倍(关键之二,是否有数量级的提高是衡量一项新技术是革命性的还是革新性的关键。)两个人想了好几种应用,比如代替现有的计算机 Wifi,或者用到手机上,于是在原有的专利上又添加了两个补充性专利。强尼和山姆于是拿着自己做的 Powerpoint 投影胶片、实验结果和专利申请材料到处找投资者,在碰了七八次壁以后,找到了山姆原来的老板,思科早期雇员亚平。亚平从思科发了财后不再当技术主管了,自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有钱人一起在做天使投资人。亚平和不下百十来个创业者谈过投资,对新技术眼光颇为敏锐,发现山姆和强尼的技术很有独到之处,但是因为山姆和强尼讲不清楚这种技术的具体商业前景在哪里,建议他们找一个精通商业的人制定一个商业计划 Business Plan(关键之三,商业计划很重要)。

强尼找到做市场和销售的朋友迪克,并向迪克大致介绍了自己的发明,希望迪克加盟共同开发市场。迪克觉得和这两个人谈得来,愿意共同创业。这时出现了第一次股权分配问题。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工作都是山姆和强尼做的,两个人各占未来公司的 50% 股权和投票权。迪克加盟后,三个人商定,如果迪克制定出一个商业计划书,他将获得 20% 的股权,山姆和强尼将减持到 40%。迪克经过调查发现,山姆和强尼的发明在高清晰度家庭娱乐中心的前景十分可观,于是制定了可行的商业计划书,并得到了 20% 的股权。

三个人再次找到亚平,亚平请他的朋友,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系的查理曼教授作了评估,证实了山姆等人的技术是先进的并有相当的复杂度,而且有专利保护,别人不易抄袭模仿。亚平觉得可以投资了,他和他的天使投资团觉得山姆、强尼和迪克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值(未融资前)一百五十万美元,而三个创业者觉得他们的工作值二百五十万,最后商定定价二百万(注:对公司的估价方法有按融资前估价,即 Pre-Money ,和融资后估价,即 Post-Money 两种。从本质上讲,这两种方法是一样的,我们这里的估计都以 Pre-Money 来计算)。亚平和他的投资团投入五十万,占到股份的 20%。同时,亚平提出下列要求:
1.亚平要成为董事会成员;

2.山姆、强尼和迪克三人必须从原有公司辞职,全职为新公司工作。并且在没有新的投资进来以前,三个人的工资不得高于每月四千美元;

3.山姆等三人的股票必须按月在今后的四年里逐步获得(Vested),而不是在公司成立时立即获得。这样如果其中有人离开了,他只能得到一部分股票;

4.如果有新的任何融资行为必须通知亚平的天使投资团。

现在山姆等人就必须正式成立公司了。为了将来融资和开展业务方便起见,他们在特拉华州注册了赛通科技有限公司。山姆任董事会主席、迪克和亚平任董事。山姆任总裁,强尼任主管技术的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迪克任主管市场和营销的副总裁。三个人均为共同创始人。公司注册股票一千五百万股,内部核算价格每股二十美分。

在亚平投资后(的那一瞬间),该公司的内部估计已经从两百万增加到二百五十万,以每股二十美分计算,所有股东的股票只占到 1250 万股(250万/0.2=1250万)。那么为什么会多出来 250 万股,它们并没有相应的资金或者技术做抵押,这些股票的存在实际上稀释了(Dilute)所有股东的股权。为什么公司自己要印这些空头钞票呢?因为它们必须留出来给下面的用途:

1.由于山姆等人的工资很低,他们将根据自己的贡献,拿到一部分股票作为补偿;

2.公司正式成立后需要雇人,需要给员工发股票期权;

3.公司还有一些重要的成员没有进来,包括 CEO,他们将获得相当数量的股票。

接下来,山姆等人辞去以前的职务,全职创业。公司很成功,半年后做出了产品的原型(Prototype)。但是,50 万投资已经花完了,公司也发展到 20 多人。250 万股票也用去了 150 万股。这时,他们必须再融资。由于该公司前景可观,终于得到了红杉风投的青睐。红杉风投为该公司作价 1500 万美元,这时,该公司的股票每股值 1 美元了,比亚平投资时涨了四倍。红杉同意投资 500 万美元,占 25%,这样总股数增加到 2000 万股。同时,红杉风投将委派一人到该公司董事会任职。山姆等人还答应,由红杉风投帮助寻找一位职业经理人做公司的正式 CEO。双方还商定,融资后再稀释 5%,即 100 万股,为以后的员工发期权。

读者也许已经注意到,红杉风投现在已经成为了最大的股东。

两年后,该公司的样品研制成功,并获得东芝公司的订单,同时请到了前博通公司的 COO 比尔出任 CEO。比尔进入了董事会,并以每股三美元的价钱获得 100 万股的期权。当然新来的员工也用去一些未分配的股票。这时该公司的股价其实比红杉风投投资时,已经涨了两倍。比尔到任后,公司进一步发展,但是仍然没有盈利。于是,董事会决定再一次融资,由红杉风投领头协同另两家风投投资一千五百万。公司在投资时作价一亿五百万,即每股五美元。

『伍』 企业投资风险案例

. 创业风险投资排头兵——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IDGVC Partners)

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成立于1992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波士顿、硅谷等地均设有办事处。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之一,IDGVC Partners已成为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领先者,管理总金额达8亿美元的风险基金。主要集中于互联网、通讯、无线、数字媒体、半导体和生命科学等高科技领域。目前已经在中国投资了100多个优秀的创业公司,包括携程、网络、搜狐、腾讯、金蝶等公司,已有30多家所投公司公开上市或并购。

IDGVC Partners的强大优势之一就是与中国的创业者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络渠道,同时与他们保持亲密的合作关系;对投资组合中的每一家公司,提供资金、经验、商务关系等强有力的支持。IDGVC Partners获得了国际数据集团(IDG)及ACCEL Partners的鼎力支持,并与中国政府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先后与国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签署了扶植支持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合作备忘录。I

IDGVC对每一家企业的投资额通常在50万至500万美元之间,并追加投资于业绩良好的已投企业中。IDGVC在投资中非常关注企业在专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杰出表现,同时为所投资企业提供管理及财务咨询等增值服务。

2. 具备成长潜力的本土创投——维众创业投资

维众创业投资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创立、自己管理的风险投资企业,目前已经吸收了超过七千万美金的海外基金,并只投资于中国大陆这个区域。投资项目涉及新媒体、信息技术、新型材料、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

维众秉承“商道就是人道,投资就是投人”的投资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国人自己的风险投资品牌。关注人的价值,关注团队的价值,成为了维众投资项目的最重要考量。

维众投资拥有自己独特的投资哲学,维众投资深深理解创业的困难,以及达到成功所必需付出的努力。所以不仅重视资本的投入,更关注如何使维众本身所具备的资源与创业企业达到成功所需要的相关条件相互匹配。维众投资了一系列战略性公司,这些企业本身就具备基础资源的功能,并且各自能够独立运作,同时又可为所有的其他成员企业提供最直接的资源和支持。例如,由维众参与投资组建的上海多媒体产业园创业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最适合初创企业的孵化基地,入驻产业园的孵化器,不但可以减少行政审批的繁琐工作,还可以获得最优惠的税收政策支持;而公司投资的另一个新媒体公司--分众传媒,又可以为成员企业提供广告和宣传服务,直接面向中国上千万白领人群进行营销。除此之外,维众还在中国投资于一些创新网络和金融服务项目,因此维众能够将创业公司带入一个由众多战略合作伙伴以及成功企业所组成的维众大家庭。在这一大家庭中,所有的企业相互支持、共享资源,形成具有整合作用的外延价值链,共同创造最大的商业价值。

维众内部成员知识结构合理是其快速发展的可靠保障。公司已构建起一支由职业投资人、财务管理专家、高级咨询顾问、资深法务人士、信息技术顾问、人力资源专家等各类专业人士组成的管理团队。他们曾就职于软银中国风险投资(SOFTBANK China Venture Capital)、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 Coopers)、毕马威国际(KPMG)、IBM咨询等国际知名的风险投资公司、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或律师事务所,为众多著名企业提供项目融资、战略规划、财务及法律咨询等各方面服务。通过他们的帮助和管理,这些企业最终走向海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

维众重点投资那些刚处于起步阶段或只实行过一次融资的公司,对所投资的企业采用分段投资、联合投资、组合投资等多种方式,投资额的大小取决于公司成长的阶段以及公司的评估价值。公司积极参与和跟踪所投企业的管理,通常希望持有较多的股份(一般为20%-30%),以此帮助创业企业迅速渡过初创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3. 成功创投企业经验借鉴

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作为一只海外基金能够在中国成为行业领先者除了其先进的管理和资本运作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其注重拓展其在华的关系网络,与政府的密切关系无疑为其发展带来诸多便利。

维众投资能够成功关键赢在其深刻的投资理念与独到的投资哲学。维众投资能够认识到创业投资本质上不是对项目的投资而是对人的投资,最大限度地挖掘创业者的价值是其投资的关键。在其投资哲学的引领下,维众注重价值网络的构建,在为投资企业构件优质成长网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公司的发展搭建一个高起点的事业拓展平台,“一箭双雕”,公司投资远见略显一斑。

『陆』 保守主义在投资行为中有哪些体现光大保德信机智姐能举个例子吗

光大保德信机智姐举过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那些入市不久的散户投资者,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固执己见,自我证实,不愿认错。当账户面临亏损的时候,自己也知道标的可能不是好的价值标的,但厌恶亏损和锚定效应就出现了,总是想等它回本再抛,结果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柒』 什么是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

巴菲特投资策略的美妙之处在于它们并不是什么高端技术,而是运用常识、信息和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投资技巧。在《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中,理查德·西蒙斯深入分析了这些技巧,并向你展示如何在你的投资组合中予以运用。本书的核心部分是一系列深入剖析的案例,引领你感受贝克夏·哈斯维公司和巴菲特的投资决策过程。这种互动式的案例分析涉及的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吉列、迪斯尼、美国运通、富国银行,案例后还有练习题供你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分析和展现了巴菲特对公司及股票进行考察的主要因素,还介绍了非常实用的巴菲特进行重大投资决策的计算方法。通过体验这些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教训,你会逐渐领悟到投资大师的投资技巧和洞察力,并将其运用于你的投资实践中。

『捌』 保守的投资有那些弊端

保守的投资严格来说没有什么弊端。龟兔赛跑,最终赢的肯定是乌龟,因为这个赛跑是长达几十年的长跑,兔子早就死了,而乌龟能活100年!
保守的投资严格来说,最大的弊端就是一个“度”的把握。就是说,这个保守到底保守到什么程度。最保守的投资是买国债,但是这种收益连通胀都跑不过。最不保守的方法是抢银行,但是风险是把命丢掉。所以在抢银行和买国债之间把握好度很困难。这个保守的度只能根据个人的特长来决定了。例如: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又蹦又跳,这种行为对他来说是保守的,对我们来说是风险极大的。对我来说,拉拉引体向上就可以了,这就是保守的。假设有个人能做大回环,这个大回环对他来说就是保守的。所以,在投资上,了解自己的能力圈,在能力圈里冒风险,对您来说就是保守的。如果您过度胆小,就会丧失投资机会,过度胆大,就要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