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投资 » 货币宽松国债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货币宽松国债

发布时间: 2021-06-03 02:47:32

国债与货币的关系。

我也喜欢看《货币战争》
我说下我的理解,宋鸿兵的意思是,在市场良性的情况下,不可能随意的发行货币,要根据需求发行国债。先说国债: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简单的说就是国家向你借钱,给你的借据。也就是一种承诺可以偿还的凭证。再说货币,货币的定义概念有很多,在这里意思就是根据信用代表一定价值在市场上可以自由流通的凭证。所以说本质上,国债和货币是没有价值的。
"新增货币就必须增加国债,而还清国债就等于摧毁了国家货币。"这局话的意思是,正因为有国债,货币才可以没有阻力的自由流通,你持有国债,政府肯定会还的,因为政府有税收,有资产。还清国债后,货币就无法标价,没有办法衡量货币的价值。以为现在货币脱离了金本位制,货币只在有信用的条件下运行,靠国家来衡量。
“市场上将没有货币流通,所以政府也就永远不可能还清债务。”意思就是没有流通的货币,政府没办法筹措到资金,赚取利润,偿还债务。
个人理解,水平有限,不过希望对你有帮助。建议你看下《货币银行学》,对你理解《货币战争》很有帮助

Ⅱ 宽松或者紧缩的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国债收益率

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当国债不存在偿还困难的情况下
国债收益率反映的是市场对经济的信心,在票面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将并不缺钱,而且还伴有通胀的风险,这样收益率就会降低。反之,市场将因为缺钱导致收益率提高。
第二种:当国债存在偿还风险的情况下
如果市场认为国债存在风险时(如现在希腊、西班牙),则会以相对廉价的方式出售,这样虽然收益率高,但存在兑现风险,这时货币政策影响相对较小。

Ⅲ 购买长期国债与宽松货币政策的联系

1,央行(美联储)购买债券是向社会释放流动性。
2,市面上货币是增加。
3,用于拉动美国内需?呵呵。
4,说明下,美国这次是扭转操作,是卖短期债券买长期债券。这种情况,美联储不增加流动性。短期债券价格跌,长期债券价格涨。短期利率涨,长期利率跌。这是简单逻辑,现实则会更复杂。

Ⅳ 发行国债是宽松货币政策主要措施吗

发行国债,相当于在公开市场上回收货币,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国债,释放货币,才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你说倒了。

Ⅳ 货币政策如果宽松了,对债券基金收益好还是坏

货币政策宽松当然是对债券基金收益是一种利好,相关解释如下:很多时候会把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与持有期间收益率混淆导致的误解,但实际上是不理解债券投资的原理所造成的。债券一般是采用固定票面利率来进行发行的(发行时就已经确定了票面利率,就算是浮动利率即俗称的浮息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是影响呈度相对于固定票面利率即俗称的固息债要低),而债券本身的面值也是固定的,也就是债券投资的未来现金流在不违约的前提下是可预期的,对于债券投资的债券估值是利用现金流折现模式进行的(也就是说利率与价格成反比关系),而一般来说债券投资很多时候是十分看重那一个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所谓的长期利率就是指持有至到期收益率),由于债券的现金流这些固定性导致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比关系的。如果货币政策宽松,会导致市场利率下降,这样会通过市场传导会导致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下降,也意味着会通过债券市场交易中的债券价格的上升体现在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下降。由于很多时候投资者并不是一定要把债券一直持有至到期的,债券价格的上升会间接影响到债券持有期间的持有期收益率,也就是说货币宽松政策使得债券到期收益率的下降会使得债券持有期间收益率上升或带来收益。

Ⅵ 为什么发行货币需要国债,国债和国家货币有什么关系

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已发行的货币是负债(表示对公众的负债),它必然有在资产中的某一个类别作为支撑.比如一份新发行货币对应一份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不能凭空发行,否则将导致货币发行泛滥,恶性通货膨胀发生.
如果当时实行的是金本位制货币制度,则新发行多少货币要依据国库新增加多少黄金来定(该制度规定:每一个英镑含黄金若干.),二者严格挂钩.如果不是金本位制,而是依据GDP增长率或者税收增长率,则意味着以未来的国家财政收入作为这一部分新发行货币的支撑. 搞清楚了这几个基本点,再来理解"以国债为抵押"的意思. 国债通常是国家通过财政部发行的、以未来国家财政收入(如税收)作为还款来源的债券。 所以,"以国债为抵押"发行货币,实际上是以未来国家财政收入作为新发行货币的资产支撑。

Ⅶ 为什么实行量化货币宽松政策都要买国债

1.首先你得搞清楚什么是量化货币宽松政策
量化货币宽松政策,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提高货币供应,可视之为“无中生有”创造出指定金额的货币,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其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证券等,使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户口内的资金增加,为银行体系注入新的流通性。
“量化宽松”中的“量化”指将会创造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指减低银行的资金压力。中央银行利用凭空创造出来的钱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借钱给接受存款机构、从银行购买资产等。这些都有助降低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和降低银行同业隔夜利率,银行从而坐拥大量只能赚取极低利息的资产,央行期望银行会因此较愿意提供贷款以赚取回报,以纾缓市场的资金压力。
2.该政策的影响
通胀风险
当银根已经松动,或购买的资产将随着通胀而贬值(如国库债券)时,量化宽松会使货币倾向贬值。由于量化宽松有可能增加货币贬值的风险,政府通常在经历通缩时推出量化宽松的措施。而持续的量化宽松则会增加通胀的风险。
从全球市场看,量化宽松还将加祸于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其他经济体,并促使别国货币也出现贬值。此举对全球结算以及支付工具的美元打击巨大,同时会给持有高额美元资产的国家带来严重损失。
刺激贷款
在部分准备制下,银行保持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其余的资金可作贷款之用。从量化宽松货币的过程中增加的存款,银行可通过借贷,再创造出更多的货币供应,即存款倍数效应(deposit multiplication)。例如,假设存款准备金的要求是10%,量化宽松每创造$10000,可产生的最终货币供应为$100,000。
量化宽松向本土银行同业市场提供充足流动资金,大大降低借贷成本,最终期望所有借款人都能受惠,以支持整体经济运作。一般来说,量化宽松可支持整体经济,并“有助纾缓或遏抑经济逆转的影响。”
虽然被形容为“开机印钞票”,但量化宽松通常只是调整电脑帐目。一个国家要实行量化宽松,必须对其货币有控制权;所以,举例,欧元区个别国家不能单方面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简单说来,该政策的出台一般会导致该国货币购买力下降,适当的购买国债以对抗通胀。
希望能帮到您。

Ⅷ 发行国债是扩张性货币政策还是紧缩性货币政策

用国债吸引社会上的流动资金,是减少现金流,属紧缩性。

Ⅸ 政府若是实施较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国债行市是如何变动的

政府实施较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国债的交易价格一般会上升。但现在央行宣布会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微调,并且新股IPO和央行发行的票据等已经对市场的资金有所收紧,现在国债指数在这段时间已经有所下滑。

Ⅹ 宽松货币政策为什么是债券的利好

货币政策宽松当然是对债券基金收益是一种利好。
相关解释如下:很多时候会把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与持有期间收益率混淆导致的误解,但实际上是不理解债券投资的原理所造成的。债券一般是采用固定票面利率来进行发行的(发行时就已经确定了票面利率,就算是浮动利率即俗称的浮息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是影响呈度相对于固定票面利率即俗称的固息债要低),而债券本身的面值也是固定的,也就是债券投资的未来现金流在不违约的前提下是可预期的,对于债券投资的债券估值是利用现金流折现模式进行的(也就是说利率与价格成反比关系),而一般来说债券投资很多时候是十分看重那一个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所谓的长期利率就是指持有至到期收益率),由于债券的现金流这些固定性导致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比关系的。如果货币政策宽松,会导致市场利率下降,这样会通过市场传导会导致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下降,也意味着会通过债券市场交易中的债券价格的上升体现在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下降。由于很多时候投资者并不是一定要把债券一直持有至到期的,债券价格的上升会间接影响到债券持有期间的持有期收益率,也就是说货币宽松政策使得债券到期收益率的下降会使得债券持有期间收益率上升或带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