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投资 » 国债利差走弱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国债利差走弱

发布时间: 2021-06-02 15:33:23

① 长短期国债利差

解释利率的期限结构差异,我觉得流动偏好理论比较好。
流动性偏好理论(Liquidity preference theory)由希克斯(Hicks,1939)和
卡尔博特森(Cubertson,1957)提出,其基本假定为:投资者是风险厌恶型的,一
定利率下长期债券价格的较大波动使得他们一定会要求补偿与长期债券相伴的
市场风险, 因此短期债券利率水平要低于长期债券,范.霍恩(Van.Horne,1965)
认为,远期利率除包括预期信息之外,还包括风险因素,它可能是对流动性的补
偿。
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风险和预期是影响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两大因素,由于
经济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对未来短期利率是不能完全预期的。投资者是风险厌恶
的,并更加愿意持有短期的债券资产,并要求长期债券资产有一定的利率补偿(贴
水)。借款人(债券发行方)偏好于发行长期债券,并且愿意支付相应的利率补
偿。
采取一次持有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比采取多次投资短期债券并进行转期的
投资战略风险要高,所以两种投资战略的收益不同。到期期限越长,利率变动的
可能性越大,利率风险就越大,投资者为了减少风险,偏好于流动性较好的短期
国债。长期债券的收益率相对于短期债券收益率有一个流动性升水。期限长的债
券利率相对于短期债券利率,在参考预期理论之外,投资者还要求有一部分由于
流动性差别而导致的贴水(或称风险报酬)。
即:
(1+ Rn )n = (1+ R1)(1+ R2 + L1)(1+ R3 + L2)
(1+ Rn + Ln )
?1
式中L1、…、Ln 为未来各时期的流动性报酬。

当然,市场分割理论和纯预期理论也有各自的道理,但流动性偏好理论看作是两种理论的折中,似乎各有说服力。
偶的水平有限,如有差错,希望高人指正

② 国债收益率利差代表什么

不带表什么

③ 10年期国债与3个月期国债利率差减小意味着什么请解释一下

以为着国家要让热钱流入市场,缓解通缩。

④ “国债的收益率下降”是指国债的利率降低吗

国债收益率是指投资于国债债券这一有价证券所得收益占投资总金额每一年的比率。按一年计算的比率是年收益率。收益率不是利率,利率是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到期收益率是指能使国债未来的现金流量的现值总和等于目前市场价格的收益率。
有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i=(P2-P1+I)/P1 其中,P1为投资者买入国债的价格,P2为投资者卖出国债的价格,I为持有期内投资者获得的利息收益。 例如:投资者于2000年5月22日以154.25元的价格买入696国债(000696),持有一年至2001年5月22日以148.65元的价格卖出,持有期间该国债付息一次(11.83元),则该国债的持有期收益率为: i=(148.65-154.25+11.83)/154.25=4.04%
说白了就是国家投资的项目可能赔钱了或者回报不高,到期后的收益率下降,表现在你去银行拿钱给你的回报少。

⑤ 国债指数是什么它的长期趋势将下跌意味着什么

考试CFA中,纯当自我复习一下

债券指数和上证指数一样是市值加权平均的指数。债券有银行间和交易所2个地方申购,和股票不太一样。债券指数反映的是交易所。

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债券和利率的关系是非常大,也就是是说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债券的影响要远远大过股票的影响。

债券是一种稳健的投资渠道,和股市有一些关系,但是关系相当有限。

我给你分析一下利率对债券的影响。

利率上升--》利差下降(利差是债券专业术语,到期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债券指数下降

利率上升说明国家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个估计我不说你也知道。

我特意回避收益率和价格的问题,在债券中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这里不做讨论。

总而言之,债券作为一种资产配置,多数在保险公司和基金规避风险中使用。

我个人不建议个人深入,毕竟,收益率太低了。。。流动性太低了。。。

为啥不发债券板块让我混点分呢。。。

⑥ 国债与企业债的利差怎么算

1年期的年利率为3.7%,3年期的年利率为5.43%,5年期的年利率为6.00%.

⑦ 国债指数暴跌对基金公司有什么影响

债券也是一样,只要进入市场,就会形成价格,即使发行债券的人的信用很好,但是买债券的人也出现急需资金的情况,就会降低价格卖出从而套现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⑧ [转载]为什么可以把长短期国债利差的增减变化当做研判

答案是肯定的。一般地,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及风险溢价理论,长期国债的收益率要比短期国债的收益率高,因为长期国债的期限相对较长,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就会较多,所以相比短期国债而言,就要有一定的风险溢价补偿。 因为根据过往经验,一般地,在经济扩张期, GDP的增长幅度和通货膨胀的速度都较大,且市场名义利率保持不变或有小幅提高(一般在经济扩张期,利率的提升幅度要小于CPI的增长幅度)。这样一来,一旦投资者意识到经济即将要步入扩张时期的话,他们就会相应地增加短期国债的持仓量而减少长期国债的持仓量,这样一来的结果便是:短期国债由于受到市场的追捧,价格自然上涨而收益率下降;长期国债由于受到市场的抛压,价格自然下跌而收益率上升。于是,长短期国债的利差便加大。 同理,根据过往经验,一般地,在经济紧缩期, GDP的增长幅度缓慢, CPI的值也较小或为负,同时市场名义利率保持不变或有小幅下降(一般在经济紧缩期,利率的下降幅度要小于CPI的下降幅度)。这样一来,一旦投资者“嗅到”经济即将步入紧缩期的话,他们就会相应地增加长期国债的持仓量而减少短期国债的持仓量,这样一来的结果便是:长期国债由于受到市场的追捧,价格自然上涨而收益率下降;短期国债由于受到市场的抛压,价格自然下跌而收益率上升。于是,长短期国债的利差便收窄。 总之,长短期国债利差的变化取决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当宏观经济转好(经济扩张)时,通胀预期开始不断增强,投资者通常放弃配置长期债券转而配置短期债券甚至股票之类的高风险资产,此时长短期债券的利差开始不断扩大;当宏观经济恶化(经济紧缩)时,投资者预期未来将面临通缩的局面,投资者通常放弃配置短期债券甚至股票之类高风险资产转而配置长期债券,此时长短期债券的利差开始不断缩小。

⑨ 为什么加息会使国债价格下跌

《商界名家》:据摩根士丹利称,现在已有高达1万亿美元的对冲基金正在押赌人民币将大幅升值。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若按11月15日美元兑人民币的外汇牌价8.2765计算,1万亿美元约合8.2765万亿人民币。根据你们世界银行的汇率计算方法,2003年,中国GDP产值为11.6694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摩根士丹利的估计无误,这些正在豪赌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对冲基金约合中国2003年GDP总值七成以上。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邹恒甫:这是绝对不可忽视的问题,加息给国外投机资本提供了机会。由于中国加息,海外很多人据此作出了不同的判断:中国货币政策战略可能因此出现重大转变。由此将引发一系列后果:海外投机者认为中国的人民币要么升值,要么浮动,因此大量的国际资本进入中国,这无疑会加剧中国货币控制的问题。

因为人民币利息高了,国外短期资本就会涌入中国,获取利息收益,一旦利息下降,这些游资就会立即逃离。这样做无疑是自缚手脚,是非常危险的。有一种可笑的说法,说什么由于人民币没有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国外游资不会因加息而大量流入。这是一厢情愿的观点。人民币对美元的任何汇率波动都将带来国际热钱的投机风潮。我们大家都知道,国外投机资本是无孔不入的,投机资本通过外资企业或其他非正规渠道进入一个国家金融业的例子已经司空见惯了。

《商界名家》:加息对中国的哪些企业的负面影响比较大?

邹恒甫:这是第五个问题,加息将影响国内企业的有效投资和进出口贸易。利息的增加会加大国内投资的成本,尤其是对于那些民营的、有效的企业的投资是一个打击。利息对它们是十分敏感的。由于成本变高,这将促使它们减少投资,一旦国内的有效投资开始减少,通胀的压力也会增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关心的是能不能借到钱,而不关心借到钱以后付多少利息。那些效益不好的总有机会和能力获得银行贷款的国有企业,是不在乎投资的成本和收益的,即利息的提高对它们不起作用。这样的结果,无疑会加重国家的负担。

同样的道理,贷款利息的提高,对进出口贸易业是十分不利的。突然加大的成本增加了进出口企业的负担,尤其是对一些靠低价格、薄利取胜的低端出口产品将失去优势。

加息除了对我们前面提到的房地产有一些影响以外,对民航、高速公路、机场、石化、钢铁化纤、管道运输等行业都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加息将直接加重相关企业的利息负担。拿民航来说,有人计算过,上升0.27个基本点就意味着利润总额减少三成多。

《商界名家》:最近有媒体报道,11月初,银行曾有不少客户将10月份购买的国债退掉,改买新国债。我们注意到,如果买2003年凭证式(三期)国债10万元,利率为2.32%,到2006年兑付时可获得6960元的利息,现在从银行中提前兑现,扣除千分之一的手续费,可以取到100530元;在银行存三年的定期,到期就可获得7810.7元的利息,多得810元;而买10万元的新国债,可得利息就是10110元,可多得3510元。加息是否会引发人们对部分国债的提前兑现?

邹恒甫: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加息将冲击国债市场。中国5000亿凭证式国债的收益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如果储蓄利率再度调高,银行的兑付风险将会变大。据初步估算,从2003年开始,在市场利率最低的一段时期,中国共发行了5500亿元凭证式国债,其中三、五年期的有4950亿元,如果出现大量提前兑现,银行是很难承受的。加息以后,日前发行的2004年凭证式(六期)国债票面利率水涨船高,成为人们抛出低票面利率国债的理由,这期国债的三年期利率为3.37%,五年期是3.81%,比10月发行的上半段同期国债高出将近一个百分点的利差。银行在承购报销国债获得收入的同时,必须承担提前兑付接盘的义务。据了解,中国凭证式国债的发行主要是由银行承购包销,由于发行额度的依据是银行的网点数量,所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发行额度通常较高,每家所占比例基本在10%至20%之间,其他银行不过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