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吒》票房爆破30亿!1600个投资方狂赚20倍,分成按照什么分
随着天气温度的身高,现在的电影市场也开始升温了。在《狮子王》、《银河补习班》等电影的上映开始,电影市场有点不温不火,但是一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了。该片讲述了哪吒从出身到逆天而行的励志成长故事,不仅是中国观众熟悉的人物角色,而且还通过精致的画面,以及感人肺腑的剧情征服了观众。
冲30亿?《哪吒》3天票房火爆破《战狼2》纪录,预测票房影史前十。
读者朋友们,你看过《哪吒》了吗?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
⑵ 哪吒票房这么高,投资的人能分到多少钱
最多2亿—1亿
⑶ 《哪吒》“赚了”那么多钱,为何影院还是“亏了”
就在这个夏天,一部再次将中国动画电影带上新高度的电影出现了,《哪吒》在今年暑期档可谓赚得盆满钵满,为什么这样子说呢因为作为一部一开始并没多少投资的小成本动画电影《哪吒》的投资总共只有6000千万人民币,但是在不久之前他的累计票房就已经快要突破50亿人民币了,扣除掉影院成本投资方的回报以及各方面的费用对于制作方的收入也有过十亿这是一个将近几十倍的收益。但是如果从常理上来看这样的电影卖座率电影院也应该跟随着这一波国漫浪潮小赚一笔才对。
早些年的电影院喷井式的出现而导致了大面积的盈亏,在影院减少以后也成为了一个优胜劣汰的状态,因为影院的固定成本就比较高,为电影院带来高额收入的其实是影院的其他服务比如小吃饮料以及其他服务,但是大部分电影院的观影人口数还没有达到那样的规模,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亏损,确实有一部分在赚钱但是也存在很多的失败案例所以说总体水平自然处于亏损。
⑷ 哪吒的最终票房是多少,投资方制片方最终可以分到多少
现在已经突破48亿了,目标50亿吧,按比例分帐
⑸ 《哪吒》这么高票房,赚了多少,有多少倍
如果有人问哪部电影帮助华语片在暑期档口碑和票房翻身?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一定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了。自从今年春节档后,内地市场已经有长达半年时间,没有出现过这种堪称“现象级”的国产影片,作为内地首部票房超过45亿的动画电影,可以说《哪吒》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今年暑期档的走势,带来了一股“国漫崛起”的全民热潮。
7月26日《哪吒》正式上映,市场大盘就像经历着一场龙卷风:连续近一个月牢牢占据票房榜首位,《哪吒》的成绩让人瞠目结舌,打破的纪录更是数不胜数。截止8月31日,《哪吒》以46.77亿票房跃居内地影史总票房榜第二位,排在它前面的竞争对手仅剩《战狼2》(56.83亿)了。
如果我们试图“马后炮”分析这部电影,答案可能很复杂。从题材、制作、投资、市场、档期、宣发等诸多方面做好,才可能有一部电影的成功。《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之处包括IP优势、档期绝佳、观众青睐国漫等等各方面因素。
在它上映时,只有已开画一周的《银河补习班》,后面则没有任何同量级竞争对手,这让《哪吒》能一直稳坐单日票房冠军的宝座长达27天之久。在《哪吒》正式上映前,点映票房就已达到约6000万元,和2015年逐步逆袭的国产动画《大圣归来》不同,《哪吒》的票房从一开始就是井喷式爆发,并将国产动画的票房纪录一下子从近10亿提升至45亿以上。
截止到9月4日16点《哪吒》累计票房已经达到47.41亿!据悉《哪吒》成本在一个亿左右,按照票房分账政策,只是内地票房片方分账就达到了17.16亿,回报率17倍以上!而这还仅仅是内地票房数据,国际票房方面《哪吒》也成为继《流浪地球》之后,今年第二部在北美票房突破百万美元的华语电影。还有电视版权,网络版权以及衍生品等收益,《哪吒》回报率在20以上!如果在认购期间投入10万,妥妥的200万的收益,这样的市场试问怎么能不让人心动?
电影投资的大热得益于国家政策的鼓励,而国家政策的颁布也让电影产业迅猛发展起来!也出现了很多个人投资获得巨大收益的影投人,像《泰囧》的投资人于宇昂投资400万最后获得票房分张高达7000万,《红海行动》投资人刘力鸣投资6千万或票房分红高达1.6亿!今年春节档也有不少影片是大众参与投资的,例如《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新喜剧之王》等 ,光看这些影片的票房就知道这些大众投资已经赚翻了,相信很多听说没有参与的朋友现在也是后悔不已。今年电影产业整体形势强于去年,想要抓住机遇的威同名字抓紧时间联系小编了!
⑹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30亿,1600个联合投资人能分到多少钱
我国票房的分账规则
我国目前的票房分账规则较为复杂,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特别营业税以及电影事业专项资金:我国的任何一部影片,只要你产生了票房,无论高低那么都要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这是硬性规定。
(2)中影数字代理费:如果票房在6个亿以下,还需要缴纳给中影1%-3%的票房。很多人有疑惑,为什么要缴纳这笔费用呢?这是因为在中国数字电影发展最困难的时期,是中影出资协助完成设备升级,“中影数字”在中国电影数字化进程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时至今日,全国至少七成的影院仍在使用“中影数字”的数字放映机,所以其有权收取这笔费用。超过6亿的影片,因相应的营业税和专项资金缴纳的比较多,这部分就给免除了。
(3)扣除上述两部分,剩余的91.7%(或88.7%-90.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也就是净票房。
总结
当然了,影片的回收成本肯定不仅仅是票房,对于国内而言票房是大头,但是对于很多国外电影,特别是好莱坞电影,电影周边才是大头,比如迪斯尼拍的电影目的不是为了票房,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推广自己的衍生产品。成功的电影衍生产品的收入往往超过了票房的收入,这也是好莱坞热衷于打造大IP的原因。
此外除了衍生品收入之外,电影的回本还有诸多的方式,比如:(1)版权收入:各类电视播放权、互联网视频平台的播放权等;(2)海外销售:海外其他国家的发行收入、版权收入。(3)商务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广告、营销合作等,比如最有名的《非诚勿扰2》,还没上映,通过广告已经回本了。(4)政府补贴:主要是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补贴、地方政府专项补贴等。(5)行业补贴:主要是摄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达到一定数量后,享受专项的行业补贴。
考虑到还在增长的票房以及哪咤的周边衍生品较好开发,预计该影片的投资人,最终人均分成会超过53万。
⑺ 《哪吒之魔童降世》总票房达到49.72亿,那投资人能分到多少钱
《哪吒之魔童降世》总票房达到49.72亿,那投资人能分到多少钱?
《哪吒之魔童降世》曾经在2019年的9月26日上映,上映时间达到93天,总票房达到了49.72亿人民币,排在中国电影史票房排行榜第二位,第一位是《战狼2》,其总票房为56.82亿。
第三是扣除中数代理费,该费用是如果票房超过6亿就不需要扣,所以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不需要扣除了。所以真正到投资人手中的钱实际上就是:49.72亿-49.72亿*65.3%=17.25亿。
分到投资人手中的钱是17.25亿,但是还要扣除成本,由于该片导演并没有透入说具体成本为多少,我们以1个亿为例来计算下,扣掉成本一亿后还剩下16.25亿。所以即使合伙人较多,达到了1600位,那平均分到每个人手中也能达到1015625元,何况有的投得多有的少,我相信造就几个千万富翁是没什么问题的。
⑻ 《哪吒之魔童降世》你们知道这1600联合投资人分账翻多少倍吗
哈哈,这个问题有意思了,《哪咤之魔童降世》1600位投资人分账能够翻多少倍?个人在查阅了一下电影票房分账的一些情况以后认为赚钱肯定是赚了,但是根据不同投资人投资的额度不同可能赚的钱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下面具体说明一下。
分析不到位地方请见谅,各位有其他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⑼ 《哪吒》票房大爆斩获49亿票房,2019年电影投资还靠谱吗
现在是越来越靠谱了。
我们就说一下投资电影市场上常见的两种方式以及关于投资电影的优势。
固定收益模式
就是你把钱借给制片方,然后约定好时间和利息,到了时间收取本金和利息。就跟你把钱放在银行投死期、定期,到了时间银行把本金和利息给你。但是这种模式收益率太低,还要承担制片方跑路或者电影投资亏损甚至亏惨的情况,没有钱还你本金了。
举个例子,2015年7月上映的3D动画大电影《西游之大圣归来》,当时上映一个月就揽获票房9亿多,而在电影末尾的幕后滚动上,有参与投资的者名字,为了感谢他们投资支持。据说有80多人,他们一共投资了700多万元,然后投资时间到期后,给他们兑现了本金加利息共3000多万元,那这是什么概念?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平均每个人赚了28.75万元。
徐铮2012的电影《泰囧》,成本五千万,票房没有红海行动多,只有12.67亿元,扣去成本、发行和电影院分账后,制片方获得利润4.9亿元,那么《泰囧》的回报率是4.9/0.5=9.8倍啊。如果你投资100万元,回报可就是980万元啊,轻轻松松一千万。是不是很眼红?是不是很暴利?要知道,这可比那些股市操盘牛人还要牛,投资大师巴菲特每年能赚也才25%年化收益,泰囧这一下子干到980%。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演员转行去做导演,去做电影投资,因为确实很赚钱啊。
⑽ 《哪吒》票房破七亿,如此成功,谁是背后的最大受益者
中国动漫一直以来就不是强项,迪士尼凭借多部动漫在国内吸金无数。最近一部国漫刷新了很多人眼光,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七月二十六在内地上映。短短三天票房破七亿,中国动漫票房冠军就是《大圣归来》9.58亿,看来登顶冠军只是时间问题。
导演,摄影,道具等他们都是工作人员,他们是有工资的,跟后期分红没有关系。在这里希望投资人多投一些好的电影,给中国电影市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