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投资 » 欧洲央行收购德国国债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欧洲央行收购德国国债

发布时间: 2021-06-01 12:43:44

Ⅰ 欧洲央行可以推出自己的国债购买计划来压低长期利率,,,这话怎么理解购买国债可以压低银行的长期利率

不是你那么理解的。

国债购买计划,就是欧洲央行出钱向市场购买国债;如果大量购买,可以提携市场信心,购买的多了,自然国债价格就会上升,价格上升使其国债收益率降低,从而压低整个市场的利率。

国债价格与国债的收益率(市场利率)是负相关,例如一张100元的国债,年利息收益是2元,那么它的收益率就是2%;如果投资者担心风险或者为了获取更多收益,那么持有这种国债的所有人,就会卖出手里的这种国债,卖的人多了,而买的人少了,价格就会下跌,变成90元,如果你现在用90元买入面值100元的国债,到期后的收益除了2元的利息,还有100-90=10元的差价,那么收益率就是(10+2)/90*100%=13.33%,即交易价格下降而收益率(利率)上升了;反之,价格上涨,利率就降低。

参考资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贝请注明出处

Ⅱ 欧洲央行下一步宽松何时到来

英国脱欧后的欧元区市场体现了欧洲央行QE的成效
欧洲央行看到英国脱欧事件并没有严重波及到欧元区市场,一定对过去一年多QE的成效感到满意。欧元区国债收益率英国公投后竟然普遍下降,对德国收益率曲线的相对收益率也只是小幅增高,并不明显,比如意大利十年国债收益率在脱欧后三周只相对德国十年债增加不到十个基点。外汇市场上欧元也仅是对英镑升值10%,对其他一篮子货币基本上没有变化。
这再次印证了欧洲央行很好完成了自己控制通胀之外另一个使命,即保持整个欧元区利率曲线保持相对稳定。投资者在QE的大背景下做空欧元区国债需要极大的勇气。
六月份英国公投前后,欧洲央行在国债购买上略微倾向于边缘国家,保证了边缘国家债券收益率曲线的稳定,市场也预期到这点。去年也有类似的情况,欧洲央行很明确的表示QE每个月会根据季节性和市场的流动性提前,或者推迟某一些国债的购买。
意大利银行业危机
这周的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主席德拉吉一定会被问到这个话题。他很可能会含糊带过,只说欧洲央行会灵活调整政策来解决危机。
从最近对银行借贷情况调查和利率市场数据来看,借贷市场并没有收到意大利银行业危机影响。不过确实意大利的信贷变差了一些,意大利消费者和商业信息指数都在恶化。但一般来说这些问题不至于让欧洲央行出面调整货币政策观点。尽管意大利是欧元区第三大国,但欧洲央行更在乎那些边缘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问题对市场具有更强的传播性和破坏性。为了帮助银行业渡过危机,意大利政府可能需要调高政府债务,因此欧洲央行需要再次强调对QE的长期坚定执行,这也会有助于意大利接下来几个月的竞选,保持政局稳定。
增长和通胀的未来预期有了较大变化
德拉吉最初对英国脱欧的估计是欧元区GDP增长在未来三年减少0.3%-0.5%。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数字,低估了脱欧的影响。
六月份会议上欧洲央行给出的预测是到2018年通胀达到1.6%,仍然远低于2%目标。当时央行还没有完整纳入今年三月份开始的第二版QE的影响。另外最近开始的公司债券购买计划也非常成功,尤其是极大刺激了新的公司债的发行。这些因素都可以促使欧洲央行更大胆的提高通胀预测。
但是市场的通胀预期仍然没有太大提高,从PMI的购入和销售价格差数据看,公司对物价的定价能力仍然很弱,及时英国脱欧影响有限,未来通胀数据也不会很乐观。
什么时候才能宣布下一步的宽松政策
七月份还太早。欧洲央行的态度应该是严肃的暗示急需进一步货币政策的宽松,比如可能会继续延长QE。不过具体政策的宣布至少要等到九月。
欧元区市场整体上看是在正常运行。另外上周英国央行意外决定保持利率不变也给欧洲央行赢得了拖延的时间。九月份欧洲央行会更新经济预测,那时更新的预测会显示出目前的QE和利率无法在目标时间内使通胀达到2%预期,宣布更多的宽松政策也就顺理成章了。今年年初的时候被问及是否市场上没有足够多债券可供QE计划购买,今天这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问题,到明年三月份可能在现有QE框架下,市场上已经没有东西可以买了,欧洲央行在九月份也需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负收益率的下限
英国脱欧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德国国债收益率跌到了另一个历史新低。欧洲央行应该不愿意再看到德国收益率进一步下跌。长期债处于负收益率是一个政治问题,德国民众和政客已经感到严重不安。同时这也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造成破坏,保险公司和养老保险基金已经无法找到稳定的资产达到自己的预期收益。如果市场仍然预期无风险收益率会继续降低,那么资金就会继续聚集在无风险资产上,而流向风险资产这一QE的初衷就永远不会达到。
所以此时欧洲央行不会很想继续降息。降息除了效果不显著之外,对银行业利润率也有进一步破坏。需要保证德国的长期利率不能继续下跌,QE才有可能能继续买到足够多的国债,光靠欧元区各个国家提高发债的上限(33%提高到50%)是不够的。
公司债购买计划已经打开了QE的另一个方向,有很多新的资产可以买,极端情况下未来甚至有可能会考虑购买股票类资产。
欧元趋势仍然向下
尽管不会有什么明确的宣布,欧洲央行应该给市场做心理铺垫,从明年三月继续延长QE。这会对欧元造成下行压力。尽管QE延长已经是市场预期,但是放松一些技术指标并没有完全反应在市场上。欧元的状态取决于QE延长方案有多少重磅细节被暗示或公布。
短期内欧元不会有大幅变化,会依旧延续区间震荡。欧元的上行支撑因素有欧元区风险资产价格上扬以及美联储下一次加息预期推迟到2018年。EURUSD如果想要突破震荡区间进入1.10以下空间,需要强劲的美国数据,把市场的加息预期拉回到今年或者明年初。

Ⅲ 欧洲央行如果决定购买成员国国债的话 对黄金的价格有什么影响

对黄金利空,黄金价格会降低。

黄金是终极避险类资产,所以有盛世古董、乱世黄金之说。社会环境不安定就涨,安定了就跌。欧洲央行买了国债,证明可以暂时缓解欧债,所以就利空。

Ⅳ 欧洲央行购债是什么意思购债是什么意思

购债,这里的债一般是指美国的国债,购买国债就像我们把钱存到银行一样。比如中国,拥有三万亿的美国国债。

Ⅳ 欧洲央行将购买至少6000亿欧元的政府债券什么意思自己买自己发的债吗

央行或国家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买入国债时,并无现金的交割,而是增加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准备金账户,这样金融机构就能增加贷款,也等于发行了基础货币。
公开市场业务能够进行主动性的操作,使其效果无论在质上或在量上均达到中央银行预期达到的目标,而不象再贴现率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当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会使证券的需求额上升,从而推动有价证券上涨,利率则下降。由于利率下降对借款和消费的刺激作用,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扩张政策的实现。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不同期限的证券,可以直接改变社会公众对不同期限证券的需求额,而使利率结构发生变化,这种作用是其它政策工具所不具备的。

Ⅵ 欧洲债务危机最严重的国家是

伴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走高,美、欧正承受着愈发沉重的通胀压力。

如何抑制通胀?美国人明白,在经济大病初愈之时,靠加息手段控制价格是“作死”。那么又要管理价格,又没有利率的手段,怎么办?最近的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在和欧洲联手,用非利率手段抑制通胀。

在欧洲,希腊乃至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债务问题正在成为一种工具,经常被拿出来说事。这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债务危机”有多严重,而是美、欧试图借此达到“有控制”地“压制欧元、挺美元”的目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般都是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可以有效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欧元贬值则可以提高欧元区国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其实,“欧元贬值、美元升值”的意图还可以从德国、法国、欧洲央行、欧盟以及IMF对“债务危机”一系列颠三倒四的表态中窥见一斑:他们一会儿说救,一会儿又显得十分犹豫;一会儿说提供1100亿欧元救助金,一会儿又说这是“预备金”;当市场出现大幅溃败之时,他们又拿出了7500亿欧元的一揽子计划。为什么这样?实际是,他们希望欧元贬值、美元升值,但又不希望市场表现太过分,不希望投资者失去对欧洲的信心。

按沃伦·巴菲特的说法,希腊“债务危机”只是“一部很难看的电影”,他根本不屑一顾。因为与历史上一些国家(如墨西哥、韩国等)发生的外债危机不同,希腊欠下的是“本币债务”,根本不会导致国家破产。

Ⅶ 为什么欧洲央行宣布了债券购买计划后美股大幅收涨怎样理解

欧盟有实力强大的德国、法国,也有陷入债务危机的希腊、西班牙等,欧洲央行释放流动性,也就是欧元去救火,至少在这个阶段解决了债务危机的深化与蔓延。想想,如果欧洲经济不行了,美国、亚洲的经济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的,经济全球化嘛,央行购债至少短期内解决了全球经济的系统性风险--欧债,接下来,就要看欧盟在减赤、银行监管、经济结构调整与财政一体化、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果了。
说直白点,就是隐患暂时消除了,投资者有信心了,自然就刺激股市上涨了。

Ⅷ 欧洲央行重购国债的意义

这一新举措的目的是对从前的国债购进体系证券市场计划(SMP)进行改进。于2010年5月启动的SMP一直没有发挥太大作用,其总共购进的国债只有2110亿欧元,而仅意大利一国的债务就高达1.9万亿欧元。坚持货币正统观念的德国人认为,SMP机制可能会变成一个“死亡变量”:也就是说当某国认为自己一定会得到救助时,它就会放弃其他努力。欧洲央行希望通过将改革与救助挂钩来规避这一风险。
该措施的另一个新意在于,欧洲央行本身也将成为一个普通的债权人。有了这个机制,当某国进行债务重组时欧洲央行就可以参与进来,而不是像希腊债务重组时那样。当时私人债权人普遍认为希腊债务重组不公,因此出于害怕再次受损的担忧而纷纷抛出葡萄牙国债。欧洲央行也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Ⅸ 为什么没人肯卖国债给欧洲央行

我是对外贸易经济大学大三学生,我整理了学校里的一些资料,希望你认真看看,对你的问题应该是有所帮助的!中国目前有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80%是美元,其中的60%是美国的国债。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占其发行额的10%左右,如果中国有所动作,全世界都会瞩目。买还无所谓,如果卖则会引起恐慌性抛售,中国手中的债券没有脱手,价格就会大幅下跌,届时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国国债部分会遭到惨痛的损失,等于和自己过不去。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是靠举债过日子的,中国一抛售,等于断了美国政府借债的门路,美国政府只好靠增发货币(滥印钞票)维持财政。这样又有两个灾难性的后果:一、美元会大幅贬值,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部分(占80%),就会严重缩水,而这中间的美国国债部分又会遭到美元贬值和价格下跌的双重损失,中国的外汇储备还能剩多少呢?二、由于美国政府增发钞票,会在美国国内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美国的经济就会一团糟。但是美国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市场垮了,中国的出口企业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中国国内靠给出口企业供货的大批企业也会跟着遭殃,进而引发连锁反应,这些企业的从业人员一下岗,国内市场的需求也会严重萎缩,中国的经济又能好到哪去?
以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量来看,大幅减持一定会对美国国债价格造成压力,
引起其价格的下跌.
于是美国国债的到期收益率会被提高,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基本是被作为无风险收益的,是一个比较基础的利率,因此收益率的大幅提升也会影响其他的一堆利率水平.
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都会被提高.那么对于银行系统来讲,就意味着资金成本的提高,那么进一步涉及到实体经济,就是消费者会少消费,企业会少贷款,严重的话整个经济会陷入萧条.
当然美国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大量从市场回购国债的方式稳定国债的价格,然而这就等于说需要被动的向货币市场投放资金,就会失去实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另外回购国债的资金对财政也会造成压力,如果大量印钞,又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

另外在不同的时期这种影响程度也不一样,比如说现在的情况下从全球的范围来讲美国国债的需求十分旺盛,它的收益率水平也处于极低的位置,如果现在减持,可能效果不会太明显.
但是如果不考虑其他的一些复杂因素,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种状况.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