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债分为哪几种
国债的种类繁多,按国债的券面形式可分为三大品种,即:无记名式(实物)国债、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其中无记名式国债已不多见,而后两者则为目前的主要形式。
(一)无记名式(实物)国债
无记名式国债是一种票面上不记载债权人姓名或单位名称的债券,通常以实物券形式出现,又称实物券或国库券。
无记名式国债是我国发行历史最长的一种国债。我国从建国起,50年代发行的国债和从1981年起发行的国债主要是无记名式国库券。
发行时通过各银行储蓄网点、财政部门国债服务部以及国债经营机构的营业网点面向社会公开销售,投资者也可以利用证券帐户委托证券经营机构在证券交易所场内购买。
无记名国债的现券兑付,由银行、邮政系统储蓄网点和财政国债中介机构办理;或实行交易场所场内兑付。
无记名式国库券的一般特点是:不记名、不挂失,可以上市流通。由于不记名、不挂失,其持有的安全性不如凭证式和记账式国库券,但购买手续简便。由于可上市转让,流通性较强。上市转让价格随二级市场的供求状况而定,当市场因素发生变动时,其价格会产生较大波动,因此具有获取较大利润的机会,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一般来说,无记名式国库券更适合金融机构和投资意识较强的购买者。
(二)凭证式国债
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我国从 1994年开始发行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其票面形式类似于银行定期存单,利率通常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高,具有类似储蓄、又优于储蓄的特点,通常被称为“储蓄式国债”,是以储蓄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理想的投资方式。
凭证式国债通过各银行储蓄网点和财政部门国债服务部面向社会发行,主要面向老百姓,从投资者购买之日起开始计息,可以记名、可以挂失,但不能上市流通。
投资者购买凭证式国债后如需变现,可以到原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付,经办机构按兑取本金的千分之二收取手续费。对于提前兑取的凭证式国债,经办网点还可以二次卖出。
与储蓄相比,凭证式国债的主要特点是安全、方便、收益适中。具体说来是: 1.凭证式国债发售网点多,购买和兑取方便、手续简便; 2.可以记名挂失,持有的安全性较好; 3.利率比银行同期存款利率高l一2个百分点(但低于无记名式和记账式国债),提前兑取时按持有时间采取累进利率计息; 4.凭证式国债虽不能上市交易,但可提前兑取,变现灵活,地点就近,投资者如遇特殊需要,可以随时到原购买点兑取现金; 5.利息风险小,提前兑取按持有期限长短、取相应档次利率计息,各档次利率均高于或等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没有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只能活期计息的风险; 6.没有市场风险,凭证式国债不能上市,提前兑取时的价格(本金和利息)不随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变动,可以避免市场价格风险。
(三)记账式国债
记账式国债又称无纸化国债,它是指将投资者持有的国债登记于证券帐户中,投资者仅取得收据或对帐单以证实其所有权的一种国债。
我国从1994年推出记账式国债这一品种。记账式国债的券面特点是国债无纸化、投资者购买时并没有得到纸券或凭证,而是在其债券帐户上记上一笔。其一般特点是: 1.记账式国债可以记名、挂失,以无券形式发行可以防止证券的遗失、被窃与伪造,安全性好; 2.可上市转让,流通性好; 3.期限有长有短,但更适合短期国债的发行; 4.记账式国债通过交易所电脑网络发行,从而可降低证券的发行成本; 5.上市后价格随行就市,有获取较大收益的可能,但同时也伴随有一定的风险。
可见,记账式国债具有成本低、收益好、安全性好、流通性强的特点。
由于记账式国债的发行、交易特点,它主要是针对金融意识较强的个人投资者以及有现金管理需求的机构投资者进行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而设计的国债品种,投资者将其托管在指定券商的席位上,便于流通交易,变现能力强,不易丢失,还可以通过低买高卖获得高额利润。
无记名式、凭证式和记账式三种国债相比,各有其特点。在收益性上,无记名式和记账式国债要略好于凭证式国债,通常无记名式和记账式国债的票面利率要略高于相同期限的凭证式国债。在安全性上,凭证式国债略好于无记名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后两者中记账式又略好些。在流动性上,记账式国债略好于无记名式国债,无记名式国债又略好于凭证式国债。
B. 什么是电子式国债
电子式国债是不是我国财政部面向境内中国公民储蓄类资金发行的,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确不可流通人民币债券.
电子式国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针对个人投资者。认购对象仅限境内的确中国公民,不向机构投资者发行,同时设立了单个帐户单期购买上限,充分考虑并保护了个人投资者特别是不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二是不可流通性。采用实名制,不可流通转让;三是采用电子方式记录债权。有专门的确计算机系统用于记录和管理投资者的确债权,免去了投资者保管纸制债权凭证的麻烦,债权查询方便;四是收益安全稳定。由财政部发行并负责还本付息。票面利率在发行时就已确定(不随市场利率或者储蓄利率的确变化而变化),免交利息税,适合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五是鼓励持有到期。电子式国债设有最低持有期限,在持满最低期限后方可办理提前对比兑取,并被扣除部分利息,同时要支付相应的手续费;六是手续简单化。省去了不得兑付手续,本金或者利息到期直接转入投资者资金帐户;七是付息方式比较为多样。设计了按年支付利息的确品种,适合个人投资者存本取息的投资习惯。
电子式国债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充分体现了以个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与时具进的时代特征。
C. 电子式国债是什么时候去都有得买吗还是有什么发行时间我接下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买得到
储蓄国债(电子式)是我国财政部面向境内中国公民储蓄类资金发行的,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不可流通人民币债券。由此,我国储蓄国债将包括原有的凭证式国债和即将推出的储蓄国债(电子式),这两个品种将在我国长期并存。储蓄国债(电子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针对个人投资者,不向机构投资者发行;二、是采用实名制,不可流通转让;三、是采用电子方式记录债权;四、是收益安全稳定,由财政部负责还本付息,免缴利息税;五、是鼓励持有到期;六、是手续简化;七、是付息方式较为多样。
D. 电子式国债是什么意思
http://news.sohu.com/20060621/n243846983.shtml
储蓄国债(电子式)是财政部面向境内中国公民储蓄类资金发行的,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不可流通人民币债券。由此,我国储蓄国债将包括原有的凭证式国债和即将推出的储蓄国债(电子式),这两个品种将在我国长期并存。
财政部、人民银行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说,新发行的储蓄国债(电子式)认购对象仅限境内中国公民,不向机构投资者发行,同时设立了单个账户单期购买上限,充分考虑并保护了个人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方面负责人20日就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的相关事宜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
问:什么是储蓄国债(电子式)?
答:储蓄国债(电子式)是我国财政部面向境内中国公民储蓄类资金发行的,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不可流通人民币债券。
储蓄国债(电子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针对个人投资者,不向机构投资者发行;二是采用实名制,不可流通转让;三是采用电子方式记录债权;四是收益安全稳定,由财政部负责还本付息,免缴利息税;五是鼓励持有到期;六是手续简化;七是付息方式较为多样。
问:为什么要发行储蓄国债(电子式)?
答:本次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选择部分商业银行为试点,面向境内中国公民发行的储蓄国债(电子式),是丰富国债品种、改进国债管理模式、提高国债发行效率的一种有益创新,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服务和方便人民群众,而且也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问:储蓄国债(电子式)将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发行?是否在全国范围内发行?
答:储蓄国债(电子式)通过经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确认代销试点资格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北京银行(以下简称承办银行)已经开通相应系统的营业网点柜台销售(除中国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只开通了部分分行,其余5家银行绝大部分分行都可办理该项国债业务),总共预计有近6万多个营业网点参与此次发行,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和地区。
问:投资者怎样购买储蓄国债(电子式)?
答:投资者购买储蓄国债(电子式)首先需要在一家承办银行开立或拥有个人国债托管账户,已经在商业银行柜台开立记账式国债托管账户的投资者不必重复开户。投资者可以从2006年6月20日起,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开始在上述七家承办银行柜台办理开户。开立只用于储蓄国债的个人国债托管账户不收取账户开户费和维护费用。开立个人国债托管账户的同时,还应在同一承办银行开立(或者指定)一个人民币结算账户(借记卡账户或者活期存折)作为国债账户的资金账户,用以结算兑付本金和利息。
拥有个人国债托管账户的投资者可于发行期携带相关证件到账户所在的承办银行联网网点购买储蓄国债(电子式)。
问:未到期的储蓄国债(电子式)如何变现?
答:由于储蓄国债(电子式)属于不可流通国债,未到期的储蓄国债可以通过提前兑取的方式变现,即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到承办银行柜台申请提前兑取未到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本金和利息。提前兑取要做一定的利益扣除并交纳相应的手续费,各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提前兑取的具体条件将在各期发行公告中予以公布。投资人如需提前兑取,应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个人国债托管账户和资金账户到原承办银行的联网网点办理相关手续。付息日和到期日前15个工作日起开始停止办理提前兑取业务,付息日后恢复办理。
如果投资人的流动性需求只是短期的,并且不愿意接受提前兑取带来的利益扣除,也可以用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债权为质品,到承办银行办理短期质贷款。
问:储蓄国债(电子式)如何办理付息和到期兑付业务?
答:由于使用了计算机系统管理债权,投资者无须专门到银行柜台办理付息和到期兑付业务,财政部委托承办银行于付息日和到期日将储蓄国债的利息或本金直接存入投资者指定的资金账户。
问:与其他非国债投资品种相比,即将发行的储蓄国债(电子式)有什么主要优点?
答:1、信用等级最高,安全性最好。由于储蓄国债(电子式)是财政部代表我国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是以国家信用为保证的,到期由财政部还本付息,其信用等级最高。
2、利息免税,收益稳定。储蓄国债(电子式)利率固定,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发行利率高于相同期限银行储蓄存款税后收益;在储蓄国债(电子式)到期前的整个存续期内,面值稳定并随着时间增加而自然获取利息,没有价格涨跌波动风险。
3、购买方便,管理科学。本次发售的储蓄国债(电子式)在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6万多个营业网点销售,城乡居民可就近购买;储蓄国债(电子式)通过计算机系统记录债权,并可以通过电话进行债权查询和复核查询,管理更加科学、债权更加安全。
4、变现灵活。储蓄国债(电子式)虽不能上市交易,但可按规定提前兑取;投资者在购买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同时,即获得了一个优良的融资工具,当需要小额贷款时,可用储蓄国债(电子式)作为质物,到原购买银行质贷款。
问:储蓄国债(电子式)与相同期限储蓄存款在收益上有什么差异?
答:按规定,银行存款利息收入需按20%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目前银行3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为3.24%,缴税后的实际收益为2.59%。
以1万元为例,在银行存入3年期定期存款,到期后扣除20%利息税,存款人实得利息777.6元;如果购买票面利率为3.14%(低于储蓄存款名义利率0.1%)的3年期的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储蓄国债(电子式),每年可获得利息314元,三年总和为942元,高于存款利息164.4元。如果计算国债利息重复投资收益,储蓄国债(电子式)的累计收益还会更高。
E. 国债分类
从债券形式来看,我国发行的国债可分为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实物)国债和记账式国债三种。
1、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国家储蓄债,可记名、挂失,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不能上市流通,从购买之日起计息。
在持有期内,持券人如遇特殊 情况需要提取现金,可以到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算,经办机构按兑付本金的2‰收取手续费。
2、无记名(实物)国债是一种实物债券,以事物券的形式记录债权,面值不等,不记名,不挂失,可上市流通。发行期内,投资者可直接在销售国债机构的 柜台购买。
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的投资者,可委托证券公司通过交易系统申购。发行期结束后,实物券持有者可在柜台卖出,也可将实物券交证券交易所托管,再 通过交易系统卖出。
3、记账式国债以记账形式记录债权,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投资者进行记账式证券买卖,必须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由于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和交易均无纸化,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
(5)我国哪一年开始有电子国债扩展阅读:
公债与国债的区别
公债:公债是政府依据认用原则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财政活动。在同代各国大都在法律中规定:当政府在确有必要时,有权以债务人的身份向个人、企业、社会团体、金融机构以及他国政府借款。
借款形式的收入是政府的债务收入,同时也是政府的一种负债,政府必须按借款时的约定方式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因此,在整个公债活动中,形成了政府与公债持有者之间稳定的债权债务关系。
一般而言,这种关系是一种双方自愿的交易关系,这完全不同于税收所反映的政府向纳税人单方面进行的强制性与无偿性的征收所形成的征纳关系。
国债:公债有时也称为国债,在法律不允许地方政府借债的国家,这两个概念是一致的,即都是指中央政府的借债。但在允许地方政府借债的国家,一般只把中央政府的借债称为国债,而地方政府的借债只能称为公债或地方债。
F. 新中国成立最早发行的是哪种国债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我国国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1950-1958年):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种国债。在此后的"一五"计划期间,又于1954-1958年间每年发行了一期"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发行总额为35.44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预算经济建设支出总额862.24亿元的4.11%。
1958年后,由于历史原因,国债的发行被终止。
第二个阶段(1981年至今):
我国于1981年恢复了国债发行,时至今日国债市场的发展又可细分为几个具体的阶段。
1981-1987年间,国债年均发行规模仅为59.5亿元,且发行日也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这一期间尚不存在国债的一、二级市场,国债发行采取行政摊派形式,面向国营单位和个人,且存在利率差别,个人认购的国债年利率比单位认购的国债年利率高四个百分点。券种比较单一,除1987年发行了54亿元3年期重点建设债券外,均为5~9年的中长期国债。
1988-1993年间国债年发行规模扩大到284亿元,增设了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国债、保值公债等新品种。1988年国家分两批在61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初步形成了国债的场外交易市场。1990年后国债开始在交易所交易,形成国债的场内交易市场,当年国债交易额占证券交易总额120亿元的80%以上。1991年我国开始试行国债发行的承购包销;1993年10月和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了国债期货和回购两个创新品种。
1994年财政部首次发行了半年和一年的短期国债;1995年国债二级市场交易活跃,特别是期货交易量屡创纪录,但包括"3.27"事件和回购债务链问题等违规事件频频出现,致使国债期货交易于5月被迫暂停。
1996年国债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首先是财政部改革以往国债集中发行为按月滚动发行,增加了国债发行的频度;其次是国债品种多样化,对短期国债首次实行了贴现发行,并新增了最短期限为3个月的国债,还首次发行了按年付息的十年期和七年期附息国债;第三是在承购包销的基础上,对可上市的8期国债采取了以价格(收益率)或划款期为标的的招标发行方式;第四是当年发行的国债以记帐式国库券为主,逐步使国债走向无纸化。
1996年以后,国债市场交易量有所下降。同时,国债市场出现了托管走向集中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与非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分离的变化,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即全国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深沪证交所国债市场和场外国债市场.
G. 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发行种类有哪些
无记名式国债
无记名式国债是一种票面上不记载债权人姓名或单位名称的债券,通常以实物券形式出现,又称实物券或国库券。实物债券是一种具有标准格式实物券面的债券。在我国现阶段的国债种类中,无记名国债就属于这种实物债券,它以实物券的形式记录债权、面值等,不记名、不挂失、可上市流通。我国从建国时起,且在20世纪50年代发行的国债和从1981年起发行的国债主要是无记名式国库券。无记名式国库券的一般特点是:不记名、不挂失,可以上市流通。由于不记名、不挂失,其持有的安全性不如凭证式和记账式国库券,但购买手续简便。同时,由于可上市转让,流通性较强。上市转让价格随二级市场的供求状况而定,当市场因素发生变动时,其价格会产生较大波动,因此具有获取较大利润的机会,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一般来说,无记名式国库券更适合金融机构和投资意识较强的购买者。
凭证式国债
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我国从1994年开始发行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具有类似储蓄、又优于储蓄的特点,通常被称为“储蓄式国债”,是以储蓄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理想的投资方式。与储蓄相比,凭证式国债的主要特点是安全、方便、收益适中。具体说来是:
H. 我国国债多久发放一次怎么买国债
国债发行是国家按照所需发行的。所以每年发行的次数是不固定的。
今年3月发行了凭证式国债。4--6月发行电子储蓄式国债。
目前还有6月10日左右的电子储蓄国债没有发行,可以关注。
提前到银行预约或者提前准备。
I. 凭证式国债和电子式国债哪种好
凭证式国债和电子式国债都是以国家名义发行的国债。
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国家储蓄债,可记名、挂失,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可提前兑付,不能上市流通,从购买之日起记息。 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它是以国债收款凭单的形式来作为债权证明,不可上市流通转让,但可以提前兑付。提前兑付时按实际持有时间分档计付利息。我国从 1994年开始发行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具有类似储蓄、又优于储蓄的特点,通常被称为储蓄式国债,是以储蓄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理想的投资方式。
凭证式国债的特点:一是国债发售网点多,购买和兑取方便、手续简便;二是可以记名挂失,持有的安全性较好;三是利率比银行同期存款利率高l—2个百分点,提前兑取时按持有时间采取累进利率计息;四是凭证式国债虽不能上市交易,但可提前兑取,变现灵活;五是利息风险小,提前兑取按持有期限长短、取相应档次利率计息,各档次利率均高于或等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六是没有市场风险,凭证式国债不能上市,提前兑取时的价格(本金和利息)不随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变动,可以避免市场价格风险。
电子式国债即记帐式国债,又称无纸化国债。以电脑记帐形式记录债权,通过无纸化方式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是指将投资者持有的国债登记于证券账户中,投资者仅取得收据或对账单以证实其所有权的一种国债。它是指国库券的发行不采用实物券面,而是通过记帐的方式进行交割结算,兑付时凭能证明持有国库券的凭证办理还本付息。我国从1994年推出记账式国债这一品种。记账式国债的券面特点是国债无纸化、投资者购买时并没有得到纸券或凭证,而是在其债券账户上记上一笔。
电子式国债的特点:一是以无券形式发行可以防止证券的遗失、被窃与伪造,安全性好;二是可上市转让,流通性好;三是期限有长有短,但更适合短期国债的发行;四是记账式国债通过交易所电脑网络发行,从而可降低证券的发行成本;五是上市后价格随行就市,有获取较大收益的可能,但同时也伴随有一定的风险。
综上所述,凭证式国债和电子式国债都是以国家名义发行的国债,两者互为补充、互有利弊。对债权人来说,可根据自身对国债的认知度、个人财务管理能力、资金市场变化的承受能力以及国债偏好来判定和选择不同的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