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投资 » 社会投资占比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社会投资占比

发布时间: 2021-05-30 17:59:00

㈠ 什么是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国有单位其他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城镇集体固定资产投资、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及其他经济类型的固定资产投资,农村集体5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和国防、人防基本建设投资。

㈡ 房地产投资额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例多少为合理就一个城市而言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640.1亿元,同比增长20.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3%。虽然,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但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以上。
同期,北京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7.9%,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108.5%,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109.5%,同比分别提高1.3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
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分析,二手房价格上涨幅度高于新房的主要原因是,二手房大多位于三环以内,小孩上学方便,而且价格比新房便宜。而新房以中高档为主,价格高,普通老百姓买不起。
上半年,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1%,比上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居住类和交通类价格分别上涨4.3%、1%和2%,共拉动总指数上升1.6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这几类价格涨幅均有所回落。

㈢ 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占gdp的比重是多少或者说比重达到多少为好

这个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这个话题其实很好玩的.要写可以写成一篇万把字的论文是很轻松的.好吧我这样跟你说.既然来了就给你个我觉得可以称得上是答案 的回答给你吧.总的说起来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内需.和出口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以上三者的关系“以投资带动消费促进出口”而你说的固定投资一般由政府主导.因其产生回报效率低收回成本时间长个人投资者是不愿投入的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个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而一条公路或者铁路或者下水道的寿命几乎对于个人来说是无限的.而固定投资的效率和社会效益会因为种种原因.这个原因太多成因也复杂这里就不一一论述而达不到当初投资时的预测的回报率.有些因为时过境迁甚至出现负影响.所以在国外一些比较发达的经济体对待固定投资都是比较谨慎的.当然国情不同所以采用的方式也就不同,在相对快速的环境里对今后的要求就不能达到精耕细作的效果.好吧.我的回答就是这样

㈣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需要融资的比例怎么算

固定资产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可供较长时间反复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不改变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和其它物质资料。
固定资产有其一定的计算标准,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器具、工具等资产应作为固定资产;不属于生产经营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就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它包括固定资产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凡属于修理、养护、维护性质的工程都不纳入固定资产管理。也不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它是以工程形象进度为计算对象,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建造的实际进度状况。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不同于固定资产投资财务拨款额。如:某项工程形象进度折算货币为500万元,而同期的财务拨款额为700万元。按照统计制度规定:这一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应该是 5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构成由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和其他费用四部分组成。
建筑工程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
安装工程是指各种设备、装置的安装工程,又称安装工作量。
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是指把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转为固定资产的购置活动,包括建设单位或企、事业单位购置或自制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的价值。
其他费用是指在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几项内容以外的各种应分摊入固定资产的费用。如:旧房屋购置、办公用品、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勘察设计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等。
按照当前投资管理体制,固定资产投资可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商品房和城镇集体投资等。
目前计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包括范围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商品房、国有其他、城镇和农村集体、城镇和农村私人投资。
新增固定资产是指已经完成建造和购置过程,并已交付使用单位的固定资产价值。建设项目在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的单项工程建成投入生产使用后,计算新增固定资产。尚在施工的建设工程和没有安装的需要安装设备都不能计算新增固定资产。
新增固定资产的计算范围是凡构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所有支出都应计算新增固定资产。

㈤ 如何计算发电机组所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总值的1.9倍。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旧中国从1900年到1948年49年问钢的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 “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以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和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占60%作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二是1956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1954两年的投资额,基本建设贷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国家财政紧张。三是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

㈥ 一个区域,政府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概多少比率才算合理

政府性投资受宏观调控政策左右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受市场情况左右

比率波动很大,所谓合理,应因时因地为宜……

政府除自己直接投资外,还通过价格、金融(利率、汇率、准备金等)、产业准入等手段调控……

㈦ 中国投资占GDP比重

新华网北京1月25日电(记者刘铮、刘羊旸)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5日宣布,初步核算显示,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2006年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价格涨幅较低、群众受惠较多的良好发展态势,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谢伏瞻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这样,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0%平台上加速。2003年的增长率为10.0%,2004年为10.1%,2005年为10.4%。 “2006年,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谢伏瞻说。 初步核算显示,2006年四个季度的全国GDP增速分别为10.4%、11.5%、10.6%和10.4%,在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下,经济运行总体比较平稳。 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全年产量超过49000万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效益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实现利润增长31.0%。 投资增幅回落,消费增速加快。2006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0%,增速比上年回落2.0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同比增长23.8%;顺差达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 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加速增长。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7.4%,增幅均比上年加快。 谢伏瞻同时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包括农业基础仍然脆弱,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投资消费关系不合理,国际收支不平衡和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仍比较突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任务仍十分艰巨。 “展望2007年,总的看,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仍占主导地位。2007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谢伏瞻表示。

㈧ 中国投资占gdp多少

2011年,中国现价GDP总量为458217.58亿元,同比增长15.1%;可比价GDP总量为154573.70亿元,同比增长9.5%;GDP平减指数为296.44(1990=100),比上年上涨5.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20日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2011.09版预测,2011年中国经济比上年增长9.5%,按本币计算GDP总量为458217.58亿元,按美元计算为69884.70亿美元,年均汇率为1美元折合6.5568元人民币。 《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1年,中国现价GDP总量为458217.58亿元,同比增长15.1%;可比价GDP总量为154573.70亿元,同比增长9.5%;GDP平减指数为296.44(1990=100),比上年上涨5.2%。 IMF预测,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为每美元折合6.5568元人民币,比上年的6.7704升值3.3%。以此计算,2011年中国按美元计价的现价GDP规模为69884.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9%。 IMF推算,2011年中国年中人口数为134812.1万人,比上年增加670.7万人。以此计算,2011年中国人均现价GDP为33989元,折合5184美元;人均实际GDP为11466元,同比增长8.9%。 IMF估算,2011年中国PPP GDP规模为113162.24亿国际元,比2010年增加11963.28亿国际元,增长11.8%。人均PPP GDP为8394国际元,比2010年增加850国际元,增长11.3%。2011年中国PPP GDP占世界的比重由上年的13.6%提高到14.4%,上升了0.8个百分点。人民币对国际元的比率从上年的3.933贬值至4.049。 IMF预测,2011年中国总投资占GDP的比例将达48.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国民总储蓄占GDP的比重达53.8%,提高0.4个百分点。 IMF还预测,2011年中国CPI年均上涨5.5%,比上年扩大2.2个百分点,其中年末CPI涨幅将回落到5.1%,比上年同期扩大0.4个百分点。 IMF预测,2011年中国货物和服务出口总值将增长15.6%,其中货物出口增长15.6%,均比上年回落8.6个百分点;中国货物和服务进口总值将增长16.5%,其中货物进口增长16.5%,分别比上年回落3.3个和5.5个百分点。 IMF预测,2011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达2267.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6%;石油出口量将达274.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6%。 IMF预测,2011年中国公共财政收入将达95612.02亿元,同比增长18.0%,占GDP的比重将达20.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支出将达102806.85亿元,同比增长13.9%,占GDP的比重为22.4%,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财政赤字7194.8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6%,比上年降低0.7个百分点。 IMF预计,2011年中国经常项目盈余将达3605.36亿美元,比上年的3053.00亿美元增长18.1%,占GDP的比重为5.2%,与上年基本持平。

㈨ 影响政府投资支出占社会总投资比重的因素

这个比重也就是社会保障的缴存比,但不能等同于收支比,因为社会保障收入除了企业和个人的社保缴费外,还包括政府财政补贴,社保基金的运营收入,由于不遵守缴费制度或拖欠社保费而处以的滞纳金和罚金收入。另外,部分国家的社保收入还包括特捐税补助,比如加拿大销售税、公司利润税和所得税部分用于老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