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投资 » 中行原油宝有多少投资者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中行原油宝有多少投资者

发布时间: 2021-05-29 05:24:56

㈠ 中国银行原油宝穿仓,尽快缴清欠款,为什么这么多人质疑中行呢

某国有银行曾也因理财类产品受到质疑,结果出具了一份2003年国家批复银行允许从事理财类产品的文件,从表面上看,中行原油宝作为理财类产品,其设立资质是合理的。

但实质上,允许客户在一定时间内自由买卖的原油宝,与某些期货公司偷偷开设的外盘美原油期货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交易时间大大缩短。

结论很明显,不一定是人为风控的问题,也不只是机器程序控制的问题,而是中行下的单子,其数量金额远远超出投资者的单子组合,在十倍二十倍的杠杆作用下,制造出巨大的损失。

支持原油宝的投资者们。还想弱弱的说一句,其实客户的单子和中行的单子根本就是两回事,谁的锅谁背呗。

㈡ 中行原油宝自己不会亏多少钱,因为有能力追加保证金连续交易负值亏损部分投资者无责因为中行无负值交易

这个得看中行的最终解释,毕竟中行的合约有些条款写的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按照国际合约的话油价出现负值是被允许的!

㈢ 如何看待中国银行的原油宝

中行原油宝是纸原油性质的账户交易类产品,“纸原油”产品属于原油期货“衍生品市场”的产品,不能像一手原油期货那样交割实物,但可以进行多空操作。理论上,购买纸原油采用全额保证金,不具备杠杆效应,风险不高。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引发了人们关于原油宝产品设计缺陷的争议。

1、首先,5月合约未在5月合约到期前提前移仓。通常情况下,不进行实物交割期货的交易者一般会选择提前一个星期交割或者移仓。不进行实物交割的机构,例如全球最大的石油ETF基金、美国的USO基金在4月14日移仓。

国内的工商银行在4月14日22:00之前移仓,建设银行也在14日左右移仓。中行原油宝同样是一款不交割石油现货的纸石油产品,却选择以交割日前最后一天的结算价格为移仓价,而价格易在最后一天产生巨大波动。

2、其次,停止交易时间无法对账户操作。4月20日22:00,中行原油宝停止投资者交易时,投资者无法操作,只能眼看着本金亏损直至账户为负。中行原油宝客服对媒体回应称,若为合约最后交易日,交易时间为8:00—22:00,超过22:00银行不会进行强制平仓。

3、最后,在交易时间外缺乏强行平仓的风险控制机制。一般来说,期货产品都有风险控制机制,例如油价保证金低于20%就自动平仓。

正常情况下,当投资者无法在22:00操作账户,中国银行发现了油价保证金低于20%,会自动平仓,投资者也会避免无底线亏损。可在当晚的交易中,担任“最后守门员”的这项规则,没有发挥作用。

(3)中行原油宝有多少投资者扩展阅读

银行在宣传纸原油产品时,大多没有强调产品风险,甚至把产品当做理财产品去宣传。大部分没有理财经验的投资者意识不到期货交易的风险,但银行作为做市商,需要提前告知投资者可能存在的风险。

另外,像“纸原油”这类衍生品市场中的产品风险控制体系仍有待完善。假如风控体系健全,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4月15日公告允许负价格交易时,中行内部的风控体系就应该察觉负价格交易背后的风险,提醒投资者规避风险,提前移仓。

㈣ 中行“原油宝”的个人投资者惨亏的原因及你对期货投资风向控制的建议

先不谈机构的问题,只说投资者的问题:
期货的价格是在变动的,和股价一样,这种投资是一定要紧盯行情,不是说你买了就放那儿不管,你赚的就是差价,机会和风险都是是转瞬即逝。而在原油出现大幅下跌的时候,投资者没有主动做平仓(有投资者是做了主动平仓,最终离场了的),这就犯了证券投资的大忌,该割不割,而当后来想卖的时候,又没有了买盘,结果就砸手里了。
而且,在芝交所出了原油负价交易的规则后,投资者没引起重视,甚至说有的投资者都不晓得有这个规则。
总之,投资者最大的问题:对投资品种的不了解。期货属于R4中高风险投资,但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这其中机构的问题就暂时先不说)。

㈤ 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交易操作是否遵循投资者适当性原则,为什么

没有遵循,但不是在交易操作上,而是在客户开户时的风险揭示阶段
正常来说,这种类期货开户都是要双录的,还要通过考试和模拟盘操作,但是可能是监管没有达到,所以银行把这个步骤省略了(其实,这个真不怪银行,这个过程是真的没用,哪个投资者不清楚自己投资的风险?)
操作上基本不涉及投资者适当性原则

㈥ 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散户是不是受害方之后会如何发展

中行的原油宝事件可以说是近期有名的社会事件了,很多投资人亏损一大笔钱,有网友问散户都是受害方吗,事情如何发展呢?

写在最后

中行原油宝这个事情很难看,希望有关人员可以以这件事情为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越来越好,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㈦ 谁为中行“原油宝”缩水315个亿买单

中行原油宝事件将会是教科书级的投资理财事件。据目前统计,中行原油宝客户大约有六万人,涉及约42亿人民币保证金的损失,加上需要补缴的近60亿保证金,大约110亿人民币损失。目前还是原油宝投资客户和中行在协商阶段,至于谁来买单,从事件发生后,中行的接连不断的公告可以看出端倪。

事件发生后,随着舆情发展,监管部门已经介入,并约谈了某市中行领导。终于,中行在5月5日发布公告称:将与客户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协商解决,若无法解决可诉讼解决。从有关投资者反馈的来看,解决主要分俩种情况,投资金额在千万以下的将不需要补缴亏欠保证金,而且退还20%的保证金。而对于投资金额在千万的投资者则不予退还保证金的20%。这一结果未见到中行的官方文件。即使这个结果许多投资者也是不满意的,大概率事件是客户承担20%,中行承担80%。如果全部由中行承担,估计这个老大会非常不甘心。

现在银监会已经介入,这个事件处理可能会更有保障,但对于投资者和中行来说,都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论是投资者还是做市者都将是惨痛的一课。

㈧ 中行“原油宝”迎来大结局,最终的结果如何

中行“原油宝”迎来大结局,最终的结果也让投资者非常满意。

说起“原油宝事件”,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就在十二月五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公告表示,将会依法查处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风险事件。事实上,这个公告还表示,中国银保监会就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风险事件依法开展调查工作,对所涉违法违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在公告的最后,针对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风险事件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中国银保监会决定对中国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合计罚款5050万元;与此同时,对中国银行全球市场部两任总经理均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0万元,对中国银行全球市场部相关副总经理及资深交易员等两人均给予警告并处罚款40万元。不仅如此,中国银保监会还暂停了中国银行相关业务、相关分支机构准入事项,并且要求中国银行依法依规全面梳理相关人员责任并严肃问责。与此同时,中国银保监会还要求中国银行采取有效措施,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地整改,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总而言之,对于这这件事情,中国银保监会的处理还是非常合理的。

㈨ “原油宝”事件给中国银行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原油宝事件对中国银行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因为大家一般认为银行的理财风险会比较低,而原油宝事件的爆发,导致大众对银行的理财产品产生怀疑。原油宝事件的核心缘由就是相关的交易员风控能力太差了,早在今年四月初,芝加哥交易所就把石油期货跌为负值的合约进行公告过了,但中国银行的相关风控人员却没有及时将这则公告纳入风控之中,最终导致原油宝穿仓,大量投资者不仅血本无归,而且还负债累累,虽然石油期货跌为负值,是史上首次出现,但对于交易员来说,控制风险是他的责任,显然他没有做好应该做的工作。

最后中国银行和大部分投资者达成了协议,其负债的部分不用偿还了,其本金如果在1000万以下,银行可以补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