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疫情防控期间,境外投资者用境内企业分配的利润再投资于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是否有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关于扩大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政策适用范围的通知》(财税〔2018〕102号)的规定,境外投资者从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直接投资境内非禁止外商投资的项目和领域,可以享受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政策适用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53号)进一步明确了相应条件。因此,境外投资者用境内企业分配的利润再投资于境内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可以按照上述规定享受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政策。
❷ “别让解禁凉了!”行业疾呼:疫情后皮卡市场更需强心针
谁都没有想到,2020年会以这样的方式到来。1月下旬,当皮卡市场还沉浸在重庆、宁波、吉林、南昌相继解禁的喜悦中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有的运行节奏,包含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在内的汽车产业链纷纷停摆,前进中的国产皮卡被迫按下暂停键。
疫情当前,我们不得不重新评估和预测2020年国内皮卡市场的走势,眼下,疫情的“蝴蝶效应”尚未完全显现,这场危机对皮卡行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企业应该如何“转危为机“?疫情过后是否会有相关刺激政策的出台?
总结:
总体来看,大部分业内人士对皮卡市场未来走势持乐观态度,认为疫情短期内带来了冲击,但随着解禁政策的实施、皮卡使用环境和消费认知的改善,以及疫情过后带来的消费释放,皮卡仍然拥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同时,更多人认可政策对皮卡行业起到的主导性作用,疫情之后,皮卡需要进一步解禁及更多的消费刺激举措,已经成为皮卡人的共识。
眼下,疫情影响还在持续,除了团结协作、共渡危机之外,皮卡企业及行业还需提高抗风险能力,“市场小了,蛋糕也就小了,竞争势必更加激烈,这时候,车企为了防控疫情还需要增加成本支出,在这个过程中,抗风险弱的末端企业就会被淘汰。”中汽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对记者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❸ 解禁/补贴/免购置税疫情之后皮卡市场利好政策早知道
继2月16日国家层面指出“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之后,2月20日,商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减轻疫情对汽车消费的影响,同时鼓励各地根据形势变化,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和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举措,促进汽车消费。
汽车行业期待已久的救市政策终于有了确切的答复,难上加难的2020年车市也有了复苏的转机。与此同时,多位行业专家及车企领导为皮卡这一小众车型发声,认为疫情过后,皮卡市场同样需要刺激政策提振信心。那么,皮卡行业在期待什么样的利好政策?哪些是当下市场迫切需要的?
总结:稳定汽车等大宗产品消费已经势在必行,我们静待进一步的刺激消费政策出台,希望皮卡可以享受政策红利,借势腾飞。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❹ 中国经济为何能有效应对此次疫情打击
中国经济体量大,主要是经济结构比较全,且还处在高增长阶段。
❺ 中国要是基建搞完了该怎么继续发展
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近日,各部委纷纷出台“新基建”配套激励措施,将有效激发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新基建”一般包括5G、城际高速铁路、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代表着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在当前疫情导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新基建”既是实现经济平稳有序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应对挑战、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新基建”孕育着巨大发展空间。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除此之外,5G网络建设还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预计到2025年将累计带动超过3.5万亿元投资。与此同时,国内数据中心(IDC)也将迎来发展提速时代,未来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可期。
“新基建”有助于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大力发展“新基建”,中国将不再处于全球供应链的中下端,制度优势将使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实现大逆转,不仅领跑数字经济、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产业,还将促使中国制造业、中国的实体经济在新一轮世界竞赛中处于更强的地位。
“新基建”兼具稳增长和创新的双重效应。新产业新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完善,对与未来科技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也是新经济茁壮成长的必要前提。在传统基建领域,财政资金占相当比重,而且是由央企和国企参与建设,但“新基建”投资和运营模式比较灵活,外资、中小企业都有非常多的参与机会,这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大活力。
基于此,各级政府应大力出台对“新基建”的鼓励措施,努力提高政策精准性。
第一,积极将“新基建”列为优先发展领域。截至目前,已有25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新基建”。如,河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要推进实现县城以上城区5G全覆盖,启动全省5G规模化商用;甘肃省提出,2020年要基本实现地级市城区5G全覆盖;重庆市提出,要实施5G融合应用行动计划,2020年新建5G基站3万个;上海市提出,加快培育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冷链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积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
第二,加大对相关领域研发投资的支持和补贴力度。如,疫情发生以来,全国28个省区市合作建设数字防疫系统,健康码在200多个城市上线,数字技术极大提升了防疫效率。网上课堂、在家办公,保障了社会经济正常运转。 “一网通办”小程序“随申办”等在支付宝、微信日渐普及。
第三,努力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新基建”领域国际合作。今年是《外商投资法》颁布一周年,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对于发展“新基建”,各级政府应充分保障外商外资、民营企业和央企国企的平等竞争,打造公平、公正、透明的以法治为主的市场经济。
这次疫情所形成的冲击是外生性冲击、阶段性冲击,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的内生活力和韧性,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尽管全球疫情快速扩散蔓延,可能严重冲击世界经济,使中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上升,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中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
我们有充足的宏观政策工具可用,能够有效对冲疫情影响,通过加大政策调节力度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我们有能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推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稳中向好。
❻ 应对疫情下的经济压力,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1、发行债券。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争取空间,主动扩大赤字率至可控范围内,为将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融通协同打好基础。
2、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补贴受打击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文旅等行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发行专项债,成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引导这些领域的投资,为实现产业长线投资、规模化投资、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本支持。
3、出台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应急措施。由于中小微企业应对突发和短期风险能力较差,涉及就业面广,要实施精准的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度过因疫情带来的突发风险,降低经营成本,补偿突发风险成本。
4、做好基建项目复工、开工和储备。对于人口流入地区的都市圈城市群进行适当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投资,以刺激需求。
(6)疫情下基建投资政策扩展阅读
疫情中对于中小企业扶持的措施:
1、采取刺激政策对冲经济短期波动。多措并举采取应对疫情冲击经济的宏观货币政策。进行市场逆回购操作,增加市场信贷投放,增加市场流动性,对冲资本市场波动。
2、适时适度降准降息,给予特殊时期还本付息延期支持,鼓励但不强制商业银行对部分地区下降利率,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提供信贷支持。
3、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和居民作为重点服务对象,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采取措施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
❼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今年十月份,我国的相关专家在线上举办了我国疫情后发展复苏的讨论会议。有专家表示,在过去的三个季度里,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大部分取得了积极健康发展,很多领域已经摆脱了疫情的影响,将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经济持续复苏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三季度我国的经济增速达到了4.9%,前九个月经济增速同比转正为0.7%。此外,我国的消费增长率也开始转正,固定资产投资也在提升,居民收入逐步增高。对此,经济专家于泽称,我国经济能够在前三季度转正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对疫情的科学处理,使得我国成功地摆脱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我国的经济韧性非常强大,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生产体系的完善以及最庞大的市场,再加上政府的及时调控,使得我国的生产和消费循环能够健康平稳发展。并表示,在我国经济由负向正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市场环境保持良好状态,持续七个月PMI数据在荣枯线以上。此外,国外投资者也看好中国市场,纷纷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另外,在八月份以来,我国的小型企业发展势头也逐渐好转,让我国的经济出现了全面的回暖。实际上,我国经济复苏的政策经过了一次调整。五月份之前,我国经济主要靠政府的对企业扶持,以及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刺激经济。五月份之后,国内各行业复苏,开始经济内循环,国内市场开始恢复活力。虽然经济逐渐转好,但是经济的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依然没有改变。
疫情下我国的消费大幅减少
去年我国经济有很大的下行压力,主要是因为消费以及制造业投资大量减少。2019年我国的消费对GDP拉动仅为3.53%,较前年下降了1.47%。当时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在房地产和基建方面,然而随着疫情的冲击,这两方面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但是目前消费已经快速好转,由于疫情期间农民工不能外出工作,使得他们的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八月份后,农民工开始外出务工,有了稳定收入,消费也开始快速提升。而且在疫情的影响下,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也严重下滑,目前他们的消费能力也正在提升。
虽然我国经济已经持续地复苏,但是仍然没有摆脱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因此,我国还需要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不断调整发展模式,在政府的领导下提升经济模式,向高科技行业发展。